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2609U -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 - Google Patents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2609U
CN220192609U CN202321886582.9U CN202321886582U CN220192609U CN 220192609 U CN220192609 U CN 220192609U CN 202321886582 U CN202321886582 U CN 202321886582U CN 220192609 U CN220192609 U CN 220192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base
connecting rod
electric b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65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u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u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u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uj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865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2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2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2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和升降支架,升降支架可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升降支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之一铰接于底座上,另一个转动连接有能在底座上往复运动的支撑组件,垂直升降机构还包括设于支撑组件上方的限位件,支撑组件承重于底座的底壁上,限位件配合底座的底壁上下限位支撑组件。还公开了电动床,包括升降板、升降驱动件和上述任一方案的垂直升降机构,升降板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组垂直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支架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无需在底座上开槽,也减少了生产步骤,有利于降本增效。

Description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家具领域,具体涉及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动床等设备上需要使用垂直升降机构控制局部位置的升降,现有的电动升降机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380466U名称《电动床的腰托机构》,其公开了一种电动床的腰托机构,包括腰托板,所述腰托板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之间通过联动板连接,并且其中一个升降组件上连接有电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行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腰托板上,所述第一连杆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的腰托机构,能够调节腰托板的高度,增加了电动床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但是其需要在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开设滑槽,增加了固定座的制造工艺,并且滑槽的平整度影响到升降组件升降的平稳性,对滑槽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电动床的垂直升降机构依靠滑槽限位制造工艺要求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和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可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其中之一铰接于所述底座上,另一个转动连接有能在底座上往复运动的支撑组件,所述垂直升降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限位件,所述支撑组件承重于所述底座的底壁上,所述限位件配合所述底座的底壁上下限位所述支撑组件。
在上述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所述底座上设对所述支撑组件左右限位的两个侧壁,所述支撑组件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在上述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所述侧壁上设有朝向对向侧壁方向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形成所述限位件。
在上述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件和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左右两侧。
在上述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每个所述支撑件的上方均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留有间隙。
在上述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底壁上投影与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底壁上投影的重合或部分重合。
在上述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所述支撑件为滚轮或者滑块。
在上述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所述第一连杆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在上述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端上。
电动床,包括升降板、升降驱动件和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组垂直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支架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
在上述电动床中,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其中一组所述升降支架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两组所述垂直升降机构的支撑组件之间通过连动杆联动。
在上述电动床中,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
