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3424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3424U
CN220273424U CN202322020135.1U CN202322020135U CN220273424U CN 220273424 U CN220273424 U CN 220273424U CN 202322020135 U CN202322020135 U CN 202322020135U CN 220273424 U CN220273424 U CN 220273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rear end
energy automobile
automobile motor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01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伟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rsi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rsi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rsi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rsi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01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3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3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3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上设有轴支架,轴支架上设有轴孔,轴支架在端盖本体的一端上设有凸起部,轴支架在端盖本体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槽;凸起部上设有缺口,凸起部上设有接线槽,接线槽的一端与缺口连接;轴支架的外侧环绕设有若干连接孔柱,轴支架上还设有若干用于连接轴支架和若干连接孔柱的加强散热筋,加强散热筋贯穿设置在端盖本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能够有效保障后端盖的结构强度,整体结构密封性好,同时还具有散热效果好、防尘效果好、方便走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仅仅对电机的后端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结构比较简单,功能比较少。然而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机的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传统的后端盖结构无法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不利于电机散热。在一些现有设计中,采用在后端盖上开设散热孔等操作以提高后端盖散热效果,然而这样的开孔结构使得后端盖整体强度降低,而且不利于电机密封性设计,也使得灰尘容易进入并积攒在电机内部,影响电机散热,从而实际上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反而更容易使得电机损伤而造成电机使用寿命下降。此外,在传统的后端盖走线设计中,通常需要在后端盖上开孔,同样不利于电机密封性设计,影响电机正常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能够有效保障后端盖的结构强度,整体结构密封性好,同时还具有散热效果好、防尘效果好、方便走线等优点。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上设有轴支架,所述轴支架上设有轴孔,所述轴支架在所述端盖本体的一端上设有凸起部,所述轴支架在所述端盖本体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缺口,所述凸起部上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的一端与所述缺口连接;所述轴支架的外侧环绕设有若干连接孔柱,所述轴支架上还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所述轴支架和若干所述连接孔柱的加强散热筋,所述加强散热筋贯穿设置在所述端盖本体的两端。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的顶部边缘上设有若干凸部锁紧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柱贯穿所述端盖本体,所述连接孔柱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开口部,所述连接孔柱朝向所述凸起部的一侧设有封口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口部的外表面呈弧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相邻所述连接孔柱的所述开口部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加强筋上设有加强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柱设置在两个相邻所述连接孔柱的中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顶部设有若干槽部锁紧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本体的边缘设有裙边,所述裙边上设有若干连接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散热筋和所述连接孔柱均匀环绕分布在所述轴支架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通过在轴支架上设置加强散热筋,并且通过加强散热筋与连接孔柱连接在一起,能够有效保障后端盖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够起到有效的散热作用。此外,在加强散热筋设置的前提下,加强散热筋将端盖本体分成多个小腔室,这种镂空的结构也更有利于进行散热。进一步地,加强散热筋贯穿端盖本体设置,从而可以实现内外热量传导,整体结构密封性好,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开孔具有防尘的效果。更进一步地,凸起部上设有接线槽,接线槽的一端与缺口连接,从而方便在避免开空的情况下进行走线,有利于保持整体结构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端盖本体;110、裙边;111、连接安装孔;200、轴支架;210、轴孔;220、凸起部;221、缺口;222、凸部锁紧孔;230、安装槽;231、槽部锁紧孔;240、接线槽;300、连接孔柱;310、开口部;320、封口部;400、加强散热筋;500、连接加强筋;510、加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紧贴”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00,端盖本体100上设有轴支架200,轴支架200上设有轴孔210,轴支架200在端盖本体100的一端上设有凸起部220,轴支架200在端盖本体100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槽230;凸起部220上设有缺口221,凸起部220上设有接线槽240,接线槽240的一端与缺口221连接;轴支架200的外侧环绕设有若干连接孔柱300,轴支架200上还设有若干用于连接轴支架200和若干连接孔柱300的加强散热筋400,加强散热筋400贯穿设置在端盖本体100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轴支架200上设置加强散热筋400,并且通过加强散热筋400与连接孔柱300连接在一起,能够有效保障后端盖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够起到有效的散热作用。