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7224U - 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7224U
CN220197224U CN202321638271.0U CN202321638271U CN220197224U CN 220197224 U CN220197224 U CN 220197224U CN 202321638271 U CN202321638271 U CN 202321638271U CN 220197224 U CN220197224 U CN 220197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workbench
frame
driving
bel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82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钦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Sij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Sij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Sij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Sij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82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7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7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7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以及套设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上的砂带,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横移机构和驱动所述横移机构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横移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所述砂光机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工作台的移动路径的感应机构,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横移机构、驱动机构和用于感应工作台的移动路径的感应机构,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一感应块的配合,以及第二传感器和第二感应块的配合来使得驱动机构往复运动,使得工件可以在工作台上自动往复的进行打磨,不需要工人不断的手动调整驱动机构的转动方向,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磨抛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砂光机一般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以及套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砂带,主动辊连接至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主动辊转动,从而带动砂带转动,砂带可以对工件进行打磨。工件一般通过手动方式接触砂带,其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申请人在授权公布号CN218397478U,名称为“一种输送式砂光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输送式砂光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以及套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砂带,还包括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在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还包括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送带以及用于带动主动轮转动的动力源,所述主动辊对应设置在传动带的上方,所述从动辊位于主动辊的上方,所述主动辊与传送带之间形成供待打磨工件经过的打磨间隙。
上述的输送式砂光机中,将工件放置在传送带上进行传送,工件经过打磨间隙时,砂带对工件进行打磨,然而传送带是通过主动轮的动力源进行转动,使用时,通常需要人工不断的改变动力源的转动方向从而改变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才能使得工件反复在打磨间隙进行打磨,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其砂光机结构还有待改进。
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型自动砂光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以及套设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上的砂带,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横移机构和驱动所述横移机构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横移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水平布置,所述主动辊对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主动辊与所述工作台之间形成供工件经过的打磨间隙,所述砂光机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工作台的移动路径的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感应块和第二感应块,所述第一感应块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所述第二感应块对应第二传感器设置,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的同一侧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机所述架上靠近中间的位置,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可调节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的水平位置的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卡设在所述第一T型槽上,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同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的底部均设有供对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感应部,所述第二感应块的感应部为向所述第二传感器延伸的凸起状,所述第二感应块的感应部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避开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避让槽。
进一步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两条滑轨和对应设置在两条滑轨上的滑块,两条所述滑轨平行设置,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在各个所述滑块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设置在两条所述滑轨之间,所述丝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滑轨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滑轨的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供所述丝杆穿设的第一支撑座,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丝杆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具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在两条所述滑轨之间,所述伸缩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滑轨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所述伸缩杆穿过的第二支撑座,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气缸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方