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6358U - 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6358U
CN220226358U CN202320301896.1U CN202320301896U CN220226358U CN 220226358 U CN220226358 U CN 220226358U CN 202320301896 U CN202320301896 U CN 202320301896U CN 220226358 U CN220226358 U CN 220226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teel
supporting component
supporting
suppor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18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晓军
叶佩贤
植于峻
林俊生
陈小龙
黄晓冬
罗梦雪
刘旭欢
李昱佳
魏宝胜
易可伟
龙灿
何健乐
李伟彬
张志方
黄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ntracto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ntracto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ntracto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ntracto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18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6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6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6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该支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没有支撑结构,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容易将支梁压弯的技术问题。该支梁包括第一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后侧用于支撑骨架的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侧用于加固的加固模块;所述加固模块外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加固模块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外侧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外移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外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第三支撑组件。该支梁通过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的设置,可以将加固模块牢牢固定在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的外侧,对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进行支撑和加固。

Description

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截面钢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
背景技术
现今,在建筑过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截面钢筋骨架,以制作不同形状的建筑物,由于变截面钢筋骨架的截面形状不同,因此需要用到支梁来对变截面钢筋骨架进行支撑,其中包括梯形截面的钢筋骨架,是十分常见的变截面钢筋骨架之一。
目前,针对呈截面呈梯形的变截面钢筋骨架,一般都是用板件或支梁来进行支撑的,将梯形的两侧支撑住,以保证在后期浇筑过程中钢筋骨架不会发生变形;而在支撑过程中,又需要保证变截面钢筋骨架的各个段都能牢牢支撑住,从而完成后续混凝土浇筑。现今,针对梯形的变截面钢筋骨架,一般都会设计相适应型号和规格的支梁来支撑,但是支梁没有支撑结构,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容易将支梁压弯,导致整个变截面钢筋骨架变形。
因此,针对上述支梁没有支撑结构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支梁的使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该支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没有支撑结构,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容易将支梁压弯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该支梁包括第一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后侧用于支撑骨架的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侧用于加固的加固模块;其中,所述加固模块外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加固模块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外侧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外移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外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内侧设有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所述第一横梁后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梁。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支梁时,先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放置在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下侧,然后再用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将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相互组合在一起,使得第二支撑组件将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连接好之后,再将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靠在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的外侧,再将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安装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通过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的设置,可以将加固模块牢牢固定在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的外侧,对整个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进行支撑和加固,避免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整个变截面钢筋骨架发生变形,而且整个结构相互连接的部分都能拆卸下来,方便在损坏的时候进行更换,安装拆卸起来都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加固模块包括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型钢相对应的第二型钢。通过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的设置,可以贴合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将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的外围支撑起来,从而避免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钢和所述第二型钢内侧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型钢和所述第二型钢变形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型钢和所述第二型钢内侧。通过加劲板的设置,可以对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进行加固,避免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发生变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板,所述第一型钢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板相对应的第二支板。通过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的设置,可以将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固定住,使得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能够和第一支撑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下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支撑板的设置,可以对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进行支撑,避免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发生变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型钢,所述第三型钢后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第四型钢。通过第三型钢和第四型钢的设置,可以将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同时也能对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进行支撑。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下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板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板内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型钢和所述第四型钢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内侧设有第二竖板。通过第二连接板的设置,可以将整个第三支撑组件固定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上侧,安装拆卸起来都十分方便。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梁通过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的设置,可以将加固模块牢牢固定在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的外侧,对整个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进行支撑和加固,避免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整个变截面钢筋骨架发生变形,而且整个结构相互连接的部分都能拆卸下来,方便在损坏的时候进行更换,安装拆卸起来都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梁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梁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梁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梁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加固模块;4、第一支撑组件;5、第二支撑组件;6、第三支撑组件;7、第一连接梁;8、第二连接梁;9、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10、第一型钢;11、第二型钢;12、加劲板;13、第一支板;14、第一连接板;15、第一支撑板;16、第二支板;17、第三型钢;18、第四型钢;19、第二连接板;20、第三支板;21、第二支撑板;22、第一竖板;23、第二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剖视图如图2所示,该支梁包括第一横梁1、设置于第一横梁1后侧用于支撑骨架的第二横梁2、设置于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上侧用于加固的加固模块3;加固模块3外侧设有用于支撑加固模块3的第一支撑组件4,第一支撑组件4外侧设有用于防止第一支撑组件4外移的第二支撑组件5,第二支撑组件5外侧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支撑组件5的第三支撑组件6,第一支撑组件4内侧设有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9,第一横梁1后侧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横梁2的第一连接梁7,第一连接梁7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梁8。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其中,加固模块3包括第一型钢10,第一型钢10右侧设有与第一型钢10相对应的第二型钢11,第一型钢10和第二型钢11内侧设有用于防止第一型钢10和第二型钢11变形的加劲板12,加劲板12均匀分布在第一型钢10和第二型钢11内侧,第一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支板13,第一型钢10外侧设有与第一支板13相对应的第二支板16,第一支板13和第二支板16下侧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的第一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4上侧设有用于支撑第一支板13和第二支板16的第一支撑板15,第二支撑组件5包括第三型钢17,第三型钢17后侧设有用于连接第三支撑组件6的第四型钢18,第三支撑组件6包括第三支板20,第三支板20下侧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的第二连接板19,第三支板20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板21,第三支板20内侧设有用于支撑第三型钢17和第四型钢18的第一竖板22,第一竖板22内侧设有第二竖板23。第一型钢10和第二型钢11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该支梁其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在此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加劲板12的单元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支梁时,先将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放置在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9下侧,然后再用第一连接梁7和第二连接梁8将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相互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将第一支撑组件4、第二支撑组件5和第三支撑组件6相互组合在一起,使得第二支撑组件5将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三支撑组件6相互连接在一起,连接好之后,再将第一支撑组件4、第二支撑组件5和第三支撑组件6靠在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9的外侧,再将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三支撑组件6安装在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上。

