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6876U - 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6876U
CN220206876U CN202321390158.5U CN202321390158U CN220206876U CN 220206876 U CN220206876 U CN 220206876U CN 202321390158 U CN202321390158 U CN 202321390158U CN 220206876 U CN220206876 U CN 220206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robe assembly
temperature control
probe
control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01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慧玲
俞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01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6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6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6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温控探头组件包括测温探头,测温探头用于测量温度,测温探头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温控探头组件还包括传动件与检测元件,传动件的第一端与测温探头固定,在测温探头沿竖直方向移动时,传动件随测温探头移动,检测元件用于检测传动件的移动并在检测到传动件移动时发出检测信号。检测元件通过检测传动件是否移动判断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并发出检测信号,判断此时是否有锅具处于干烧状态。且通过上述设置,降低误判导致燃烧器停止燃烧的风险,有利于使用体验;且上述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温控探头组件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防干烧燃烧器通过设置温控探头对锅具底部的温度进行测量,当锅具底部温度过高时,温控探头组件能够及时反馈并防止干烧,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温控探头通常设置在燃烧器的火盖的中间位置。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例如颠锅、洗锅等操作,很容易造成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干扰过大,从而导致温控探头产生误判导致燃烧器关火,影响使用体验。
因此,针对这一类的使用场景,需要设置检测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的锅检模块,并且根据是否有锅具设定不同的关火温度。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子元器件来识别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其中电子元器件主要是霍尔传感器或者磁电阻传感器等,这一类电子元器件设置的结构复杂,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的锅检模块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温控探头组件,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包括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用于测量温度,所述测温探头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
所述温控探头组件还包括传动件与检测元件,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测温探头固定,在所述测温探头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件随所述测温探头移动,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传动件的移动并在检测到所述传动件移动时发出检测信号。
在本方案中,当锅具放到燃烧器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测温探头向下移动,测温探头与锅具底部接触并测量锅具底部的温度。传动件的第一端与测温探头固定并且在测温探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传动件随测温探头的移动产生移动。检测元件通过检测传动件是否移动判断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当传动件移动时,检测元件判断为此时存在锅具;当传动件不发生移动时,检测元件判断为此时不存在锅具。当燃烧器具有与测温探头相对应的控制单元时,检测元件向控制单元发出检测信号,测温探头向控制单元发出温度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元件发出的不同检测结果,判断此时是否有锅具处于干烧状态,若存在处于干烧状态的锅具时,则控制燃烧器停止燃烧,确保燃烧器的使用安全性。且通过上述设置,在颠锅、洗锅等使用场景下,降低误判导致燃烧器停止燃烧的风险,有利于使用体验;且上述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温控探头组件的制造成本。
较佳地,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包括保护壳,所述测温探头固定于所述保护壳的顶部,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与保护壳固定。
在本方案中,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通过设置保护壳,能够减少测温探头受到的高温烟气的热干扰,有利于测温探头进行精准测温。通过上述设置,测温探头向下移动时,保护壳随测温探头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传动件移动,便于传动件与测温探头的连接。
较佳地,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连接环,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具有向靠近所述检测元件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延伸部。
在本方案中,保护壳沿测温探头的周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传动件的第一端与保护壳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传动件与保护壳的连接可靠性,有利于温控探头组件的使用体验。
较佳地,所述检测元件是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微动开关本体和拨片,所述拨片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微动开关本体,所述传动件用于控制所述拨片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微动开关本体的方向上移动。
在本方案中,当锅具放到燃烧器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测温探头向下移动,传动件随测温探头的移动产生移动,并作用于拨片。在传动件的移动过程中,拨片在靠近或远离微动开关本体的方向上移动,此时微动开关的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发生改变。当燃烧器具有与测温探头相对应的控制单元时,控制单元根据微动开关的当前状态,判断此时是否有锅具处于干烧状态,若存在处于干烧状态的锅具时,则控制燃烧器停止燃烧,确保燃烧器的使用安全性。且通过上述设置,在颠锅、洗锅等使用场景下,降低误判导致燃烧器停止燃烧的风险,有利于使用体验;且上述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温控探头组件的制造成本与制造难度。
