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4732U - 一种潜孔冲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潜孔冲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4732U
CN218324732U CN202223059805.2U CN202223059805U CN218324732U CN 218324732 U CN218324732 U CN 218324732U CN 202223059805 U CN202223059805 U CN 202223059805U CN 218324732 U CN218324732 U CN 218324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ece
valve rod
check valv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98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日平
朱自佳
杨湘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98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4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4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4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潜孔冲击器,包括:与外缸的前端相连的接头,接头内设置有高压气道;同轴套装在外缸内的内缸,内缸与接头之间设置有配气座,内缸远离配气座的一端与活塞相连;设置在配气座内的安装孔,与安装孔活动连接的阀杆,阀杆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高压气道的逆止阀,阀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透气槽;两端分别与安装孔的孔底以及阀杆抵接的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具有变形状态以及复位状态,当第一复位件处于变形状态时,逆止阀与高压气道分离,当第一复位件处于复位状态时,逆止阀与高压气道抵接。本申请提供的潜孔冲击器,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防止阀杆在打开高压气道时出现气体泄漏,冲击器使用所需用气量降低,更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潜孔冲击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凿岩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潜孔冲击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基础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潜孔冲击器作为钻孔设备广泛用于矿山、水电站、港口、道路以及隧道等工程建设中的爆破项目,用于开凿爆破钻孔等。气动潜孔冲击器利用高压空气作为动力源,驱动冲击器内的活塞高速度、高频率地做往复运动,使活塞获得足够的能量冲击钻头而进行钻孔作业。冲击力以应力波的形式作用于钻头,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能量,能有效地破碎岩石,快速成孔,达到凿岩钻孔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潜孔冲击器,高压气体进入到接头内的高压气道内,高压空气冲开逆止阀后再通过配气座向活塞流动,使得活塞的两端产生压差,造成活塞不断上下移动,活塞向下冲击钻头时,钻头由于剧烈冲击而击碎岩石。现有技术中的配气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逆止阀的安装孔以及与安装孔连通的中心孔,通过逆止阀在安装孔内的移动用于打开和关闭高压气道,高压气体容易通过逆止阀和安装孔之间的间隙从中心孔内溢出,造成冲击器所需的用气量增加。
因此,亟需一种潜孔冲击器,能够防止阀杆在打开高压气道时出现气体泄漏,冲击器使用所需用气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潜孔冲击器,能够防止阀杆在打开高压气道时出现气体泄漏,冲击器使用所需用气量降低。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潜孔冲击器,包括:
与外缸的前端相连的接头,所述接头内设置有高压气道;
同轴套装在所述外缸内的内缸,所述内缸与所述接头之间设置有配气座,所述内缸远离所述配气座的一端与活塞相连;
设置在所述配气座内的安装孔,与所述安装孔活动连接的阀杆,所述阀杆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高压气道的逆止阀,所述阀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透气槽;
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底以及阀杆抵接的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具有变形状态以及复位状态,当所述第一复位件处于变形状态时,所述逆止阀与所述高压气道分离,当所述第一复位件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逆止阀与所述高压气道抵接。
优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配气座上,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中心孔;
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孔底,与所述中心孔可拆卸连接的堵头。
优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堵头之间的密封件。
优选地,设置在所述阀杆上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复位件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套装在所述定位孔内,且与所述定位孔的孔底抵接。
优选地,所述透气槽具体为螺旋状透气槽。
优选地,还包括:
套装在所述阀杆的外侧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配气座和所述逆止阀抵接,所述第二复位件具有用以通过自身弹性力为所述逆止阀提供恢复力,以使得所述逆止阀与所述高压气道抵接。
优选地,所述逆止阀具有锥形成型面,所述锥形成型面的尺寸朝靠近所述配气座的一端增加,所述锥形成型面的外侧套装有橡胶层。
优选地,所述高压气道内设置有与所述锥形成型面配合使用的锥形孔。
