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4286U - 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4286U
CN220314286U CN202321642993.3U CN202321642993U CN220314286U CN 220314286 U CN220314286 U CN 220314286U CN 202321642993 U CN202321642993 U CN 202321642993U CN 220314286 U CN220314286 U CN 220314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die head
unit
cor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29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影华
陈霖
迟永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ji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sh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shi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sh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29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4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4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4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包括上模头、下模头、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铝塑膜位于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上单位模芯与上模头可拆卸连接,下单位模芯与下模头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且上单位模芯与上模头之间以及下单位模芯与下模头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通过更换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即可适应所需冲坑的长宽深尺寸的变化,这样无需更换上模头和下模头,避免150kg左右的上模头和下模头的更换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从而达到提升铝塑膜冲坑模具使用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同时提升了该铝塑膜冲坑模具对于不同铝塑膜所需冲坑的长宽深尺寸的适用性,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充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以及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等优点被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铝塑膜对电池电芯进行密封包裹,而电池电芯直接放在铝塑膜内会增加铝塑膜损坏的风险,故为了保护铝塑膜不受到破坏,需要预先在铝塑膜上冲出电池电芯形状的凹坑。
现有对铝塑膜的冲坑是将铝塑膜放置在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上模头能够沿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头方向运动,且上模头上设有一体成型的、并和电芯形状相同的凸起,且凸起称作上模芯,而下模头上设置相应的和电芯形状相同的凹坑,通过上模头带动上模芯向着靠近凹坑方向运动,以对铝塑膜进行冲坑。
但是当对不同尺寸的电芯进行密封时,则需要重新制作并更换相应尺寸上模头和下模头的模型,这样增加了锂电池的生产周期,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同时,现有铝塑膜冲坑模具通过增加上模头和下模头的重量来增强模具强度,以确保冲坑精度,现有的上模头和下模头能够分别达到150kg左右,而这样则会增加工作人员在更换上模头和下模头时的危险性,降低了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包括上模头、下模头、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铝塑膜位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所述上单位模芯与所述上模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单位模芯与所述下模头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单位模芯与所述上模头螺纹连接,所述下单位模芯与所述下模头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单位模芯和所述下单位模芯分别设有多个,部分所述上单位模芯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模头进行升降以形成上模头工作区域,部分所述下单位模芯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模头进行升降以形成下模头工作区域。
可选的,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第二伺服电缸和第三伺服电缸;所述第二伺服电缸位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上单位模芯之间,以驱动所述上单位模芯相对于所述上模头进行升降移动;所述第三伺服电缸位于所述下模头和所述下单位模芯之间,以驱动所述下单位模芯相对于所述下模头进行升降移动。
可选的,所述上单位模芯与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形成一一对应连接关系。
可选的,所述下单位模芯上与所述第三伺服电缸形成一一对应连接关系。
