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6568U - 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6568U
CN220036568U CN202320756274.8U CN202320756274U CN220036568U CN 220036568 U CN220036568 U CN 220036568U CN 202320756274 U CN202320756274 U CN 202320756274U CN 220036568 U CN220036568 U CN 220036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stribution
seat
pressure
outer cylinder
distribut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62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峰峦
周斌
贾立刚
赵吉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Bait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Bait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Bait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Bait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62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6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6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6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所述接头和卡钎套分别卡接在外缸的两端,所述钻头通过卡钎套固定在外缸上,所述逆止阀、配气座、配气杆组件、活塞依次同轴设置在接头和卡钎套之间的外缸内;所述配气座与配气杆组件之间设有承压部件,所述承压部件两端分别与配气座和配气杆组件的端面贴合,所述配气杆组件对应逆止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靠近逆止阀的一端为漏斗状的锥形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配气座与配气杆组件之间设置承压部件,来对配气杆组件与配气座之间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震动幅度,并通过扩大配气杆与逆止阀接触部位的通气孔的大小,使逆止阀能够准确对配气杆的通气孔进行封闭,提高气密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器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基础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潜孔冲击器作为钻孔设备广泛用于矿山、水电站、港口、道路以及隧道等工程建设中的爆破项目,用于开凿爆破钻孔等。气动潜孔冲击器利用高压空气作为动力源,驱动冲击器内的活塞高速度、高频率地做往复运动,使活塞获得足够的能量冲击钻头而进行钻孔作业。冲击力以应力波的形式作用于钻头,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能量,能有效地破碎岩石,快速成孔,达到凿岩钻孔的目的
现有技术CN202223420431.2中公开了一种潜孔冲击器,包括,外缸;与所述外缸的后端相连的接头,所述接头内设置有高压气道;固定套装在所述外缸内的配气座组件,所述配气座组件上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高压气道的逆止阀;设置在所述外缸内,套装在所述配气座组件的外侧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后端面与所述接头抵接,所述缓冲垫的前端面与限位面抵接;其中,所述缓冲垫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缓冲垫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避让槽。该实用新型虽然将接头与配气座之间的刚性连接变为柔性连接,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在活塞往复运动时会对配气杆产生冲击,从而导致配气杆对配气座产生冲击,这种冲击力会使配气座发生窜动,进而影响冲击器的正常使用。
2、由于逆止阀需要上下移动,因此需要预留一定的预留空间,这样导致逆止阀容易晃动,逆止阀与配气杆配合位置会出现偏差,进而使得逆止阀无法与配气杆配合,导致冲击器的气密性变差,影响施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通过在配气座与配气杆组件之间设置承压部件,来对配气杆组件与配气座之间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震动幅度,并通过扩大配气杆与逆止阀接触部位的通气孔的大小,使逆止阀能够准确对配气杆的通气孔进行封闭,提高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包括:外缸、接头、逆止阀、配气座、配气杆组件、活塞、卡钎套和钻头,所述接头和卡钎套分别卡接在外缸的两端,所述钻头通过卡钎套固定在外缸上,所述逆止阀、配气座、配气杆组件、活塞依次同轴设置在接头和卡钎套之间的外缸内;
所述配气座与配气杆组件之间设有承压部件,所述承压部件两端分别与配气座和配气杆组件的端面贴合,所述配气杆组件对应逆止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靠近逆止阀的一端为漏斗状的锥形孔。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缸、接头、逆止阀、配气座、配气杆组件、活塞、卡钎套和钻头的组合结构可以采用与现有潜孔冲击器类似的结构,并在配气座与配气杆组件之间设置承压部件,不仅能够对配气座与配气杆组件之间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而且能够对逆止阀与配气杆之间的封堵进行进一步的密封;而在通气孔靠近逆止阀的一端设置漏斗状的锥形孔,使逆止阀能够准确的对通气孔进行封堵(即使逆止阀发生抖动,也会在锥形孔锥面的影响下对逆止阀自动导正),从而保证冲击器的密封性,提高产品质量。
