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1924U -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1924U
CN220211924U CN202321284625.6U CN202321284625U CN220211924U CN 220211924 U CN220211924 U CN 220211924U CN 202321284625 U CN202321284625 U CN 202321284625U CN 220211924 U CN220211924 U CN 220211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atomizing
hole
closing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46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华
王磊
刘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yu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yu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yu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Zhuoyu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46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1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1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1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雾化器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雾化组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开闭件,所述雾化组件内具有雾化腔,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开闭件的内部与雾化腔之间连通断开;开闭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开闭件的内部与雾化腔之间连通。通过移动开闭件使开闭件的内部与雾化腔之间连通,以避免雾化器在启用前,外界空气与其内部的雾化组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长期接触,防止雾化组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氧化变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能够在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作用下,将存储于雾化器内的雾化液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目前现有雾化器在启用前通过进气孔与外界连通,其内部的雾化组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长期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变质,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通过切断进气的方式,避免在启用前外界空气与其内部的雾化组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长期接触,防止雾化组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氧化变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雾化组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开闭件,所述雾化组件内具有雾化腔,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开闭件的内部与所述雾化腔之间连通断开;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闭件的内部与所述雾化腔之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开闭件为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开闭件的侧壁上开设有开闭孔,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闭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还设置有围绕所述安装孔形成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插设在所述通孔与所述开闭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开闭孔与所述密封部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开闭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连通断开;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闭孔与所述密封部之间的密封解除,所述开闭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雾化腔内的加热件和吸液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雾化管,所述雾化管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吸液件与所述进液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管插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密封件之间密封接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方案中的雾化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能够将开闭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所诉雾化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雾化组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开闭件,所述雾化组件内具有雾化腔,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开闭件的内部与雾化腔之间连通断开;开闭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开闭件的内部与雾化腔之间连通。通过移动开闭件使开闭件的内部与雾化腔之间连通,以避免雾化器在启用前,外界空气与其内部的雾化组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长期接触,防止雾化组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氧化变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雾化器的结构爆炸图;
图3所示为电源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4所示为图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俯视图;
图5所示为图4中气溶胶发生装置未使用时A-A剖视图;
图6所示为图4中气溶胶发生装置未使用时B-B剖视图;
图7所示为图4中气溶胶发生装置使用时A-A剖视图;
图8所示为图4中气溶胶发生装置使用时B-B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气溶胶生成装置;
100、雾化器;10、壳体;11、吸嘴;111、连接件;112、密封塞;12、储液腔;20、雾化组件;21、雾化管;211、雾化腔;212、进液孔;22、吸液件;23、加热件;30、底座;31、密封件;311、安装孔;312、密封部;32、电极孔;321、电极;33、通孔;34、开闭件;341、开闭孔;342、抵持部;35、导向孔;
200、电源组件;40、外壳;41、间隙;50、支架;51、电池;52、第一安装座;521、PCB板;53、导向件;54、卡接部;541、第一卡接槽;542、第二卡接槽;543、第二安装座;5431、咪头;5432、第一进气孔;5433、支撑管;544、底板;5441、第二进气孔;60、底盖;61、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雾化器100电性连接的电源组件200,雾化器100能够在电源组件200的电驱动作用下,将存储于雾化器10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包括以下所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0,因气溶胶生成装置1具有以下所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0的全部技术特征,故其具有雾化器100相同的技术效果。。
参考图2和图5所示,所述雾化器100包括壳体10、安装在壳体10内的雾化组件20,以及设置在壳体10一端的底座30。所述壳体10远离底座30的一端设置有吸嘴11,壳体10内部形成储液腔12。所述吸嘴11内设置有连接件111,吸嘴11内还安装有密封塞112,所述连接件111与密封塞112之间活动密封。所述储液腔12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雾化组件20能够与电源组件200电性连接。在电源组件200的电驱动作用下,雾化组件20将存储于储液腔12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用户在吸嘴11处抽吸,气体进入雾化器100将生成的气溶胶经吸嘴11带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嘴11与壳体10一体成型;吸嘴11还可通过卡接、螺接或粘接的方式与壳体10连接。
参考图2和图5所示,所述雾化组件20包括雾化管21、设置在雾化管21内的吸液件22和加热件23。所述雾化管21内形成雾化腔211,雾化管2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孔212。雾化管21的上端与连接件111密封连接,雾化管21的下端与底座30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管21的上端套设在连接件111外侧,雾化管21与连接件111之间安装有用于密封的硅胶件,以加强密封性。所述吸液件22和加热件23安装在雾化腔211内,吸液件22与进液孔212对应设置,吸液件22可通过进液孔212吸收气溶胶生成基质。吸液件22可以是但不限于多孔纤维、多孔陶瓷、多孔棉或海绵。所述加热件23能够与电源组件200电性连接,在电源组件200的电驱动作用下,加热件23将吸液件22吸取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
参考图5-8所示,所述底座30上开设有通孔33和设置在通孔33一侧的电极孔32,所述通孔33中设置有用于活动密封通孔33的开闭件34,所述电极孔32中设置有与加热件23电性连接的电极321。所述通孔33与雾化管21连通,气体可从通孔33进入雾化腔211,将雾化腔211中生成的气溶胶沿雾化管21经吸嘴11带出雾化器100。结合图5和图6所示,开闭件34位于第一位置,开闭件34将通孔33密封。此时,气体无法从通孔33进入雾化腔211。将开闭件34由第一位置推至第二位置,结合图7和图8所示,开闭件34解除对通孔33的密封。此时,气体可以从通孔33进入雾化腔211。所述底座3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螺接或粘接。
所述底座30朝向储液腔12的一侧还安装有密封件31,用于加强底座30与壳体1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储液腔12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生泄漏。所述电极321可以穿过电极孔32插设于密封件31上。所述密封件31上开设有与通孔33对应的安装孔311,所述雾化管21的下端插设在安装孔311中,雾化管21与密封件31之间密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311为台阶孔,雾化管21的下沿抵持在安装孔311的台阶面上。密封件31靠近底座30的一侧还设置有围绕安装孔311形成的密封部312,所述密封部312插设在通孔33与开闭件34之间,从而强化底座30与开闭件34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开闭件34为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开闭件34的侧壁上开设有开闭孔341。当开闭件34位于第一位置时,开闭孔341被密封部312密封,气体无法经过开闭件34进入雾化腔211;当开闭件34位于第二位置时,开闭孔341被解除密封,气体可以经过开闭件34进入雾化腔211。