可选的,所述上模头中上模头工作区域的所述上单位模芯与非上模头工作区域的所述上单位模芯之间的高度差为L1,所述下模头中下模头工作区域的所述下单位模芯与非下模头工作区域的所述下单位模芯之间的高度差为L2,且L1不小于L2。
可选的,L1等于L2。
可选的,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单位倒边角模芯;所述单位倒边角模芯与所述上模头和/或下模头可拆卸连接,并且位于所述上模头工作区域的边界位置构成所述上模头工作区域和/或位于所述下模头工作区域的边界位置构成所述下模头工作区域。
可选的,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位于所述下模头和所述上模头之间,以驱动所述上模头相对于所述下模头进行升降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铝塑膜冲坑模具中,通过设置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且上单位模芯与上模头之间以及下单位模芯与下模头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通过更换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即可适应铝塑膜所需冲坑的长宽深尺寸的变化,这样无需更换上模头和下模头,以避免150kg左右的上模头和下模头的更换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从而达到提升铝塑膜冲坑模具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同时提升了该铝塑膜冲坑模具对于不同铝塑膜所需冲坑的长宽深尺寸的适用性,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铝塑膜冲坑模具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铝塑膜冲坑模具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铝塑膜冲坑模具中单位倒边角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包括上模头1、下模头2、上单位模芯3、下单位模芯4和连接座。上模头1和下模头2分别位于连接座上,铝塑膜位于上模头1和下模头2之间。
其中,上单位模芯3与上模头1可拆卸连接,且能够相对于上模头1升降移动。而下单位模芯4与下模头2可拆卸连接,且能够相对于下模头2升降移动。通过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之间的配合接触连接,以根据铝塑膜所需冲坑的长宽深尺寸进行冲坑。
在本实施例的铝塑膜冲坑模具中,通过设置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且上单位模芯与上模头之间以及下单位模芯与下模头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通过更换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即可适应铝塑膜所需冲坑的长宽深尺寸的变化,这样无需更换上模头和下模头,以避免150kg左右的上模头和下模头的更换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从而达到提升铝塑膜冲坑模具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同时提升了该铝塑膜冲坑模具对于不同铝塑膜所需冲坑的长宽深尺寸的适用性,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单位模芯3和下单位模芯4分别设有多个,且部分上单位模芯能够相对于上模头1进行升降以形成上模头工作区域,同时部分下单位模芯能够相对于下模头2进行升降以形成下模头工作区域。
基于此,通过设置多个上单位模芯和多个下单位模芯,能够提升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对于不同铝塑膜所需冲坑的长宽尺寸的适用性。例如,当铝塑膜所需冲坑的长宽尺寸为80mm×40mm。此时可以设置冲坑的上单位模芯长宽尺寸和下单位模芯长宽尺寸分别为5mm×5mm,以上单位模芯为例,这样沿着上模头的长边设置16个上单位模芯,且沿着上模头的宽边设置8个上单位模芯。而当铝塑膜所需冲坑的长宽尺寸为40mm×40mm,则还可以继续使用尺寸为5mm×5mm的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具体在上模头的长边和宽边分别设置8个上单位模芯,同样能够实现铝塑膜的冲坑。
此外,结合图3所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单位倒边角模芯8。单位倒边角模芯8与上模头1之间以及单位倒边角模芯8与下模头2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并位于上模头工作区域的边界位置构成上模头工作区域,且位于下模头工作区域的边界位置构成下模头工作区域。
基于此,当铝塑膜所需冲坑形状的边缘具有倒角时,通过单位倒边角模芯能够达到提升铝塑膜所需冲坑形状精度的效果。同时,利用上模头工作区域的边界位置和下模头工作区域的边界位置均设置有单位倒边角模芯,能够进一步达到提升铝塑膜所需冲坑形状精度的技术效果。
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单位倒边角模芯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的铝塑膜所需冲坑形状。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铝塑膜所需冲坑形状的精度不同,还可以将单位倒边角模芯仅设置在上模头工作区域,同样能够达到提升铝塑膜所需冲坑形状精度的效果。
