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8517U -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8517U
CN220248517U CN202321965605.5U CN202321965605U CN220248517U CN 220248517 U CN220248517 U CN 220248517U CN 202321965605 U CN202321965605 U CN 202321965605U CN 220248517 U CN220248517 U CN 220248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valve core
cavit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56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宝石
孙坚
王文翔
戴金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Amakai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Amakai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Amakai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Amakai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56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8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8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8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包括阀体和活动连接在阀体上的阀盖,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进油口与第一阀腔的底部连通,第一出油口与第一阀腔的侧壁连通,第一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一阀芯,第一阀芯与阀盖间设有用于驱使第一阀芯与第一进油口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一弹簧;第二出油口与第二阀腔的侧壁连通,阀体设有与第二阀腔的底部连通的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还与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二阀芯,第二阀芯与阀盖间设有用于驱使第二阀芯与第二进油口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二弹簧。通过设置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可提高负载的运动平稳性。

Description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背景技术
在液压系统回油管路上增加背压阀,以形成一定的阻力,进而产生背压,采用背压回路的目的是提高负载的运动平稳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油缸的爬行现象。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8097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不同流量下背压压力的背压阀,属于液压阀技术领域。包括阀体和配合安装在阀体盲孔内的阀芯;阀体右端开设有连通阀体盲孔的油口Ⅰ;阀芯左端开设有盲孔,阀芯上开设有贯穿阀芯的径向的左节流通道和右节流通道;在阀体上开设有连通左节流通道的油口Ⅱ和连通右节流通道的油口Ⅲ;在左节流通道和右节流通道之间的阀芯表面设有台肩;在左节流通道和台肩之间设有可调节流通道;当阀芯向左移动时,台肩逐渐封闭所述可调节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可调节不同流量下的背压压力,既满足系统需求又不会使背压过大浪费能量;可实现双向背压。
上述中国专利所公开的背压阀不能实现二级回油,另外,上述背压阀也不具备补油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通过设置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可提高负载的运动平稳性,另外,通过内置单向阀结构,实现补油,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包括阀体和活动连接在阀体上的阀盖,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腔的开口端和第二阀腔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阀盖;
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阀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一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一阀芯,第一阀芯与所述阀盖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进油口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一弹簧;
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二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阀体设有与第二阀腔的底部连通的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还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二阀芯,第二阀芯与所述阀盖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二进油口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二弹簧;
所述第一阀芯开启后,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进油口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开启后,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二进油口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开启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阀盖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一弹簧的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阀盖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弹簧的第二弹簧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设有阀芯油口、补油口和阀芯腔;
所述阀芯油口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腔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补油口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出油口,阀芯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三阀芯,第三阀芯的一端与第一阀芯间形成有负压腔,第三阀芯的另一端设有引流孔,引流孔将所述负压腔与所述阀芯油口连通,所述负压腔内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三阀芯与所述阀芯油口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三弹簧;