参考图3-8所示,所述电源组件200包括外壳40、安装在外壳40内部的支架50,以及设置在外壳40远离雾化器100一端的底盖60。所述外壳40与雾化器100的壳体10连接。所述支架50上设置有与雾化器100电性连接的电池51,支架50靠近雾化器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座52,远离雾化器10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54。所述第一安装座52为硅胶件或橡胶件,第一安装座52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1电路的PCB板521,所述PCB板521与能够电池51和雾化器100的电极321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52的一侧还设置有导向件53,雾化器100的底座30上相应的开设有导向孔35,所述导向件53能够插入导向孔35中,以便于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能够准确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51与壳体10之间形成用于气体通过的间隙41。所述开闭件34上还设置有抵持部342,所述抵持部342能够与支架50相互抵持,从而使支架50能够推动开闭件34移动。
参考图5-8所示,所述卡接部54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541和第二卡接槽542,卡接部54上还安装有第二安装座543和底板544。所述第二安装座543上安装有用于监测气体流动的咪头5431,咪头5431一侧开设有用于气体通过的第一进气孔5432。所述咪头5431和电池51电性连接,第二安装座543为硅胶件或橡胶件,用以保护咪头5431,防止咪头5431损坏。所述第一进气孔5432中还设置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支撑管5433,从而防止第一进气孔5432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气流的通过。所述底板544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5441,气体可以从第二进气孔5441进入电源组件200。进入的气体可以通过支撑管5433并沿壳体10与电池51之间的间隙41到达雾化器100。
参考图3-8所示,所述底盖60整体呈环状结构,且与外壳40连接。底盖60上设置有卡接件61,所述卡接件61能够卡接在第一卡接槽541或第二卡接槽542中。第一位置时,卡接件61位于第一卡接槽541中,卡接部54穿过底盖60并凸出于气溶胶发生装置;第二位置时,卡接件61位于第二卡接槽542中,卡接部54的底板544与底盖60的底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未被使用时,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吸嘴11内安装有密封塞112,密封塞112将吸嘴11密封,气体无法从吸嘴11进入雾化器100中。所述开闭件34位于第一位置并将通孔33密封,开闭件34上的开闭孔341被密封件31密封,气体无法从通孔33进入雾化器100。并且,支架50上的卡接部54穿过底盖60并凸出于气溶胶发生装置,卡接件61位于第一卡接槽541中,PCB板521与雾化器100的电极321电性连接断开,电源组件200无法向雾化器100供电。一方面,使气体无法从吸嘴11或通孔33进入雾化器100,避免雾化器100中存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与空气接触而发生变质,提升用户使用的体验感;另一方面,将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以机械的方式断开两者之间的电性连接,避免咪头5431因故障或运输中的震动等因素而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电路误连通,导致雾化器100因干烧而损坏,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若用户需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1,结合图6和图8所示。用户可向吸嘴11方向推动卡接部54,使底盖60上的卡接件61由第一卡接槽541进入第二卡接槽542。在此过程中,支架50整体向雾化器100方向移动,第一安装座52上的PCB板521与雾化器100的电极321电性连接。同时,支架50与开闭件34上的抵持部342抵持,支架50推动开闭件34向雾化腔211的方向移动,开闭件34与密封件31之间的密封解除,开闭孔341与雾化腔211连通。此时,用户即可在吸嘴11处抽吸,使气溶胶生成装置1内部形成负压。气体由第二进气孔5441进入电源组件200并触发安装在第二安装座543上的咪头5431,咪头5431将气溶胶生成装置1的电路连通。进入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孔5432和间隙41,然后通过开闭件34进入雾化腔211内部。在此过程中,雾化腔211内的加热件23在电源组件200的电驱动作用下,将吸液件22吸取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最后,气体带着生成的气溶胶经雾化管21和吸嘴11进入用户的口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雾化组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开闭件,所述雾化组件内具有雾化腔,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开闭件的内部与所述雾化腔之间连通断开;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闭件的内部与所述雾化腔之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件为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开闭件的侧壁上开设有开闭孔,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闭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还设置有围绕所述安装孔形成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插设在所述通孔与所述开闭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开闭孔与所述密封部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开闭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的连通断开;所述开闭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闭孔与所述密封部之间的密封解除,所述开闭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雾化腔内的加热件和吸液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雾化管,所述雾化管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吸液件与所述进液孔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插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密封件之间密封接触。
10.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9任
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组件能够将开闭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并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
CN202321284625.6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20211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4625.6U CN220211924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4625.6U CN220211924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1924U true CN220211924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4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4625.6U Active CN220211924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1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7245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EP3895562B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17215221A1 (zh)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19105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145884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74694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782921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216488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3068863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US20230000167A1 (en) Dual-airway intake structure,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1746942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211924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76247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8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701620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58176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6369591A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16038A1 (zh) 一种雾化芯可拆卸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34702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0538919U (zh) 电子烟及其气流开关支架、气流开关组件及供电装置
CN219982152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85137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1136514A1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982138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50990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