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第二伺服电缸6和第三伺服电缸7。第二伺服电缸6和上单位模芯3分别位于上模头1的上方,并通过连板实现第二伺服电缸6的固定端与上模头1的连接,第二伺服电缸6的活动端与上单位模芯3连接。第三伺服电缸7的固定端与下模头2连接,第三伺服电缸7的活动端与下单位模芯4连接。这样能够提升上单位电芯和下单位电芯高度调整的简便性,并且通过第二伺服电缸和第三伺服电缸具有精准性的特点,从而达到提升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升降移动距离精度的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仅将第二伺服电缸的固定端位于上模头的上方,并与上模头直接连接,而上单位模芯位于上模头的内部,同样能够实现第二伺服电缸带动上单位模芯的升降移动。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上单位模芯3上均设有第二伺服电缸6,即第二伺服电缸6的数量和上单位模芯3的数量相同,这样第二伺服电缸6与上单位模芯3形成一一对应连接关系,能够调节每个上单位模芯的高度,从而提升上单位模芯高度调整的灵活性,以适用于不同冲坑尺寸的铝塑膜。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下单位模芯4上均设有第三伺服电缸7,即第三伺服电缸7的数量和下单位模芯4的数量相同,这样第三伺服电缸7与下单位模芯4形成一一对应连接关系,从而能够对每个下单位模芯的高度进行灵活调节,进一步使得铝塑膜冲坑模具能够适用各种不同冲坑尺寸的铝塑膜。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即使更换多个冲坑尺寸的铝塑膜,而部分上模头始终向下凸起作为上模芯,同时部分下模头始终向下运动作为凹坑,这样就可以将该部分上模头设置在同一个第二伺服电缸上,并将该部分的下模头设置在同一个第三伺服电缸上,同样能够达到根据铝塑膜的冲坑深度进行调整的效果,并节约了第二伺服电缸和第三伺服电缸的使用数量,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单位模芯3通过与第二伺服电缸6螺纹连接以实现与上模头1的螺纹连接,同样的,下单位模芯4通过与第三伺服电缸7螺纹连接以实现与下模头2的螺纹连接,利用螺纹连接能够实现上单位模芯与上模头之间以及下单位模芯与下模头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简便性。具体以上单位模芯和第二伺服电缸为例,上单位模芯设置螺纹孔,第二伺服电缸设置螺纹,这样通过旋拧上单位模芯就能够实现与第二伺服电缸的拆装,以达到提升上单位模芯更换简便性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头1能够相对于下模头2进行升降移动,这样根据需要对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的距离进行进一步灵活调整,以提升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距离调节的范围,从而进一步提升对铝塑膜所需冲坑深度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第一伺服电缸5。第一伺服电缸5位于下模头2和上模头1之间,且第一伺服电缸5的固定端与连接座连接,以固定第一伺服电缸的位置,第一伺服电缸5的活动端与上模头1连接,利用第一伺服电缸5带动上模头1相对于下模头进行升降移动,并且通过第一伺服电缸具有精度高的特性,从而达到提升上模头运动精度的效果。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伺服电缸5设置有四个,并分布在上模头的拐角位置处,四个第一伺服电缸能够同时带动上模头四个点位运动,从而达到提升上模头运动稳定性的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上模头重量的不同,还可以对第一伺服电缸的数量进行调节。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上模头、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所需运动精度的不同,还可以选用电动伸缩杆带动上模头、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的运动,同样能够实现带动上模头、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的上下运动。
优选的,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和第三伺服电缸分别与PLC(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通过PLC实现自动控制驱动,提升控制的简便性。
另外,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优选的,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定位导杆10。定位导杆10的一端能够穿过上模头1,定位导杆10的另一端与下模头2连接,通过定位导杆对上模头的运动进行导向,从而能够达到提升上模头运动平稳性的效果。
此外,优选的,上模头工作区域的上单位模芯与非上模头工作区域的上单位模芯之间的高度差为L1,下模头工作区域的下单位模芯与非下模头工作区域的下单位模芯之间的高度差为L2,且L1不小于L2,这样能够确保上单位工作区域的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工作区域的下单位模芯之间相配合能够达到铝塑膜所需的冲坑深度。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L1等于L2,这样使得非上模头工作区域的上单位模芯和非下模头工作区域的下单位模芯能够直接合模设置,从而对未形成凹坑的铝塑膜起到定位的效果,进而提升铝塑膜冲坑的精度。
另外,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上单位模芯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下范围模芯之间的拔模间隙分别为0.1mm。同时,上模头的边沿位置与相邻上单位模芯之间以及下模头的边沿位置与相邻下单位模芯之间的拔模间隙分别为0.1mm,这样能够使得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能够分别铺满上模头和下模头,从而提升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对于不同尺寸电池电芯的适用性。