较佳地,所述拨片设置在所述微动开关本体靠近所述测温探头的一侧,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拨片靠近所述微动开关本体的一侧。
在本方案中,当锅具放到燃烧器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测温探头向下移动,传动件随测温探头的移动产生移动,并作用于拨片靠近微动开关本体的一侧,在测温探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拨片向远离微动开关本体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微动开关本体不与拨片的移动产生干涉,降低对测温探头的移动造成干涉的风险,有利于温控探头组件的使用。
较佳地,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向靠近所述微动开关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当所述微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拨片。
在本方案中,当锅具放到燃烧器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测温探头向下移动,传动件随测温探头的移动向下移动,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拨片并作用于拨片靠近微动开关本体的一侧,使得拨片向远离微动开关本体的方向移动,此时微动开关的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发生改变。当锅具继续下压测温探头,传动件继续向下移动,此时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拨片,拨片相对于微动开关本体不发生移动,微动开关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维持不变,降低拨片相对于微动开关本体移动过大造成损坏的风险;且在此过程中传动件与微动开关本体之间不发生干涉,降低对测温探头的移动造成干涉的风险,有利于测温探头的使用。
较佳地,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向靠近所述微动开关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三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拨片与所述微动开关本体围成一空间,当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三部分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空间内;
当所述微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拨片。
在本方案中,当温控探头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三部分的至少部分伸入拨片与微动开关本体围成的空间内,从而对传动件与拨片的相对位置进行预定位,有利于传动件作用于拨片靠近微动开关本体的一侧,降低传动件与微动开关发生脱离的风险,有利于温控探头组件准确判断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提升温控探头组件的使用体验。
较佳地,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包括安装座与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所述微动开关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所述安装座底部具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侧壁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在所述支撑杆的径向上存在间隔,所述空间位于所述散热口的下方,当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测温探头的一端穿过所述散热口。
在本方案中,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通过设置散热口,增加空气流通,使得微动开关的工作环境的温度较低,有利于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散热口远离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向靠近所述测温探头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固定于所述连接部。
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连接支撑杆与安装座,微动开关与连接部分别位于散热口相对的两侧,便于传动件穿过散热口并作用于拨片,简化温控探头组件的连接结构,便于温控探头组件的组装。
较佳地,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并向上延伸,所述连接杆用于与燃烧器连接。
在本方案中,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当燃烧器包括基座时,连接杆靠近测温探头的一端固定于基座的底部,此时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基座之间存在散热空间,有利于增加空气流通,使得微动开关的工作环境的温度较低,有利于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一种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上述的温控探头组件。
在本方案中,当锅具放到燃烧器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测温探头向下移动,测温探头与锅具底部接触并测量锅具底部的温度。传动件的第一端与测温探头固定并且在测温探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传动件随测温探头的移动产生移动。检测元件通过检测传动件是否移动判断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当传动件移动时,检测元件判断为此时存在锅具;当传动件不发生移动时,检测元件判断为此时不存在锅具。当燃烧器具有与测温探头相对应的控制单元时,检测元件向控制单元发出检测信号,测温探头向控制单元发出温度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元件发出的不同检测结果,判断此时是否有锅具处于干烧状态,若存在处于干烧状态的锅具时,则控制燃烧器停止燃烧,确保燃烧器的使用安全性。且通过上述设置,在颠锅、洗锅等使用场景下,降低误判导致燃烧器停止燃烧的风险,有利于使用体验;且上述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温控探头组件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当锅具放到燃烧器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测温探头向下移动,测温探头与锅具底部接触并测量锅具底部的温度。传动件的第一端与测温探头固定并且在测温探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传动件随测温探头的移动产生移动。检测元件通过检测传动件是否移动判断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当传动件移动时,检测元件判断为此时存在锅具;当传动件不发生移动时,检测元件判断为此时不存在锅具。当燃烧器具有与测温探头相对应的控制单元时,检测元件向控制单元发出检测信号,测温探头向控制单元发出温度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元件发出的不同检测结果,判断此时是否有锅具处于干烧状态,若存在处于干烧状态的锅具时,则控制燃烧器停止燃烧,确保燃烧器的使用安全性。且通过上述设置,在颠锅、洗锅等使用场景下,降低误判导致燃烧器停止燃烧的风险,有利于使用体验;且上述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温控探头组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温控探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温控探头组件的正视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温控探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如图1所示的温控探头组件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如图1所示的温控探头组件的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温控探头组件100
