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0602U - 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0602U
CN220320602U CN202322052965.2U CN202322052965U CN220320602U CN 220320602 U CN220320602 U CN 220320602U CN 202322052965 U CN202322052965 U CN 202322052965U CN 220320602 U CN220320602 U CN 220320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outer cylinder
joint
valve
drill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29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日平
朱自佳
杨湘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29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0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0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0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包括,内设有高压气道的接头本体;设置在所述高压气道内,沿所述接头本体的后端至前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阀座组件、逆止阀组件以及配气座;其中,所述阀座组件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阀座组件的前端面与限位面接触,所述阀座组件的后端面通过卡簧定位,所述配气座与所述接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逆止阀组件与所述配气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逆止阀组件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气体通道。本申请提供的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结构简单,无需对接头进行拆除就能够完成对逆止阀组件的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钻孔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基础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潜孔冲击器作为钻孔设备广泛用于矿山、水电站、港口、道路以及隧道等工程建设中的爆破项目,用于开凿爆破钻孔等。气动潜孔冲击器利用高压空气作为动力源,驱动冲击器内的活塞高速度、高频率地做往复运动,使活塞获得足够的能量冲击钻头而进行钻孔作业。冲击力以应力波的形式作用于钻头,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能量,能有效地破碎岩石,快速成孔,达到凿岩钻孔的目的。
目前,潜孔冲击器一般包括外缸、接头、逆止阀组件以及活塞,其中,接头与外缸的一端相连,逆止阀组件设置在接头内,接头的高压气道内的高压空气推开逆止阀组件进入到外缸内,推动外缸内的活塞往复移动。现有技术中的逆止阀组件需要进行更换时,只能对接头进行拆除,其拆除的过程往往比较复杂。
因此,亟须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结构简单,无需对接头进行拆除就能够完成对逆止阀组件的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结构简单,无需对接头进行拆除就能够完成对逆止阀组件的更换。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头装置,包括:
内设有高压气道的接头本体;
设置在所述高压气道内,沿所述接头本体的后端至前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阀座组件、逆止阀组件以及配气座;
其中,
所述阀座组件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阀座组件的前端面与限位面接触,所述阀座组件的后端面通过卡簧定位,所述配气座与所述接头本体固定连接,逆止阀组件与所述配气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逆止阀组件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气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阀座组件,包括:
活动设置在所述高压气道内的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面配合使用的限位台阶;
设置在所述阀体远离所述限位台阶的一端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后端面与所述卡簧抵接。
优选地,所述阀座组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朝远离所述配气座的方向延伸,所述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逆止阀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配气座上的安装槽;
活动套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阀杆,所述阀杆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气体通道配合使用的锥形成型面;
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和所述阀杆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接头本体相连的内缸,所述内缸与所述接头本体之间具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接头本体的外表面,用于与外缸连接的外螺纹线;
所述内缸与所述外缸之间具有气流间隙,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气流间隙和所述高压气道的倾斜孔。
一种潜孔冲击器,包括:外缸、钻头组件、活塞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装置;
其中,
所述外缸的后端与所述接头装置相连,所述外缸的前端与所述钻头组件相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外缸内,所述活塞沿所述外缸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为所述钻头组件提供脉冲作用力。
