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9446U - 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9446U
CN220199446U CN202321097239.6U CN202321097239U CN220199446U CN 220199446 U CN220199446 U CN 220199446U CN 202321097239 U CN202321097239 U CN 202321097239U CN 220199446 U CN220199446 U CN 220199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ront suspension
adjusting rod
suspension assembly
c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72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朝吉
姜辉
谢小波
蔡志锐
钱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72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9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9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9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包括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对称设置,其上部分别与驾驶室底部连接,下部分别与车架前部左右大梁连接;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之间设有长度可调的前悬置调节杆总成,用于调节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之间间距。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前悬置调节杆总成,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车型,较大程度减少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的种类,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更换易于操作,适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需要装配在车架大梁上。不同的车型,车架两根纵梁外侧的宽度尺寸各不一样,因而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因车而异,种类繁多。
在第202222312916.3号专利公开的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装置,以解决现有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装置的半浮式悬置方式在受到垂直方向的冲击时,隔振效果较差,驾乘的舒适度不佳,而且驾驶室上托架与减震器支撑结构的运动幅度较大,会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包括:上托架,所述上托架为两处呈左右对称方式分布,且上托架下方设有支撑架;所述上托架后部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驾驶室固定板;该技术方案通过将驾驶室固定板和上托架与支撑架进行支撑,其采用多点减震和吸收振动组件,将商用车的驾驶室悬置由原来的半浮悬改进为四点全浮悬,然而前悬置装置左右的两个支架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根据车架两根纵梁外侧的宽度而定,故针对不同车型需不同产品。
在第202010073692.8号专利公开的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结构包括横向稳定杆总成、减震器总成、上支架总成、下支架总成和举升机构;上支架一端连接减震器上端,另一端转动连接举升机构;上支架具有分别对应行驶状态和翻转状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下支架总成包括翻转轴和翻转导轨,翻转导轨固定设置于下支架总成的上部,翻转导轨上部设有弧形导轨面,翻转轴固连横向稳定杆端部,减震器下端以及上支架总成的中部连接翻转轴或横向稳定杆;上支架总成下部固定连接一翻转滚轮,翻转滚轮具有能够在上支架总成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过程中,沿所述翻转导轨的导轨面移动的曲面。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翻转过程中的导向和重力支撑,但是前悬置装置左右的两个支架之间的间距固定,根据车架两根纵梁外侧的宽度而定,故针对不同车型需不同产品。
另在202010576596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式驾驶室悬置机构,至少两组沿驾驶室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悬置单元,悬置单元包括第一上支座、第一下支座、转动摆臂;第一上支座固定连接在驾驶室上,第一上支座上设有第一限位面,转动摆臂的下端转动式安装在第一下支座上,转动摆臂的上端设有与第一限位面相匹配的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的一端和第二限位面的一端铰接,当驾驶室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贴合;第一下支座与转动摆臂之间设有减震元件。该技术方案能在保证驾驶室与底盘无断开的情形下,实现驾驶室在一定高度范围内进行升降,从而获得足够的驾驶室底部作业空间,然而同样如前所述,前悬置装置左右的两个支架之间的间距根据车架两根纵梁外侧的宽度而定,对于不同的车型,车架两根纵梁外侧的宽度尺寸各不一样,导致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因车而异,种类繁多。
鉴于上述,有必要对现有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进一步优化,设计开发出一款通用型的产品以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可以适用不同的车型,当车架两根纵梁外侧的宽度尺寸不一致时可以进行调节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所述机构包括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所述的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对称设置,其上部分别与驾驶室底部连接,下部分别与车架前部左右大梁连接;所述的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之间设有长度可调的前悬置调节杆总成,用于调节所述的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之间间距。
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中:所述前悬置调节杆总成包括左调节杆座、右调节杆座、调节杆;所述的左调节杆座与右调节杆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内部带有互为反向的螺纹;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带有外螺纹,分别与所述的左调节杆座和右调节杆座内部的螺纹相匹配,分别通过左紧固螺母和右紧固螺母与所述的左调节杆座和右调节杆座装配连接。
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中:所述调节杆上加工有两处方形的凹槽,便于用扳手转动所述调节杆进行调节。
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中:所述前悬置调节杆总成可以调节的范围±100mm,适合车架两根纵梁外侧宽度尺寸为800~1000mm。
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中:所述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均带有弹簧及减震器。
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中:所述机构还包括左后悬置总成、右后悬置总成;所述的左后悬置总成与右后悬置总成,其下部与车架左右大梁通过螺栓连接;当驾驶室落下后,其上部用于对驾驶室进行支撑固定。
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中:所述左后悬置总成与右后悬置总成,带有气囊、弹簧及减震器。
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中:所述机构还包括左液压油缸总成与右液压油缸总成;所述左液压油缸总成、右液压油缸总成上部与驾驶室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下部与车架左右大梁外侧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中:所述机构还包括油泵及控制器总成;所述油箱、油泵及控制器之间通过油管连通,安装位于右前轮的挡泥板上;所述油泵控制器用于控制驾驶室的举升或回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之间的连接杆,改良为长度可以调节的前悬置调节杆总成,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当车架两根纵梁外侧的宽度尺寸不一样时,通过调节前悬置调节杆总成进行调节,较大程度减少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的种类,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更换易于操作,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的前悬置调节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包括左前悬置总成1、右前悬置总成2、前悬置调节杆总成3、左后悬置总成4、右后悬置总成5、左液压油缸总成6、右液压油缸总成7、油泵及控制器总成。
