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9625U - 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9625U
CN220299625U CN202321842506.8U CN202321842506U CN220299625U CN 220299625 U CN220299625 U CN 220299625U CN 202321842506 U CN202321842506 U CN 202321842506U CN 220299625 U CN220299625 U CN 220299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bag
pushing mechanism
conveyor bel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425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魁
杨海涛
冯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ink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nk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nk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ink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425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9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9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9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涉及推包机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推倒机构,传送带侧面连接有与推倒机构对应的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转移机构与传送带的连接端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杆,固定杆下侧安装有两个短杆一,两个短杆一下端均连接有弹力件,两个弹力件下端均连接有短杆二,两个短杆二下端之间连接有缓冲辊,缓冲辊与传送带的侧边平行;该推包机构可以通过令包袋在倒下的过程中首先倒在缓冲辊上,并且带动缓冲辊向下运动,使得弹力件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对包袋进行缓冲,避免包袋垂直倾倒直接落在转移机构上而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导致包袋损伤或爆破,可以保证包袋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包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
背景技术
倒包机构用于将包装袋从立起的状态推倒后处于躺平的状态,以便于进入下一工序进行再加工。
现有的倒包机构通常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推包机构,传送带侧面设置有转移板,包袋在传送带上运动至推包机构下方时,由推包机构将包袋推倒至转移板上,从而实现对包装袋的推包。
但是,在将包袋推倒的过程中,由于包袋直接由竖立状态倒在转移板上,包袋自身的重量较大时,由于直接倒在转移板上产生了较强的冲击力,很容易导致包袋损坏甚至爆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如何防止在推包后包袋直接倒下造成包袋损坏或爆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推倒机构,所述传送带侧面连接有与推倒机构对应的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与传送带的连接端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侧安装有两个短杆一,两个所述短杆一下端均连接有弹力件,两个所述弹力件下端均连接有短杆二,两个所述短杆二下端之间连接有缓冲辊,所述缓冲辊与传送带的侧边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带上连接有升降机构,用以带动传送带进行升降;所述推倒机构上也连接有升降机构,用以带动推倒机构进行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倒机构有两个,对应于两个所述推倒机构的转移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倒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以带动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上下端均安装有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滑落板,所述滑落板的一端与传送带侧面转动式连接,另一端通过曲臂连杆与机架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移机构包括两根侧板,两根所述侧板之间平行式转动设置有多根细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推包机构可以通过令包袋在倒下的过程中首先倒在缓冲辊上,并且带动缓冲辊向下运动,使得弹力件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对包袋进行缓冲,避免包袋垂直倾倒直接落在转移机构上而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导致包袋损伤或爆破,可以保证包袋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中标号代表:100、机架;200、传送带;300、推倒机构;301、转轴;302、旋转架;303、推板;400、转移机构;401、滑落板;402、曲臂连杆;500、缓冲机构;501、固定杆;502、短杆一;503、短杆二;504、弹力件;505、缓冲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包括六根竖立的支撑杆,六根竖立的支撑杆分为两组,每组三根,呈前后对称式设置,每一组的三根支撑杆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每一组支撑杆上端均连接有横梁,两根横梁的两个末端以及中心处之间均通过梁板连接。
在两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传送带200,所述传送带200上方设置有推倒机构300,所述传送带200侧面连接有与推倒机构300对应的转移机构400,即位于所述推倒机构300下方的传送带200上表面部位对应的传送带200的侧面设置有转移机构400,转移机构400整体为倾斜设置,其中,与传送带200的连接端为转移机构400的倾斜高端;所述转移机构400与传送带200的连接端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500,用以在推包时对包袋进行缓冲。
所述缓冲机构500包括固定杆501,所述固定杆501连接于一组支撑杆中的其中的两根支撑杆上部之间,所述固定杆501下侧连接有两个短杆一502,两个所述短杆一502下端均连接有弹力件50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弹力件504选用弹簧,但是弹力件50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也可以选用弹力绳等弹性部件代替;两个所述弹力件504下端均连接有短杆二503,两个所述短杆二503下端之间连接有缓冲辊505,所述缓冲辊505可转动式连接于两个所述短杆二503之间,且缓冲辊505的长度长于包袋的宽度,以便于包袋可以顺利地倒在缓冲辊505上。
具体来说,在进行使用时,将该推包机构置于包袋输送带的一端,使传送带200的输送首端与包袋输送带的输送末端衔接,则包袋输送带上的包袋可以转移至传送带200上,当包袋在传送带200上经过推倒机构300下方时,推倒机构300对包袋进行推倒,使得包袋向侧面传送带200侧面的转移机构400上倒下,由于转移机构400与传送带200的连接处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500,因此包袋在倒下的过程中首先倒在缓冲辊505上,并且带动缓冲辊505向下运动,使得弹力件504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对包袋进行缓冲,避免包袋垂直倾倒直接落在转移机构400上而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导致包袋损伤或爆破,可以保证包袋的质量;当包袋完全倒下后从转移机构400上滑落而下,此时包袋脱离缓冲辊505,缓冲辊505在弹力件504的弹性收缩作用下复位。