优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缸内的承压垫,所述承压垫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接头以及所述配气座抵接。
优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缸的内壁的卡环,所述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环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接头与所述外缸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孔冲击器,首先由于设置有外缸、接头、内缸、配气座以及活塞,其中,接头与外缸的前端相连,在接头内设置有高压气道,内缸同轴套装在外缸内,配气座设置在内缸与接头之间,内缸远离配气座的一端与活塞相连,高压气体进入到接头内的高压气道内,高压空气通过配气座向活塞流动,使得活塞的两端产生压差,造成活塞不断上下移动冲击钻头进行破岩,其次,还设置有安装孔、阀杆、逆止阀以及透气槽,其中,安装孔设置在配气座内,阀杆与安装孔活动连接,阀杆能够在安装孔内移动,在阀杆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高压气道的逆止阀,透气槽设置在阀杆的外壁上,且透气槽沿阀杆的轴线方向延伸,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复位件,其中,第一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孔的孔底以及阀杆抵接,在活塞两端的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复位件具有变形状态以及复位状态,当第一复位件处于变形状态时,逆止阀与高压气道分离,当第一复位件由变形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时,第一复位件通过自身弹性力为阀杆提供恢复力,推动逆止阀与高压气道抵接,高压气道内的高压气体不会从高压气道进入到配气座内,在第一复位件由变形状态下切换至复位状态的过程中,由于阀杆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气槽,一方面,透气槽能够为安装孔内的空气提供空气交换,另一方面,在透气槽内抹上润滑油或润滑脂,阀杆在安装孔内的移动更加顺畅。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孔冲击器,能够防止阀杆在打开高压气道时出现气体泄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潜孔冲击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潜孔冲击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堵头的一种接头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缸;2、接头;3、内缸;4、配气座;5、活塞;7、阀杆;8、第二复位件;9、承压垫;11、卡环;21、高压气道;22、卡槽;23、垫片;41、安装孔;42、中心孔;6、堵头;43、密封件;61、安装槽;71、逆止阀;72、透气槽;73、第一复位件;7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潜孔冲击器,包括:与外缸1的前端相连的接头2,接头2内设置有高压气道21;同轴套装在外缸1内的内缸3,内缸3与接头2之间设置有配气座4,内缸3远离配气座4的一端与活塞5相连;设置在配气座4内的安装孔41,与安装孔41活动连接的阀杆7,阀杆7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高压气道21的逆止阀71,阀杆7的外壁上设置有沿阀杆7的轴向延伸的透气槽72;设置在安装孔41内,两端分别与安装孔41的孔底以及阀杆7抵接的第一复位件73,第一复位件73具有变形状态以及复位状态,当第一复位件73处于变形状态时,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分离,当第一复位件73处于复位状态时,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抵接。
现有技术中的配气座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逆止阀的安装孔41以及与安装孔41连通的中心孔42,通过逆止阀在安装孔41内的移动用于打开和关闭高压气道21,高压气体容易通过逆止阀和安装孔41之间的间隙从中心孔42内溢出,造成冲击器所需的用气量增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孔冲击器,首先由于设置有外缸1、接头2、内缸3、配气座4以及活塞5,其中,接头2与外缸1的前端相连,在接头2内设置有高压气道21,内缸3同轴套装在外缸1内,配气座4设置在内缸3与接头2之间,内缸3远离配气座4的一端与活塞5相连,高压气体进入到接头2内的高压气道21内,高压空气通过配气座4向活塞5流动,使得活塞5的两端产生压差,造成活塞5不断上下移动冲击钻头进行破岩,其次,还设置有安装孔41、阀杆7、逆止阀71以及透气槽72,其中,安装孔41设置在配气座4内,阀杆7与安装孔41活动连接,阀杆7能够在安装孔41内移动,在阀杆7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高压气道21的逆止阀71,透气槽72设置在阀杆7的外壁上,且透气槽72沿阀杆7的轴线方向延伸,安装孔41内设置有第一复位件73,其中,第一复位件7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孔41的孔底以及阀杆7抵接,在活塞5两端的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复位件73具有变形状态以及复位状态,当第一复位件73处于变形状态时,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分离,当第一复位件73由变形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时,第一复位件73通过自身弹性力为阀杆7提供恢复力,推动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抵接,高压气道21内的高压气体不会从高压气道21进入到配气座4内,在第一复位件73由变形状态下切换至复位状态的过程中,由于阀杆7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气槽72,一方面,透气槽72能够为安装孔41内的空气提供空气交换,另一方面,在透气槽72内抹上润滑油或润滑脂,阀杆7在安装孔41内的移动更加顺畅。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孔冲击器,能够防止阀杆7在打开高压气道21时出现气体泄漏。