优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缸的内壁上的挡丝槽;
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挡丝槽内,与所述活塞配合使用的定位挡丝。
优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缸的内壁,与所述挡丝槽连通的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被配置为具有:朝远离所述钻头组件的方向,所述外缸的内径渐缩。
优选地,所述钻头组件,包括:
与所述外缸固定连接的卡钎套;
套装在所述卡钎套内侧的钻头;
套装在所述钻头的外侧,与所述外缸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卡环;
设置在所述卡环与所述定位挡丝之间,与所述外缸固定连接的衬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装置,首先由于设置有接头本体,接头本体内设置有高压气道,接头本体的前端与外缸相连,在高压气道内,沿接头本体的后端至前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阀座组件、逆止阀组件以及配气座,其中,阀座组件内设置有气体通道,阀座组件的前端面与限位面接触,阀座组件远离逆止阀组件的后端面通过卡簧进行定位,配气座与接头本体固定连接,逆止阀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配气座上,逆止阀组件用于打开和关闭气体通道,当高压气道与高压气源连通时,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将逆止阀组件推开,将气体通道打开,当高压气道与高压气源隔离时,在逆止阀组件的复位作用下,关闭气体通道。
现有技术中的逆止阀组件用于打开和关闭接头高压气道,逆止阀组件只能从接头的前端进行拆除,在对逆止阀组件进行更换时往往需要将接头从外缸上拆除,如此,使得逆止阀组件在更换和维修时十分不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座组件设置在高压气道内,逆止阀组件用于打开和关闭阀座组件内的气体通道,阀座组件通过的后端面通过卡簧进行定位,当需要对逆止阀组件进行更换时,从接头本体的后端将卡簧拆除,阀座组件以及逆止阀组件就可以从接头本体的后端进行拆除和更换,而无需将接头本体从外缸上进行拆除。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头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对接头进行拆除就能够完成对逆止阀组件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潜孔冲击器,包括外缸、活塞、钻头组件以及上述的接头装置,其中,外缸的两端分别与接头装置和钻头组件相连,活塞活动设置在外缸内,活塞沿外缸的轴向往复移动,活塞为钻头组件提供脉冲作用力。由于设置有接头装置,同样能够实现结构简单,无需对接头进行拆除就能够完成对逆止阀组件的更换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潜孔冲击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潜孔冲击器(无接头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接头本体;2、阀座组件;3、逆止阀组件;4、配气座;5、限位面;6、卡簧;21、阀体;22、限位台阶;23、缓冲件;24、导向杆;31、安装槽;32、阀杆;33、弹性件;34、导向槽;7、内缸;8、倾斜孔;
100、外缸;200、钻头组件;300、活塞;400、接头装置;500、定位挡丝;600、倾斜表面;700、第一气室;800、第二气室;210、卡钎套;220、钻头;230、卡环;240、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头装置,包括:内设有高压气道的接头本体1;设置在所述高压气道内,沿接头本体1的后端至前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阀座组件2、逆止阀组件3以及配气座4,其中,所述阀座组件2包括内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阀座组件2的前端面与限位面5抵接,所述阀座组件2的后端面通过卡簧6定位;所述配气座4与所述接头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逆止阀组件3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配气座4上,所述逆止阀组件3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气体通道。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前端指的是“接头装置在使用时,接头本体1与冲击器的外缸相连的一端”,本申请的后端指的是“接头装置在使用时,接头本体1远离外缸的一端”。
现有技术中,接头的前端与外缸相连,逆止阀组件用于打开和关闭高压气道,当逆止阀组件需要进行更换时,逆止阀组件只能通过接头的前端进行拆除,如此,需要将接头从外缸上拆除,其拆除的过程往往比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装置,首先由于设置有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内设置有高压气道,接头本体1的前端与外缸相连,在高压气道内,沿接头本体1的后端至前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阀座组件2、逆止阀组件3以及配气座4,其中,阀座组件2内有气体通道,阀座组件2的前端面与限位面5抵接,阀座组件2的后端面通过卡簧6进行定位,配气座4与接头本体1固定连接,逆止阀组件3可拆卸的设置在配气座4上,逆止阀组件3用于打开和关闭气体通道,当高压气道与高压气源连通时,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将逆止阀组件3推开,将气体通道打开,当高压气道与高压气源隔离时,在逆止阀组件3的复位作用下,关闭气体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座组件2设置在高压气道内,逆止阀组件3用于打开和关闭阀座组件2的气体通道,阀座组件的后端面通过卡簧6进行定位,当需要对逆止阀组件3进行更换时,从接头本体1的后端将卡簧6拆除,阀座组件以及逆止阀组件3就可以从接头本体1的后端进行更换,而无需将接头本体1从外缸上进行拆除。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头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对接头进行拆除就能够完成对逆止阀组件3的更换。
在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头内设置有卡簧槽,卡簧可拆卸的设置在卡簧槽内,卡簧6具体为带有开口的环状结构,且卡簧6具体由弹簧钢材料制成,便于卡簧6从卡簧槽内拆除。
