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0952U -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0952U
CN220230952U CN202321410613.3U CN202321410613U CN220230952U CN 220230952 U CN220230952 U CN 220230952U CN 202321410613 U CN202321410613 U CN 202321410613U CN 220230952 U CN220230952 U CN 220230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liding
driving
rota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06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卫华
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Ling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Li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Ling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Li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06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0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0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0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包括检测台的本体、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检测的转动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顶部的滑动槽、设于滑动槽内侧的带动块以及贯穿于带动块的第一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本体、转动盘、蜗杆、连接块以及夹持板,蜗杆通过扇形齿轮带动转动盘围绕固定轴发生转动,带动条通过连接块带动夹持板对不同直径的工件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解决了现有设备对工件进行检测时对工件固定的稳定性不好,不能够便捷的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进行夹持固定,容易导致工件脱离脱离或移位,不便于设备的对工件进行检测,影响设备对工件进行检测的效率和实用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
背景技术
空气轴承(又称为气浮轴承)指的是用气体(通常是空气,但也有可能是其它气体)作为润滑剂的滑动轴承,空气比油粘滞性小,耐高温,无污染,因而可用于高速机器、仪器及放射性装置中,但其负荷能力比油低,空气轴承分为三大类:空气静压轴承、空气动压轴承和挤压膜轴承,在一般工业中,空气静压轴承用得较广泛,为提高轴承质量,通常生产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检测。
现有设备对工件进行检测时对工件固定的稳定性不好,不能够便捷的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容易导致工件脱离或移位,不便于设备的对工件进行检测,影响设备对工件进行检测的效率和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包括检测台的本体、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检测的转动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顶部的滑动槽、设于滑动槽内侧的带动块、贯穿于带动块的第一螺杆、设于本体一侧且位于第一螺杆一端的第一电机、设于带动块顶部的移动座、开设于移动座内侧的安装腔、固定于安装腔内侧中心处的固定轴、套设于固定轴外侧的转动盘、套设于转动盘外侧的扇形齿轮、分别设于安装腔两侧的固定块、贯穿于两个固定块的蜗杆、设于蜗杆一端的第二电机、开设于转动盘顶部圆周排列的三个带动槽、设于带动槽内侧的滑动块、设于滑动块顶部的连接轴、套设于连接轴外侧的带动条、设于带动条顶部的连接块、设于连接块一端的夹持板以及开设于移动座顶部圆周排列的三个滑动通孔;
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本体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贯穿带动块且与其螺接,所述带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带动块截面为T字形,所述滑动槽截面为“凸”字形,所述扇形齿轮与蜗杆啮合,所述滑动块与带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带动条通过连接轴铰接,所述带动条与滑动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带动条与滑动通孔截面均为T字形,所述蜗杆与固定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安装于本体顶部的龙门架、开设于龙门架顶部的带动通孔、安装于龙门架一端的第一气缸、设于第一气缸一端的第一伸缩杆、设于第一伸缩杆一端的移动块、设于移动块顶部的第二气缸、设于第二气缸一侧的第二伸缩杆、设于第二伸缩杆底部的第三电机、设于第三电机一端的输出轴、设于输出轴底部的转动块以及用于对工件内侧进行支撑的贴合部件,所述移动块与带动通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贴合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转动块两侧的安装槽、设于安装槽底部的导向杆、套设于导向杆外侧的弹簧、设于弹簧一端的滑动杆、设于滑动杆一端的贴合板、开设于滑动杆外侧均匀排列的多个锁扣槽以及贯穿于转动块顶部的星型螺杆,所述滑动杆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截面为T字形,所述贴合板为弧形,所述星型螺杆贯穿转动块顶部且与其螺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底部且位于带动块两侧设有导向块,所述本体顶部且位于滑动槽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截面均为T字形。