在上述电动床中,电动床还包括机架,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位于所述底座正上方的部分形成所述限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通过限位件配合底座的底壁对支撑组件进行限位,解决目前在底座的侧壁上开槽对升降组件进行限位造成工艺复杂的问题。升降支架采用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升降过程中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支撑,使得升降更加平稳并且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并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之一交接于底座上另一个转动连接有能在底座上往复运动的支撑组件,确保有一个连杆起到稳定作用,两根连杆的铰接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变化。在支撑组件上方设置限位件并配合底座的底壁对支撑组件的上下进行限位,从而改变了以往开槽对支撑组件进行限位的结构,设置限位件相对来说无需对底座进行破坏,从而不会降低底座的强度,并且由于没有在底座上开槽,因此,省去了开槽工序,加工难度也得以降低,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也能保证支撑组件在底座上往复运动时不会沿垂直方向发生位移,不仅避免了支撑组件和底座之间的在垂直方向可能的撞击声,而且让那个支撑组件在底座上往复运动时保持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对所述支撑组件左右限位的两个侧壁,所述支撑组件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通过两个侧壁对支撑组件的左右进行限位,保证支撑组件在往复运动时的轨迹稳定,不会出现左右晃动,从而保持升降支架的升降平稳度,并且支撑组件位于两个侧壁之间,不用在侧壁上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上设有朝向对向侧壁方向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形成所述限位件。一种限位件设置方式,通过在侧壁上设置朝向对侧侧壁的凸出部形成限位件,从而保证了限位件和侧壁的整体性,不用后期对限位件进行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件和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左右两侧。两个支撑件更有利于提高支撑组件与底座接触面积,并且诶在支撑组件往复运动时保持连杆的平衡。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件的上方均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留有间隙。每个支撑件上方均设置限位件,避免支撑件出现翻转,让两侧的支撑件能保持受力平衡,并且限位件与第一连杆之间留有间隙,避免第一连杆与限位件接触,防止两个部件之间出现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底壁上投影与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底壁上投影的重合或部分重合。限位件完全或部分阻挡支撑件,可以根据现场其他元器件的位置选择合适的限位件,都可以发挥限位件对支撑件向上运动的阻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滚轮或者滑块。滚轮和滑块都也可以有效减少支撑件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并且有利于降低垂直升降机构运行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与转轴连接,让连杆与转轴之间能受力平衡,避免出现翻转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端上。另一种限位件的结构,限位件可以单独设置并且固定在底座的顶端上,确保限位件固定的稳固度并配合底座的底壁对支撑组件进行限位。
电动床,包括升降板、升降驱动件和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组垂直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支架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电动床采用上述任一方案的垂直升降机构可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加工难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达到和原有电动床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其中一组所述升降支架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两组所述垂直升降机构的支撑组件之间通过连动杆联动。通过连动杆的联动,让两组升降支架只需要配置一个升降驱动件,从而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直接将升降驱动件的动力传递到支撑组件上,减少升降驱动件与支撑组件之间的力矩,避免支撑组件出现翻转。
进一步的,电动床还包括机架,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位于所述底座正上方的部分形成所述限位件。利用机架的部分形成限位件,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升降支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中底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中升降驱动件、连动杆与两组升降支架连接的立体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中升降驱动件、连动杆与两组升降支架连接的立体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中升降驱动件与升降支架连接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为:
垂直升降机构100、底座110、底壁111、侧壁112、第一连杆120、连接部121、第二连杆130、连接座140、限位件150;
升降板200;
升降驱动件300、电机座310、驱动推杆320;
机架400;
连动杆500;
支撑组件600、支撑件610、转轴6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底座110和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可相对底座110作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120和第二连杆130,所述第一连杆120和所述第二连杆130其中之一铰接于所述底座110上,另一个转动连接有能在底座110上往复运动的支撑组件600,所述垂直升降机构100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组件600上方的限位件150,所述支撑组件600承重于所述底座110的底壁111上,所述限位件150配合所述底座110的底壁111上下限位所述支撑组件600。升降支架采用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120和第二连杆130,在升降过程中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支撑,使得升降更加平稳并且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并且第一连杆120和第二连杆130其中之一交接于底座110上另一个转动连接有能在底座110上往复运动的支撑组件600,确保有一个连杆起到稳定作用,两根连杆的铰接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变化。在支撑组件600上方设置限位件150并配合底座110的底壁111对支撑组件600的上下进行限位,从而改变了以往开槽对支撑组件600进行限位的结构,设置限位件150相对来说无需对底座110进行破坏,从而不会降低底座110的强度,并且由于没有在底座110上开槽,因此,省去了开槽工序,相对于加工槽内表面,限位件150可以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在底座110或者其他部件上加工得到,其加工空间相对较大,加工难度也得以降低,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也能保证支撑组件600在底座110上往复运动时不会沿垂直方向发生位移,不仅避免了支撑组件600和底座110之间的在垂直方向可能的撞击声,而且让那个支撑组件600在底座110上往复运动时保持平稳。