测温探头1
传动件2
连接环21
第一部分22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24
检测元件3
微动开关31
微动开关本体311
拨片312
保护壳4
延伸部41
安装座5
散热口51
连接部52
定位部53
支撑杆6
燃烧器200
基座201
连接柱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探头组件100,如图1-图3所示,温控探头组件100包括测温探头1,测温探头1用于测量温度,测温探头1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温控探头组件100还包括传动件2与检测元件3,传动件2的第一端与测温探头1固定,在测温探头1沿竖直方向移动时,传动件2随测温探头1移动,检测元件3用于检测传动件2的移动并在检测到传动件2移动时发出检测信号。
当锅具放到燃烧器200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1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1,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测温探头1与锅具底部接触并测量锅具底部的温度。传动件2的第一端与测温探头1固定并且在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传动件2随测温探头1的移动产生移动。检测元件3通过检测传动件2是否移动判断燃烧器200上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当传动件2移动时,检测元件3判断为此时存在锅具;当传动件2不发生移动时,检测元件3判断为此时不存在锅具。当燃烧器200具有与测温探头1相对应的控制单元时,检测元件3向控制单元发出检测信号,测温探头1向控制单元发出温度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元件3发出的不同检测结果,判断此时是否有锅具处于干烧状态,若存在处于干烧状态的锅具时,则控制燃烧器200停止燃烧,确保燃烧器200的使用安全性。且通过上述设置,在颠锅、洗锅等使用场景下,降低误判导致燃烧器200停止燃烧的风险,有利于使用体验;且上述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温控探头组件10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元件3是微动开关31,通过传动件2的移动改变微动开关31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以检测传动件2的移动并移动判断燃烧器200上是否有锅具。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检测元件3可以是位移传感器,通过检测传动件2是否发生位移判断燃烧器200上是否有锅具。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温控探头组件100包括保护壳4,测温探头1固定于保护壳4的顶部,温控探头组件100具有弹性件和支撑杆6,弹性件的顶端作用于保护壳4,弹性件的底端与支撑杆6固定,通过弹性件实现测温探头1的移动与复位,传动件2的第一端与保护壳4固定。燃烧器200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通过设置保护壳4,能够减少测温探头1受到的高温烟气的热干扰,有利于测温探头1进行精准测温。通过上述设置,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时,保护壳4随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传动件2移动,便于传动件2与测温探头1的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4所示,传动件2的第一端具有连接环21,保护壳4的底部具有向靠近检测元件3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41,延伸部41套设于支撑杆6,连接环21套设于延伸部41。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传动件2的第一端与保护壳4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传动件2与保护壳4的连接可靠性,有利于温控探头组件100的使用体验。连接环21可以通过焊接、粘结、磁吸等方式与保护壳4固定。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检测元件3是微动开关31,微动开关31包括微动开关本体311和拨片312,拨片312用于打开和关闭微动开关本体311,传动件2用于控制拨片312在靠近或远离微动开关本体311的方向上移动。当锅具放到燃烧器200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1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1,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传动件2随测温探头1的移动产生移动,并作用于拨片312。在传动件2的移动过程中,拨片312在靠近或远离微动开关本体311的方向上移动,此时微动开关31的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发生改变。当燃烧器200具有与测温探头1相对应的控制单元时,控制单元根据微动开关31的当前状态,判断此时是否有锅具处于干烧状态,若存在处于干烧状态的锅具时,则控制燃烧器200停止燃烧,确保燃烧器200的使用安全性。且通过上述设置,在颠锅、洗锅等使用场景下,降低误判导致燃烧器200停止燃烧的风险,有利于使用体验;且上述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温控探头组件100的制造成本与制造难度。
在具体实施时,拨片312设置在微动开关本体311靠近测温探头1的一侧,传动件2作用于拨片312靠近微动开关本体311的一侧。当锅具放到燃烧器200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1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1,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传动件2随测温探头1的移动产生移动,并作用于拨片312靠近微动开关本体311的一侧,在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拨片312向远离微动开关本体311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微动开关本体311不与拨片312的移动产生干涉,降低对测温探头1的移动造成干涉的风险,有利于温控探头组件100的使用。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4所示,传动件2包括第一部分22与第二部分23,第一部分22与第二部分23相连接,第一部分22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部分23向靠近微动开关31的方向倾斜,第二部分23位于第一部分22靠近微动开关31的一侧,当微动开关31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部分22的至少部分或第二部分23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拨片312。