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一侧与贴合板一侧分别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截面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所述带动通孔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带动条两侧分别设有限位部,所述滑动通孔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部与限位凹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本体、滑动槽、带动块、第一螺杆、第一电机、移动座、安装腔、固定轴、转动盘、扇形齿轮、固定块、蜗杆、第二电机、带动槽、滑动块、连接轴、带动条、连接块、夹持板以及滑动通孔,第一螺杆贯穿本体且与其转动连接,第一螺杆贯穿带动块且与其螺接,带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带动块截面为T字形,滑动槽截面为“凸”字形,扇形齿轮与蜗杆啮合,滑动块与带动槽滑动连接,滑动块与带动条通过连接轴铰接,带动条与滑动通孔滑动连接,带动条与滑动通孔截面均为T字形,蜗杆与固定块转动连接,通过第一螺杆能够带动带动块在滑动槽内进行移动,同时带动块能够带动移动座进行移动,以便于移动座带动工件进行移动,提高取放工件进行检测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第二电机能够带动蜗杆进行双向转动,使蜗杆通过扇形齿轮带动转动盘围绕固定轴发生转动,转动盘转动的同时能够使滑动块在带动槽内进行滑动,使滑动块通过连接轴带动带动条进行移动,然后带动条通过连接块带动夹持板对不同直径的工件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提高设备对工件进行固定的稳定性和实用性,避免工件发生脱离或移位。
2、本实用新型通过龙门架、带动通孔、第一气缸、第一伸缩杆、移动块、第二气缸、第二伸缩杆、第三电机、输出轴、转动块以及贴合部件,移动块与带动通孔滑动连接,第一气缸通过第一伸缩杆带动移动块在带动通孔内进行移动,第二气缸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三电机进行上下移动,使第三电机带动输出轴一端的转动块进入工件内侧,使转动块带动工件进行转动,观察工件转动状态和转动的流畅性,提高设备对工件进行检测的效率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前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左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图2中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图3中C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固定轴、转动盘、扇形齿轮、固定块、蜗杆、第二电机以及带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固定轴、转动盘、扇形齿轮、固定块、蜗杆、第二电机、带动槽、滑动块、连接轴、带动条、连接块、夹持板、限位部以及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滑动槽;12、带动块;13、第一螺杆;14、第一电机;15、移动座;16、安装腔;17、固定轴;18、转动盘;19、扇形齿轮;20、固定块;21、蜗杆;22、第二电机;23、带动槽;24、滑动块;25、连接轴;26、带动条;27、连接块;28、夹持板;29、滑动通孔;30、龙门架;31、带动通孔;32、第一气缸;33、第一伸缩杆;34、移动块;35、第二气缸;36、第二伸缩杆;37、第三电机;38、输出轴;39、转动块;40、安装槽;41、导向杆;42、弹簧;43、滑动杆;44、贴合板;45、锁扣槽;46、星型螺杆;47、导向块;48、导向槽;49、防滑垫;261、限位部;291、限位凹槽;311、限位槽;34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包括检测台的本体1、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检测的转动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1顶部的滑动槽11、设于滑动槽11内侧的带动块12、贯穿于带动块12的第一螺杆13、设于本体1一侧且位于第一螺杆13一端的第一电机14、设于带动块12顶部的移动座15、开设于移动座15内侧的安装腔16、固定于安装腔16内侧中心处的固定轴17、套设于固定轴17外侧的转动盘18、套设于转动盘18外侧的扇形齿轮19、分别设于安装腔16两侧的固定块20、贯穿于两个固定块20的蜗杆21、设于蜗杆21一端的第二电机22、开设于转动盘18顶部圆周排列的三个带动槽23、设于带动槽23内侧的滑动块24、设于滑动块24顶部的连接轴25、套设于连接轴25外侧的带动条26、设于带动条26顶部的连接块27、设于连接块27一端的夹持板28以及开设于移动座15顶部圆周排列的三个滑动通孔29;
所述第一螺杆13贯穿本体1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3贯穿带动块12且与其螺接,所述带动块12与滑动槽11滑动连接,所述带动块12截面为T字形,所述滑动槽11截面为“凸”字形,所述扇形齿轮19与蜗杆21啮合,所述滑动块24与带动槽23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24与带动条26通过连接轴25铰接,所述带动条26与滑动通孔29滑动连接,所述带动条26与滑动通孔29截面均为T字形,所述蜗杆21与固定块20转动连接。
参考图2,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安装于本体1顶部的龙门架30、开设于龙门架30顶部的带动通孔31、安装于龙门架30一端的第一气缸32、设于第一气缸32一端的第一伸缩杆33、设于第一伸缩杆33一端的移动块34、设于移动块34顶部的第二气缸35、设于第二气缸35一侧的第二伸缩杆36、设于第二伸缩杆36底部的第三电机37、设于第三电机37一端的输出轴38、设于输出轴38底部的转动块39以及用于对工件内侧进行支撑的贴合部件,所述移动块34与带动通孔31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龙门架30、带动通孔31、第一气缸32、第一伸缩杆33、移动块34、第二气缸35、第二伸缩杆36、第三电机37、输出轴38、转动块39以及贴合部件,移动块34与带动通孔31滑动连接,第一气缸32通过第一伸缩杆33带动移动块34在带动通孔31内进行移动,第二气缸35通过第二伸缩杆36带动第三电机37进行上下移动,使第三电机37带动输出轴38一端的转动块39进入工件内侧,使转动块39带动工件进行转动,观察工件转动状态和转动的流畅性,提高设备对工件进行检测的效率和实用性。
