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1432U - 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01432U CN220301432U CN202321791097.3U CN202321791097U CN220301432U CN 220301432 U CN220301432 U CN 220301432U CN 202321791097 U CN202321791097 U CN 202321791097U CN 220301432 U CN220301432 U CN 2203014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
- frame
- damping
- driver
- cab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7 amalga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66114 cabin-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包括安装在驾驶室和机架之间的第一减震组件,还包括两组设置于驾驶室与机架之间的第二减震组件,每组第二减震组件包括两个位于驾驶室底部相对侧呈交叉设置的限位杆组件,限位杆组件两端分别与机架和驾驶室铰接。通过在驾驶室与支架之间设置了相对侧呈交叉设置的限位杆组件,在驾驶室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时,限位杆组件受力,向两侧产生扭转力,相邻两侧的限位杆组件所产生的的扭转力施加给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内的第一柔性减震块受力产生形变,抵消扭转力,同时限位杆组件可以有效的限制驾驶室与机架之间的相对扭转量,在提供了减震效果的同时为驾驶室的稳定连接提供了保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倾翻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统称为工程机械。
由于工程机械的应用环境较为恶劣,行驶路况不平整,行驶过程中颠簸现象严重,不仅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同时长时间行驶在颠簸路面对驾驶室与机架之间的连接有较大影响。现有连接结构为保障驾驶室与机架之间连接稳固性,一般通过螺栓将驾驶室与机架固定连接,在设备长时间工作之后,易出现松动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导致连接失效。
现有中国公开专利CN 219045179 U减震机构及推土机,为了避免因行驶抖动给驾驶员带来的影响,通过在驾驶室与机架连接处设置减震器,具体为减震弹性块,利用弹性材料的物理性质抵消行驶抖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驾驶员的驾驶舒适度。仅通过螺栓的固定,再加上弹性材料的形变空间给螺栓提供了更大的活动范围,虽然解决了行驶抖动的问题,但对安全性的考虑并不完善,无法有效解决驾驶室与机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通过刚性限位杆与柔性减震件配合,在驾驶室受路况影响上下颠簸时,提供竖向和横向的支撑力,使车辆在较差路况行驶时也能保证驾驶室能够稳定连接在机架上;当第一减震组件失效时,限位杆组件也能为驾驶室提供连接保障,大大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包括安装在驾驶室和机架之间的第一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上下两侧分别与驾驶室和机架接触的第一柔性减震块以及贯穿驾驶室底部、第一柔性减震块和机架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两端分别与驾驶室和机架固定连接,还包括两组设置于驾驶室与机架之间的第二减震组件,每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两个位于驾驶室底部相对侧呈交叉设置的限位杆组件,所述限位杆组件两端分别与机架和驾驶室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驾驶室与支架之间设置了相对侧呈交叉设置的限位杆组件,在驾驶室受道路影响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时,限位杆组件受力,向两侧产生扭转力,相邻两侧的限位杆组件所产生的的扭转力施加给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内的第一柔性减震块受力产生形变,抵消所施加的扭转力,同时限位杆组件可以有效的限制驾驶室与机架之间的相对扭转量,在提供了减震效果的同时为驾驶室的稳定连接提供了保障。
优选项,为了实现驾驶室与机架稳固连接的同时还能够有足够的位移空间,所述限位杆组件包括限位杆和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安装座以及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上的第二安装座,所述限位杆倾斜设置且两端均设置有套环,所述限位杆两端的套环分别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铰接。
通过限位杆和安装座的铰接实现驾驶室上下移动时的可活动性,不受限位杆的刚性影响,同时刚性的限位杆能够有效的为驾驶室上移或下移时提供较大的拉力和支撑力,将产生的扭转力传递给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将所受的扭转力通过柔性减震块的形变抵消,进一步保障驾驶室与机架连接的稳固性。
优选项,为了实现降低扭转力,避免第一减震组件承受过大的剪切力,所述限位杆组件的第一安装座与相邻一侧的第一安装座靠近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安装,并且所述第二安装座与相邻另一侧的第二安装座靠近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安装。
通过将相邻的限位杆组件中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安装在靠近相同第一减震组件的同一端,实现扭转力的部分抵消,车辆运行过程中驾驶室的上下移动根据不同路况驾驶室不同重心有着不同的下沉或上移偏转角度,因此通过将扭转力输送至第一减震组件的同一端可以将部分扭转力抵消,剩余扭转力由第一减震组件中的柔性减振块通过形变抵消,进一步实现有效的减震,为驾驶人员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
