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5923U - 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5923U
CN220245923U CN202322309749.1U CN202322309749U CN220245923U CN 220245923 U CN220245923 U CN 220245923U CN 202322309749 U CN202322309749 U CN 202322309749U CN 220245923 U CN220245923 U CN 220245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mould
protrusion
mold half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97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冯豫海
马文琳
黄林华
展贵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Qux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uanda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Qux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uanda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Qux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uanda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Qux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97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5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5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5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具,涉及模具领域。该模具包括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第一半模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沿第一方向,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相对设置,第一模体、第二模体和第二半模配合以形成型腔,第一模体面向第二半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部,第二半模面向第一半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部,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设置于型腔之中,第一凸部在第一凹部的投影在第一凹部内或者与第一凹部重合。第一半模为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的分体式结构,对第一半模的磨损部分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零件或产品的工具。它通常由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具有所需零件形状的空腔或凹凸结构。模具可用于注塑、压铸、挤出、冲压和热弯等各种制造工艺。
举例而言,热弯制造工艺是在制造手机玻璃后盖常用到的工艺,其大致流程为,将2D平面玻璃放入模具之中,通过热弯设备高温热压,得到3D曲面形状的玻璃产品。
发明人发现,在模具受力集中的区域,模具容易产生磨损,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以热弯制造工艺为例,目前,为了提高手机的外观美观度,部分手机的玻璃后盖具有“火山口”结构,即玻璃后盖具有凸起结构,为了形成凸起结构,模具需要在型腔之中对应设置凸起和凹槽,在热弯成型时,凸起和凹槽合拢挤压,导致这部分区域受力较为集中,并且受到的作用力也较大,进而导致凸起和凹槽容易发生磨损,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第一半模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沿第一方向,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相对设置,第一模体、第二模体和第二半模配合以形成型腔,第一模体面向第二半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部,第二半模面向第一半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部,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设置于型腔之中,第一凸部在第一凹部的投影在第一凹部内或者与第一凹部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体背向第二半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部,沿第一方向,第二凸部在第一凸部的投影位于第一凸部内或者与第一凸部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体面向第二半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部,第一凸部设置于第三凸部,第二模体面向第二半模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部,第二半模面向第一半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部,第三凸部、第四凸部和第二凹部配合以形成型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部的边缘与第二半模之间通过第一弧面过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部的边缘与第二半模之间通过第一弧面过渡,第一凸部的边缘与第一模体之间通过第二弧面过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过压厚度为M,满足,0.005mm<M<0.0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的过压厚度为L,满足,0<L<0.0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半模设置有导向部,第二半模对应导向部设置有导向槽,或,第二半模设置有导向部,第一半模对应导向部设置有导向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槽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半模或第二半模,导向槽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半模或第二半模,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分别设置有导向部或导向槽,第二半模对应设置有导向槽或导向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半模为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的分体式结构,首先,对于模具受力较为集中的部分,在磨损之后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其次,在使用时,可以针对不同的设计预制多种结构不同的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