参考图6,所述贴合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转动块39两侧的安装槽40、设于安装槽40底部的导向杆41、套设于导向杆41外侧的弹簧42、设于弹簧42一端的滑动杆43、设于滑动杆43一端的贴合板44、开设于滑动杆43外侧均匀排列的多个锁扣槽45以及贯穿于转动块39顶部的星型螺杆46,所述滑动杆43与安装槽4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43截面为T字形,所述贴合板44为弧形,所述星型螺杆46贯穿转动块39顶部且与其螺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槽40、导向杆41、弹簧42、滑动杆43、贴合板44、锁扣槽45以及星型螺杆46,滑动杆43与安装槽40滑动连接,滑动杆43截面为T字形,贴合板44为弧形,星型螺杆46贯穿转动块39顶部且与其螺接,弹簧42能够对滑动杆43进行推动,使滑动杆43带动贴合板44与工件内侧壁紧密贴合,然后利用星型螺杆46一端插入锁扣槽45内,使贴合板44与工件内侧壁紧密贴合,提高转动块39带动工件发生转动的稳定性。
参考图5,所述移动座15底部且位于带动块12两侧设有导向块47,所述本体1顶部且位于滑动槽11两侧开设有导向槽48,所述导向块47与导向槽48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47与导向槽48截面均为T字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向块47以及导向槽48,导向块47与导向槽48滑动连接,导向块47与导向槽48截面均为T字形,能够使两个导向块47对移动座15进行导向和限位,防止移动座15发生移位。
参考图6,所述夹持板28一侧与贴合板44一侧分别设有防滑垫49,所述防滑垫49截面为弧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防滑垫49,防滑垫49截面为弧形,夹持板28一侧的防滑垫49与工件外侧贴合,贴合板44一侧的防滑垫49与工件内侧壁贴合,能够提高夹持板28和贴合板44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的防滑性。
参考图2,所述移动块34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341,所述带动通孔31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311,所述限位块341与限位槽311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块341以及限位槽311,限位块341与限位槽311滑动连接,限位块341能够对移动块34进行导向和限位,增加移动块34与带动通孔31的接触面积,减小第一伸缩杆33的承重力。
参考图4,所述带动条26两侧分别设有限位部261,所述滑动通孔29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凹槽291,所述限位部261与限位凹槽291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部261以及限位凹槽291,限位部261与限位凹槽291滑动连接,使限位部261增加带动条26与滑动通孔29的接触面积,使限位部261对带动条26进行导向和限位,提高带动条26在滑动通孔29内进行滑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工件放置在移动座15顶部的三个夹持板28之间,然后启动第二电机22,使其带动蜗杆21进行转动,然后蜗杆21通过扇形齿轮19带动转动盘18围绕固定轴17发生转动,在转动盘18转动的同时滑动块24在带动槽23内进行滑动,然后滑动块24通过连接轴25带动带动条26进行移动,这时带动条26两侧的限位部261在限位凹槽291内进行滑动,然后带动条26通过连接块27带动夹持板28对工件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同时夹持板28一侧的防滑垫49与工件外侧壁紧密贴合,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4,使其通过第一螺杆13带动带动块12在滑动槽11内进行移动,同时带动块12带动移动座15进行移动,这时移动座15带动工件进行移动,同时移动座15带动导向块47在导向槽48内进行滑动,然后启动第一气缸32,使其通过第一伸缩杆33带动移动块34在带动通孔31内进行移动,然后启动第二气缸35通过第二伸缩杆36带动第三电机37进行向下移动,然后第三电机37带动输出轴38一端的转动块39进入工件内侧,然后弹簧42对滑动杆43进行推动,然后滑动杆43带动贴合板44与工件内侧壁紧密贴合,然后利用星型螺杆46一端插入锁扣槽45内对贴合板44进行锁扣固定,使贴合板44与工件内侧壁紧密贴合,然后启动第三电机37,使其带动转动块39通过贴合板44带动工件进行转动。
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包括检测台的本体(1)、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检测的转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1)顶部的滑动槽(11)、设于滑动槽(11)内侧的带动块(12)、贯穿于带动块(12)的第一螺杆(13)、设于本体(1)一侧且位于第一螺杆(13)一端的第一电机(14)、设于带动块(12)顶部的移动座(15)、开设于移动座(15)内侧的安装腔(16)、固定于安装腔(16)内侧中心处的固定轴(17)、套设于固定轴(17)外侧的转动盘(18)、套设于转动盘(18)外侧的扇形齿轮(19)、分别设于安装腔(16)两侧的固定块(20)、贯穿于两个固定块(20)的蜗杆(21)、设于蜗杆(21)一端的第二电机(22)、开设于转动盘(18)顶部圆周排列的三个带动槽(23)、设于带动槽(23)内侧的滑动块(24)、设于滑动块(24)顶部的连接轴(25)、套设于连接轴(25)外侧的带动条(26)、设于带动条(26)顶部的连接块(27)、设于连接块(27)一端的夹持板(28)以及开设于移动座(15)顶部圆周排列的三个滑动通孔(29);
