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3184U - 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 Google Patents

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3184U
CN220313184U CN202321787493.9U CN202321787493U CN220313184U CN 220313184 U CN220313184 U CN 220313184U CN 202321787493 U CN202321787493 U CN 202321787493U CN 220313184 U CN220313184 U CN 220313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lamping
clamping piece
transmission scre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74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玉灵
黄美红
吕小勇
李佳威
谢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Priority to CN2023217874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3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3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3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上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包括拆装传动螺杆以及刹车夹持组件;刹车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导向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刹车夹持件和第二刹车夹持件;第一刹车夹持件以及第二刹车夹持件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内卡设有刹车止动器的部分。在拆装传动螺杆正转时,第一刹车夹持件与第二刹车夹持件相向运动,在夹持导向杆的引导下,便于将刹车止动器抓取夹持,使得卡接槽将刹车止动器的凸出部分卡住,增大了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稳定接触,有效地降低了拆装失败几率。

Description

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相关的零组件的身价也随之上涨,不少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爱好者都会查看信息并自行购买零组件进行配装、维修、替换等,让所属的汽车配置成专属于自己使用的惯用车型,然而在诸多零组件所搭配而成汽车中,在刹车片的更换、使用上最常受到使用者所拆装,因为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伴随着刹车的次数也会逐渐增加,致使得刹车片必须不时的摩擦碟盘,当刹车片磨擦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必须进行更换以确保行车时刹车的确实性。
然而,传统的刹车片拆装工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刹车系统零部件过久未保养问题,导致传统的刹车片拆装工具受力点变形,从而容易导致拆解难度过大,进而导致拆装失败几率过高,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2382354.8的中国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拆装失败几率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包括:拆装传动螺杆以及刹车夹持组件;所述刹车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导向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刹车夹持件和第二刹车夹持件,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共同夹持刹车止动器,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开设有第一传动螺孔以及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开设有第二传动螺孔以及第二导向孔,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分别螺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螺孔内,所述夹持导向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以及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开口背离所述拆装传动螺杆,所述卡接槽内卡设有所述刹车止动器的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包括第一刹车夹持座以及滚珠轴承,所述第一传动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上,所述第一传动螺孔内收容有所述滚珠轴承的至少部分,所述滚珠轴承套设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连通的第一卡位孔,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还包括第一卡位杆,所述第一卡位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卡位孔内并与所述滚珠轴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刹车夹持本体以及第一夹持片,所述第一刹车夹持本体分别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以及所述夹持导向杆连接,所述卡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片上,所述第一夹持片用于与所述刹车止动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包括第二刹车夹持座以及第二卡位杆,所述第二导向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上,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孔连通的第二卡位孔,所述第二卡位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卡位孔内并与所述夹持导向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包括第二刹车夹持本体以及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二刹车夹持本体分别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以及所述夹持导向杆连接,所述卡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片上,所述第二夹持片用于与所述刹车止动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转杆区,所述转杆区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外,所述转杆区用于连接转动拆装杆,以转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第一螺纹区以及第二螺纹区,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活动于所述第一螺纹区内,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活动于所述第二螺纹区内,所述第一螺纹区的螺纹间距小于所述第二螺纹区的螺纹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正向螺纹区以及反向螺纹区,所述正向螺纹区的螺纹旋转方向与所述反向螺纹区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一种刹车拆装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拆装传动螺杆正转时,第一刹车夹持件与第二刹车夹持件相向运动,在夹持导向杆的引导下,便于将刹车止动器抓取夹持,使得卡接槽将刹车止动器的凸出部分卡住,增大了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稳定接触,有效地降低了拆装失败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剖视图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包括拆装传动螺杆以及刹车夹持组件;所述刹车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导向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刹车夹持件和第二刹车夹持件,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共同夹持刹车止动器,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开设有第一传动螺孔以及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开设有第二传动螺孔以及第二导向孔,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分别螺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螺孔内,所述夹持导向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以及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开口背离所述拆装传动螺杆,所述卡接槽内卡设有所述刹车止动器的部分。在拆装传动螺杆正转时,第一刹车夹持件与第二刹车夹持件相向运动,在夹持导向杆的引导下,便于将刹车止动器抓取夹持,使得卡接槽将刹车止动器的凸出部分卡住,增大了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稳定接触,有效地降低了拆装失败几率。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10包括拆装传动螺杆100以及刹车夹持组件200。所述刹车夹持组件200包括夹持导向杆21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刹车夹持件220和第二刹车夹持件230。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220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230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共同夹持刹车止动器。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220开设有第一传动螺孔202以及第一导向孔204,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230开设有第二传动螺孔206以及第二导向孔208。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分别螺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202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螺孔206内,所述夹持导向杆210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204以及所述第二导向孔208内。