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配气座4内未设置有中心孔42,为了便于安装孔41内的气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杆7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气槽72,当第一复位件73处于变形状态时,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分离,高压气体从高压气道21进入到配气座4内,由于未设置有中心孔42,配气座4内的高压气体不会出现泄露的现象,为了便于安装孔41内的气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避免安装孔41内的气体压力过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阀杆7的外壁上设置透气槽72,便于阀杆7在安装孔41内移动。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配气座4上设置有与安装孔41连通的中心孔42,为了避免高压气体从中心孔42内泄露,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孔冲击器还设置有堵头6,其中,堵头6设置在安装孔41的孔底,且堵头6与中心孔42可拆卸连接。通过在安装孔41的孔底设置堵头6,避免高压气体从中心孔42内泄露。
在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心孔42与堵头6之间设置有密封件43,密封效果更好。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密封件43具体为密封圈。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堵头6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置密封件43的容置槽61,将密封件43安装在容置槽61内,将堵头6装在中心孔42内,防止高压气体通过安装孔41和中心孔42处泄露。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复位件73具体为第一弹簧,接头2内的高压气道21内的高压气体推动逆止阀71,压缩第一弹簧,当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分离时,高压气体进行到配气座4内作用在活塞5上,活塞5向下冲击钻头,当活塞5靠近高压气道21一端的压力小于活塞5靠近钻头的一端的压力时,在第一弹簧自身弹性复位的作用下,推动阀杆7朝高压气道21的方向移动,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抵接,关闭高压气道21。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孔冲击器,还包括定位孔74,其中,定位孔74设置在阀杆7上,第一复位件73远离安装孔41的一端套装在定位孔74内,且第一复位件73与定位孔74的孔底抵接。通过设置定位孔74,限位约束第一复位件73弹性变形以及弹性复位的方向,避免第一复位件73在变形或者复位时方向出现偏差,导致逆止阀71不能完全关闭高压气道21。
在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透气槽72可以为直条状透气槽、螺旋状透气槽以及其他形状的透气槽,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请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透气槽72优选为螺旋状透气槽。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孔冲击器还包括第二复位件8,其中,第二复位件8套装在阀杆7的外侧,且第二复位件8的两端分别与配气座4和逆止阀71抵接,第二复位件8具有通过自身弹性力为逆止阀71提供恢复力,以使得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抵接,通过在阀杆7的外侧套装第二复位件8,使得第一复位件73在复位时响应得更快,且第二复位件8作用在逆止阀71上,以使得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抵接紧密,防止因逆止阀71与高压气道21之间存在间隙造成高压气体泄漏的现象。
在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复位件8具体为第二弹簧。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逆止阀71上设置有锥形成型面,锥形成型面的尺寸朝靠近配气座4的一端增加,且锥形成型面的外表面套装有橡胶层。通过在逆止阀71上设置锥形成型面,通过锥形成型面与高压气道21之间进行配合,使得锥形成型面能够更好地关闭高压气道21,由于锥形成型面的外表面套装有橡胶层,橡胶层具有缓冲作用,以使得锥形撑面面能够对高压气道21进行更好的密封,防止因锥形成型面的外表面粗糙造成锥形成型面与高压气道21之间存在泄露的现象。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压气道21内设置有与锥形成型面配合使用的锥形孔,通过锥形成型面与锥形孔之间的配合,锥形成型面与锥形孔抵接时,能够更好地关闭高压气道21。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孔冲击器还包括承压垫9,其中,承压垫9设置在外缸1内,且承压垫9的两侧分别与接头2以及配气座4抵接。具体地,承压垫9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承压垫9设置在接头2以及配气座4之间,当潜孔冲击器安装时,接头2和配气座4之间存在预紧力,由于承压垫9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作用,活塞5在往复移动时,承压垫9的两侧分别与接头2和配气座4抵接,防止因活塞5的冲击作用造成内缸3的窜动。
在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头2与外缸1之间的连接具体为固定连接。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潜孔冲击器还包括卡环11以及垫片23,其中,卡环11设置在外缸1的内壁上,在接头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卡环11配合使用的卡槽,通过卡环11以及卡槽将接头2与外缸1固定,垫片23设置在接头2以及外缸1之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外缸(1)的前端相连的接头(2),所述接头(2)内设置有高压气道(21);
同轴套装在所述外缸(1)内的内缸(3),所述内缸(3)与所述接头(2)之间设置有配气座(4),所述内缸(3)远离所述配气座(4)的一端与活塞(5)相连;
设置在所述配气座(4)内的安装孔(41),与所述安装孔(41)活动连接的阀杆(7),所述阀杆(7)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高压气道(21)的逆止阀(71),所述阀杆(7)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透气槽(72);