在上述结构中,为便于阀座组件以及逆止阀组件的拆除,作为其中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压气道的尺寸朝远离卡簧6的一侧渐增,如此,阀组组件以及逆止阀组件能够更方便的从接头本体内拆除和安装。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组组件包括阀体21以及缓冲件23,其中,阀体21活动设置在高压气道内,阀体21上设置有限位台阶22,限位台阶22与限位面5配合使用,通过限位台阶22与限位面5对阀体21的前端面进行定位,缓冲件23设置在阀体21远离限位台阶22的一端,缓冲件23的后端面与卡簧6抵接,通过卡簧6对缓冲件23进行定位,从而将缓冲件23和阀体21固定在高压气道中,通过设置缓冲件23,能够减轻逆止阀组件3对阀体21的作用力,更好的通过逆止阀组件3对阀体21内的气体通道进行关闭。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头装置还包括导向杆24,导向杆24设置在阀体21的后端,且导向杆24朝远离配气座4的方向延伸,缓冲件23套装在导向杆24的外侧,对缓冲件23变形的方向进行导向。
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缓冲件23具体为弹簧。
更进一步地,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配气座4与接头本体1之间具体为过盈配合。
更进一步地,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逆止阀组件3包括安装槽31、阀杆32以及弹性件33,其中,安装槽31设置在配气座4上,阀杆32活动套装在安装槽31内,阀杆32远离安装槽31的一端设置有与气体通道配合使用的锥形成型面,弹性件33设置在安装槽31内,且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31的底面和阀杆32接触。具体地,当接头的高压气道未与高压气体连通时,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阀杆32的锥形成型面将阀体21的气体通道关闭;当接头的高压气道与高压气体连通时,高压气体推动弹性件33压缩,使得锥形成型面与气体通道分离,打开气体通道,当高压气体停止供应时,在弹性件33的弹性复位作用下,推动阀杆32复位,通过锥形成型面将阀体21的气体通道关闭。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逆止阀组件3还包括导向槽34,其中,导向槽34设置在阀杆32上,且导向槽34限位约束弹性件33产生形变的方向,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槽34和安装槽31的底面接触。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头装置还包括内缸7,其中,内缸7与接头本体1相连,且内缸7与接头本体1之间具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接头本体1的外表面,用于与外缸连接的外螺纹线,内缸7与外缸之间存在气流间隙,接头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气流间隙与高压气道的倾斜孔8。通过倾斜孔8将高压气道内的高压气体输送至外缸内,通过高压气道的气体压力推动活塞3沿外缸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用以给钻头组件200提供脉冲作用力。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潜孔冲击器,包括外缸100、钻头组件200、活塞300以及上述任一项的接头装置400,其中,所述外缸100的后端与所述接头装置400相连,所述外缸100的前端与所述钻头组件200相连,所述活塞300活动设置在所述外缸100内,所述活塞300为所述钻头组件200提供脉冲作用力。由于设置有接头装置400,其结构简单,无需对接头装置400进行拆除就能够完成对逆止阀组件3的更换。
更进一步地,活塞300设置在外缸100内,活塞300、外缸100以及钻头组件200之间形成第一气室700,活塞300、外缸100以及接头组件之间形成第二气室800,潜孔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具体为,高压气体通过接头本体1中的高压气道,推开逆止阀组件3,经由倾斜孔8、外缸100和内缸7之间的气流间隙进入到第一气室700内,当第一气室700内的气压大于第二气室800的气压后,推动活塞300朝接头装置400的方向移动,当活塞300移动至一定位置时,气流间隙中的高压气体进入到第二气室800内,当第二气室800的气压大于第一气室700的气压时,推动活塞300朝钻头组件200的方向移动,通过活塞300在外缸100内往复移动,为钻头组件200提供脉冲作用力。
更进一步地,潜孔冲击器在拆卸时,当将钻头组件200从外缸100上拆下来时,活塞300容易从外缸100内掉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孔冲击器还包括挡丝槽以及定位挡丝500,其中,挡丝槽设置在外缸100的内壁上,定位挡丝500可拆卸的设置在挡丝槽内,通过定位挡丝500对活塞300的轴向进行定位,防止活塞300从外缸100的前端掉落。
在上述结构中,为了便于定位挡丝500的拆卸,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孔冲击器,还包括倾斜表面600,其中,倾斜表面600设置在外缸100的内壁上,且倾斜表面600与挡丝槽连通,倾斜表面600具有:朝远离钻头组件200的方向,外缸100的内径渐缩。如此,能够方便将定位挡丝500从挡丝槽内拆除。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头组件200包括卡钎套210、钻头220、卡环230以及衬套240,其中,卡钎套210与外缸100固定连接,钻头220套装在卡钎套210内,卡环230套设在钻头220的尾柄的外侧,卡环230与外缸100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卡环230能够对钻头220进行定位,衬套240设置在卡环230远离钻头220的一侧,衬套240与外缸100固定连接,通过衬套240与活塞300进行定位。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头220的尾柄上设有尼龙套。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设有高压气道的接头本体(1);
设置在所述高压气道内,沿所述接头本体(1)的后端至前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阀座组件(2)、逆止阀组件(3)以及配气座(4);
其中,
所述阀座组件(2)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阀座组件(2)的前端面与限位面(5)接触,所述阀座组件(2)的后端面通过卡簧(6)定位,所述配气座(4)与所述接头本体(1)固定连接,逆止阀组件(3)与所述配气座(4)可拆卸连接,所述逆止阀组件(3)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气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座组件(2),包括:
