CN220335030U -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5030U
CN220335030U CN202321877618.7U CN202321877618U CN220335030U CN 220335030 U CN220335030 U CN 220335030U CN 202321877618 U CN202321877618 U CN 202321877618U CN 220335030 U CN220335030 U CN 220335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wall
filter
fixedly connected
filter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76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从山
王德
杨典生
常启玉
燕少雄
詹寅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Zhongq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Zhongq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Zhongq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Zhongq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776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5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5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5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压滤箱;压滤箱内侧壁上固接有滤板;滤板顶面设置有透水孔;压滤箱底端内侧壁上固接有导杆;导杆顶端与滤板底面固接,导杆外部套设有垫板;垫板位于滤板底部,垫板顶面通过弹簧与滤板底面连接,垫板顶面对应透水孔的位置固接有直杆;垫板底部设置有可推动直杆穿过透水孔的挤压机构;滤板顶部设置有可将淤泥压缩固化成泥饼的压滤机构;通过挤压机构推动垫板上移,使得直杆对滤板的透水孔进行疏通,降低透水孔被淤泥堵塞的可能性,减少人工清理透水孔的麻烦。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河道受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体的自净化能力退化,为改善水质需要定期对河道内的淤泥进行处理。
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424416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淤泥压缩罐,淤泥压缩罐一侧连接有用于与排污口连接供淤泥残渣进入淤泥压缩罐内的集污管;淤泥压缩罐中安装有过滤板;淤泥压缩罐中设有用于压缩淤泥的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设置于过滤板上方的压板以及驱动压板朝向过滤板方向上下往复滑移的驱动组件,压板与过滤板相互平行;淤泥压缩罐远离集污管的一侧设有可开闭的排泥口,淤泥压缩罐中设有抵接于过滤板上的推板以及驱动推板朝向排泥口方向移动以将淤泥推出排泥口外的驱动源,集污管位于推板的上方,淤泥压缩罐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对淤泥进行压缩时,淤泥易于将过滤板的孔眼堵塞,在进行后续的淤泥压缩过程中需要人工对过滤板的孔眼进行清理,从而影响淤泥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具有对滤板的透水孔进行疏通,降低滤板的透水孔被淤泥堵塞的可能性,减少人工清理透水孔的麻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压滤箱;所述压滤箱内侧壁上固接有滤板;所述滤板顶面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压滤箱底端内侧壁上固接有导杆;所述导杆顶端与滤板底面固接,导杆外部套设有与导杆外侧壁滑动配合的垫板;所述垫板位于滤板底部,垫板顶面通过弹簧与滤板底面连接,垫板顶面对应透水孔的位置固接有直杆;所述直杆可与透水孔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垫板底部设置有可推动直杆穿过透水孔的挤压机构;所述滤板顶部设置有可将淤泥压缩固化成泥饼的压滤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处理的淤泥输送至压滤箱内的滤板上,通过压滤机构对淤泥进行挤压,使得淤泥在滤板上压缩固化成泥饼,当将泥饼排出压滤箱后,部分固化的淤泥会堵塞透水孔,通过挤压机构推动直杆从透水孔中伸出,从而实现对透水孔的疏通,使得透水孔保持畅通,便于对后续的淤泥进行压滤时污水通过透水孔进行排放,减少人工清理透水孔的麻烦。