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220以及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230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卡接槽201,所述卡接槽201的开口背离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所述卡接槽201内卡设有所述刹车止动器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在拆装传动螺杆100正转时,第一刹车夹持件220与第二刹车夹持件230相向运动,在夹持导向杆210的引导下,便于将刹车止动器抓取夹持,使得卡接槽201将刹车止动器的凸出部分卡住,增大了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稳定接触,有效地降低了拆装失败几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220包括第一刹车夹持座222以及滚珠轴承224,所述第一传动螺孔202位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222上,所述第一传动螺孔202内收容有所述滚珠轴承224的至少部分,所述滚珠轴承224套设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222作为所述滚珠轴承224的安装底座,便于所述滚珠轴承22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220上。所述滚珠轴承224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套接,具体地,所述滚珠轴承224套设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的外壁上,便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以所述滚珠轴承224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便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在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222上进行转动,进而便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220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230相向或者相背运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珠轴承224包括两个直径不同的同心环以及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分布于此两个同心环之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22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202连通的第一卡位孔203,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220还包括第一卡位杆226,所述第一卡位杆226穿设于所述第一卡位孔203内并与所述滚珠轴承22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位孔203位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222上,所述第一卡位孔203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202连通,所述第一卡位孔203作为所述第一卡位杆226的安装固定孔,便于所述第一卡位杆226的安装固定,从而便于所述第一卡位杆226在穿设于所述第一卡位孔203时与所述滚珠轴承224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222通过所述第一卡位杆226将所述滚珠轴承224固定,避免所述滚珠轴承224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202内脱离,以提高所述滚珠轴承224在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222内的安装稳定性。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2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刹车夹持本体2222以及第一夹持片2224,所述第一刹车夹持本体2222分别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以及所述夹持导向杆210连接,所述卡接槽201开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片2224上,所述第一夹持片2224用于与所述刹车止动器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刹车夹持本体2222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的转动下沿着所述夹持导向杆210进行移动,即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的螺纹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刹车夹持本体2222在所述夹持导向杆210上升降,所述第一夹持片2224凸出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本体2222,所述第一夹持片2224作为所述第一刹车夹持本体2222的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夹持片2224也作为夹持所述刹车止动器的工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持片2224靠近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230的一面抵接所述刹车止动器,所述第一夹持片2224上的卡接槽201同时卡接所述刹车止动器上的螺丝,以增大所述第一夹持片2224与所述刹车止动器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第一夹持片2224用于夹持所述刹车止动器的稳定性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230包括第二刹车夹持座232以及第二卡位杆234,所述第二导向孔208开设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232上,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232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08连通的第二卡位孔205,所述第二卡位杆234穿设于所述第二卡位孔205内并与所述夹持导向杆2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232作为所述第二卡位杆234的安装固定座,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螺孔202移动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232,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232以所述夹持导向杆210为轴进行移动,所述第二卡位杆234穿过所述第二卡位孔205后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孔208内,便于所述第二卡位杆234与所述夹持导向杆210接触,从而便于将所述夹持导向杆210固定在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230上,进而便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220借助所述夹持导向杆210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23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232包括第二刹车夹持本体2322以及第二夹持片2324,所述第二刹车夹持本体2322分别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以及所述夹持导向杆210连接,所述卡接槽201开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片2324上,所述第二夹持片2324用于与所述刹车止动器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片2324凸设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本体2322上,所述第二夹持片2324作为所述第二刹车夹持本体2322的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刹车夹持本体2322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上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夹持片2324升降,便于所述第二夹持片2324与所述刹车止动器接触,而且,所述第二夹持片2324上的卡接槽201用于卡接所述刹车止动器的螺丝,以增大所述第二夹持片2324与所述刹车止动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第二夹持片2324与所述刹车止动器之间的夹持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具有转杆区102,所述转杆区102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外,所述转杆区102用于连接转动拆装杆,以转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杆区102远离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220和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230,所述转杆区102作为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的转动支点,通过在所述转杆区102上安装固定转动拆装杆,以所述转杆区102为转动支撑点,便于在转动所述转动拆装杆后快速转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以增大转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的扭矩。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用于穿设所述转动拆装杆,使得所述转动拆装杆作为所述拆装传动螺杆的转动撬棍,实现对所述拆装传动螺杆的快速转动,其中,所述穿孔位于所述转杆区内。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10还包括转动拆装杆300以及固定螺丝400,所述转动拆装杆300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套接,具体地,所述转动拆装杆300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套接槽302以及安装孔304,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套接槽302内,所述固定螺丝400穿设于所述安装孔304内并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螺接,使得所述转动拆装杆300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稳定连接,其中,所述转动拆装杆300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100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转杆区102内。