所述承压部件包括承压管壳、承压垫、垫圈和承压管套,所述承压垫和垫圈设置在承压管壳内,并通过承压管套对承压管壳进行盖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承压部件还可以采用:油封缓冲环、橡胶缓冲环、金属缓冲环、迷宫缓冲环等具有缓冲作用的部件,使配气座与配气杆组件之间的刚性连接变为柔性连接,降低外缸的震动幅度、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所述配气杆组件包括配气杆座、配气杆和缓冲环,所述配气杆外壁设有凸环,所述配气杆座中部对应凸环设有阶梯孔,所述配气杆座通过阶梯孔与凸环的配合套设在配气杆的一端;所述凸环与阶梯孔的梯台之间设有缓冲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阶梯孔为上大下小的双层阶梯孔,凸环的大小与大孔对应,从而在配气杆穿过阶梯孔时,由于凸环无法穿过小孔,从而使配气杆卡接在配气杆座的阶梯孔内,并在阶梯孔的梯台(即大孔与小孔之间由于直径差产生的台阶)和凸环之间设置缓冲环,当活塞撞击到配气杆座时,会由缓冲环先对冲击力进行吸收之后才会使配气杆座配气杆座撞击到承压部件上,从而进一步降低冲击力对配气座的影响,减小撞击产生的震动,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所述配气杆座卡接在外缸的内壁上,所述配气杆座与配气杆靠近逆止阀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需要说明的是,使配气杆座与配气杆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能够让承压部件同时对配气杆座和配气杆进行抵接,从而使配气杆保持稳定,防止配气杆由于震动产生抖动的情况发生。
所述接头与外缸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外缸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接头侧壁抵接的密封圈。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接头与外缸之间设置垫片以及外缸的内壁上设置的密封圈,使接头与外缸的连接更加紧密,保证接头与外缸之间的密封性。
靠近所述钻头一端的外缸内设有起密封作用的衬套,所述钻头尾部穿过卡钎套直至插入衬套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外缸内设置的衬套,不仅增加了冲击器的密封性,而且能够保护和降低冲击器在工作时的磨损,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接头远离外缸的一端设有保护套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接头上设置保护套,在冲击器在不使用时,能够使接头的通孔保持密封,防止灰尘进入影响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通过在配气座与配气杆组件之间设置承压部件,来对配气杆组件与配气座之间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冲击力产生的震动,从而减少外缸受到震动的影响,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并通过扩大配气杆组件与逆止阀接触部位的通气孔的大小,使逆止阀能够准确对配气杆的通气孔进行封闭,提高气密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承压部件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配气杆座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配气杆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接头与外缸连接部位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缸;2、接头;3、逆止阀;4、配气座;5、配气杆组件;51、配气杆座;511、阶梯孔;52、配气杆;521、通气孔;522、凸环;53、缓冲环;6、活塞;7、卡钎套;8、钻头;9、承压部件;91、管壳;92、承压垫;93、垫圈;94、承压管套;10、垫片;11、密封圈;12、衬套;13、保护套。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指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包括:外缸1、接头2、逆止阀3、配气座4、配气杆组件5、活塞6、卡钎套7和钻头8,所述接头2和卡钎套7分别卡接在外缸1的两端,所述钻头8通过卡钎套7固定在外缸1上,所述逆止阀3、配气座4、配气杆组件5、活塞6依次同轴设置在接头2和卡钎套7之间的外缸1内;
所述配气座4与配气杆组件5之间设有承压部件9,所述承压部件9两端分别与配气座4和配气杆组件5的端面贴合,所述配气杆组件5对应逆止阀3设有通气孔521,所述通气孔521靠近逆止阀3的一端为漏斗状的锥形孔。
所述承压部件9包括承压管壳91、承压垫92、垫圈93和承压管套94,所述承压垫92和垫圈93设置在承压管壳91内,并通过承压管套94对承压管壳91进行盖合。
所述配气杆组件5包括配气杆座51、配气杆52和缓冲环53,所述配气杆52外壁设有凸环522,所述配气杆座51中部对应凸环522设有阶梯孔511,所述配气杆座51通过阶梯孔511与凸环522的配合套设在配气杆52的一端;所述凸环522与阶梯孔511的梯台之间设有缓冲环53。
所述配气杆座51卡接在外缸1的内壁上,所述配气杆座51与配气杆52靠近逆止阀3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接头2与外缸1之间设有垫片10,所述外缸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接头2侧壁抵接的密封圈11。
靠近所述钻头8一端的外缸1内设有起密封作用的衬套12,所述钻头8尾部穿过卡钎套7直至插入衬套12内。
所述接头2远离外缸1的一端设有保护套13
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通过在配气座4与配气杆组件5之间设置承压部件9,来对配气杆组件5与配气座4之间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冲击力产生的震动,从而减少外缸1受到震动的影响,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并通过扩大配气杆组件5与逆止阀3接触部位的通气孔521的大小,使逆止阀3能够准确对配气杆52的通气孔521进行封闭,提高气密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并在配气杆52的凸环522和配气杆座51的阶梯孔511之间设置缓冲环53来对活塞6撞击到配气杆座51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降低冲击力对配气座4的影响,减小撞击产生的震动,提高产品使用寿命;还通过在接头2上设置保护套13,能够使接头2的通孔在未使用时保持密封,防止灰尘进入冲击器内,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