优选项,为了实现限位杆的可转动,以及提供驾驶室产生扭转时的扭转空间,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结构相同,包括与驾驶室或机架固定安装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上依次套装有衬套和橡胶减震套,所述衬套与固定轴间隙连接,所述橡胶减震套与衬套紧密连接,所述套环套装在橡胶减震套上,并与橡胶减震套外侧面紧密连接。
通过在固定轴外套装间隙连接的衬套,首先是为了实现限位杆能够有效的转动连接,其次,衬套可以作为橡胶减震套的骨架作用,避免过量变形,保障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设置橡胶减震套可以实现在形变范围内的偏移,驾驶室上下移动时,受扭转力的影响会产生横向的偏转,仅靠第一减震组件的形变来抵消扭转力可能会对锁紧件产生过多的剪切力并造成锁紧件的变形,影响驾驶安全,因此增加橡胶减震套,提供更多扭转力的抵消,降低第一减震组件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升第一减震组件的使用寿命,提升驾驶安全系数,另外橡胶材料的弹性变形为刚性的限位杆提供了有效的偏转空间。
优选项,为了实现限位杆的安装便利性,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偏转所需空间,所述橡胶减震套外侧面设置有与套环内侧面相匹配的安装槽。
安装槽可以将限位杆固定在一定范围内,两侧和槽底均为可变形的橡胶材质,使限位杆受力发生位移和偏转时在弹性范围内有移动空间,同时抵消了部分扭转力或压力,提升驾驶舒适性,也保障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项,为了实现橡胶减震套的便捷安装,所述橡胶减震套设置为分体式,包括两个能拼合为一个橡胶减震套整体的减震套件。
橡胶材质在安装时具有一定的硬度,安装时整体安装两侧的槽壁受材质本身硬度的影响安装极不方便,因此将橡胶减震套分为两个部分,先安装一部分,另一部分通过橡胶材料的可变形性质,再安装至指定位置,二者拼合,并与衬套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优选项,为了实现限位杆以及第一、第二安装座有足够的位移空间,所述机架包括下凹的操作窗口,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均设置在操作窗口范围内。
工程机械的机架通常为了排线,以及设备安装设置一个操作窗口,利用操作窗口的空间安装限位杆组件,使驾驶室在上下方向的位移有足够的空间,避免位移空间过小导致安装座与机架的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优选项,为了实现第一柔性减振块具备横向扭转力的抵消,所述第一柔性减震块贯穿机架连接有第一垫板,所述锁紧件远离驾驶室一端贯穿第一垫板与第一垫板固定连接。
第一柔性减震块贯穿机架,贯穿部分能够有效的实现横向扭转力的抵消,减少锁紧件所受到的剪切力。
优选项,为了增加第一减震组件的减震能力,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与第一垫板之间的第二柔性减震块。
设置第二减振块可以有效的提高第一减震组件的减震能力,提高驾驶舒适性。
优选项,为了安装和更换的便捷,所述第一柔性减震块与驾驶室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垫板。
将第一柔性减震块与第二垫板连接,更便于装置的更换和安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驾驶室与支架之间设置了相对侧呈交叉设置的限位杆组件,在驾驶室受道路影响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时,限位杆组件受力,向两侧产生扭转力,相邻两侧的限位杆组件所产生的的扭转力施加给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内的第一柔性减震块受力产生形变,抵消所施加的扭转力,同时限位杆组件可以有效的限制驾驶室与机架之间的相对扭转量,在提供了减震效果的同时为驾驶室的稳定连接提供了保障。
通过将相邻的限位杆组件中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安装在靠近相同第一减震组件的同一端,实现扭转力的部分抵消,降低锁紧件所受剪切力的大小,提升锁紧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减震组件和限位杆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减震组件和限位杆组件安装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杆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具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减震套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减震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包括安装在驾驶室2和机架3之间的第一减震组件1,所述第一减震组件1包括上下两侧分别与驾驶室2和机架3接触的第一柔性减震块11以及贯穿驾驶室2底部、第一柔性减震块11和机架3的锁紧件12,所述锁紧件12两端分别与驾驶室2和机架3固定连接,还包括两组设置于驾驶室2与机架3之间的第二减震组件,每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两个位于驾驶室2底部相对侧呈交叉设置的限位杆组件4,所述限位杆组件4两端分别与机架3和驾驶室2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驾驶室2与支架之间设置了相对侧呈交叉设置的限位杆组件4,在驾驶室2受道路影响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时,限位杆组件4受力,向两侧产生扭转力,相邻两侧的限位杆组件4所产生的的扭转力施加给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1,第一减震组件1内的第一柔性减震块11受力产生形变,抵消所施加的扭转力,同时限位杆组件4可以有效的限制驾驶室2与机架3之间的相对扭转量,在提供了减震效果的同时为驾驶室2的稳定连接提供了保障,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减震块11具体为橡胶减振块。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驾驶室2与机架3稳固连接的同时还能够有足够的位移空间,所述限位杆组件4包括限位杆41和固定安装在机架3上的第一安装座42以及固定安装在驾驶室2上的第二安装座43,所述限位杆41倾斜设置且两端均设置有套环411,所述限位杆41两端的套环411分别与第一安装座42和第二安装座43铰接。