优选的,所述垫板底面固接有顶块;所述顶块底部为弧面;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凸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压滤箱外侧壁上,第一电机输出端固接有伸至顶块底部的旋转轴;所述凸轮固接在旋转轴外侧壁上,凸轮可与弧面接触促使顶块上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带动凸轮转动至于顶块底部的弧面接触,随着凸轮的转动,凸轮沿着弧面滑动促使顶块带动垫板和直杆上移,使得直杆对透水孔进行疏通,当凸轮与弧面失去接触后,垫板坐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滑至初始位置以便凸轮再次对顶块进行挤压,以便直杆对透水口的往复疏通,降低透水孔被堵塞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压滤箱外侧壁固接有混料箱;所述混料箱顶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接有伸至混料箱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侧壁上固接有搅拌板;所述混料箱顶面设置有与混料箱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压滤箱顶面设置有可将混料箱内的淤泥输送至压滤箱内的输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淤泥和改性剂由进料口输送至混料箱内,启动第一电机带动搅拌板转动,促使淤泥与改性剂充分混合,通过投入的改性剂提高淤泥的抗渗透性,降低水敏性,再通过输料组件将混合后的淤泥料输送至压滤箱内进行压缩固化,从而便于将淤泥压缩固化成厌水性泥饼,提高泥饼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输料组件包括泵体、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泵体设置在压滤箱顶面上;所述进料管一端固接在泵体输入端,进料管远离泵体的端部伸至混料箱内部;所述出料管一端固接在泵体输出端,出料管远离泵体的端部与压滤箱内部连通,出料管远离泵体的端部位于滤板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泵体将混料箱内与改性剂混合后的淤泥抽出,使得淤泥经由进料管和出料管被输送至压滤箱内的滤板上,进而便于对淤泥进行脱水压缩处理。
优选的,所述压滤机构包括液压缸、压板和推料组件;所述液压缸设置在压滤箱顶面,液压缸输出端设置伸至有压滤箱内的液压推杆;所述压板固接在液压推杆远离液压缸的端部,压板与压滤箱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压滤箱远离第一电机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位于滤板顶部;所述推料组件设置滤板顶部,推料组件可将淤泥从排泥口推出压滤箱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液压缸带动液压推杆下移,压板对滤板顶面的淤泥进行挤压,促使淤泥中的水分通过透水孔流至压滤箱底部,压缩固化的淤泥在滤板顶面形成泥饼,推料组件再将滤板上的泥饼从排泥口推出,以便对泥饼进行利用,节约了资源。
优选的,所述压滤箱远离排泥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滤板顶部的凹槽;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气缸设置在压滤箱靠近凹槽的外侧壁上,气缸输出端固接有伸至凹槽内的活塞杆;所述推板设置在凹槽内,推板靠近气缸的侧壁与活塞杆伸至凹槽内的端部固接,推板底面与滤板顶面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板对淤泥进行挤压时,推板位于凹槽内,当淤泥完成挤压后,启动气缸带动推板向着靠近排泥口的方向移动,推板在移动过程中推动滤板上的泥饼从排泥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排泥口顶端内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排泥口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压滤箱顶面设置有位于挡板顶部电推杆;所述电推杆输出端伸至凹槽内有挡板顶面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淤泥进行挤压前,电推杆带动挡板下移至与排泥口底端内侧壁,使得挡板对排泥口进行封闭,当需要推出泥饼时,电推杆带动挡板上移至滑槽内时,排泥口打开,从而便捷实现排泥口的开闭。
优选的,所述挡板外侧壁上固接与排泥口内侧壁接触的密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封闭排泥口时密封片与排泥口内侧壁紧贴,使得排泥口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使得排泥口处不易发生污水泄漏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将淤泥压缩固化成泥饼推出压滤箱外后,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和凸轮转动,使得凸轮与顶块上的弧面接触,随着凸轮的转动,顶块被凸轮挤压上移,顶块上移过程中带动垫板和直杆上移,使得直杆从透水孔中伸出对透水孔进行疏通,降低透水孔被淤泥堵塞的可能性,保证滤板的透水性,减少人工清理透水孔的麻烦;
2.再对淤泥进行压缩固化前先将淤泥输送至混料箱中,并向混料箱中添加聚丙酰胺改性剂,启动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板转动,搅拌板对淤泥和改性剂进行充分混合,提高淤泥的抗渗性,降低淤泥的水敏性,进而便于将淤泥压缩固化成厌水性的泥饼,促使压缩压缩固化后的泥饼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
