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0068U - 一种防伪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0068U
CN220200068U CN202321543464.8U CN202321543464U CN220200068U CN 220200068 U CN220200068 U CN 220200068U CN 202321543464 U CN202321543464 U CN 202321543464U CN 220200068 U CN220200068 U CN 220200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sealing
clamped
sealing gasket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434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西安
周立权
王传龙
邓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Sichuan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Sichu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Sichuan filed Critical Yibin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Sichuan
Priority to CN2023215434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0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0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0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瓶盖,包括盖设于瓶口的第一盖体,第一盖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与瓶口内部连通的流道,第一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流道的撕裂件;第一盖体的一侧与第二盖体的一侧铰接,第一盖体的另一侧与第二盖体的另一侧卡接;第二盖体内卡接有密封垫,密封垫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流道卡接的第一卡接部,密封垫上贯穿设置有出液口;其中,第二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密封出液口的第一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中,打开第二盖体并撕开撕裂件后,卡接于第二盖体上的密封垫可通过其侧面的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流道上,再次将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卡接后,第一密封圈密封出液口,从而确保该防伪瓶盖在开盖并合盖后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伪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瓶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瓶盖是食品与饮包装重要的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地方。瓶盖可保持内容物产品密闭性能,还具有防盗开启及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瓶装产品上。但是,现有的瓶盖大多采用切割式瓶盖或者扭断式瓶盖,其一经开盖,则合盖后就不再具备密封性能或者密封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防伪瓶盖,能够在合盖后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伪瓶盖,包括:
第一盖体,第一盖体的底部盖设于瓶口,第一盖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与瓶口内部连通的流道,第一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流道的撕裂件;
第二盖体,第二盖体的一侧与第一盖体的一侧铰接,第二盖体的另一侧与第一盖体的另一侧卡接;
密封垫,密封垫卡接在第二盖体内,密封垫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流道卡接的第一卡接部,密封垫上贯穿设置有出液口;
其中,第二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密封出液口的第一密封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垫上贯穿设置有排气孔,第二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密封排气孔的第二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排气孔可使瓶子内外压力一致,有利于瓶内的内容物受重力影响而倒出,以避免因瓶子内部困气而导致内容物不能完全流出;同时,第二密封圈可在合盖后对排气孔进行密封,以确保该防伪瓶盖的密封性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出液口和排气孔分别位于密封垫的两侧,出液口的出液方向背离排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出液口和排气孔分别位于密封垫的两侧,出液口的出液方向背离排气孔,即在出液时,瓶内的内容物向出液口一端倾斜,使得瓶内的内容物远离排气孔,从而确保瓶内的内容物从出液口排出且不会从排气孔排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的底部侧壁设置有用于与瓶口外壁卡接的第一环形凸块和第二环形凸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盖体通过第一环形凸块和第二环形凸块共同来与瓶口外壁卡接,以使第一盖体与瓶口的连接更稳固,第一盖体不易从瓶口脱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的底部顶壁设置有用于与瓶口顶壁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环;和/或
第一盖体的底部顶壁设置有用于与瓶口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共同在第一盖体与瓶口之间形成密封,以保证第一盖体与瓶口之间完全密封,从而有效保证瓶内的内容物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盖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齿和用于对密封垫径向限位的限位环,密封垫的侧面设置有用于与限位齿卡接的限位块,第一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限位块卡接的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将密封垫卡接在第二盖体上时,限位环可对密封垫的径向位置进行限制,从而方便密封垫通过限位块卡接于第二盖体的限位齿上;另外,密封垫可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来实现与第一盖体的卡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密封垫侧面的第一环形卡块,流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环形卡块卡接的第一环形卡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密封垫可通过第一环形卡块与第一环形卡槽卡接来实现与流道的卡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卡槽,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环形卡槽卡接的第二环形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盖体可通过第二环形卡块与第二环形卡槽卡接来实现与第一盖体的卡接,从而方便反复开启第二盖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撕裂件的顶部设置有拉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撕裂件的顶部设置拉环,方便通过拉动拉环来撕开撕裂