此外,冲坑操作结束后,如果无需继续使用该铝塑膜冲坑模具,需要控制第三伺服电缸带动下单位模芯缩回最短状态,第二伺服电缸带动上单位模芯向下运动,并位于下模头内,且与下单位模芯处于合模状态,这样即使铝塑膜冲坑模具受到冲击或者震动,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也不会发生横向相对位置的改变,达到确保铝塑膜冲坑模具精度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头、下模头、上单位模芯和下单位模芯;铝塑膜位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所述上单位模芯与所述上模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单位模芯与所述下模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单位模芯与所述上模头螺纹连接,所述下单位模芯与所述下模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单位模芯和所述下单位模芯分别设有多个,部分所述上单位模芯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模头进行升降以形成上模头工作区域,部分所述下单位模芯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模头进行升降以形成下模头工作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第二伺服电缸和第三伺服电缸;所述第二伺服电缸位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上单位模芯之间,以驱动所述上单位模芯相对于所述上模头进行升降移动;所述第三伺服电缸位于所述下模头和所述下单位模芯之间,以驱动所述下单位模芯相对于所述下模头进行升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单位模芯与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形成一一对应连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单位模芯上与所述第三伺服电缸形成一一对应连接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头中上模头工作区域的所述上单位模芯与非上模头工作区域的所述上单位模芯之间的高度差为L1,所述下模头中下模头工作区域的所述下单位模芯与非下模头工作区域的所述下单位模芯之间的高度差为L2,且L1不小于L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L1等于L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单位倒边角模芯;所述单位倒边角模芯与所述上模头和/或下模头可拆卸连接,并且位于所述上模头工作区域的边界位置构成所述上模头工作区域和/或位于所述下模头工作区域的边界位置构成所述下模头工作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塑膜冲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铝塑膜冲坑模具还包括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位于所述下模头和所述上模头之间,以驱动所述上模头相对于所述下模头进行升降移动。
CN202321642993.3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 Active CN220314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2993.3U CN22031428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2993.3U CN22031428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4286U true CN220314286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9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2993.3U Active CN22031428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4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12160U (zh) 一种环形纸板成形装配装置
CN204505888U (zh) 一种滑台液压机
CN206011559U (zh)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生产模具
CN202180609U (zh) 一种清废设备
CN112296167A (zh) 一种高效精密数控三维自动冲压机
CN220314286U (zh) 一种铝塑膜冲坑模具
CN102744960A (zh) 一种清废设备和清废方法
CN2931088Y (zh) 顶置油缸式四柱压力机
CN202540665U (zh) 一种两板式锁模装置
CN203019467U (zh) 真空成型裁切机的缓冲构造
CN204294750U (zh) 门板压型模具
CN208555606U (zh) 一种笔记本电池盖自动冲压装置
CN203356363U (zh) 一种新型汽车大梁成型模具
CN100418753C (zh) 顶置油缸式四柱压力机
CN109676109A (zh) 一种铝合金压铸模具内钢件的固定装置
CN201913136U (zh) 用于料带加工的液压折弯机
CN203864086U (zh) 纸桶桶口卷口机
CN203956065U (zh) 一种重力金属型浇铸开合模机
CN209851081U (zh) 冲孔模具
CN202951846U (zh) 一种回转形铸件连续铸造造型机
CN206373236U (zh) 一种快速调整离合器减振盘零件窗口成形模具
TWM449687U (zh) 真空成型裁切機之緩衝構造
CN204997898U (zh) 液压硫化机及液压硫化机组
CN215039540U (zh) 一种加强型防眩板模具
CN203695776U (zh) 电动三轮车瓦楞形车帮的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601, Building B, Hanyu Innovation Industry Building, No. 7 Guansheng Fourth Road, Gaoxin Park,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jie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1, Building B, Hanyu Innovation Industry Building, No. 7 Guansheng Fourth Road, Gaoxin Park,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nshiji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