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5133U -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5133U
CN220325133U CN202321743553.7U CN202321743553U CN220325133U CN 220325133 U CN220325133 U CN 220325133U CN 202321743553 U CN202321743553 U CN 202321743553U CN 220325133 U CN220325133 U CN 220325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cable
traction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35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树民
刘帅
杨兰华
王文汉
肖小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35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5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5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5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可调节的限位组件、牵引组件、检测组件及控制柜,限位组件安装在移动组件上对缠绕有电缆的电缆架进行夹持限位。本专利亮点通过设置可调节的限位组件,使其能够与不同尺寸的电缆架进行配合并对其进行限位,避免其转动时发生偏移,设置可调节的牵拉单元,使其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夹持牵拉,扩大了装置的适应范围,无需针对特定尺寸单独制作或购买,提高装置的性价比,通过将传送辊设置成哑铃状且在其外侧套设柔性传送带,使其能够对电缆表面形成面接触,减少线接触及点接触,降低损坏电缆的概率,同时保证电缆的输送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它通常由外侧的绝缘保护壳与内侧的多组导线组成,在电缆铺设作业中,由于电缆具有较大的重量,因此需要使用牵引装置来将电缆牵引到指定安装位置,从而方便后续电缆的安装。
现有的一些电缆牵引装置在工作时,首先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收卷轮慢速转动,使得收卷轮上的电缆放出一定长度,之后,将该段电缆放置在牵引装置的中间位置,使得牵引装置内部相对设置的两个橡胶履带夹紧电缆,之后,令橡胶履带转动,使得履带推动电缆,令电缆逐渐离开收卷轮,并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上述动作,进而实现电缆的牵引作业,但是现有的装置其结构通常是固定设置,不能够适应于不同尺寸的电缆架,且没有计量机构,不方便对铺设的工作量进行统计,不利于施工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该装置适应范围广,调节快捷,牵引可靠,统计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包括:
移动组件;
可调节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上对缠绕有电缆的电缆架进行夹持限位,使其原地转动;
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上且靠所述限位组件一侧设置,所述牵引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并输送;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安装在所述牵引组件上对电缆输送长度及无电缆的情况进行检测并反馈;
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控制柜上设有柜门且所述柜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控制柜的内部设有控制模块及蓄电池,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蓄电池、所述显示屏、所述牵引组件及所述检测组件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底板和四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四角的万向轮,所述支撑底板上靠一侧开设有缺口使其呈凹形设置,所述支撑底板上远离所述缺口的一侧设有拉杆用于拉动所述移动组件移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单元和两组夹持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缺口的下方,两组所述夹持单元分别靠所述缺口的两侧设置且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转动单元包括靠所述缺口两侧且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底面的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中分别设有固定杆,每根所述固定杆上滑动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座,靠所述缺口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转动设有转动筒,两个所述转动筒平行设置且其轴向方向与所述牵引组件的牵引方向垂直,每根所述固定杆上且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分别套设有弹簧,在所述弹簧作用下将两个所述转动筒挤压至所述固定杆的中间。
优选地,每组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支撑底板垂直设置的固定架且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底板平行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底板之间且靠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杆和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支撑底板转动连接且其顶部贯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导杆上贯穿设有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L型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轴向与所述转动筒的轴向平行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转动筒的一侧设有第二手轮,另一侧转动设有夹持板。