左前悬置总成1与右前悬置总成2对称设置,其上部分别与驾驶室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下部分别与车架前部左大梁8与右大梁9通过螺栓连接;左前悬置总成1与右前悬置总成2,均带有弹簧及减震器等部件,以利于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前悬置调节杆总成3长度可调,设置在左前悬置总成1与右前悬置总成2之间,包括左调节杆座31、右调节杆座32、调节杆33、左紧固螺母34、右紧固螺母35;左调节杆座31固定连接左前悬置总成1,内部带有螺纹;右调节杆座32固定连接右前悬置总成2,内部带有螺纹,且与左调节杆座31的螺纹反向;
调节杆33的两端带有外螺纹,分别与左调节杆座31和右调节杆座32内部螺纹相匹配,并分别通过左紧固螺母34和右紧固螺母35与左调节杆座31和右调节杆座32装配固定;调节杆33上加工有两处方形的凹槽,便于用扳手转动调节杆33进行调节;调节杆33两端带有正螺纹和反螺纹,当向一个方向转动调节杆33时可以撑开左调节杆座31和右调节杆座34,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调节杆33时可以拉缩左调节杆座31和右调节杆座34,从而使左前悬置总成1与右前悬置总成2之间通过前悬置调节杆总成3来连接并加强。
左后悬置总成4与右后悬置总成5,其下部与车架左大梁8与右大梁9通过螺栓连接;当驾驶室落下后,其上部用于对驾驶室进行支撑固定;左后悬置总成4与右后悬置总成5,带有气囊、弹簧及减震器等部件,以利于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左液压油缸总成6与右液压油缸总成7用于,其上部与驾驶室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下部与车架左大梁8、右大梁9外侧通过螺栓连接。
油箱、油泵及控制器(未图示),安装位于右前轮的挡泥板上;油箱、油泵和液压油缸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控制器用于控制驾驶室的举升或回落。
本实用新型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的前悬置部分装配如下:
先完成前悬置调节杆总成3、左前悬置总成1、右前悬置总成2的初步装配;
然后根据车架两根纵梁外侧的宽度尺寸,对调节杆进行转动,直到左前悬置总成1与右前悬置总成2的安装尺寸与大梁外侧尺寸吻合;
再用扳手分别转动左紧固螺母34和右紧固螺母35,将调节杆33分别与两侧的左调节杆座31和右调节杆座32进行紧固。
前悬置调节杆总成3可以调节的范围优选±100mm,可适合车架两根纵梁外侧宽度尺寸为800~1000mm;也可以通过加深螺纹的深度,进一步来加大前悬置调节杆总成3的调节范围。
在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或运动过程均为常规技术,因此,不在此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所述机构包括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所述的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对称设置,其上部分别与驾驶室底部连接,下部分别与车架前部左右大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之间设有长度可调的前悬置调节杆总成,用于调节所述的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之间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置调节杆总成包括左调节杆座、右调节杆座、调节杆; 所述的左调节杆座与右调节杆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内部带有互为反向的螺纹; 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带有外螺纹,分别与所述的左调节杆座和右调节杆座内部的螺纹相匹配,分别通过左紧固螺母和右紧固螺母与所述的左调节杆座和右调节杆座装配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上加工有两处方形的凹槽,便于用扳手转动所述调节杆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置调节杆总成可以调节的范围±100mm,适合车架两根纵梁外侧宽度尺寸为800~1000mm。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置总成与右前悬置总成,均带有弹簧及减震器。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括左后悬置总成、右后悬置总成;所述的左后悬置总成与右后悬置总成,其下部与车架左右大梁通过螺栓连接;当驾驶室落下后,其上部用于对驾驶室进行支撑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悬置总成与右后悬置总成,带有气囊、弹簧及减震器。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括左液压油缸总成与右液压油缸总成;所述左液压油缸总成、右液压油缸总成上部与驾驶室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下部与车架左右大梁外侧通过螺栓连接。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括油箱、油泵及控制器总成;所述油箱、油泵及控制器之间通过油管连通,安装位于右前轮的挡泥板上;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驾驶室的举升或回落。
CN202321097239.6U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Active CN220199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7239.6U CN220199446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7239.6U CN220199446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9446U true CN220199446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2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7239.6U Active CN220199446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9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6970Y (zh) 轻中型客车前独立悬架系统
CN203854440U (zh) 一种适用于轻型卡车的独立悬架
TW539640B (en)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rear suspension for motorcycle
WO2003103998A1 (en) Individual front wheel suspension
CN104149571A (zh) 一种四连杆两气囊空气悬架装置
CN220199446U (zh) 一种通用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及举升机构
CN113829820A (zh) 一种匹配直推力杆的前桥复合空气悬挂系统
CN110733307B (zh) 一种可调行程区间的汽车悬架
CN111791661A (zh) 一种观光车的悬挂系统
CN2837128Y (zh) 一种客车底盘前空气悬架
CN109968938B (zh) 一种前后轮可同步升降的减震小车底盘
CN111873736A (zh) 一种空气悬架
CN201148111Y (zh) 一种适用于重型卡车的全空气悬架装置
CN209972607U (zh) 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CN201325558Y (zh) 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悬挂结构
CN210027777U (zh) 平叉式前悬挂总成及摩托车
CN200981472Y (zh) 与普通转向桥匹配的高级客车空气悬架
CN2933932Y (zh) 汽车转向桥空气悬挂装置
CN2871264Y (zh) 双后桥空气悬架
CN115447700B (zh) 三轮车的双摇臂后桥总成
CN211592744U (zh) 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CN210822492U (zh) 一种商用车卡车驾驶室全浮式悬置结构
CN212765565U (zh) 一种观光车的悬挂系统
CN2567069Y (zh) 小四轮拖拉机前后减震装置
CN220129898U (zh) 一种挂车空气悬架使用的外置限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