3.在挡板外侧壁上设置密封片使得挡板在对排泥口进行封闭时,密封片与排泥口内侧壁紧贴,排泥口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降低排泥口处发生污水泄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混料箱、压滤箱和输料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压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垫板和挤压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滤箱;11、导杆;12、排泥口;13、凹槽;14、滑槽;15、挡板;151、密封片;16、电推杆;17、排污管;2、滤板;21、透水孔;3、垫板;31、弹簧;32、直杆;33、顶块;4、挤压机构;41、第一电机;411、旋转轴;42、凸轮;5、压滤机构;51、液压缸;511、液压推杆;52、压板;53、推料组件;531、气缸;532、推板;6、混料箱;61、第二电机;62、搅拌轴;63、搅拌板;64、进料口;7、输料组件;71、泵体;72、进料管;73、出料管;8、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压滤箱1、混料箱6、压滤机构5和车体8;压滤箱1固接在车体8顶面上;混料箱6固接在压滤箱1侧壁上,混料箱6顶面上安装有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61输出端同轴固接有伸至混料箱6内的搅拌轴62,搅拌轴62外侧壁上固接有多个搅拌板63,混料箱6顶面上设置有与混料箱6内部连通的进料口64;压滤箱1内侧壁上固接有滤板2,滤板2顶面设置有多个贯穿滤板2的透水孔21;压滤箱1顶面设置有可将混料箱6内的淤泥输送至压滤箱1内的滤板2顶面的输料组件7,压滤机构5设置在滤板2顶部,压滤机构5可将淤泥压缩固化成泥饼。
将淤泥和聚丙酰胺改性剂输送至混料箱6内,启动第二电机61带动搅拌轴62和搅拌板63转动,促使淤泥与改性剂混合充分,提高淤泥的抗渗性,降低淤泥的水敏性,待淤泥与改性剂混合充分后通过输料组件7将淤泥输送至滤板2上,通过压滤机构5对淤泥进行挤压,促使淤泥压缩固化成厌水性的泥饼,实现对淤泥的处理以便进行利用,节约了资源。
如图1和图2所示,输料组件7包括泵体71、进料管72和出料管73;泵体71安装在压滤箱1顶面上,进料管72一端固接在泵体71输入端,进料管72远离泵体71的端部贯穿混料箱6顶端侧壁伸至靠近混料箱6底端内侧壁的位置;出料管73一端固接在泵体71输出端,出料管73远离泵体71的端部固接在压滤箱1远离混料箱6的侧壁上与压滤箱1内部连通,出料管73远离泵体71的端部位于滤板2顶部。
启动泵体71将混料箱6内的淤泥抽出,淤泥经由进料管72和出料管73被输送至滤板2上,便于对经改性后的淤泥进行压缩固化,减少了人工向压滤箱1内输送淤泥的麻烦,提高了淤泥处理工作的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压滤机构5包括液压缸51和压板52,液压缸51安装在压滤箱1顶面上,液压缸51输出端设置有伸至压滤箱1内的液压推杆511,压板52固接在液压推杆511远离液压缸51的端部,压板52外侧壁与压滤箱1内侧壁滑动配合,压板52可在液压推杆511的推动下沿压滤箱1内侧壁进行上下移动,压滤箱1位于滤板2底部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与压滤箱1内部连通的排污管17;排污管17上设置有阀门。
启动液压缸51带动液压推杆511下移,压板52在液压推杆511的作用下逐渐下移并对滤板2上的淤泥进行挤压,促使淤泥中的水分排出并通过透水孔21流落至压滤箱1底部,压缩后的淤泥在滤板2顶面固化成泥饼,以便工作人员对淤泥资源进行利用,汇集在压滤箱1底部的污水则经由排污管17排出压滤箱1。
如图1和图3所示,压滤箱1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滤板2顶部的排泥口12,排泥口12顶端内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滑槽14,滑槽14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挡板15,挡板15与排泥口12内侧壁滑动配合;压滤箱1顶面上设置有电推杆16,电推杆16输出端伸至滑槽14内与挡板15顶面固接,电推杆16可带动挡板15沿竖直方向移动对排泥口12的开闭进行控制;压滤箱1远离排泥口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滤板2顶部的凹槽13;压滤机构5还包括推料组件53,推料组件53包括气缸531和推板532,气缸531安装在压滤箱1靠近凹槽13的外侧壁上,气缸531沿水平方向设置,气缸531输出端固接有伸至凹槽13内的活塞杆,推板532卡设在凹槽13内,推板532靠近气缸531的侧壁与活塞杆伸至凹槽13内的端部固接,推板532底面与滤板2顶面滑动配合,推板532外侧壁与压滤箱1内侧壁滑动配合。
当淤泥压缩固化成泥饼后,电推杆16带动挡板15上移至凹槽13内,实现排泥口12的打开,气缸531通过活塞杆带动推板532向着排泥口12的方向移动,推板532在移动过程中推动滤板2顶面上的泥饼经排泥口12排出压滤箱1,便于对泥饼进行收集,待泥饼排出压滤箱1后电推杆16带动挡板15下移堵住排泥口12,以便将后续的淤泥压缩固化成泥饼。