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的实施例,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底座110和升降支架,升降支架可相对于底座110作升降运动,升降支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120和第二连杆130,该铰接可以通过合页实现,也可以通过转轴620实现,本实施例中采用转轴620实现第一连杆120和第二连接杆的铰接。第二连杆130主要起支撑作用,第二连杆130的顶部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杆120的中部转动连接,而第一连杆120的底部与第二连杆130的底部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第一连杆120相对于第二连杆130有足够的运动距离。
第二连杆130的底部交接于底座110上,比如通过销轴与底座110转动连接,可以将第二连接杆通过销轴与底座110的侧壁112转动连接,也可以在底座110上固定连接座140,通过销轴将第二连杆130的底部与连接座140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连杆130与底座110的转动轴线、第二连杆130与第一连杆120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第一连杆12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组件600,支撑组件600可以在底座110上做往复运动,避免第一连杆120的底部直接与底座110接触,降低第一连杆120的底部与底座110之间的摩擦力,让升降支架的升降更加流畅。
垂直升降机构100还包括设置在支撑组件600上方的限位件150,支撑组件600承重于底座110的底壁111上,也就是支撑组件600受到第一连杆120传递的压力贴在底座110的底壁111上,但是在升降支架升起时,第一连杆120受力可能会使支撑组件600脱离底座110的底壁111,造成第一连杆120升起不稳定,因此,限位件150配合底座110的底壁111上下限位支撑组件600,也就是通过限位件150和底座110的底壁111防止支撑组件60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除了对支撑组件600在往复运动时上下进行限位外,还需要对支撑组件600在往复运动时的左右进行限位,以防止支撑组件600滑出底座110,也避免第一连杆120发生相对于第二连杆130扭转。具体可以在底座110上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12,支撑组件600位于两个侧壁112之间,通过两个侧壁112对支撑组件600的左右进行限位。通过上述结构对支撑组件600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限位,让支撑组件600只能沿前后方向滑动,确保了支撑组件600滑动的平顺性。
进一步,限位件150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在侧壁112上设置朝向对向侧壁112凸出的凸出部形成限位件150,比如在侧壁112上利用冲压的方式形成凸出部,从而对支撑组件600向上的方向进行限位;如图4所示,还可以将限位件150固定在侧壁112的顶端,比如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将限位件150与底座110的侧壁112固定连接,同样可以发挥限位件150对支撑组件600向上运动的限位作用。
如图3所示,对于支撑组件600的具体结构,其包括两个支撑件610和连接在两个支撑件610之间的转轴620,转轴620与支撑件610或者第一连杆120其中之一转动连接,也可以转轴620与两者都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转轴62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支撑件610,让两个支撑件610保持间距,并且两个支撑件610分别位于第一连杆120的两侧,在支撑组件600沿底座110的底壁111滑动时,防止第一连杆120出现侧翻,使得升降支架的升降更加平稳。
进一步,每个支撑件610的上方均设有限位件150,并且限位件150与第一连杆120之间留有间隙,对每个支撑件610都进行限位,让支撑组件600受到上下限位均衡,并且限位件150不会干涉到第一连杆120的运行。限位件150在底壁111上的投影与支撑件610在底壁111上投影的重合或部分重合,最好是限位件150在底壁111上的投影与支撑件610在底壁111上的投影重合,这样限位件150可以对整个支撑件610进行限位,但是考虑实际布局,为了避免限位件150影响到其他部件的安装和运行,投影部分重合也可以发挥限位件150的作用,对支撑件610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610采用滚轮,滚轮可以有效的降低支撑件610与底壁111之间的摩擦力,让支撑组件600在底壁111上的往复运动更加平顺,并且可以减少支撑组件600运行时的噪音。进一步,滚轮可以采用橡胶或者塑料等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材料制造,在具有足够耐磨性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行噪音。除了支撑件610采用滚轮外,支撑件610还可以采用滑块,虽然滑块相对于滚轮在运行时的摩擦力稍大,但是可以通过增加润滑脂等方式降低滑块的摩擦力,而滑块的结构简单,并且滑块与底座110接触面积大,具有更好承重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20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121与转轴620转动连接,一方面保证第一连杆120对转轴620施力的均匀,另一方面也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与驱动升降支架运动的升降驱动件300连接。
如图5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电动床,电动床包括机架400、升降板200、升降驱动件300和上述任一方案的垂直升降机构100,升降板200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组垂直升降机构100,具体的可以是第一连杆120与升降板200转动连接,也可以是第二连杆130与升降板200转动连接,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130的顶端与第一连杆120的中部转动连接,因此,将以第一连杆120的顶端与升降板200转动连接为例进行介绍。第一连杆120的顶端可以通过销轴与升降板200转动连接,为了方便升降板200与第一连杆120转动连接,也可以在升降板200的底面设置连接座140进行连接,连接座140可以设置成横截面为凹字形,顶面与升降板200的底面采用螺栓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而连接座140的两个侧壁112则通过销轴与第一连杆120的顶端连接。