活动设置在所述高压气道内的阀体(21),所述阀体(21)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面(5)配合使用的限位台阶(22);
设置在所述阀体(21)远离所述限位台阶(22)的一端的缓冲件(23),所述缓冲件(23)的后端面与所述卡簧(6)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座组件(2),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阀体(21)上的导向杆(24),所述导向杆(24)朝远离所述配气座(4)的方向延伸,所述缓冲件(23)套设在所述导向杆(2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止阀组件(3),包括:
设置在所述配气座(4)上的安装槽(31);
活动套装在所述安装槽(31)内的阀杆(32),所述阀杆(32)远离所述安装槽(3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气体通道配合使用的锥形成型面;
设置在所述安装槽(31)内的弹性件(33),所述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31)的底面和所述阀杆(32)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与所述接头本体(1)相连的内缸(7),所述内缸(7)与所述接头本体(1)之间具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接头本体(1)的外表面,用于与外缸连接的外螺纹线;
所述内缸(7)与所述外缸之间具有气流间隙,所述接头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气流间隙和所述高压气道的倾斜孔(8)。
7.一种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100)、钻头组件(200)、活塞(3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装置(400);
其中,
所述外缸(100)的后端与所述接头装置(400)相连,所述外缸(100)的前端与所述钻头组件(200)相连,所述活塞(300)设置在所述外缸(100)内,所述活塞(300)沿所述外缸(100)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为所述钻头组件(200)提供脉冲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缸(100)的内壁上的挡丝槽;
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挡丝槽内,与所述活塞(300)配合使用的定位挡丝(5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缸(100)的内壁,与所述挡丝槽连通的倾斜表面(600),所述倾斜表面(600)被配置为具有:朝远离所述钻头组件(200)的方向,所述外缸(100)的内径渐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钻头组件(200),包括:
与所述外缸(100)固定连接的卡钎套(210);
套装在所述卡钎套(210)内侧的钻头(220);
套装在所述钻头(220)的外侧,与所述外缸(100)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卡环(230);
设置在所述卡环(230)与所述定位挡丝(500)之间,与所述外缸(100)固定连接的衬套(240)。
CN202322052965.2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Active CN220320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2965.2U CN220320602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2965.2U CN220320602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0602U true CN220320602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8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2965.2U Active CN220320602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0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2166B2 (en) Hydraulic hammer having co-axial accumulator and piston
JPS5950837B2 (ja) 流体作動の衝撃工具
WO2014150521A1 (en) Hydraulic hammer having impact system subassembly
CA2627488A1 (en) Backhead and drill assembly with backhead
KR20130001262U (ko) 피스톤 가이드 슬리브식 무밸브 트윈 실린더형 다운-홀 해머
US6021574A (en) Scribing tool
CN220320602U (zh) 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CN113389485B (zh) 一种无内缸反循环冲击器
CN218150762U (zh) 一种冲击器
CN203114165U (zh) 一种旋风带尾管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CN115596347B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CN213683927U (zh) 一种冲击器活塞进气通道改进装置
CN211230226U (zh) 潜孔冲击器
CN218759699U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CN211103760U (zh) 一种通孔弹性销拆卸装置
CN201050295Y (zh) 凿孔器
CN117145379B (zh) 一种反循环冲击器
CN220726181U (zh) 一种冲击器
CN216240395U (zh) 一种冲击器
CN220036568U (zh) 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CN219826703U (zh) 一种活塞尾管式无阀单缸型冲击器
CN220353811U (zh) 一种冲击装置钎尾导向结构
CN218324732U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CN219061549U (zh) 一种自力式冲击器
CN217327163U (zh) 一种新型冲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