如图3和图4所示,滤板2底部设置有垫板3,垫板3呈矩形,垫板3顶面四角位置固接有弹簧31,弹簧31远离垫板3的端部与滤板2底面固接,垫板3顶面对应透水孔21的位置均固接有可用于透水孔21内侧壁滑动配合的直杆32,直杆32位于滤板2底部;压滤箱1底端内侧壁上固接有一组导杆11,一组导杆11顶端分别贯穿垫板3四角位置与滤板2底面固接,垫板3与导杆11外侧壁滑动配合;垫板3底面中心位置固接有底面为弧面的顶块33,压滤箱1内设置有位于顶块33底部的挤压机构4,挤压机构4可与弧面接触并推动顶块33上移。
在泥饼排出压滤箱1后通过挤压机构4推动顶块33上移,促使垫板3沿着导杆11上移并使得直杆32穿过透水孔21伸至滤板2顶面,从而对透水孔21进行疏通,降低透水孔21在淤泥压缩固化的过程中被堵塞的可能性,保证滤板2的透水性,当挤压机构4不与弧面接触时,垫板3在弹簧31的弹力作用下回落至初始位置,以便挤压机构4再次对顶块33进行挤压,促使直杆32对透水孔21能够进行往复的疏通工作。
如图3和图4所示,挤压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和凸轮42,第一电机41安装在压滤箱1安装有气缸531的外侧壁上,第一电机41输出端固接有水平伸至压滤箱1内的旋转轴411,旋转轴411与压滤箱1内侧壁转动配合,凸轮42固接在旋转轴411靠近顶块33的外侧壁上,凸轮42可与弧面接触并沿弧面滑动促使顶块33上移。
启动第一电机41带动旋转轴411和凸轮42转动,凸轮42在转动过程中与弧面接触时,凸轮42会沿着弧面滑动以促使顶块33上移,顶块33上移过程中则带动垫板3和直杆32上移,进而实现对透水孔21的疏通。
如图3和图5所示,挡板15外侧壁上固接有排泥口12内侧壁接触的密封片151。
密封片151的设置使得挡板15在对排泥口12进行关闭时污水不易从排泥口12处流出,降低压滤箱1发生污水泄漏的现象。
工作原理:将淤泥和改性剂投入混料箱6内,启动电机带动搅拌轴62和搅拌板63转动,搅拌板63对淤泥和改性剂进行搅拌,促使淤泥与改性剂混合充分,启动泵体71将混料箱6内的淤泥料通过进料管72和出料管73送入压滤箱1内的滤板2上,淤泥料中混有的污水经由透水孔21流落至压滤箱1底部,从而实现淤泥料与污水的分离;启动液压缸51带动液压推杆511下移,从而使得压板52下移对滤板2上的淤泥进行挤压,促使淤泥中水分通过透水孔21落至压滤箱1底部,使得淤泥在滤板2上压缩固化形成泥饼,启动电推杆16带动挡板15上移至凹槽13内,使得排泥后打开,接着再启动气缸531带动推板532向着靠近排泥口12的方向移动,推板532在移动过程中推动滤板2上的泥饼从排泥口12排出至压滤箱1外,以便于对泥饼进行利用;
启动电机带动凸轮42与弧面接触,随着凸轮42的转动,凸轮42挤压顶块33和垫板3上移,垫板3上移过程中压缩弹簧31并带动直杆32从透水孔21中伸出,直杆32对透水孔21进行疏通,使得透水孔21不易被堵塞,当凸轮42与弧面失去接触时,垫板3在弹簧31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直杆32和顶块33下移至初始位置,以便凸轮42对顶块33再次进行挤压,进而实现在凸轮42的旋转过程中顶杆对透水孔21进行往复的疏通,保证透水孔21的畅通,便于在对淤泥进行挤压时污水从透水孔21进行排放,减少人工清理透水孔21的麻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滤箱(1);所述压滤箱(1)内侧壁上固接有滤板(2);所述滤板(2)顶面设置有透水孔(21);所述压滤箱(1)底端内侧壁上固接有导杆(11);所述导杆(11)顶端与滤板(2)底面固接,导杆(11)外部套设有与导杆(11)外侧壁滑动配合的垫板(3);所述垫板(3)位于滤板(2)底部,垫板(3)顶面通过弹簧(31)与滤板(2)底面连接,垫板(3)顶面对应透水孔(21)的位置固接有直杆(32);所述直杆(32)可与透水孔(21)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垫板(3)底部设置有可推动直杆(32)穿过透水孔(21)的挤压机构(4);所述滤板(2)顶部设置有可将淤泥压缩固化成泥饼的压滤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底面固接有顶块(33);所述顶块(33)底部为弧面;所述挤压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和凸轮(42);所述第一电机(41)安装在压滤箱(1)外侧壁上,第一电机(41)输出端固接有伸至顶块(33)底部的旋转轴(411);所述凸轮(42)固接在旋转轴(411)外侧壁上,凸轮(42)可与弧面接触促使顶块(33)上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箱(1)外侧壁固接有混料箱(6);所述混料箱(6)顶面安装有第二电机(61);所述第二电机(61)输出端固接有伸至混料箱(6)内的搅拌轴(62);所述搅拌轴(62)外侧壁上固接有搅拌板(63);所述混料箱(6)顶面设置有与混料箱(6)连通的进料口(64);所述压滤箱(1)顶面设置有可将混料箱(6)内的淤泥输送至压滤箱(1)内的输料组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组件(7)包括泵体(71)、进料管(72)和出料管(73);所述泵体(71)设置在压滤箱(1)顶面上;所述进料管(72)一端固接在泵体(71)输入端,进料管(72)远离泵体(71)的端部伸至混料箱(6)内部;所述出料管(73)一端固接在泵体(71)输出端,出料管(73)远离泵体(71)的端部与压滤箱(1)内部连通,出料管(73)远离泵体(71)的端部位于滤板(2)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构(5)包括液压缸(51)、压板(52)和推料组件(53);所述液压缸(51)设置在