通过多种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选择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第一半模,进而型腔的形状发生改变,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能够适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节省了模具制造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再有,坯料形成凸起结构时,坯料所需的挤压力更大,而坯料其他部分所需的挤压力则更小,因此,可以对第一模体施加更大的压力以使坯料形成凸起结构,而对不需要形成凸起结构的第二模体施加较小的压力保证坯料的其他部分能够成型,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模具(示出了第一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模具(示出了第一凸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二半模;11、第一凹部;111、第一弧面;112、第二凹部;1121、第一面;12、导向槽;2、第一半模;21、第一模体;211、第一凸部;2111、第二弧面;212、第二凸部;213、第三凸部;2131、第二面;22、第二模体;221、第四凸部;2211、第三面;23、导向部;3、坯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申请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大于或等于两个;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
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第一半模2包括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沿第一方向,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相对设置,第一模体21、第二模体22和第二半模1配合以形成型腔,第一模体21面向第二半模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部211,第二半模1面向第一半模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部11,第一凸部211和第一凹部11设置于型腔之中,第一凸部211在第一凹部11的投影在第一凹部11内或者与第一凹部11重合。
第一方向为图中Z轴所示的方向,第一方向还可以是竖直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可以用于热弯成型工艺,即将坯料3放置于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之间,当二者合拢时,能够将坯料3成型为所需的形状。
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可以用于形成不同的结构或者相同的机构,例如,第一模体21可以和第二半模1配合使坯料3形成凸起结构,第二模体22可以和第二半模1配合形成凸起结构或者平面结构。
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可以沿某一个方向依次排列,或者,第二模体22可以围绕第二模体22设置,再或者,第一模体21可以围绕第二模体22设置。
在使用时,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可以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即二者仅相互抵靠形成第一半模2。或者,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可以通过例如螺栓等连接件相互连接组成一个整体,以形成第一半模2。
型腔是用于坯料3成型的空间,坯料3容纳于型腔之中,使得坯料3能够被挤压形成型腔的形状。
第一凸部211可以和第一模体21一体成型,或者第一凸部211可以是单独的部件连接于第一模体21。
沿第一方向,型腔位于第二半模1之中的部分包括有面向第一半模2的第一面1121,第一凹部11可以形成于第一面1121。
第一凸部211和第一凹部11配合,用于形成对坯料3形成凸起结构。
相比于传统的模具,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半模2为包括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的分体式结构,首先,对于模具受力较为集中的部分,例如设置有第一凸部211的第一模体21,在磨损之后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其次,在使用时,可以针对不同的设计预制多种结构不同的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通过多种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选择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第一半模2,进而型腔的形状发生改变,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能够适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节省了模具制造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再有,坯料3形成凸起结构时,坯料3所需的挤压力更大,而坯料3其他部分所需的挤压力则更小,因此,可以对第一模体21施加更大的压力以使坯料3形成凸起结构,而对不需要形成凸起结构的第二模体22施加较小的压力保证坯料3的其他部分能够成型,提高了产品质量。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体21背向第二半模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部212,沿第一方向,第二凸部212在第一凸部211的投影位于第一凸部211内或者与第一凸部211重合。
第二凸部212凸出于第一模体21的高度为H,H可以为0.001mm-0.01mm中的任意值。
目前,现有的热弯成型设备大致结构如下:热弯成型设备包括有工作平台和作用端,使用时,模具放置于工作平台,作用端向工作平台移动,直至作用端抵靠于模具,向模具施加压力,使得型腔之中的坯料3能够成型。在将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使用于热弯成型设备时,可以将第二半模1放置于工作台面,作用端抵靠于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背向第二半模1的一侧,使得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能够与第二半模1合拢。
通过在第一模体21设置第二凸部212,能够提高坯料3的凸起结构的成型效果。具体而言,由于第二凸部212凸出于第一模体21,因此在作用端作用于模具时,第二凸部212会首先与作用端接触,使得第一模体21相比于第二模体22的移动距离更大,进而使得坯料3在第一凸部211处受到的挤压力更大,因此能够增加凸起结构的成型效果。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体21面向第二半模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部213,第一凸部211设置于第三凸部213,第二模体22面向第二半模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部221,第二半模1面向第一半模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部112,第三凸部213、第四凸部221和第二凹部112配合以形成型腔。
沿第一方向,第三凸部213包括面向第二半模1的第二面2131,第一凸部211可以设置于第二面2131。
