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1404U - 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1404U
CN220281404U CN202320880847.8U CN202320880847U CN220281404U CN 220281404 U CN220281404 U CN 220281404U CN 202320880847 U CN202320880847 U CN 202320880847U CN 220281404 U CN220281404 U CN 220281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frame
hole
frame
connecting pip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08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FOUR FRIENDS ARTICLES FOR TOURISM U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FOUR FRIENDS ARTICLES FOR TOURISM U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FOUR FRIENDS ARTICLES FOR TOURISM U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FOUR FRIENDS ARTICLES FOR TOURISM U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08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1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1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1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包括折叠车架、及安装在所述的折叠车架底部的至少一个行走轮,所述的折叠车架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依次铰接设有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所述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的上端前后侧分别通过缓冲件及连接座与对应的支撑杆相连,所述的缓冲件包括弹簧、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缓冲件的弹簧,起到对左、右折叠架与支撑杆之间受到的力的减缓作用;而且折叠后便于打开折叠架,推车打开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结构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车技术领域,尤其适合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背景技术
折叠拖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在露营、垂钓、超市购物过程中,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收纳杂物、搬运等功能,为用户节约了时间和精力。目前的折叠拖车存在折叠后边角处不便打开的情况,需要花费大力气打开,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同时拖车打开后存在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便于折叠与打开,对侧架与支撑杆之间受到的力起到减缓作用,提高稳定性,尤其适合用在户外收纳搬运物品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包括折叠车架、及安装在所述的折叠车架底部的至少一个行走轮,所述的折叠车架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依次铰接设有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
所述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的上端前后侧分别通过缓冲件及连接座与对应的支撑杆相连,所述的缓冲件包括弹簧、连接管,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用于连接管转动的凹槽,所述的连接管转动设在凹槽内,连接管一端插入到凹槽内,且该端的连接管顶壁设有挂钩,弹簧一端固定在挂钩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在凹槽上设有用于转动轴穿过的圆孔,转动轴依次穿过凹槽上的孔,且位于转动轴最外侧端均设有挡板,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分别与底架之间通过各自对应的竖杆铰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前折叠架上设有推手。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两侧壁上设有第一孔、第二孔,转动轴依次穿过第一孔、第二孔,且位于转动轴最外侧端均设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管的两侧壁设有第三孔、第四孔,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三孔、第四孔,且连接轴最外两端分别固定在凹槽的两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均为通过各自对应的连接座铰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件的弹簧,起到对左、右折叠架与支撑杆之间受到的力的减缓作用;而且折叠后便于打开折叠架,推车打开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结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折叠架通过缓冲件与支撑杆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中:
1、行走轮 2、底架 3、支撑杆
4、前折叠架 5、左折叠架 6、后折叠架
7、右折叠架 8、连接座 9、弹簧
10、连接管 11、凹槽 12、挂钩
13、转动轴 14、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包括折叠车架、及安装在所述的折叠车架底部的至少一个行走轮1,所述的折叠车架包括底架2,所述的底架2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支撑杆3,相邻的两个支撑杆3之间依次铰接设有前折叠架4、左折叠架5、后折叠架6和右折叠架7,所述的前折叠架4、左折叠架5、后折叠架6和右折叠架7的前后左右相对于拖车前进方向设置,
所述的左折叠架5、右折叠架7的上端前后侧分别通过缓冲件及连接座8与对应的支撑杆3相连,所述的缓冲件包括弹簧9、连接管10,所述的连接座8上设有用于连接管10转动的凹槽11,所述的连接管10转动设在凹槽11内,连接管10一端插入到凹槽11内,且该端的连接管10顶壁设有挂钩12,弹簧9一端固定在挂钩12上,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轴13上,在凹槽11上设有用于转动轴13穿过的圆孔,转动轴13依次穿过凹槽11上的孔,且位于转动轴13最外侧端均设有挡板,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左折叠架5、右折叠架7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折叠架5、右折叠架7分别与底架2之间通过各自对应的竖杆14铰接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折叠架4上设有推手。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11两侧壁上设有第一孔、第二孔,转动轴13依次穿过第一孔、第二孔,且位于转动轴13最外侧端均设有挡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管10的两侧壁设有第三孔、第四孔,连接轴10依次穿过第三孔、第四孔,且连接轴10最外两端分别固定在凹槽11的两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折叠架4、左折叠架5、后折叠架6和右折叠架7均为通过各自对应的连接座8铰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杆3之间。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在原有折叠拖车基础上,左折叠架5、右折叠架7的上端前后侧分别通过缓冲件及连接座8与对应的支撑杆3相连,连接管沿着凹槽转动,折叠状态下弹簧为正常状态,当打开时由于弹簧作用下加快折叠车打开速度,拖车在打开时,弹簧处于拉紧的状态,使拖车结构保证稳定,当作用力上下方向时,对左折叠架、右折叠架上下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车架、及安装在所述的折叠车架底部的至少一个行走轮,所述的折叠车架包括底架,所述的底架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依次铰接设有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
所述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的上端前后侧分别通过缓冲件及连接座与对应的支撑杆相连,所述的缓冲件包括弹簧、连接管,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用于连接管转动的凹槽,所述的连接管转动设在凹槽内,连接管一端插入到凹槽内,且该端的连接管顶壁设有挂钩,弹簧一端固定在挂钩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在凹槽上设有用于转动轴穿过的圆孔,转动轴依次穿过凹槽上的孔,且位于转动轴最外侧端均设有挡板,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折叠架、右折叠架分别与底架之间通过各自对应的竖杆铰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折叠架上设有推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两侧壁上设有第一孔、第二孔,转动轴依次穿过第一孔、第二孔,且位于转动轴最外侧端均设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的两侧壁设有第三孔、第四孔,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三孔、第四孔,且连接轴最外两端分别固定在凹槽的两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折叠架、左折叠架、后折叠架和右折叠架均为通过各自对应的连接座铰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
CN202320880847.8U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Active CN220281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0847.8U CN220281404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0847.8U CN220281404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1404U true CN220281404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9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0847.8U Active CN220281404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1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44338U (zh) 一种折叠手推车
US20230249730A1 (en) Double-decker collapsible cart
CN220281404U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拖车
CN2428383Y (zh) 童车
CN201664029U (zh) 卡车驾驶室可折叠式小桌
CN113135211A (zh) 一种折叠车及其折叠方法
CN209667295U (zh) 折叠式电动三轮车
CN215475216U (zh) 一种可折叠的手推车
CN220192405U (zh) 一种可折叠拉杆箱折叠式支撑架
CN111660911A (zh) 一种房车折叠式升降床结构
CN213370983U (zh) 一种沙发墩
CN218839510U (zh) 一种折叠手推车用底座构件及车架
CN211252742U (zh) 一种简易儿童推车车架及其推车
CN214325122U (zh) 一种底板大小可调节的推拉车
CN219295449U (zh) 一种可折叠的露营车
CN2478913Y (zh) 箱式折叠自行车
CN220518313U (zh) 一种双层折叠车
CN211391565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自行车
CN2348669Y (zh) 固定腿方便桌
CN212465523U (zh) 一种可折叠儿童凳
CN220721097U (zh) 一种多功能露营车折叠结构
CN220130155U (zh) 一种具有双中心底架的手推车
CN208665191U (zh) 用于地铁车厢内的座椅
CN221044511U (zh) 一种露营车
CN218558887U (zh) 一种折叠车架及折叠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