压滤箱(1)顶面,液压缸(51)输出端设置有伸至压滤箱(1)内的液压推杆(511);所述压板(52)固接在液压推杆(511)远离液压缸(51)的端部,压板(52)与压滤箱(1)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压滤箱(1)远离第一电机(41)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排泥口(12),所述排泥口(12)位于滤板(2)顶部;所述推料组件(53)设置于滤板(2)顶部,推料组件(53)可将淤泥从排泥口(12)推出压滤箱(1)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箱(1)远离排泥口(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滤板(2)顶部的凹槽(13);所述推料组件(53)包括气缸(531)和推板(532);所述气缸(531)设置在压滤箱(1)靠近凹槽(13)的外侧壁上,气缸(531)输出端固接有伸至凹槽(13)内的活塞杆;所述推板(532)设置在凹槽(13)内,推板(532)靠近气缸(531)的侧壁与活塞杆伸至凹槽(13)内的端部固接,推板(532)底面与滤板(2)顶面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口(12)顶端内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与排泥口(12)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压滤箱(1)顶面设置有位于挡板(15)顶部的电推杆(16);所述电推杆(16)输出端伸至凹槽(13)内有挡板(15)顶面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5)外侧壁上固接与排泥口(12)内侧壁接触的密封片(151)。
CN202321877618.7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Active CN220335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7618.7U CN22033503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7618.7U CN22033503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5030U true CN220335030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6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7618.7U Active CN22033503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5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9863U (zh) 用于浓缩污泥的全自动高压隔膜压滤系统
EP19070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aining of sludge.
CN112374699A (zh) 一种高效环保净化槽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215855727U (zh) 一种全自动卧式深度固液脱离机
CN220335030U (zh)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CN211896608U (zh) 一种高压高效污泥压滤机
CN219239492U (zh) 一种自吸式压滤脱水设备及固液分离器
CN215828606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JP4247840B2 (ja) 汚泥脱水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汚泥吸引脱水装置
CN110903014A (zh) 一种河道工程淤泥脱水方法及设备
CN214913698U (zh) 一种自带输送结构的厢式压滤机
CN215403482U (zh) 一种生活污水重金属分离装置
CN113683264B (zh) 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9534642A (zh) 一种往复式污泥挤压干燥机
CN113698062A (zh) 一种全自动卧式深度固液脱离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4319289A (zh) 一种水生态环境梳理恢复系统
CN208454778U (zh) 一种用于河湖淤泥脱水干化及尾水净化的装置
CN209952309U (zh) 一种带有收集装置的压滤机
CN215518939U (zh) 一种河道清淤净化一体化设备
CN214360951U (zh) 一种河道清淤用过滤系统
CN221095268U (zh)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设备
CN217025533U (zh) 一种污水分级清理环保装置
KR200267351Y1 (ko) 이동식 준설장치
CN217202462U (zh) 大泥团泥浆智能处理装置
CN212715092U (zh) 一种河道清淤疏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