当锅具放到燃烧器200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1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1,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传动件2随测温探头1的移动向下移动,第二部分23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拨片312并作用于拨片312靠近微动开关本体311的一侧,使得拨片312向远离微动开关本体311的方向移动,此时微动开关31的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发生改变。当锅具继续下压测温探头1,传动件2继续向下移动,此时第一部分22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拨片312,拨片312相对于微动开关本体311不发生移动,微动开关31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维持不变,降低拨片312相对于微动开关本体311移动过大造成损坏的风险;且在此过程中传动件2与微动开关本体311之间不发生干涉,降低对测温探头1的移动造成干涉的风险,有利于测温探头1的使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21的上端向外延伸并与第一部分22的顶端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4所示,传动件2包括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23和第三部分24,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23和第三部分24依次连接,第一部分22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部分23向靠近微动开关31的方向倾斜,第三部分24沿竖直方向延伸,拨片312与微动开关本体311围成一空间,当温控探头组件100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三部分24的至少部分伸入空间内;当微动开关31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部分22的至少部分或第二部分23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拨片312。
当温控探头组件100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三部分24的至少部分伸入拨片312与微动开关本体311围成的空间内,从而对传动件2与拨片312的相对位置进行预定位,有利于传动件2作用于拨片312靠近微动开关本体311的一侧,降低传动件2与微动开关31发生脱离的风险,有利于温控探头组件100准确判断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提升温控探头组件100的使用体验。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传动件2的第二端可以设置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末端伸入拨片312与微动开关本体311围成的空间内,当锅具放到燃烧器200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1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1,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传动件2随测温探头1的移动向下移动,锥形结构使得拨片312向远离微动开关本体311的方向移动,此时微动开关31的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发生改变。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温控探头组件100包括安装座5与支撑杆6,支撑杆6的底端与安装座5固定,微动开关31固定于安装座5的下表面,安装座5底部具有散热口51,散热口51的内侧壁与支撑杆6的外侧壁在支撑杆6的径向上存在间隔,空间位于散热口51的下方,当温控探头组件100处于初始状态时,传动件2远离测温探头1的一端穿过散热口51。燃烧器200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通过设置散热口51,增加空气流通,使得微动开关31的工作环境的温度较低,有利于微动开关3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微动开关31具有两个连接孔,安装座5上对应设置有连接孔并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安装座5上也可以对应设置用于固定微动开关31的连接支架。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安装座5包括连接部52,连接部52位于散热口51远离微动开关31的一侧,连接部52向靠近测温探头1的方向延伸,连接部52具有连接孔,支撑杆6穿设于连接孔并固定于连接部52。通过上述设置连接支撑杆6与安装座5,微动开关31与连接部52分别位于散热口51相对的两侧,便于传动件2穿过散热口51并作用于拨片312,简化温控探头组件100的连接结构,便于温控探头组件100的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2分为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可拆卸连接,在组装温控探头组件100时,支撑杆6穿设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孔,两个部分可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安装座5包括连接杆,多个连接杆间隔设置,连接杆设置于安装座5的上表面并向上延伸,连接杆用于与燃烧器200连接。燃烧器200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当燃烧器200包括基座201时,连接杆靠近测温探头1的一端固定于基座201的底部,此时安装座5的上表面与基座201之间存在散热空间,有利于增加空气流通,使得微动开关31的工作环境的温度较低,有利于微动开关3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安装座5的上表面间隔设置了多个定位部53,燃烧器200的基座201底部对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连接柱202。在安装温控探头组件100时,定位部53套设在连接柱202的底部,对温控探头组件100的安装进行定位,有利于测温探头1位于火盖的中间,便于温控探头组件100的使用。并且通过设置定位部53和连接柱202,安装座5的上表面与基座201之间存在散热空间,有利于增加空气流通,使得微动开关31的工作环境的温度较低,有利于微动开关3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200,如图7所示,燃烧器200包括上述的温控探头组件100。