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朝上设置,所述机架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通孔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轴承座与所述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之间还设有联轴器,所述齿轮和齿条均设置在两条所述滑轨之间,所述齿条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滑轨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齿条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方的第二驱动电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皮带传动组件,所述皮带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一皮带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分别位于两条所述滑轨的移动方向的两端的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三皮带轮上的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三皮带轮均设置在两条所述滑轨之间,所述机架上对应两条所述滑轨的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三皮带轮卡设的安装槽,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三皮带轮均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内,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顶部和所述第三皮带轮的顶部之间的皮带上固定设有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立板,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均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可上下调整地安装在所述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用于将工件抵压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弹性压轮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沿着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T型槽内的两端分别设有T型螺母。
通过采用前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横移机构、驱动机构和用于感应工作台的移动路径的感应机构,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一感应块的配合,以及第二传感器和第二感应块的配合来使得驱动机构往复运动,使得工件可以在工作台上自动往复的进行打磨,不需要工人不断的手动调整驱动机构的转动方向,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驱动机构来实现往复运动,选择范围广,制造方便。
进一步,可选择使用第二T型槽和T型螺母的方式和使用两个弹性压轮机构的方式来固定工件,工件打磨时不易移动,提高工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机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工作台。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工作台。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工作台。
图中:
1-机架; 11-主动辊;
12-从动辊; 13-驱动电机;
14-立板; 15-安装板;
16-弹性压轮机构; 2-横移机构;
21-滑轨; 22-滑块;
3-工作台; 31-第二T型槽;
32-第一T型槽; 41-第一驱动电机;
411-轴承座;
42-齿轮; 43-齿条;
44-联轴器; 5-感应机构;
51-第一传感器; 52-第二传感器;
53-第一感应块; 54-第二感应块;
61-丝杆电机; 62-丝杆;
63-第一支撑座; 64-丝杆螺母;
65-第一固定座; 71-气缸;
72-伸缩杆; 73-第二支撑座;
74-第二固定座; 81-第二驱动电机;
82-第一皮带轮; 83-第二皮带轮;
84-第三皮带轮; 85-安装槽;
86-安装板; 87-第三固定座;
541-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以及套设在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上的砂带(图中未示出),还包括用于驱动主动辊11转动的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11转动,从而带动砂带转动,砂带对工件进行打磨,在机架1上设有横移机构2,横移机构2沿水平方向设置,机架1上还设有驱动横移机构2移动的驱动机构,横移机构2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3,工作台3水平布置,主动辊11对应设置在工作台3的上方,主动辊11与工作台3之间形成供工件经过的打磨间隙,横移机构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条滑轨21和对应设置在两条滑轨21上的滑块22,两条滑轨21平行设置,优选的,两条滑轨21上均设有两个滑块22,工作台3固定设置在各个滑块22的顶部,驱动机构带动工作台3移动从而带动滑块22在滑轨21上移动。
优选的,工作台3的顶部沿着工作台3的移动方向开设有第二T型槽31,第二T型槽31竖向设置,第二T型槽31内的两端分别移动固定有T型螺母(图中未示出),可根据工件的大小来移动固定T型螺母在第二T型槽31内的位置,从而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的T型螺母和第二T型槽31的结构和配合方式均为本领域常规的结构和技术手段,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台3上还可设置多种常规的固定工件的方式,例如在工作台3上设置磁吸板(图中未示出),再将工件吸附在磁吸板上;机架1上设有立板14,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均设置在安装板15上,安装板15可上下调整地安装在立板14上,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电机13为现有常规的电机,电机固定在安装板15上,安装板15上设有两个用于将工件抵压在工作台上的弹性压轮机构1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安装板15、立板14和两个弹性压轮机构16的结构在授权公布号CN218397478U,名称为“一种输送式砂光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机架1的下方的第一驱动电机41,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朝上设置,相应的,机架1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穿过的通孔,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位于机架1上,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齿轮42和齿条43,齿轮42套设在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上,齿轮42和齿条43均设置在两条所述滑轨21之间,齿条43的设置方向与滑轨21的设置方向相同,齿条43的顶部与工作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41带动齿轮42转动,齿轮42转动带动齿条43移动从而带动工作台3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砂光机还包括用于感应工作台3的移动路径的感应机构5,感应机构5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传感器51、第二传感器52以及设置在工作台3上的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均设置在横移机构2的同一侧靠近工作台3的位置,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设置在机架1上靠近中间的位置,且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错开设置,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均设置在工作台3对应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的一侧,且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分别设置在工作台3的同一侧的两端,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的感应方向均