优选地,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拉单元及设置在所述牵拉单元两侧的支撑单元、涨紧单元。
优选地,所述牵拉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中设有通过联轴器连接且联轴器两侧螺纹相反设置的第二螺纹杆,其中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所述U型支架连接有第三手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上且在所述联轴器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分别连接有中空设置的壳体且在其相对的侧壁开设开口,每个所述壳体中且靠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为哑铃状设置,两个所述传送辊上套设有柔性传送带,任一所述壳体上设有减速机且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壳体与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辊的转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U型支架且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所述限位组件一侧设置,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设有支撑滚筒,所述支撑滚筒的底端与所述柔性传送带的底端平齐。
优选地,所述涨紧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U型支架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U型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单元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远离与所述U型支架转动连接的一侧端部设有纵向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将其边棱圆角设置,所述U型支架和所述连接杆上分别设有拉环且在所述拉环之间设有拉簧。
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计米单元和电缆监测单元,所述计米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侧所述连接板上的计米轮,所述计米轮与所述支撑滚筒贴合随之转动,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编码器与所述计米轮配合使用,所述电缆监测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壳体靠所述支撑滚筒的一侧,所述编码器和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装置通过设置可调节的限位组件,使其能够与不同尺寸的电缆架进行配合并对其进行限位,避免其转动时发生偏移,设置可调节的牵拉单元,使其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夹持牵拉,扩大了装置的适应范围,无需针对特定尺寸单独制作或购买,提高装置的性价比;
通过将传送辊设置成哑铃状且在其外侧套设柔性传送带,使其能够对电缆表面形成面接触,减少线接触及点接触,降低损坏电缆的概率,同时保证电缆的输送稳定;
本申请装置通过手控与电控结合的方式设置,降低装置的制作难度,便于系统配置及线缆布置,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申请通过设置检测组件,使其能够对电缆铺设长度进行自动统计,方便管理人员统计工人工作量及工作计划安排,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率,也能够及时检测到无电缆的情况,及时对工人进行提醒更换电缆架,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1;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2;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支撑底板;2、万向轮;3、第一支架;4、固定杆;5、弹簧;6、第一连接座;7、转动筒;8、固定板;9、导杆;10、第一螺纹杆;11、第一手轮;12、L型连接板;13、调节杆;14、第二手轮;15、夹持板;16、控制柜;17、柜门;18、显示屏;19、拉杆;20、连接杆;21、拉簧;22、拉环;23、U型支架;24、通槽;25、第二螺纹杆;26、第三手轮;27、壳体;28、减速机;29、光电传感器;30、支撑滚筒;31、编码器;32、计米轮;33、支撑板;34、弧形凹槽;35、传送辊;36、柔性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1—5,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可调节的限位组件、牵引组件、检测组件及控制柜16,限位组件安装在移动组件上对缠绕有电缆的电缆架进行夹持限位,使其原地转动,牵引组件安装在移动组件上且靠限位组件一侧设置,牵引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并输送,检测组件安装在牵引组件上对电缆输送长度及无电缆的情况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柜16安装在移动组件上,控制柜16上设有柜门17且柜门17上设有显示屏18,控制柜16的内部设有控制模块及蓄电池,控制模块分别与蓄电池、显示屏18、牵引组件及检测组件信号连接,控制柜16侧壁上开设散热孔,可增加设置蜂鸣器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接收检测组件的反馈信号对牵引组件、蜂鸣器进行控制并将相应数据显示屏18上显示。
移动组件包括支撑底板1和四个设置在支撑底板1四角的万向轮2,万向轮2采用带所锁止功能的万向轮2,固定方便,支撑底板1上靠一侧开设有缺口使其呈凹形设置,缺口为方形,支撑底板1上远离缺口的一侧设有拉杆19用于拉动移动组件移动,拉杆19与支撑底板1焊接连接,且设置有两根,其上可包裹橡胶垫或海绵垫。
限位组件包括转动单元和两组夹持单元,转动单元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底面且位于缺口的下方,两组夹持单元分别靠缺口的两侧设置且安装在支撑底板1的顶面,夹持单元靠转动单元的中间设置。
转动单元包括靠缺口两侧且分别安装在支撑底板1底面的第一支架3,两个第一支架3中分别设有固定杆4,每根固定杆4上滑动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座6,靠缺口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座6之间转动设有转动筒7,两个转动筒7平行设置且其轴向方向与牵引组件的牵引方向垂直,每根固定杆4上且在两个第一连接座6与第一支架3之间分别套设有弹簧5,在弹簧5作用下将两个转动筒7挤压至固定杆4的中间,使两个转动筒7贴合设置。