在第二半模1设置有第一凹部11的实施例中,第一凹部11设置于第二凹部112之中。
通过第三凸部213、第四凸部221和第二凹部112配合以形成型腔,一方面,使得型腔能够远离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的交界处,降低外界杂质从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之间进入型腔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第三凸部213和第四凸部221能够保证坯料3受到足够的挤压力。再有,第三凸部213和第四凸部221共同与第二凹部112配合,能够提高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的配合精度。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部11的边缘与第二半模1之间通过第一弧面111过渡。
第一凹部11的边缘与第二半模1之间通过第一弧面111过渡是指第一凹部11与第二半模1设置第一凹部11的表面之间通过第一弧面111过渡。例如,在位于第二半模1的型腔包括第一面1121的实施例中,第一凹部11的边缘便与第一面1121通过第一弧面111过渡连接。
第一弧面111首先能够降低了第一凹部11的加工难度。其次,第一弧面111能够为坯料3处于第一凹部11之中的部分提供一定形变间隙,举例而言,玻璃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因此,假若第一凹部11的边缘未设置第一弧面111,那么在对玻璃成型凸起结构的过程中,由于玻璃的膨胀便可能发生挤料现象,降低成型效果。再有,第一弧面111使得坯料3的其他部分与凸起结构能够顺滑过渡,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以及成型后的结构强度。
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部211的边缘与第一模体21之间通过第二弧面2111过渡。
第一凸部211的边缘与第一模体21之间通过第二弧面2111过渡是指第一凸部211与第一模体21设置第一凹部11的表面之间通过第一弧面111过渡。例如,在第一模体21包括第三凸部213,第三凸部213包括第二面2131的实施例中,第一凹部11的边缘便与第二面2131通过第二弧面2111过渡连接。
首先,第二弧面2111能够降低第一凸部211的加工难度,其次,第二弧面2111和第一弧面111配合,使得坯料3能够形成弧面结构,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以及成型后的结构强度。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面111和第二弧面2111的过压厚度为M,满足,0.005mm<M<0.015mm。
过压厚度是指坯料3的初始厚度与模具在坯料3的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之间的间距的差值。举例而言,坯料3在第一弧面111和第二弧面2111之间的部分的厚度为T,当第一模体21和第二半模1合拢时,第一弧面111和第二弧面2111的间距为P,那么过压厚度M=T-P。
假若M<0.005mm,第一弧面111和第二弧面2111之间的成型效果较差,假若M>0.015mm,容易导致使坯料3形成的弧面变形。
当M满足0.005mm<M<0.015mm时,第一弧面111和第二弧面2111配合,能够提高了对坯料3的弧面成型效果。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的过压厚度为L,满足,0<L<0.02mm。
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的过压厚度L是指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在第一凸部211和第一凹部11配合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过压厚度。举例而言,在位于第二半模1的型腔包括第一面1121,第三凸部213包括面向第二半模1的第二面2131的实施例中,第一面1121和第二面2131之间的间距为U,坯料3在第一面1121和第二面2131之间的部分的厚度为T,则T-U的值便为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的过压厚度L。再举例而言,在第二模体22面向第二半模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部221的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四凸部221包括面向第二半模1的第三面2211,第一面1121和第三面2211之间的间距为R,R-U的值便为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的过压厚度L。
当L满足0<L<0.02mm时,既能够提高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对坯料3平面部分的成型效果。又能够降低合模压力过大对坯料3造成损伤的风险。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半模2设置有导向部23,第二半模1对应导向部23设置有导向槽12,或,第二半模1设置有导向部23,第一半模2对应导向部23设置有导向槽12。
导向部23和导向槽12配合,对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起到了定位作用,当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合模时,导向部23插入导向槽12之中,使得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能够准确配合,提高了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的配合精度。并且,导向部23和导向槽12配合,能够降低第一半模2和第二半模1在合模时发生横向错位的风险。
导向部23可以设置多个,对应的导向槽12也可以设置多个。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槽12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半模2或第二半模1,导向槽12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半模2或第二半模1,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第二方向可以是图中X轴所示的方向,也可以是图中Y轴所示的方向。第二方向还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的宽度方向。
由于手机玻璃后盖多为长方形,因此当第二方向为宽度方向时,便于工作人员手持模具时,观察导向槽12和导向部23的相对位置,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便于使用者单手操作。
导向槽12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半模2或第二半模1,便于设置于第二半模1或第一半模2的导向部23沿第一方向插入导向槽12之中。
导向槽12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半模2或第二半模1,既便于加工导向槽12,并且便于导向槽12和导向部23配合。举例而言,假若导向槽12并未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半模2或第二半模1,则对导向槽12或者导向部23的加工尺寸精度较高,否则导向槽12可能无法插入导向部23之中,而将导向部23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半模2或第二半模1,即使导向槽12或者导向部23具有一定尺寸误差,导向部23仍旧能够插入导向槽12之中。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分别设置有导向部23或导向槽12,第二半模1对应设置有导向槽12或导向部23。