当锅具放到燃烧器200上时,锅具底部与测温探头1接触并下压测温探头1,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测温探头1与锅具底部接触并测量锅具底部的温度。传动件2的第一端与测温探头1固定并且在测温探头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传动件2随测温探头1的移动产生移动。检测元件3通过检测传动件2是否移动判断是否有锅具并产生锅下压,当传动件2移动时,检测元件3判断为此时存在锅具;当传动件2不发生移动时,检测元件3判断为此时不存在锅具。当燃烧器200具有与测温探头1相对应的控制单元时,检测元件3向控制单元发出检测信号,测温探头1向控制单元发出温度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元件3发出的不同检测结果,判断此时是否有锅具处于干烧状态,若存在处于干烧状态的锅具时,则控制燃烧器200停止燃烧,确保燃烧器200的使用安全性。且通过上述设置,在颠锅、洗锅等使用场景下,降低误判导致燃烧器200停止燃烧的风险,有利于使用体验;且上述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温控探头组件100的制造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温控探头组件,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包括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用于测量温度,所述测温探头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探头组件还包括传动件与检测元件,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测温探头固定,在所述测温探头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件随所述测温探头移动,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传动件的移动并在检测到所述传动件移动时发出检测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包括保护壳,所述测温探头固定于所述保护壳的顶部,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与保护壳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具有连接环,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具有向靠近所述检测元件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是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微动开关本体和拨片,所述拨片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微动开关本体,所述传动件用于控制所述拨片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微动开关本体的方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设置在所述微动开关本体靠近所述测温探头的一侧,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拨片靠近所述微动开关本体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向靠近所述微动开关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当所述微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拨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向靠近所述微动开关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三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拨片与所述微动开关本体围成一空间,当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三部分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空间内;
当所述微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拨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包括安装座与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所述微动开关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所述安装座底部具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侧壁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在所述支撑杆的径向上存在间隔,所述空间位于所述散热口的下方,当所述温控探头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散热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控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散热口远离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所述连接部向靠近所述测温探头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固定于所述连接部;
和/或,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并向上延伸,所述连接杆用于与燃烧器连接。
10.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温控探头组件。
CN202321390158.5U 2023-06-02 2023-06-02 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Active CN220206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0158.5U CN220206876U (zh) 2023-06-02 2023-06-02 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0158.5U CN220206876U (zh) 2023-06-02 2023-06-02 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6876U true CN220206876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0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0158.5U Active CN220206876U (zh) 2023-06-02 2023-06-02 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6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9247B1 (ko) 조리용기의 존재를 검출하는 전기 조리기구
CN220206876U (zh) 温控探头组件和包括其的燃烧器
CN104797014B (zh) 一种集成传感器
CN215489876U (zh) 燃气灶
CN216431831U (zh) 一种用于电磁炉感温元件的壳体结构
CN216431818U (zh) 温控探头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CN111853863A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锅具状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6693544U (zh) 一种可自动切换控温的测温装置及燃烧器
CN113883555B (zh) 一种温度检测结构、电磁炉及温度检测方法
CN218955935U (zh) 防干烧温度传感器
CN217482813U (zh) 燃气灶具
JP2005102997A (ja) 炊飯器
CN218726848U (zh) 一种检测液气化的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
CN218128171U (zh) 烹饪设备
CN113606616A (zh) 燃气灶及控制方法
JP2019083828A (ja) 加熱調理器の安全装置
CN220236625U (zh) 一种耐热型温度检测的烹饪器具
CN220308988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空气炸锅
CN219775733U (zh) 一种具有漏火检测功能的燃烧器
CN213721366U (zh) 烹饪器具
JPH0735906B2 (ja) 温度センサを備えたガス調理器
CN214841000U (zh) 具有红外测温装置的燃气灶具
CN214855961U (zh) 电热锅具
CN21525996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3701157A (zh) 一种可自动切换控温的测温装置及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