为正上方,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的底部均设有供对应的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检测的感应部,第二感应块54块的感应部为向第二传感器52延伸的凸起状,第二感应块54的感应部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避开第一传感器51检测的避让槽541,使得第一感应块53与第二感应块54的感应部的位置相互错开,并防止第二感应块54经过第一传感器51时被误检测,具体的,第一传感器51的感应位置设置在第一感应块53的感应部的移动路径上,第二传感器52的感应位置设置在第二感应块54的感应部的移动路径上,第一感应块53的感应部的底部的水平位置略高于第一感应器51的顶部的水平位置,第二感应块54的感应部的底部的水平位置略高于第二感应器52的顶部的水平位置,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均为为距离传感器,本申请也可以采用具有这种功能的其它传感器;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均与第一驱动电机41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开设置,例如,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可以分别设置在横移机构2的两侧,相应的,第一感应块53则相对应的设置在工作台3靠近第一传感器51的一侧,第二感应块54则相对应的设置在工作台3靠近第二传感器52的一侧,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分别相对设置在工作台3的两端。
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3上,通过T型螺母将工件固定住,启动驱动电机13,主动辊11带动砂带开始工作,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1,齿条43带动工作台3和工件移动至打磨间隙对工件进行打磨,打磨时,两个弹性压轮机构16将工件抵压在工作台3上,当第一驱动电机41正转带动工作台3上的第一感应块53移动至第一传感器51的感应位置时,即第一感应块53移动至第一传感器51的正上方时,第一传感器51发出第一驱动电机41反转的信号,此时第一驱动电机41逐渐停止正转并带动工作台3继续移动一段距离后开始反转,第一驱动电机41反转带动工作台3往回移动,当第一驱动电机41反转带动工作台3上的第二感应块54移动至第二传感器52的感应位置时,即第二感应块54移动至第二传感器52的正上方时,第二传感器52发出第一驱动电机41正转的信号,此时第一驱动电机41逐渐停止反转并带动工作台3继续移动一段距离后开始正转,如此往复,带动工件不断的在打磨间隙内往复打磨。
优选的,工作台3上还设有可调节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的水平位置的第一T型槽32,第一T型槽32横向设置,相应的,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靠近第一T型槽32的位置还设有可卡设在第一T型槽32内的T型凸块,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均通过T型凸块设置在第一T型槽32上,可根据实际打磨的工件的尺寸来合理设置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之间的距离,优选的,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工件的长度,使得工件完全经过打磨间隙时,感应机构5才会开始工作,避免第一感应块53和第二感应块54之间的距离太小而造成工件未被砂带完全打磨完时,工作台3就已经往回移动的情况。
优选的,机架1的通孔上还设置有轴承座411,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穿过轴承座411与齿轮42相连,第一驱动电机41与轴承座411之间还设有联轴器44,即第一驱动电机41和齿轮42之间通过联轴器44连接,设置轴承座411可以提高第一驱动电机41转动时的稳定性,设置联轴器44可以使得第一驱动电机41在正转或者反转时有一个缓冲的保护过程,从而保护第一驱动电机41,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的联轴器44为本领域常规的联轴器,只要能起到上述效果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方式为本领域中常规的方式,例如通过设置正转电路和反转电路,并将第一传感器51连接反转电路,第二传感器52连接正转电路,正转电路和反转电路均与第一驱动电机41电连接,或者通过设置PLC集成控制模块,并将第一传感器51、第二传感器52和第一驱动电机41连接PLC集成控制模块,从而控制第一驱动电机41的正转和反转,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驱动机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机架上的丝杆电机61,丝杆电机61设置在滑轨21的移动方向的一端,丝杆电机61的输出端朝向工作台3设置,丝杆电机51的输出端具有丝杆62,丝杆62设置在两条滑轨21之间,丝杆62的设置方向与滑轨21的设置方向相同,机架1上位于滑轨21的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供丝杆62穿设的第一支撑座63,丝杆62上套设有丝杆螺母64,丝杆螺母64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座65,第一固定座65的顶部与工作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丝杆电机61带动丝杆螺母64在丝杆62上水平移动,丝杆螺母64带动第一固定65座移动从而带动工作台3移动,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均与丝杆电机61电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仅在于驱动机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机架上的气缸71,气缸71设置在滑轨21的移动方向的一端,气缸71的输出端朝向工作台3设置,气缸71的输出端具有伸缩杆72,机架上设置有供伸缩杆72穿过的第二支撑座73,伸缩杆72设置在两条滑轨21之间,伸缩杆72的设置方向与滑轨21的设置方向相同,伸缩杆72上套设有第二固定座74,第二固定座74的顶部与工作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71带动伸缩杆72移动,伸缩杆72带动第二固定座74移动从而带动工作台3移动,相应的,在本实施中,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均与气缸71电连接,本申请中的气缸71采用本领域常规的伸缩气缸,例如气动伸缩气缸或者电动伸缩气缸,也可以采用伸缩油缸。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区别仅在于驱动机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的下方的第二驱动电机8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的皮带传动组件,皮带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1的下方并与第二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一皮带轮82、设置在机架1上且分别位于两条滑轨21的移动方向的两端的第二皮带轮83和第三皮带轮84、以及绕设在第一皮带轮82、第二皮带轮83和第三皮带轮84上的皮带(图中未示出),第二皮带轮83和第三皮带轮84均设置在两条滑轨21之间,机架1上对应两条滑轨21的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第二皮带轮83和第三皮带轮84卡设的安装槽85,第二皮带轮83和第三皮带轮84均转动设置在对应的安装槽85内,具体的,各安装槽85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板86,第二皮带轮83和第三皮带轮85均转动连接在对应的安装板86上,第二皮带轮83的顶部和第三皮带轮84的顶部均位于机架1的上方,第二皮带轮83的底部和第三皮带轮84的底部均位于机架1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可在安装板86上转动设置多个皮带轮,用以增强皮带传动组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位于第二皮带轮83的顶部和第三皮带轮84的顶部之间的皮带上固定设有第三固定座87,第三固定座87的顶部与工作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81带动皮带传动,皮带带动第三固定座87移动从而带动工作台3移动,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均与第二驱动电机81电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以及套设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上的砂带,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横移机构和驱动所述横移机构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横