每组夹持单元包括安装在支撑底板1上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与支撑底板1垂直设置的固定架且在固定架的顶部设有与支撑底板1平行设置的固定板8,固定架为框架结构,在支撑底板1上焊接用于支撑固定架的角铁,固定板8与支撑底板1之间且靠固定板8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杆9和第一螺纹杆10,第一螺纹杆10与支撑底板1转动连接且其顶部贯穿固定板8连接有第一手轮11,第一螺纹杆10和导杆9上贯穿设有L型连接板12,L型连接板12与第一螺纹杆10螺纹连接,L型连接板12上螺纹连接有轴向与转动筒7的轴向平行的调节杆13,调节杆13远离转动筒7的一侧设有第二手轮14,另一侧转动设有夹持板15。
牵引组件包括牵拉单元及设置在牵拉单元两侧的支撑单元、涨紧单元。牵拉单元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板1上的U型支架23,U型支架23上开设有通槽24,通槽24中设有通过联轴器连接且联轴器两侧螺纹相反设置的第二螺纹杆25,其中一侧第二螺纹杆25贯穿U型支架23连接有第三手轮26,第二螺纹杆25上且在联轴器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座,两个第二连接座上分别连接有中空设置的壳体27且在其相对的侧壁开设开口,每个壳体27中且靠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传送辊35,传送辊35为哑铃状设置,两个传送辊35上套设有柔性传送带36,任一壳体27上设有减速机28且减速机28的输出轴贯穿壳体27与其中一个传送辊35的转轴连接。支撑单元包括安装在U型支架23且相对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靠限位组件一侧设置,连接板之间转动设有支撑滚筒30,支撑滚筒30的底端与柔性传送带36的底端平齐,柔性传送带36采用橡胶制作。涨紧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U型支架23上的连接杆20,连接杆20安装在U型支架23远离支撑单元的一侧,连接杆20远离与U型支架23转动连接的一侧端部设有纵向设置的支撑板33,支撑板33上开设有弧形凹槽34且将其边棱圆角设置,U型支架23和连接杆20上分别设有拉环22且在拉环22之间设有拉簧21,拉簧21置于连接杆20的上方,对连接杆20实现牵拉作用。
检测组件包括计米单元和电缆监测单元,计米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侧连接板上的计米轮32,计米轮32与支撑滚筒30贴合随之转动,计米轮32与支撑滚筒30同直径设置,连接板上安装有编码器31与计米轮32配合使用,电缆监测单元包括安装在壳体27上的光电传感器29,光电传感器29安装在壳体27靠支撑滚筒30的一侧,编码器31和光电传感器29分别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工作原理:
将电缆架放置在两个转动筒7上,在电缆架自身重力作用下,对两个转动筒7产生倾斜向下的压力,使两个转动筒7分别向两侧挤压,至作用力相互抵消为止,根据电缆架的尺寸,转动第一手轮11,使其带动第一螺纹杆10转动,在固定杆4配合下,使L型连接板12实现上下移动,使夹持板15移动至其中心与电缆架中心共线即可,转动第二手轮14,使与L型连接板12螺纹连接的调节杆13伸出,使夹持板15与电缆架侧壁贴合即可,将电缆绕经支撑滚筒30后置于牵拉单元的中间,通过转动第三手轮26,使其带动第二螺纹杆25转动,从而使位于其上的第二连接座同时向中间移动,利用柔性传送带36将电缆夹紧,通过控制模块启动减速机28、显示屏18、编码器31及光电传感器29,减速机28带动传送辊35转动,从而带动柔性传送带36转动,将电缆送出,并搭接在支撑板33的弧形凹槽34中,通过计米轮32与编码器31配合,测量电缆输送长度,并传送至控制模块,再由其显示在显示屏18上,当电缆架上的电缆输送完且其尾端移动至牵拉单元处,光电传感器29检测到变化信号并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向减速机28发出停止指令,关闭减速机28,并可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音进行提醒,使工作人员及时更换电缆架。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组件;
可调节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上对缠绕有电缆的电缆架进行夹持限位,使其原地转动;
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上且靠所述限位组件一侧设置,所述牵引组件对电缆进行夹持并输送;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安装在所述牵引组件上对电缆输送长度及无电缆的情况进行检测并反馈;
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控制柜上设有柜门且所述柜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控制柜的内部设有控制模块及蓄电池,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蓄电池、所述显示屏、所述牵引组件及所述检测组件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底板和四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四角的万向轮,所述支撑底板上靠一侧开设有缺口使其呈凹形设置,所述支撑底板上远离所述缺口的一侧设有拉杆用于拉动所述移动组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单元和两组夹持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且位于所述缺口的下方,两组所述夹持单元分别靠所述缺口的两侧设置且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包括靠所述缺口两侧且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底面的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中分别设有固定杆,每根所述固定杆上滑动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座,靠所述缺口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转动设有转动筒,两个所述转动筒平行设置且其轴向方向与所述牵引组件的牵引方向垂直,每根所述固定杆上且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分别套设有弹簧,在所述弹簧作用下将两个所述转动筒挤压至所述固定杆的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支撑底板垂直设置的固定架且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底板平行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