所述第三阀芯开启后,第三阀芯与所述阀芯油口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阀芯油口与补油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腔的开端口朝向所述阀盖,且阀芯腔的开端口设置有螺纹堵,所述第三弹簧置于第三阀芯与螺纹堵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阀芯与所述螺纹堵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三弹簧的第三弹簧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盖通过螺栓与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可提高负载的运动平稳性,另外,通过内置单向阀结构,实现补油,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图中,1、第三阀芯,11、引流孔,2、第三弹簧,3、第一阀芯,31、阀芯油口,32、补油口,4、螺纹堵,5、第一弹簧,6、阀盖,7、第二阀芯,8、第二弹簧,9、阀体,91、第一进油口,92、第一出油口,93、第二进油口,94、第二出油口。
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包括阀体9和活动连接在阀体9上的阀盖6,具体地,所述阀盖6通过螺栓与阀体9连接。所述阀体9上设有第一进油口91、第一出油口92、第二进油口93、第二出油口94、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如图1所示,第一阀腔位于阀体9的左侧,第二阀腔位于阀体9的右侧,第一阀腔的开口端和第二阀腔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阀盖6。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进油口91与所述第一阀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92与所述第一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一阀芯3,第一阀芯3与所述阀盖6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阀芯3与所述第一进油口91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一弹簧5。在第一进油口91无液压力的作用或者作用于第一进油口91的液压力低于第一弹簧5所提供的弹簧力时,第一阀芯3在第一弹簧5的作用下则紧密的与所述第一进油口91的孔口密封接触,使得第一进油口91与第一出油口92处于断开连通的状态,第一进油口91处的液压油无法到达第一出油口92。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进油口93与所述第二阀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92也与所述第二进油口93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94与所述第二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二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二阀芯7,第二阀芯7与所述阀盖6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阀芯7与所述第二进油口93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二弹簧8。在第二进油口93无液压力的作用或者作用于第二进油口93的液压力低于第二弹簧8所提供的弹簧力时,第二阀芯7在第二弹簧8的作用下则紧密的与所述第二进油口93的孔口密封接触,使得第二进油口93与第二出油口94处于断开连通的状态,第二进油口93处的液压油无法到达第二出油口94。
所述第一阀芯3开启后,第一阀芯3与所述第一进油口91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进油口91与第一出油口92连通;所述第二阀芯7开启后,第二阀芯7与所述第二进油口93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二进油口93与第二出油口94连通;所述第二阀芯7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阀芯3的开启压力。
如图2所示,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液压原理图,图2中的P1、P2、T1、T2分别对应图1中的第一进油口91、第二进油口93、第一出油口92和第二出油口94;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液压油从第一进油口91进入回油背压结构,当第一进油口91处的液压油克服第一弹簧5的阻力推开第一阀芯3,第一进油口91与第一出油口92导通,第一进油口91处的液压油则通过第一出油口92回液压油箱。另外,流向第一出油口92的液压油还作用于第二进油口93,但由于第二阀芯7的开启压力比第一阀芯3的开启压力大,一般情况下,第二进油口93与第二出油口94处于断开连通的状态,第二进油口93处的液压油无法到达第二出油口94。当第一进油口91处的流量突然增大时,使得作用于第二进油口93的液压油克服第二弹簧8的阻力推开第二阀芯7,第二进油口93与第二出油口94导通,第二进油口93处的液压油则通过第二出油口94回液压油箱,即此时第一进油口91处的液压油分别通过第一出油口92和第二出油口94流回液压油箱。
基于上述二级回油背压结构的应用,在液压系统中,一般情况下通过第一级背压回油油路回油,第一级背压回油油路常接散热器;当系统流量异常增长,可同时借助第二级背压回油油路旁通回油,减少系统发热及减轻对散热器的冲击。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3和所述阀盖6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一弹簧5的第一弹簧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3和阀盖6均设有用于放置第一弹簧5的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二阀芯7与所述阀盖6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弹簧8的第二弹簧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芯7和阀盖6均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弹簧8的第二弹簧腔。第一弹簧腔和第二弹簧腔的设置可以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避免弹簧发生偏斜。
当执行机构由于某种动作而产生负压时,需要通过液压油箱进行补油,为此,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3设有阀芯油口31、补油口32和阀芯腔。
如图1所示,所述阀芯油口31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腔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进油口91,所述补油口32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出油口92,阀芯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三阀芯1,第三阀芯1的一端与第一阀芯3间形成有负压腔,第三阀芯1的另一端设有引流孔11,引流孔11将所述负压腔与所述阀芯油口31连通,即负压腔与第一进油口91间导通。所述负压腔内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三阀芯1与所述阀芯油口31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三弹簧2;第三阀芯1在第三弹簧2的弹簧力和负压腔中液压油的液压力所形成的合力作用下与所述阀芯油口31的孔口密封接触,使得阀芯油口31与补油口32处于断开连通的状态,补油口32处的液压油无法到达阀芯油口31。
所述第三阀芯1开启后,第三阀芯1与所述阀芯油口31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阀芯油口31与补油口32连通。