使用时,充气装置与接头2连通,逆止阀3在气压的作用下向配气杆52运动,此时配气杆52上的漏斗状锥形孔能够使逆止阀3准确的对通气孔521进行密闭,使气体能够进入冲击器内部,并通过不断改变进排气方向,实现活塞6在外缸1内的不断往复运动冲击钻头8;当活塞6向接头2方向运动时,会撞击到配气杆座51,此时缓冲会对撞击产生冲击力进行一次吸收,降低冲击力的力度,然后,配气杆座51会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向承压部件9挤压,使承压部件9进一步吸收冲击力,最后才会使承压部件9压向配气座4,此时冲击力被缓冲环53和承压部件9分别吸收,极大地降低了冲击力对配气座4的影响,从而降低了配气座4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产生的震动,进而降低外缸1产生的震动的幅度,提高产品质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上端”、“下端”、“上表面”、“下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7)

1.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包括:外缸(1)、接头(2)、逆止阀(3)、配气座(4)、配气杆组件(5)、活塞(6)、卡钎套(7)和钻头(8),所述接头(2)和卡钎套(7)分别卡接在外缸(1)的两端,所述钻头(8)通过卡钎套(7)固定在外缸(1)上,所述逆止阀(3)、配气座(4)、配气杆组件(5)、活塞(6)依次同轴设置在接头(2)和卡钎套(7)之间的外缸(1)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气座(4)与配气杆组件(5)之间设有承压部件(9),所述承压部件(9)两端分别与配气座(4)和配气杆组件(5)的端面贴合,所述配气杆组件(5)对应逆止阀(3)设有通气孔(521),所述通气孔(521)靠近逆止阀(3)的一端为漏斗状的锥形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件(9)包括承压管壳(91)、承压垫(92)、垫圈(93)和承压管套(94),所述承压垫(92)和垫圈(93)设置在承压管壳(91)内,并通过承压管套(94)对承压管壳(91)进行盖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杆组件(5)包括配气杆座(51)、配气杆(52)和缓冲环(53),所述配气杆(52)外壁设有凸环(522),所述配气杆座(51)中部对应凸环(522)设有阶梯孔(511),所述配气杆座(51)通过阶梯孔(511)与凸环(522)的配合套设在配气杆(52)的一端;所述凸环(522)与阶梯孔(511)的梯台之间设有缓冲环(5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杆座(51)卡接在外缸(1)的内壁上,所述配气杆座(51)与配气杆(52)靠近逆止阀(3)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与外缸(1)之间设有垫片(10),所述外缸(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接头(2)侧壁抵接的密封圈(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钻头(8)一端的外缸(1)内设有起密封作用的衬套(12),所述钻头(8)尾部穿过卡钎套(7)直至插入衬套(12)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远离外缸(1)的一端设有保护套(13)。
CN202320756274.8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Active CN220036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6274.8U CN220036568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6274.8U CN220036568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6568U true CN220036568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4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6274.8U Active CN220036568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6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43230B1 (ko) 착암용 충격식 다운-더-홀 해머 및 그것에 사용되는 피스톤
CN103174379A (zh) 一种旋风带尾管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CN215108713U (zh) 一种采集结构及无内缸反循环冲击器
CN204851057U (zh) 一种高气压快冲潜孔冲击钻具
CN220036568U (zh) 一种自动导正冲击器
CN113389485B (zh) 一种无内缸反循环冲击器
CN105156025A (zh) 一种高气压快冲潜孔冲击钻具
CN215761479U (zh) 一种无内缸反循环冲击器
CN109296311A (zh) 一种高压气体潜孔冲击器
CN213839099U (zh) 一种高速凿岩冲击钻机用外置换向装置
CN110952918A (zh) 一种冲击器
CN203114165U (zh) 一种旋风带尾管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CN218759699U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CN214248418U (zh) 一种逆止阀
CN220320602U (zh) 一种接头装置以及潜孔冲击器
CN211115769U (zh) 一种冲击器
CN220081301U (zh) 一种冲击器
CN218324732U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CN103375131A (zh) 一种高效潜孔冲击器
CN214439368U (zh) 一种用于破碎锤中的防尘结构
CN217380399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潜孔冲击器
CN117145379B (zh) 一种反循环冲击器
CN211202729U (zh) 气锹的减震机构
CN212201913U (zh) 钻孔防护装置
CN110241881B (zh) 一种利用空压冲击辅助破碎的挖岩绞刀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