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盖体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盖体外侧的弧形槽为打开第二盖体提供施力位置,方便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打开第二盖体并撕开撕裂件后,卡接于第二盖体上的密封垫可通过其侧面的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流道上,再次将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卡接后,第一密封圈密封出液口,从而确保该防伪瓶盖在开盖并合盖后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密封垫上出液口可起到节流效果,从而有效地控制流速,以避免瓶内的内容物溢出;另外,由于撕裂件撕开后不可再恢复,所以该撕裂件能够起到防伪的效果;且密封垫位于第二盖体内,可避免密封垫与外部接触而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其中: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图2的俯视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图4的俯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第一盖体,2-密封垫,3-第二盖体,4-第二密封环,5-第一密封环,6-第二环形卡槽,7-流道,8-第一环形卡槽,9-限位槽,10-拉环,11-撕裂件,12-第二环形卡块,13-弧形槽,14-限位环,15-第一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7-限位齿,18-第一环形凸块,19-第二环形凸块,20-出液口,21-限位块,22-第一环形卡块,23-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瓶盖,如图1-5所示,包括:
第一盖体1,第一盖体1的底部盖设于瓶口,第一盖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与瓶口内部连通的流道,第一盖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流道的撕裂件11;
第二盖体3,第二盖体3的一侧与第一盖体1的一侧铰接,第二盖体3的另一侧与第一盖体1的另一侧卡接;
密封垫2,密封垫2卡接在第二盖体3内,密封垫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流道卡接的第一卡接部,密封垫2上贯穿设置有出液口20;
其中,第二盖体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密封出液口20的第一密封圈15。
可以理解的是,打开第二盖体3并撕开撕裂件11后,卡接于第二盖体3上的密封垫2可通过其侧面的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流道上,再次将第二盖体3与第一盖体1卡接后,第一密封圈15密封出液口20,从而确保该防伪瓶盖在开盖并合盖后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密封垫2上出液口20可起到节流效果,从而有效地控制流速,以避免瓶内的内容物溢出;另外,由于撕裂件11撕开后不可再恢复,所以该撕裂件11能够起到防伪的效果;且密封垫2位于第二盖体3内,可避免密封垫2与外部接触而造成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密封垫2是以侧面来与流道卡接,所以密封垫2上贯穿设置的出液口20必然与撕开撕裂件11后的流道连通;另外,第一密封圈15可与第二盖体3一体成型;且此处第二盖体3的顶部是指合盖后第二盖体3的顶部,且第一密封圈15在第二盖体3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出液口20上配置出液嘴,出液嘴斜置且出口处设置有导向弧面,从而避免液体残留在出液嘴上,以解决出液挂壁和回油有残留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垫2上贯穿设置有排气孔23,第二盖体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密封排气孔23的第二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6在第二盖体3内。
可以理解的是,排气孔23可使瓶子内外压力一致,有利于瓶内的内容物受重力影响而倒出,以避免因瓶子内部困气而导致内容物不能完全流出;同时,第二密封圈16可在合盖后对排气孔23进行密封,以确保该防伪瓶盖的密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圈16也可与第二盖体3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出液口20和排气孔23分别位于密封垫2的两侧,出液口20的出液方向背离排气孔23。
可以理解的是,出液口20和排气孔23分别位于密封垫2的两侧,出液口20的出液方向背离排气孔23,即在出液时,瓶内的内容物向出液口20一端倾斜,使得瓶内的内容物远离排气孔23,从而确保瓶内的内容物从出液口20排出且不会从排气孔23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的底部侧壁设置有用于与瓶口外壁卡接的第一环形凸块18和第二环形凸块19。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盖体1通过第一环形凸块18和第二环形凸块19共同来与瓶口外壁卡接,以使第一盖体1与瓶口的连接更稳固,第一盖体1不易从瓶口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的底部顶壁设置有用于与瓶口顶壁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环5;第一盖体1的底部顶壁设置有用于与瓶口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环4。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环5和第二密封环4共同在第一盖体1与瓶口之间形成密封,以保证第一盖体1与瓶口之间完全密封,从而有效保证瓶内的内容物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若仅在第一盖体1的底部顶壁设置有用于与瓶口顶壁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环5,或者仅在第一盖体1的底部顶壁设置有用于与瓶口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环4,第一密封环5或第二密封环4也可对第一盖体1与瓶口之间进行密封。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密封环5的下侧与瓶口的顶壁接触,第二密封环4的外侧与瓶口的内壁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盖体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齿17和用于对密封垫2径向限位的限位环14,密封垫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与限位齿17卡接的限位块21,第一盖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限位块21卡接的限位槽9。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密封垫2卡接在第二盖体3上时,限位环14可对密封垫2的径向位置进行限制,从而方便密封垫2通过限位块21卡接于第二盖体3的限位齿17上;另外,密封垫2可通过限位块21与限位槽9卡接来实现与第一盖体1的卡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密封垫2侧面的第一环形卡块22,流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环形卡块22卡接的第一环形卡槽。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垫2可通过第一环形卡块22与第一环形卡槽卡接来实现与流道的卡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卡槽6,第二盖体3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环形卡槽6卡接的第二环形卡块12。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盖体3可通过第二环形卡块12与第二环形卡槽6卡接来实现与第一盖体1的卡接,从而方便反复开启第二盖体3。
在一个实施例中,撕裂件11的顶部设置拉环10,方便通过拉动拉环10来撕开撕裂件11。
可以理解的是,撕裂件11的顶部设置拉环10,方便通过拉动拉环10来撕开撕裂件11。