两组垂直升降机构100可以分别连接一个升降驱动件300进行驱动,但是这样对两个升降驱动件300的同步性要求较高。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将只采用一个升降驱动件300进行驱动,将升降驱动件300与其中一组垂直升降机构100连接,两组垂直升降机构100之间再通过连动杆500联动,从而实现升降驱动件300驱动一个垂直升降机构100升降,另一个垂直升降机构100也同步升降。
具体的,升降驱动件300包括电机座310和与电机座310固定连接的驱动推杆320,电机座310固定在机架400上,驱动推杆320与支撑组件600的转轴620转动连接,为了保持升降驱动件300运行时推动支撑组件600平稳运行,升降驱动件300连接在第一连杆120两个固定部之间的转轴620上。而连动杆5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组支撑组件600的转轴620上,由于连动杆500需要将一组升降支架中的驱动力传递到另一组升降支架的第一连杆120上,而第一连杆120是绕第一连杆120与第二连杆130的转动轴线摆动,因此,将连动杆500连接在转轴620上,让连动杆500获得较大的力臂,更轻松的带动另一组的第一连杆120运动。
电动床还包括机架400,底座110的顶部固定在机架400上,机架400位于底座110正上方的部分形成限位件150,也就是利用机架400的底面与底座110的底壁111对支撑组件600上下限位,从而避免再单独设置限位件150,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3)

1.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和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可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其中之一铰接于所述底座上,另一个转动连接有能在底座上往复运动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升降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限位件,所述支撑组件承重于所述底座的底壁上,所述限位件配合所述底座的底壁上下限位所述支撑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对所述支撑组件左右限位的两个侧壁,所述支撑组件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设有朝向对向侧壁方向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形成所述限位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件和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的上方均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留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底壁上投影与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底壁上投影的重合或部分重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滚轮或者滑块。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端上。
10.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板、升降驱动件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组垂直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支架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其中一组所述升降支架相对底座作升降运动,两组所述垂直升降机构的支撑组件之间通过连动杆联动。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电动床还包括机架,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位于所述底座正上方的部分形成所述限位件。
CN202321886582.9U 2023-07-17 2023-07-17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 Active CN220192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6582.9U CN220192609U (zh) 2023-07-17 2023-07-17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6582.9U CN220192609U (zh) 2023-07-17 2023-07-17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2609U true CN220192609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54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6582.9U Active CN220192609U (zh) 2023-07-17 2023-07-17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2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93710B1 (ko) 마사지조립체 및 이를 탑재한 마사지기
AU2013265155B2 (en) Damping unit for a lift
WO2020077973A1 (zh) 一种闸机通道的开关装置
US11617446B2 (en) Footrest extension device, frame and chair having the same
CN109223360B (zh) 一种联动升降多方向倾斜的医用护理病床
CN220192609U (zh) 电动床用垂直升降机构及电动床
CN107933381B (zh) 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及座椅
CN111395343A (zh) 可调型抱桩结构
CN212638749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生产线的升降台装置
CN212446526U (zh) 传动结构及搓袋机构、压平机构、裁切机构、裁切装置用传动结构
CN210257958U (zh) 汽车顶盖的顶升结构以及车辆
CN21228067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折叠床的连接结构和电动折叠床
CN110802570B (zh) 一种移动装置及建筑机器人
CN110181486B (zh) 人体上半身外骨骼的手臂活动支架及人体上半身外骨骼
KR20140032173A (ko) 차량용 시트
CN209181036U (zh) 一种用于侧吸式抽油烟机的升降结构
CN220642180U (zh) 用于电梯的限位驱动机构及电梯
CN115921753B (zh) 一种旋铆压头机构及触点旋铆装置
CN219861857U (zh) 步进驱动剪线、松线、抬压脚的机构及缝纫机
CN111689420B (zh) 一种用于实现三维空间运动的支撑驱动机构
CN213664523U (zh) 一种组装简单的电动折叠床
CN219313918U (zh) 一种倾斜式顶升移载机
CN218808979U (zh) 一种机械式吸附装置
CN214678026U (zh) 一种气动升降桌
CN217090101U (zh) 一种往复运动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