本实用新型补油的工作原理为:当液压系统的油路中出现需要补油的状况时,在油路中形成了一定的负压,从而导致负压腔中的压力降低,负压腔中液压油的压力和第三弹簧2的压力形成的对第三阀芯1的合力降低,当低于补油口32中油液的作用力时,推开第三阀芯1,阀芯油口31与补油口32导通,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经第一出油口92、补油口32、阀芯油口31和第一进油口91对液压系统的油路进行补油。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腔的开端口朝向所述阀盖6,且阀芯腔的开端口设置有螺纹堵4,螺纹堵4与第一阀芯3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置于第三阀芯1与螺纹堵4之间。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阀芯1与所述螺纹堵4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三弹簧2的第三弹簧腔,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阀芯1和螺纹堵4均设有用于放置第三弹簧2的第三弹簧腔。第三弹簧腔的设置可以在第三弹簧2发生形变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避免第三弹簧2发生偏斜。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9)和活动连接在阀体(9)上的阀盖(6),阀体(9)上设有第一进油口(91)、第一出油口(92)、第二出油口(94)、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腔的开口端和第二阀腔的开口端均朝向所述阀盖(6);
所述第一进油口(91)与所述第一阀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92)与所述第一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一阀芯(3),第一阀芯(3)与所述阀盖(6)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阀芯(3)与所述第一进油口(91)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一弹簧(5);
所述第二出油口(94)与所述第二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阀体(9)设有与第二阀腔的底部连通的第二进油口(93),所述第一出油口(92)还与所述第二进油口(93)连通,所述第二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二阀芯(7),第二阀芯(7)与所述阀盖(6)间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阀芯(7)与所述第二进油口(93)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二弹簧(8);
所述第一阀芯(3)开启后,第一阀芯(3)与所述第一进油口(91)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进油口(91)与第一出油口(92)连通;所述第二阀芯(7)开启后,第二阀芯(7)与所述第二进油口(93)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第二进油口(93)与第二出油口(94)连通;所述第二阀芯(7)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阀芯(3)的开启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3)和所述阀盖(6)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一弹簧(5)的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二阀芯(7)与所述阀盖(6)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弹簧(8)的第二弹簧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3)设有阀芯油口(31)、补油口(32)和阀芯腔;
所述阀芯油口(31)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腔的底部和所述第一进油口(91),所述补油口(32)分别连通所述阀芯腔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出油口(92),阀芯腔内可滑动地设有第三阀芯(1),第三阀芯(1)的一端与第一阀芯(3)间形成有负压腔,第三阀芯(1)的另一端设有引流孔(11),引流孔(11)将所述负压腔与所述阀芯油口(31)连通,所述负压腔内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三阀芯(1)与所述阀芯油口(31)的孔口密封接触的第三弹簧(2);
所述第三阀芯(1)开启后,第三阀芯(1)与所述阀芯油口(31)的孔口脱离密封接触使得所述阀芯油口(31)与补油口(3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腔的开端口朝向所述阀盖(6),且阀芯腔的开端口设置有螺纹堵(4),所述第三弹簧(2)置于第三阀芯(1)与螺纹堵(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芯(1)与所述螺纹堵(4)中至少一个设有用于放置第三弹簧(2)的第三弹簧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6)通过螺栓与阀体(9)连接。
CN202321965605.5U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Active CN220248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5605.5U CN220248517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5605.5U CN220248517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8517U true CN220248517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2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5605.5U Active CN220248517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8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5165B (zh) 一种新型三通减压阀
CN202851491U (zh) 用于装载机变量系统的负载敏感多路阀
CN108223493A (zh) 一种先导比可变的平衡阀
CN220248517U (zh) 一种二级回油背压结构
CN110285104B (zh) 定差溢流阀及工程机械
CN201269329Y (zh) 三通减压阀
CN102678650B (zh) 一种双泵合流进油阀
CN201513403U (zh) 一种多级油缸集成控制液压阀组
CN104963905B (zh) 双级溢流卸荷阀
CN208417115U (zh) 一种液压式自动调平衡阀组
CN203892648U (zh) 一种差动式安全阀及采用该阀的进油连接板总成
CN109477499B (zh) 阀装置
CN113833706B (zh) 一种低冲击大流量调距桨双向锁止阀
CN201874908U (zh) 一种工程机械空调专用阀
CN201380583Y (zh) 注塑机开模背压组件
CN2416266Y (zh) 优先卸荷阀
CN201155437Y (zh) 集成式微溢流节能轴向泵
CN200993253Y (zh) 电控集成单向阀
CN107461518B (zh) 回油单向阀
CN201991862U (zh) 正反馈大流量插装式多路换向阀组
CN212376999U (zh) 用于大型液压二通插装阀快速开启的控制结构
CN212376989U (zh) 一种蓄能器储能控制结构
CN109026888A (zh) 一种回转缓冲阀
CN212509038U (zh) 一种三级压力控制阀
CN105134677A (zh) 一种快速液压换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