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1749U - 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1749U
CN220301749U CN202320537084.7U CN202320537084U CN220301749U CN 220301749 U CN220301749 U CN 220301749U CN 202320537084 U CN202320537084 U CN 202320537084U CN 220301749 U CN220301749 U CN 220301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door opening
anchor ear
scaffold
vertical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70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晨阳
张敏
赵焱龙
刘微
周林玲
李志龙
张昊
刘登军
杨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1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1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包括门洞和设置在门洞上方的上部支架,所述门洞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工字钢和竖向固定在第一工字钢两端的第一立杆,所述上部支架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二立杆和横杆,第二立杆垂直搭接在第一工字钢的顶部;所述第一立杆上套接有第一抱箍,第一工字钢的两端焊接固定在第一抱箍的侧壁上。该支撑体系可以拆除部分盘扣脚手架立杆和部分横杆以获得更大空间的门洞,给施工提供便利;也可作为外架下方的施工人员出入口的加固装置,加固外架的底部和两端,解决了横杆和立杆搭设好后无法调整,使得某些大型设备、机械无法穿过盘扣脚手架进入建筑物内,给施工造成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扣脚手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由于盘扣脚手架的材料强度、施工方便、模块化等优点,使得现在盘扣脚手架使用范围很广泛,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已搭设完成的外脚手架的横杆和立杆间距不方便调整,使得某些大型设备、机械无法穿过盘扣脚手架进入建筑物内,若直接拆除横杆和立杆,失去支撑的脚手架容易晃动,造成脚手架搭设不稳固,给施工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包括门洞和设置在门洞上方的上部支架,所述门洞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工字钢和竖向固定在第一工字钢两端的第一立杆,所述上部支架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二立杆和横杆,第二立杆垂直搭接在第一工字钢的顶部;
所述第一立杆上套接有第一抱箍,第一工字钢的两端焊接固定在第一抱箍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门洞还包括第二工字钢,第二工字钢布置在第一工字钢与第一立杆的连接处,第二工字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工字钢、第一立杆连接,且第二工字钢与第一工字钢、第一立杆围成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杆上套接有第二抱箍,第二工字钢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二抱箍的侧壁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一工字钢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均由两片弧形抱片组成,两片弧形抱片通过螺栓相互抱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的端部截面均切割成弧形,所述弧形与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的侧壁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杆由多跟立杆件组成,立杆件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支架中的第二立杆和横杆等间距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工字钢和三角支撑设置的第二工字钢,两个工字钢均抱箍连接在立杆上,也就是第一立杆上套接有第一抱箍,第一工字钢的两端焊接固定在第一抱箍的侧壁上;第一立杆上套接有第二抱箍,第二工字钢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二抱箍的侧壁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一工字钢的底部,通过抱箍的设置,对门洞上方和两端进行加固,同时使用抱箍连接,可以随意拆除横杆和立杆以控制门洞大小,也可用于加固脚手架,给施工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未拆门洞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区抱箍一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中的抱箍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中的立杆件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1-门洞,11-第一工字钢,12-第一立杆,13-第一抱箍,14-第二抱箍,15-第二工字钢,2-上部支架,21-第二立杆,22-横杆,3-弧形抱片,4-螺栓,5-立杆件,6-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一种脚手架门洞1支撑体系,包括门洞1和设置在门洞1上方的上部支架2,所述门洞1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工字钢11和竖向固定在第一工字钢11两端的第一立杆12,所述上部支架2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二立杆21和横杆22,第二立杆21垂直搭接在第一工字钢11的顶部;
所述第一立杆12上套接有第一抱箍13,第一工字钢11的两端焊接固定在第一抱箍13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门洞1还包括第二工字钢15,第二工字钢15布置在第一工字钢11与第一立杆12的连接处,第二工字钢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工字钢11、第一立杆12连接,且第二工字钢15与第一工字钢11、第一立杆12围成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杆12上套接有第二抱箍14,第二工字钢15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二抱箍14的侧壁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一工字钢11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箍13和第二抱箍14均由两片弧形抱片3组成,两片弧形抱片3通过螺栓4相互抱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字钢11和第二工字钢15的端部截面均切割成弧形,所述弧形与第一抱箍13和第二抱箍14的侧壁形状相匹配。也就是工字钢水平放置,两端分别切割成弧形,切割后的工字钢俯视图参考图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杆12由多跟立杆件5组成,立杆件5之间通过连接套6连接。立杆件5为一根一根独立的小立杆,连接套6将相邻两根立杆件5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支架2中的第二立杆21和横杆22等间距排布。