底板之间且靠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杆和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支撑底板转动连接且其顶部贯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导杆上贯穿设有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L型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轴向与所述转动筒的轴向平行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转动筒的一侧设有第二手轮,另一侧转动设有夹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拉单元及设置在所述牵拉单元两侧的支撑单元、涨紧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中设有通过联轴器连接且联轴器两侧螺纹相反设置的第二螺纹杆,其中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所述U型支架连接有第三手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上且在所述联轴器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分别连接有中空设置的壳体且在其相对的侧壁开设开口,每个所述壳体中且靠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为哑铃状设置,两个所述传送辊上套设有柔性传送带,任一所述壳体上设有减速机且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壳体与其中一个所述传送辊的转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U型支架且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所述限位组件一侧设置,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设有支撑滚筒,所述支撑滚筒的底端与所述柔性传送带的底端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U型支架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U型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单元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远离与所述U型支架转动连接的一侧端部设有纵向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将其边棱圆角设置,所述U型支架和所述连接杆上分别设有拉环且在所述拉环之间设有拉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计米单元和电缆监测单元,所述计米单元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侧所述连接板上的计米轮,所述计米轮与所述支撑滚筒贴合随之转动,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编码器与所述计米轮配合使用,所述电缆监测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壳体靠所述支撑滚筒的一侧,所述编码器和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CN202321743553.7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 Active CN220325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3553.7U CN220325133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3553.7U CN220325133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5133U true CN220325133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6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3553.7U Active CN220325133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5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7700B (zh) 电线电缆自动复绕机
CN210006537U (zh) 一种电线电缆外径异形监测及数控自动化生产调节系统
CN111003592A (zh) 超长度软质胶管收卷装置
CN111792459A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井道电缆线自动收放卷装置
CN220325133U (zh)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敷设牵引装置
CN107867554B (zh) 带式送管器
KR102194101B1 (ko) 전선포설용 케이블 피더장치
CN210132849U (zh) 蓄电池连续极板用覆纸机
CN211306294U (zh) 一种包括竖向移动部的机器人
CN210682760U (zh) 一种提高人绕线效率的高效绕线机
CN116497484A (zh) 一种具有断线装置的捻线机
EP0068835B1 (en) Winding strip material
CN113998528B (zh) 一种输电线路用放线装置
CN112660928B (zh) 一种电动线缆放线装置
CN215974388U (zh) 一种三段式自动轮圈缠绕装置
CN215364268U (zh) 工位自动缠线机
CN114825182A (zh) 一种电缆转弯半径可调的电缆敷设设备
CN202486492U (zh) 一种电动投影机吊架
CN218977894U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生猪屠宰用悬挂输送装置
CN220844972U (zh) 一种多功能绞磨自动收线尾架
CN217356130U (zh) 一种可调节的管道在线检测机器人
CN219279099U (zh) 一种线缆排线架
CN221028886U (zh) 一种具备张力调节功能的整经机
SU1183393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закатки резинокорд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219247348U (zh) 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用穿线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