通过限位杆41和安装座的铰接实现驾驶室2上下移动时的可活动性,不受限位杆41的刚性影响,同时刚性的限位杆41能够有效的为驾驶室2上移或下移时提供较大的拉力和支撑力,将产生的扭转力传递给第一减震组件1,第一减震组件1将所受的扭转力通过柔性减震块的形变抵消,进一步保障驾驶室2与机架3连接的稳固性。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降低扭转力,避免第一减震组件1承受过大的剪切力,所述限位杆组件4的第一安装座42与相邻一侧的第一安装座42靠近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1安装,并且所述第二安装座43与相邻另一侧的第二安装座43靠近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1安装。
通过将相邻的限位杆组件4中的第一安装座42和第二安装座43安装在靠近相同第一减震组件1的同一端,实现扭转力的部分抵消,车辆运行过程中驾驶室2的上下移动根据不同路况驾驶室2不同重心有着不同的下沉或上移偏转角度,因此通过将扭转力输送至第一减震组件1的同一端可以将部分扭转力抵消,剩余扭转力由第一减震组件1中的柔性减震块通过形变抵消,进一步实现有效的减震,为驾驶人员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
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限位杆41的可转动,以及提供驾驶室2产生扭转时的扭转空间,所述第一安装座42与第二安装座43结构相同,包括与驾驶室2或机架3固定安装的固定座421,所述固定座421内设置有固定轴422,固定轴422上依次套装有衬套423和橡胶减震套424,所述衬套423与固定轴422间隙连接,所述橡胶减震套424与衬套423紧密连接,所述套环411套装在橡胶减震套424上,并与橡胶减震套424外侧面紧密连接。
通过在固定轴422外套装间隙连接的衬套423,首先是为了实现限位杆41能够有效的转动连接,其次,衬套423可以作为橡胶减震套424的骨架作用,避免过量变形,保障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设置橡胶减震套424可以实现在形变范围内的偏移,驾驶室2上下移动时,受扭转力的影响会产生横向的偏转,仅靠第一减震组件1的形变来抵消扭转力可能会对锁紧件12产生过多的剪切力并造成锁紧件12的变形,影响驾驶安全,因此增加橡胶减震套424,提供更多扭转力的抵消,降低第一减震组件1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升第一减震组件1的使用寿命,提升驾驶安全系数,另外橡胶材料的弹性变形为刚性的限位杆41提供了有效的偏转空间。
如图5所示,为了实现限位杆41的安装便利性,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偏转所需空间,所述橡胶减震套424外侧面设置有与套环411内侧面相匹配的安装槽4241。
安装槽4241可以将限位杆41固定在一定范围内,两侧和槽底均为可变形的橡胶材质,使限位杆41受力发生位移和偏转时在弹性范围内有移动空间,同时抵消了部分扭转力或压力,提升驾驶舒适性,也保障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橡胶减震套424的便捷安装,所述橡胶减震套424设置为分体式,包括两个能拼合为一个橡胶减震套424整体的减震套件4242。
橡胶材质在安装时具有一定的硬度,安装时整体安装两侧的槽壁受材质本身硬度的影响安装极不方便,因此将橡胶减震套424分为两个部分,先安装一部分,另一部分通过橡胶材料的可变形性质,再安装至指定位置,二者拼合,并与衬套423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限位杆41以及第一、第二安装座43有足够的位移空间,所述机架3包括下凹的操作窗口31,所述第一安装座42和第二安装座43均设置在操作窗口31范围内。
工程机械的机架3通常为了排线,以及设备安装设置一个操作窗口31,利用操作窗口31的空间安装限位杆组件4,使驾驶室2在上下方向的位移有足够的空间,避免位移空间过小导致安装座与机架3的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如图6所示,为了实现第一柔性减震块11具备横向扭转力的抵消,所述第一柔性减震块11贯穿机架3连接有第一垫板13,所述锁紧件12远离驾驶室2一端贯穿第一垫板13与第一垫板13固定连接。
第一柔性减震块11贯穿机架3,贯穿部分能够有效的实现横向扭转力的抵消,减少锁紧件12所受到的剪切力。
为了增加第一减震组件1的减震能力,所述第一减震组件1还包括设置于机架3与第一垫板13之间的第二柔性减震块14。
设置第二柔性减震块14可以有效的提高第一减震组件1的减震能力,提高驾驶舒适性,其中所述第二柔性减震块14具体为橡胶减振块。
为了安装和更换的便捷,所述第一柔性减震块11与驾驶室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垫板15。
将第一柔性减震块11与第二垫板15连接,更便于装置的更换和安装。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包括安装在驾驶室(2)和机架(3)之间的第一减震组件(1),所述第一减震组件(1)包括上下两侧分别与驾驶室(2)和机架(3)接触的第一柔性减震块(11)以及贯穿驾驶室(2)底部、第一柔性减震块(11)和机架(3)的锁紧件(12),所述锁紧件(12)两端分别与驾驶室(2)和机架(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设置于驾驶室(2)与机架(3)之间的第二减震组件,每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两个位于驾驶室(2)底部相对侧呈交叉设置的限位杆组件(4),所述限位杆组件(4)两端分别与机架(3)和驾驶室(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组件(4)包括限位杆(41)和固定安装在机架(3)上的第一安装座(42)以及固定安