所述第一螺杆(13)贯穿本体(1)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3)贯穿带动块(12)且与其螺接,所述带动块(12)与滑动槽(11)滑动连接,所述带动块(12)截面为T字形,所述滑动槽(11)截面为“凸”字形,所述扇形齿轮(19)与蜗杆(21)啮合,所述滑动块(24)与带动槽(23)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24)与带动条(26)通过连接轴(25)铰接,所述带动条(26)与滑动通孔(29)滑动连接,所述带动条(26)与滑动通孔(29)截面均为T字形,所述蜗杆(21)与固定块(20)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安装于本体(1)顶部的龙门架(30)、开设于龙门架(30)顶部的带动通孔(31)、安装于龙门架(30)一端的第一气缸(32)、设于第一气缸(32)一端的第一伸缩杆(33)、设于第一伸缩杆(33)一端的移动块(34)、设于移动块(34)顶部的第二气缸(35)、设于第二气缸(35)一侧的第二伸缩杆(36)、设于第二伸缩杆(36)底部的第三电机(37)、设于第三电机(37)一端的输出轴(38)、设于输出轴(38)底部的转动块(39)以及用于对工件内侧进行支撑的贴合部件,所述移动块(34)与带动通孔(3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转动块(39)两侧的安装槽(40)、设于安装槽(40)底部的导向杆(41)、套设于导向杆(41)外侧的弹簧(42)、设于弹簧(42)一端的滑动杆(43)、设于滑动杆(43)一端的贴合板(44)、开设于滑动杆(43)外侧均匀排列的多个锁扣槽(45)以及贯穿于转动块(39)顶部的星型螺杆(46),所述滑动杆(43)与安装槽(4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43)截面为T字形,所述贴合板(44)为弧形,所述星型螺杆(46)贯穿转动块(39)顶部且与其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5)底部且位于带动块(12)两侧设有导向块(47),所述本体(1)顶部且位于滑动槽(11)两侧开设有导向槽(48),所述导向块(47)与导向槽(48)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47)与导向槽(48)截面均为T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8)一侧与贴合板(44)一侧分别设有防滑垫(49),所述防滑垫(49)截面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4)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341),所述带动通孔(31)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311),所述限位块(341)与限位槽(311)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条(26)两侧分别设有限位部(261),所述滑动通孔(29)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凹槽(291),所述限位部(261)与限位凹槽(291)滑动连接。
CN202321410613.3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 Active CN220230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0613.3U CN220230952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0613.3U CN220230952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0952U true CN220230952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0613.3U Active CN220230952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0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55037U (zh) 轴承端跳检测仪器
CN220230952U (zh)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空气轴承检测台
CN210046035U (zh) 一种齿轮表面快速钻孔装置
CN217686961U (zh) 数控机床主轴检测装置
CN217981731U (zh)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led线路板检测台
CN217442846U (zh) 一种驱动桥总成加工用运转检测装置
CN212722061U (zh) 一种刹车盘测试装置
CN215413646U (zh) 一种汽车齿轮双油槽锻造精度检测装置
CN215375485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差模变压器测试平台
CN213932424U (zh) 一种适用多尺寸汽车配件的汽车检具
CN212763011U (zh) 一种同心度检测用工件夹具
CN210953401U (zh) 一种齿轮无损探伤检测装置
CN212599049U (zh) 一种便于进行定位夹持的板簧座钻孔机
CN212265868U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生产线手臂装置
CN21152846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装置
CN215493653U (zh) 一种管状电机用的多级转速测试装置
CN219608418U (zh) 一种高精密动静压主轴测试平固定台
CN218212439U (zh) 一种汽车转向轴总成扭转试验加载装置
CN220931904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组合式检具
CN219064838U (zh) 一种汽车电子检测固定工装
CN216208042U (zh) 一种螺栓强度检测盒
CN219935482U (zh) 一种医疗器材质量检测用辅助装置
CN215766822U (zh) 一种齿轮外径检具
CN210125750U (zh) 一种车轮钻孔装置
CN215493891U (zh) 一种能源转换工程设备检修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Quickly Fixable Air Bearing Testing Platfo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1222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Ltd. Zhuozhou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Sub branch

Pledgor: Hebei Lingh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294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