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拆装杆300远离所述转杆区102的位置具有手抓磨砂区306,所述手抓磨砂区开设有多条交叉设置的磨砂凹槽,以增加所述转动拆装杆300的抓取摩擦力,便于在转动所述转动拆装杆300,避免脱手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第一螺纹区以及第二螺纹区,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活动于所述第一螺纹区内,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活动于所述第二螺纹区内,所述第一螺纹区的螺纹间距小于所述第二螺纹区的螺纹间距。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两种不同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一螺纹区具有较小的螺纹间距,所述第二螺纹区具有较大的螺纹间距,而且,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的内部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区的螺纹相同,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的内部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区的螺纹相同。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转动时,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的移动速度低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的移动速度,便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之间的靠近与远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正向螺纹区以及反向螺纹区,所述正向螺纹区的螺纹旋转方向与所述反向螺纹区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两种不同旋转方向的螺纹,所述正向螺纹区具有正向的旋转方向,所述反向螺纹区具有反向的旋转方向,而且,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的内部螺纹与所述正向螺纹区的螺纹相同,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的内部螺纹与所述反向螺纹区的螺纹相同。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相向运动,而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相背运动,便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之间的靠近与远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刹车拆装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包括拆装传动螺杆以及刹车夹持组件;所述刹车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导向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刹车夹持件和第二刹车夹持件,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共同夹持刹车止动器,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开设有第一传动螺孔以及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开设有第二传动螺孔以及第二导向孔,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分别螺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螺孔内,所述夹持导向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以及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开口背离所述拆装传动螺杆,所述卡接槽内卡设有所述刹车止动器的部分。在拆装传动螺杆正转时,第一刹车夹持件与第二刹车夹持件相向运动,在夹持导向杆的引导下,便于将刹车止动器抓取夹持,使得卡接槽将刹车止动器的凸出部分卡住,增大了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刹车止动器与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稳定接触,有效地降低了拆装失败几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拆装传动螺杆,
刹车夹持组件,所述刹车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导向杆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刹车夹持件和第二刹车夹持件,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共同夹持刹车止动器,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开设有第一传动螺孔以及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开设有第二传动螺孔以及第二导向孔,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分别螺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以及所述第二传动螺孔内,所述夹持导向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以及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开口背离所述拆装传动螺杆,所述卡接槽内卡设有所述刹车止动器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包括第一刹车夹持座以及滚珠轴承,所述第一传动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上,所述第一传动螺孔内收容有所述滚珠轴承的至少部分,所述滚珠轴承套设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螺孔连通的第一卡位孔,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还包括第一卡位杆,所述第一卡位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卡位孔内并与所述滚珠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刹车夹持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刹车夹持本体以及第一夹持片,所述第一刹车夹持本体分别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以及所述夹持导向杆连接,所述卡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片上,所述第一夹持片用于与所述刹车止动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包括第二刹车夹持座以及第二卡位杆,所述第二导向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上,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孔连通的第二卡位孔,所述第二卡位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卡位孔内并与所述夹持导向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刹车夹持座包括第二刹车夹持本体以及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二刹车夹持本体分别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以及所述夹持导向杆连接,所述卡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片上,所述第二夹持片用于与所述刹车止动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转杆区,所述转杆区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外,所述转杆区用于连接转动拆装杆,以转动所述拆装传动螺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第一螺纹区以及第二螺纹区,所述第一刹车夹持件活动于所述第一螺纹区内,所述第二刹车夹持件活动于所述第二螺纹区内,所述第一螺纹区的螺纹间距小于所述第二螺纹区的螺纹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传动螺杆具有正向螺纹区以及反向螺纹区,所述正向螺纹区的螺纹旋转方向与所述反向螺纹区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10.一种刹车拆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
CN202321787493.9U 2023-07-07 2023-07-07 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Active CN220313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7493.9U CN220313184U (zh) 2023-07-07 2023-07-07 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7493.9U CN220313184U (zh) 2023-07-07 2023-07-07 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3184U true CN220313184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7493.9U Active CN220313184U (zh) 2023-07-07 2023-07-07 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3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5717A (zh) 具有锁定机构的牙科用或外科用手持件
WO2021147538A1 (zh) 车轮夹持装置
CN220313184U (zh) 刹车制动器拆装结构以及刹车拆装器
JP2019508144A5 (zh)
CN85105233A (zh) 一种改进了的用于自动插入和抽出工具的强制松脱钢丝轴销型夹具
CN209477443U (zh) 轴类零件预应力加工装置
CN215144799U (zh) 一种自定心式四爪双联动卡盘
CN112198044A (zh) 一种测试绝缘子抗扭抗弯性能的测试装置
CN212056615U (zh) 车轮夹持装置
CN1865111A (zh) 一种卷轴和卷轴收放机构的夹持装置
CN210851821U (zh) 一种卷笔刀的进笔装置
CN111451589B (zh) 一种用于螺栓回丝的加工装置
CN112318405A (zh) 物料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6503591U (zh) 一种球笼沟道定位夹具
CN114131361B (zh) 定位夹紧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18109385U (zh) 一种套类工件加工固定装置及机床
CN216633543U (zh) 主轴自动夹紧装置
CN110576114B (zh) 一种夹具
CN219817655U (zh) 一种用于圆柱状部件的快夹防松脱装置
CN215091179U (zh) 夹具
CN220463583U (zh) 一种自锁式管夹器
KR0116869Y1 (ko) 천공기
CN216328064U (zh) 导正套筒和螺栓拧紧装置
CN112756710B (zh) 一种用于薄辐板齿轮零件磨齿加工的自定心防颤夹具及装夹方法
JPH02243275A (ja) 軸受設置用スエージ加工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