此外,在加强散热筋400设置的前提下,加强散热筋400将端盖本体100分成多个小腔室,这种镂空的结构也更有利于进行散热。进一步地,加强散热筋400贯穿端盖本体100设置,从而可以实现内外热量传导,整体结构密封性好,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开孔具有防尘的效果。更进一步地,凸起部220上设有接线槽240,接线槽240的一端与缺口221连接,从而方便在避免开空的情况下进行走线,有利于保持整体结构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强散热筋400和连接孔柱300均匀环绕分布在轴支架200的外侧,保持加强散热筋400的均匀受力,有利于均匀分担整体的受力,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孔柱300贯穿端盖本体100,连接孔柱300朝向安装槽230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开口部310,连接孔柱300朝向凸起部220的一侧设有封口部3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封口部320的外表面呈弧面设置,有利于辅助进行受热或散热,提高整体结构的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相邻连接孔柱300的开口部310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加强筋500,提高连接孔柱300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地,连接加强筋500上设有加强柱510,进一步加强整体结构的强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加强柱510设置在两个相邻连接孔柱300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加强柱510能够均匀分担两个相邻连接孔柱300的受力,为连接孔柱300提供有效的加固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起部220的顶部边缘上设有若干凸部锁紧孔222,安装槽230的侧壁顶部设有若干槽部锁紧孔231,端盖本体100的边缘设有裙边110,裙边110上设有若干连接安装孔111,实现后端盖整体的安装连接和锁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本体(100),所述端盖本体(100)上设有轴支架(200),所述轴支架(200)上设有轴孔(210),所述轴支架(200)在所述端盖本体(100)的一端上设有凸起部(220),所述轴支架(200)在所述端盖本体(100)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槽(230);所述凸起部(220)上设有缺口(221),所述凸起部(220)上设有接线槽(240),所述接线槽(240)的一端与所述缺口(221)连接;所述轴支架(200)的外侧环绕设有若干连接孔柱(300),所述轴支架(200)上还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所述轴支架(200)和若干所述连接孔柱(300)的加强散热筋(400),所述加强散热筋(400)贯穿设置在所述端盖本体(100)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0)的顶部边缘上设有若干凸部锁紧孔(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柱(300)贯穿所述端盖本体(100),所述连接孔柱(300)朝向所述安装槽(230)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开口部(310),所述连接孔柱(300)朝向所述凸起部(220)的一侧设有封口部(3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320)的外表面呈弧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连接孔柱(300)的所述开口部(310)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加强筋(5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强筋(500)上设有加强柱(5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柱(510)设置在两个相邻所述连接孔柱(300)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30)的侧壁顶部设有若干槽部锁紧孔(2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100)的边缘设有裙边(110),所述裙边(110)上设有若干连接安装孔(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散热筋(400)和所述连接孔柱(300)均匀环绕分布在所述轴支架(200)的外侧。
CN202322020135.1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 Active CN220273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0135.1U CN220273424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0135.1U CN220273424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3424U true CN220273424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0135.1U Active CN220273424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3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94456B2 (ja) バッテリケース
CN211295167U (zh) 一种新型电池结构
JP2014103120A (ja) バッテリケース
CN22027342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后端盖
CN206533226U (zh) 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
CN215184248U (zh) 顶盖结构及电池
CN212378115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8622828U (zh) 动力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及动力电池系统
CN112259928A (zh) 电池顶盖结构
CN211455795U (zh) 一种电芯固定装置
CN220985997U (zh) 一种显示屏前后维护专用电源模组与箱体之间的连接机构
CN216819562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紧固型机壳
CN215582107U (zh) 一种密封防护式交流控制器总成
CN213628844U (zh) 一种密封定位配合紧固连接件
CN218788469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7903307U (zh) 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汽车
CN220754572U (zh) 带有限位结构的电机端盖组件
CN216721853U (zh) 一种用于车载主动安全监控盒的散热结构
CN218678643U (zh) 电机及洗涤设备
CN220209564U (zh) 一种大功率t形分线器
CN216958352U (zh) 电池箱、电池模组和车辆
CN215720783U (zh) 一种纺织设备易维护便捷配合组件
CN219554725U (zh) 方便安装的洗衣机电机端盖
CN217507525U (zh) 一种储能电池底座
CN213017084U (zh) 一种密封紧固防松安全连接法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