脚手架未拆除门洞1之前,如图2所示,需要拆除门洞1时,去除门洞1部分的多余立杆和横杆22,将第一工字钢11两端事先焊接在第一抱箍13的弧形抱片3侧壁上,然后将第一工字钢11放置在上部支架2底端,通过第一抱箍13水平固定在第一立杆12上。第二工字钢15事先焊接在第一工字钢11底部,通过第二抱箍14也固定在第一立杆12上。拆除后的门洞1如图1所示。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几乎相同,唯一不同点在于,将第一工字钢11分成多跟小段,每小段均通过第一抱箍13固定在第一立杆12和第二立杆2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脚手架门洞1支撑体系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工字钢11和三角支撑设置的第二工字钢15,两个工字钢均抱箍连接在立杆上,也就是第一立杆12上套接有第一抱箍13,第一工字钢11的两端焊接固定在第一抱箍13的侧壁上;第一立杆12上套接有第二抱箍14,第二工字钢15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二抱箍14的侧壁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一工字钢11的底部,通过抱箍的设置,对门洞1上方和两端进行加固,同时使用抱箍连接,可以随意拆除横杆22和立杆以控制门洞1大小,也可用于加固脚手架,给施工提供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洞和设置在门洞上方的上部支架,所述门洞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工字钢和竖向固定在第一工字钢两端的第一立杆,所述上部支架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第二立杆和横杆,第二立杆垂直搭接在第一工字钢的顶部;
所述第一立杆上套接有第一抱箍,第一工字钢的两端焊接固定在第一抱箍的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洞还包括第二工字钢,第二工字钢布置在第一工字钢与第一立杆的连接处,第二工字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工字钢、第一立杆连接,且第二工字钢与第一工字钢、第一立杆围成三角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上套接有第二抱箍,第二工字钢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二抱箍的侧壁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一工字钢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均由两片弧形抱片组成,两片弧形抱片通过螺栓相互抱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的端部截面均切割成弧形,所述弧形与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的侧壁形状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由多根立杆件组成,立杆件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架中的第二立杆和横杆等间距排布。
CN202320537084.7U 2022-10-26 2023-03-20 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 Active CN22030174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0005 2022-10-26
CN202222830005X 2022-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1749U true CN220301749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71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7084.7U Active CN220301749U (zh) 2022-10-26 2023-03-20 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1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3985A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组合板节点及施工工艺
CN215925691U (zh) 一种桥梁0号块浇筑用承托支架
CN220301749U (zh) 一种脚手架门洞支撑体系
CN207377233U (zh) 一种预加工三重抗震结构体系
CN211690817U (zh)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CN211621953U (zh) 一种预制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113565306A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支撑胎架加设水平悬挑平台的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3805889U (zh) 一种装配式桁架钢梁与钢柱刚性连接节点
CN213896816U (zh) 一种y型支撑架
CN108755438B (zh) 一种Y型墩连续梁施工π型支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112878508A (zh) 可修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20150562U (zh) 一种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CN21742063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梁连接节点加固结构
CN110847011A (zh) 一种钢栈桥贝雷片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CN218843720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
CN211171634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牛腿支撑结构
CN111119404A (zh) 一种提高框架梁端延性的方法
CN218758105U (zh) 混凝土剪力墙的内支撑钢结构
CN219137417U (zh) 斜拉桥异形钢-混凝土组合主塔的临时支架体系
CN219365328U (zh) 一种拼装支架单体及拼装支架
CN116065835B (zh) 钢结构连廊的安装施工方法
CN218893963U (zh) 一种系杆拱桥用支架钢管桩贝雷梁连接系结构
CN215482993U (zh) 一种基坑支护用装配式方矩管型钢支撑梁
CN219825641U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
CN220848025U (zh) 一种蜂窝型钢转换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