移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水平布置,所述主动辊对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主动辊与所述工作台之间形成供工件经过的打磨间隙,所述砂光机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工作台的移动路径的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感应块和第二感应块,所述第一感应块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所述第二感应块对应第二传感器设置,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的同一侧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位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机所述架上靠近中间的位置,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可调节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的水平位置的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卡设在所述第一T型槽上,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同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感应块和所述第二感应块的底部均设有供对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感应部,所述第二感应块的感应部为向所述第二传感器延伸的凸起状,所述第二感应块的感应部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避开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两条滑轨和对应设置在两条滑轨上的滑块,两条所述滑轨平行设置,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在各个所述滑块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设置在两条所述滑轨之间,所述丝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滑轨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滑轨的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供所述丝杆穿设的第一支撑座,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丝杆电机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具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在两条所述滑轨之间,所述伸缩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滑轨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所述伸缩杆穿过的第二支撑座,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气缸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方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朝上设置,所述机架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通孔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轴承座与所述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之间还设有联轴器,所述齿轮和齿条均设置在两条所述滑轨之间,所述齿条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滑轨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齿条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方的第二驱动电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皮带传动组件,所述皮带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一皮带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分别位于两条所述滑轨的移动方向的两端的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以及绕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三皮带轮上的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三皮带轮均设置在两条所述滑轨之间,所述机架上对应两条所述滑轨的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三皮带轮卡设的安装槽,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三皮带轮均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内,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顶部和所述第三皮带轮的顶部之间的皮带上固定设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顶部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立板,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均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可上下调整地安装在所述立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用于将工件抵压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弹性压轮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沿着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T型槽内的两端分别设有T型螺母。
CN202321638271.0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 Active CN220197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8271.0U CN220197224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8271.0U CN220197224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7224U true CN220197224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4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8271.0U Active CN220197224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72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2407A (zh) 超薄玻璃的直线双边磨边机
CN108723928B (zh) 新型四工位全自动倒角机
CN207548388U (zh) 超薄玻璃的直线双边磨边机
CN211760560U (zh) 一种多角度磨削装置
CN110919505A (zh) 一种多角度磨削装置
CN220197224U (zh) 一种新型自动砂光机
CN213164619U (zh) 一种高效打磨加工设备
CN210704116U (zh) 一种水磨拉丝设备
CN108942441B (zh) 一种双面磨锅装置
CN211615192U (zh) 一种平砂机
CN114603445B (zh) 一种基于轴侧加工的自动化控制式磨削一体化装置
CN216759356U (zh) 一种铝幕墙加工用一体化去毛刺打磨装置
CN215881180U (zh) 可调节弧型锄头双面抛光装置
CN215036033U (zh) 拉丝三面砂光机
CN212706024U (zh) 一种新型砂光机
CN209793388U (zh) 一种自动打磨机
CN212071525U (zh) 双头抛光机
CN209717245U (zh) 一种磨削大棱边的半圆磨边机
CN210046297U (zh) 一种用于精车机的送料装置及精车机
CN208841126U (zh) 一种磨光机
CN110802479A (zh) 一种平砂机
CN219005524U (zh) 一种沙发面料的打磨抛光设备
CN219925555U (zh) 曲面钢化玻璃研磨装置
CN108972251B (zh) 一种双通道打磨机
CN219967460U (zh) 一种针对带柄工件的打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