装在驾驶室(2)上的第二安装座(43),所述限位杆(41)倾斜设置且两端均设置有套环(411),所述限位杆(41)两端的套环(411)分别与第一安装座(42)和第二安装座(4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组件(4)的第一安装座(42)与相邻一侧的第一安装座(42)靠近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1)安装,并且所述第二安装座(43)与相邻另一侧的第二安装座(43)靠近同一个第一减震组件(1)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2)与第二安装座(43)结构相同,包括与驾驶室(2)或机架(3)固定安装的固定座(421),所述固定座(421)内设置有固定轴(422),固定轴(422)上依次套装有衬套(423)和橡胶减震套(424),所述衬套(423)与固定轴(422)间隙连接,所述橡胶减震套(424)与衬套(423)紧密连接,所述套环(411)套装在橡胶减震套(424)上,并与橡胶减震套(424)外侧面紧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套(424)外侧面设置有与套环(411)内侧面相匹配的安装槽(42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套(424)设置为分体式,包括至少两个能拼合为一个橡胶减震套(424)整体的减震套件(424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包括下凹的操作窗口(31),所述第一安装座(42)和第二安装座(43)均设置在操作窗口(31)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减震块(11)贯穿机架(3)连接有第一垫板(13),所述锁紧件(12)远离驾驶室(2)一端贯穿第一垫板(13)与第一垫板(1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1)还包括设置于机架(3)与第一垫板(13)之间的第二柔性减震块(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减震块(11)与驾驶室(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垫板(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91097.3U CN220301432U (zh) | 2023-07-10 | 2023-07-10 | 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91097.3U CN220301432U (zh) | 2023-07-10 | 2023-07-10 | 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01432U true CN220301432U (zh) | 2024-01-05 |
Family
ID=8934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91097.3U Active CN220301432U (zh) | 2023-07-10 | 2023-07-10 | 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01432U (zh) |
-
2023
- 2023-07-10 CN CN202321791097.3U patent/CN2203014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08366B2 (ja)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
CN202656818U (zh) | 宽体矿用车平衡悬架 | |
CN110023117B (zh) | 车辆用悬架装置 | |
RU2577814C1 (ru) | Стержень стабилизатора | |
WO2017021181A1 (en) | Pneumatic axle suspension for a rear axle of a vehicle | |
CN102514634A (zh) | 汽车驾驶室后悬置组件及装置 | |
JP4888189B2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
CN115139714A (zh) | 汽车的悬架装置 | |
CN111993851B (zh) | 一种汽车平衡悬架 | |
CN220301432U (zh) | 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防倾翻结构 | |
CN212373087U (zh) | 一种汽车悬架 | |
EP0318438A1 (en) | Suspension device for tilting cabs of commercial vehicles | |
CN212555720U (zh) | 一种汽车平衡悬架 | |
EP1241077B1 (en) | Lorry with a lowered, plane floor cab | |
CN217259450U (zh) | 双横臂悬架及车辆 | |
CN216232624U (zh) | 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翻转机构 | |
KR20230082424A (ko) | 차량용 현가 스프링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차량용 현가 시스템 | |
KR20100059564A (ko) | 차량의 캡 서스펜션 | |
CN113602049A (zh) | 一种汽车前悬架结构 | |
CN111232064A (zh) |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结构及汽车 | |
KR20100018872A (ko) | 차량용 서스펜션의 스태빌라이저 바 마운팅 장치 | |
CN201105770Y (zh) | 翻转驾驶室前悬置支撑减振装置 | |
KR102429001B1 (ko) | 차량용 서브 프레임 보강유닛 | |
CN218906827U (zh) | 空气悬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JP2015123952A (ja) | トラニオンブラケ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