进一步的说,所述传送带200上连接有升降机构,用以带动传送带200进行升降;所述推倒机构300上也连接有升降机构,用以带动推倒机构300进行升降;当传送带200与包袋运输带的高度不同时,通过调节升降机构可以使得传送带200的高度与包袋运输带的高度适配;对于不同高度的包袋,可以通过升降机构调节推倒机构300的高度,使得推倒机构300可以对包袋施加推倒作用力。
进一步的说,所述推倒机构300包括转轴301,所述转轴301上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以带动转轴301转动;所述转轴301上安装有旋转架302,所述旋转架302的上下端均安装有推板303。
展开来说,驱动机构可以选用电机,或者任何可以带动转轴301进行旋转的器械,当电机启动时,可以带动转轴301转动,转轴301带动旋转架302转动,进而带动推板303翻转,当包袋运动至推板303下方时,旋转架302转动,正好通过其中一个推板303将包袋向转移机构400上推倒,从而实现推包操作。
进一步的说,所述转移机构400包括滑落板401,所述滑落板401的一端与传送带200侧面转动式连接,另一端通过曲臂连杆402与机架100铰接;所述转移机构400包括两根侧板,两根所述侧板之间平行式转动设置有多根细辊。
细化来说,当传送带200的高度经过升降机构的调节而改变后,转移机构400与传送带200的连接端高度随之改变,则转移机构400的倾斜角度也随之改变,传送带200的高度越高,则转移机构400的倾斜度越大。
进一步的说,所述推倒机构300有两个,对应于两个所述推倒机构300的转移机构400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带200的两侧,可以同时对两个包袋进行推包操作,且可以将包袋向不同方向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进行使用时,将该推包机构置于包袋输送带的一端,使传送带200的输送首端与包袋输送带的输送末端衔接,则包袋输送带上的包袋可以转移至传送带200上,当包袋在传送带200上经过推倒机构300下方时,推倒机构300对包袋进行推倒,使得包袋向侧面传送带200侧面的转移机构400上倒下,由于转移机构400与传送带200的连接处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500,因此包袋在倒下的过程中首先倒在缓冲辊505上,并且带动缓冲辊505向下运动,使得弹力件504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对包袋进行缓冲,避免包袋垂直倾倒直接落在转移机构400上而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导致包袋损伤或爆破,可以保证包袋的质量;当包袋完全倒下后从转移机构400上滑落而下,此时包袋脱离缓冲辊505,缓冲辊505在弹力件504的弹性收缩作用下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安装有传送带(200),所述传送带(200)上方设置有推倒机构(300),所述传送带(200)侧面连接有与推倒机构(300)对应的转移机构(4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400)与传送带(200)的连接端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500),所述缓冲机构(500)包括固定杆(501),所述固定杆(501)下侧安装有两个短杆一(502),两个所述短杆一(502)下端均连接有弹力件(504),两个所述弹力件(504)下端均连接有短杆二(503),两个所述短杆二(503)下端之间连接有缓冲辊(505),所述缓冲辊(505)与传送带(200)的侧边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式推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00)上连接有升降机构,用以带动传送带(200)进行升降;所述推倒机构(300)上也连接有升降机构,用以带动推倒机构(300)进行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式推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倒机构(300)有两个,对应于两个所述推倒机构(300)的转移机构(400)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带(200)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式推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倒机构(300)包括转轴(301),所述转轴(301)上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以带动转轴(301)转动;所述转轴(301)上安装有旋转架(302),所述旋转架(302)的上下端均安装有推板(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式推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400)包括滑落板(401),所述滑落板(401)的一端与传送带(200)侧面转动式连接,另一端通过曲臂连杆(402)与机架(100)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式推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400)包括两根侧板,两根所述侧板之间平行式转动设置有多根细辊。
CN202321842506.8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 Active CN220299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2506.8U CN220299625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2506.8U CN220299625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9625U true CN220299625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72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42506.8U Active CN220299625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9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12656U (zh) 码瓶垛机
CN210884285U (zh) 木托盘用加工装置
CN220299625U (zh) 一种缓冲式推包机构
CN116495310A (zh) 一种新型高效排料方式的吨袋拆包机
CN210418211U (zh) 一种薄膜卷送料装置的入料机构
CN111573225B (zh) 一种工件翻转机构
CN110562875B (zh) 一种便于节段梁转移的运输机械
CN214731811U (zh) 一种物流供应链管理装置
CN217728738U (zh) 一种装车机械臂
CN112849464B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包装机
CN114852400A (zh) 一种瓶子装箱机
CN212667812U (zh) 一种储袋和给袋机构
CN113697498A (zh) 玻璃下片机
CN220033368U (zh) 一种铝单板输送下料机构
CN217102148U (zh) 拆垛机
CN218931105U (zh) 一种饲料装车输送装置
CN213410294U (zh) 一种盖板结构及装配线
CN218617563U (zh) 包装袋对中移载输送机
CN114620252B (zh) 一种方便食品的生产用称量转运一体装置
CN218809022U (zh) 液晶玻璃屏幕上下料装置
CN219989547U (zh) 升降可倾式振袋机构
CN218142424U (zh) 一种包角机
CN216807120U (zh) 一种果糜转运装置
CN216512639U (zh) 一种卧式升降装置
CN220550832U (zh) 一种建筑结构施工具有缓冲结构的吊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