需要说明的是,拉环10的表面设置防滑齿,可有效提高与手的摩擦力,方便在提拉拉环10时轻松撕开撕裂件1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盖体3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槽13。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盖体3外侧的弧形槽13为打开第二盖体3提供施力位置,方便施力。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三种形态进行说明:
当第二盖体3未被打开时,第一盖体1盖设在瓶口上,第二盖体3与第一盖体1卡接,密封垫2卡接于第二盖体3内;
当要打开第二盖体3以倒出瓶内的内容物时,流道处的撕裂件11被撕开,密封垫2从第二盖体3取下后卡接在流道处,瓶内的内容物可依次通过瓶口、流道和出液口20倒出;
当要合上第二盖体3时,第二盖体3与第一盖体1卡接,且第一密封圈15和第二密封圈16分别密封出液口20和排气孔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防伪瓶盖,盖设于瓶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体(1),所述第一盖体(1)的底部盖设于所述瓶口,所述第一盖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瓶口内部连通的流道(7),所述第一盖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流道(7)的撕裂件(11);
第二盖体(3),所述第二盖体(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盖体(1)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盖体(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盖体(1)的另一侧卡接;
密封垫(2),所述密封垫(2)卡接在所述第二盖体(3)内,所述密封垫(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所述流道(7)卡接的第一卡接部,所述密封垫(2)上贯穿设置有出液口(20);
其中,所述第二盖体(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出液口(20)的第一密封圈(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2)上贯穿设置有排气孔(23),所述第二盖体(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排气孔(23)的第二密封圈(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20)和所述排气孔(23)分别位于所述密封垫(2)的两侧,所述出液口(20)的出液方向背离所述排气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的底部侧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瓶口外壁卡接的第一环形凸块(18)和第二环形凸块(1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的底部顶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瓶口顶壁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环(5);和/或
所述第一盖体(1)的底部顶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瓶口内壁密封连接的第二密封环(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齿(17)和用于对所述密封垫(2)径向限位的限位环(14),所述密封垫(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齿(17)卡接的限位块(21),所述第一盖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所述限位块(21)卡接的限位槽(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垫(2)侧面的第一环形卡块(22),所述流道(7)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环形卡块(22)卡接的第一环形卡槽(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卡槽(6),所述第二盖体(3)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6)卡接的第二环形卡块(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件(11)的顶部设置有拉环(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3)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槽(13)。
CN202321543464.8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防伪瓶盖 Active CN220200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3464.8U CN220200068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防伪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3464.8U CN220200068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防伪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0068U true CN220200068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6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43464.8U Active CN220200068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防伪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0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04847B2 (ja) キャップ
RU2286932C2 (ru) Повторно запечатываемое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открытого торца сосуда для напитков
US6460712B2 (en) One-piece tamper-evident closure system with a resealable, hinged lid
BR9910998A (pt) Fechos para vedar e fechar liberavelmente um recipiente de fluido.
WO2021115135A1 (zh) 一种具有翻盖保持功能的瓶盖
WO2006059522A1 (ja) 容器のキャップの使用方法と容器のキャップ、これらに用いる内パッキン
CN220200068U (zh) 一种防伪瓶盖
JPH0741028A (ja) 容器の蓋体
JP2018203298A (ja) 安全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4580064B2 (ja) ヒンジ付きキャップ
JP4947268B2 (ja) 容器蓋及び蓋付き密封容器
JP4342839B2 (ja) 易開栓容器蓋
CN211618667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组合瓶盖及容器
JP4276726B2 (ja) プッシュプルキャップ
CN108557210A (zh) 一种防止封装过程二次污染的食品包装盒
CN111114995A (zh) 防伪连体瓶盖
JP2012214242A (ja) 不正防止キャップ
JP2012188123A (ja) 容器蓋
RU222008U1 (ru) Закрывающий колпачок на шарнире с защитой от брызг
CN218752436U (zh) 一种具有封水功能的瓶盖
CN201400367Y (zh) 一种密封瓶盖
CN201592822U (zh) 玻璃牛奶瓶防盗保险盖
CN213736547U (zh) 一种新型连体瓶盖
CN217397268U (zh) 内爆防伪瓶盖倒勾式密封结构
CN2294224Y (zh) 一种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