第一模体21可以设置导向槽12,第二模体22可以设置导向部23。或者,第一模体21设置可以导向部23,第二模体22可以设置导向槽12,再或者,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可以均设置导向部23或者导向槽12。
通过在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分别设置导向部23或导向槽12,提高了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合模时的定位精度。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申请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半模(2),包括第一模体(21)和第二模体(22);
第二半模(1),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半模(2)和所述第二半模(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模体(21)、所述第二模体(22)和所述第二半模(1)配合以形成型腔,所述第一模体(21)面向所述第二半模(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部(211),所述第二半模(1)面向所述第一半模(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部(11),所述第一凸部(211)和所述第一凹部(11)设置于所述型腔之中,所述第一凸部(211)在所述第一凹部(11)的投影在所述第一凹部(11)内或者与所述第一凹部(11)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21)背向所述第二半模(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部(212),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凸部(212)在所述第一凸部(211)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凸部(211)内或者与所述第一凸部(211)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21)面向所述第二半模(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部(213),所述第一凸部(211)设置于所述第三凸部(213),所述第二模体(22)面向所述第二半模(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部(221),所述第二半模(1)面向所述第一半模(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部(112),所述第三凸部(213)、第四凸部(221)和所述第二凹部(112)配合以形成所述型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11)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半模(1)之间通过第一弧面(111)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11)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半模(1)之间通过第一弧面(111)过渡,所述第一凸部(211)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模体(21)之间通过第二弧面(2111)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111)和所述第二弧面(2111)的过压厚度为M,满足,0.005mm<M<0.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模(2)和所述第二半模(1)的过压厚度为L,满足,0<L<0.02mm。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模(2)设置有导向部(23),所述第二半模(1)对应所述导向部(23)设置有导向槽(12),或,所述第二半模(1)设置有导向部(23),所述第一半模(2)对应所述导向部(23)设置有导向槽(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2)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半模(2)或第二半模(1),所述导向槽(12)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半模(2)或所述第二半模(1),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21)和所述第二模体(22)分别设置有所述导向部(23)或所述导向槽(12),所述第二半模(1)对应设置有所述导向槽(12)或所述导向部(23)。
CN202322309749.1U 2023-08-28 2023-08-28 模具 Active CN220245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9749.1U CN220245923U (zh) 2023-08-28 2023-08-28 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9749.1U CN220245923U (zh) 2023-08-28 2023-08-28 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5923U true CN220245923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70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9749.1U Active CN220245923U (zh) 2023-08-28 2023-08-28 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5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52177A1 (ja)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射出圧縮成形装置
CN220245923U (zh) 模具
CN101433988B (zh) 瓶颈型产品的模具加工方法
CN110814174B (zh) 耦合模具、热成形方法、及制备的整流蒙皮
CN210651601U (zh) 双色按键的注塑模具
CN109895326B (zh) 一种电机安装座模具
CN209869274U (zh) 透镜成型模具
CN210817392U (zh) 压铸模具
CN110539446A (zh) 双色按键的注塑模具
CN220482385U (zh) 塑胶模具对插结构
CN210651690U (zh) 模具用弹性压合机构
CN220297710U (zh) 一种刷卡机保护壳制造模具
CN210651721U (zh) 模具用斜顶出倒扣机构
CN111872302B (zh) 模具
CN101045329B (zh) 光学透镜注塑成形用模具
CN218399280U (zh) 一种模具的滑块仁定位结构
CN214773608U (zh) 一种两滑块内托模具
CN215614848U (zh) 一种改进型进水浇口用芯盒
CN210547995U (zh) 一种防敞口变形的锌合金压铸模具
CN210174013U (zh) 一种芯棒结构
CN218749008U (zh) 一种pos机面壳模具
CN212577450U (zh) 一种轮胎模具载荷块铸造工装
CN216032438U (zh) 一种透镜压制成型模具
CN212045548U (zh) 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模具
CN215508947U (zh) 一种用于加工金属产品的组合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