Claims (7)

1.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该支梁包括第一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后侧用于支撑骨架的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侧用于加固的加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模块外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加固模块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外侧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外移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外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内侧设有变截面钢筋骨架本体,所述第一横梁后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模块包括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型钢相对应的第二型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和所述第二型钢内侧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型钢和所述第二型钢变形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型钢和所述第二型钢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板,所述第一型钢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板相对应的第二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下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第一支撑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型钢,所述第三型钢后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第四型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下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支板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板内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型钢和所述第四型钢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内侧设有第二竖板。
CN202320301896.1U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 Active CN220226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1896.1U CN220226358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1896.1U CN220226358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6358U true CN220226358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7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1896.1U Active CN220226358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6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4541B (zh) 剪力墙内预留插筋的定位组件、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09038397A (zh) 具有机电管线支架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4314239A (zh) 一种用于控制斜柱钢筋骨架及保护层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20226358U (zh) 一种变截面钢筋骨架支梁
CN109049323A (zh) 板钢筋网架制作方法
CN214696793U (zh) 一种爬架超高跃层加长附着支座
CN103770215A (zh) 管节端钢壳的安装调位方法
CN216666679U (zh) 一种泵管弯头简易支座
CN202641398U (zh) 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仪表台托架总成
CN214783307U (zh) 一种箱梁现浇支架
CN211340433U (zh) 预制混凝土π型梁支模体系
CN220580517U (zh) 钢结构住宅支模
CN207485005U (zh) 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
CN215594474U (zh) 一种组合型女儿墙
CN111719428A (zh) 一种桥塔横梁装配式施工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CN215442430U (zh) 一种梯形铸钢钢结构连接件
CN209975382U (zh) 一种桥梁梁板的加固结构
CN205350732U (zh) 一种具有位移补偿功能的设备支承结构
CN219586891U (zh) 连廊结构
CN219992885U (zh) 一种变截面钢筋定型骨架
CN205189407U (zh) 一种仿古屋面翼角支模架
CN207846431U (zh) 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装置
CN210030484U (zh) 一种混凝土墙体喷水养护装置
CN219732591U (zh) 一种蜂窝板外墙面有缝安装节点结构
CN204663002U (zh) 剪力墙墙肢间连梁的安装结构及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