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孔(41)的孔底以及阀杆(7)抵接的第一复位件(73),所述第一复位件(73)具有变形状态以及复位状态,当所述第一复位件(73)处于变形状态时,所述逆止阀(71)与所述高压气道(21)分离,当所述第一复位件(73)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逆止阀(71)与所述高压气道(21)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配气座(4)上,与所述安装孔(41)连通的中心孔(42);
设置在所述安装孔(41)的孔底,与所述中心孔(42)可拆卸连接的堵头(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中心孔(42)与所述堵头(6)之间的密封件(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阀杆(7)上的定位孔(74),所述第一复位件(73)远离所述安装孔(41)的一端套装在所述定位孔(74)内,且与所述定位孔(74)的孔底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槽(72)具体为螺旋状透气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套装在所述阀杆(7)的外侧的第二复位件(8),所述第二复位件(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配气座(4)和所述逆止阀(71)抵接,所述第二复位件(8)具有用以通过自身弹性力为所述逆止阀(71)提供恢复力,以使得所述逆止阀(71)与所述高压气道(2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止阀(71)具有锥形成型面,所述锥形成型面的尺寸朝靠近所述配气座(4)的一端增加,所述锥形成型面的外侧套装有橡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气道(21)内设置有与所述锥形成型面配合使用的锥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缸内的承压垫(9),所述承压垫(9)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接头(2)以及所述配气座(4)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潜孔冲击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缸(1)的内壁的卡环(11),所述接头(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环(11)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接头(2)与所述外缸(1)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垫片(23)。
CN202223059805.2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潜孔冲击器 Active CN218324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9805.2U CN218324732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潜孔冲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9805.2U CN218324732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潜孔冲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4732U true CN218324732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9805.2U Active CN218324732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潜孔冲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47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1176A (zh) 液压打击装置用打击本体
CN102900371A (zh) 一种冲击旋切复合破岩工具
CN107165573B (zh) 可提高液动冲击器工作性能的互锁式锤阀机构
CN104405280A (zh) 冲程差动式高能液动潜孔冲击器
CN218324732U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CN117231163A (zh) 一种导向式多级泄流动阀座装置与螺杆钻具
CN203547523U (zh) 一种用于高风压钻机钻孔作业的潜孔冲击器
CN201934016U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CN201087695Y (zh) 一种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CN204827221U (zh) 一种新型无阀无尼龙尾管气动潜孔冲击器
CN207278184U (zh) 潜孔冲击器用活塞
CN110159187A (zh) 一种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CN105507835A (zh) 一种气举反循环旋转接头
CN214248418U (zh) 一种逆止阀
CN213807546U (zh) 一种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CN213683944U (zh)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及潜孔钻机
CN218759699U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CN115596347B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CN218780295U (zh) 一种潜孔冲击器
WO2020134912A1 (zh) 一种能实现密封非密封转换的牙轮钻头以及转换方法
CN117145379B (zh) 一种反循环冲击器
CN220726181U (zh) 一种冲击器
CN203296683U (zh) 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CN112282637A (zh) 一种大直径组合冲击器及潜孔钻机
CN105672872B (zh) 一种油气井井下水力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