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1941U - 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 Google Patents

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1941U
CN220171941U CN202321722290.1U CN202321722290U CN220171941U CN 220171941 U CN220171941 U CN 220171941U CN 202321722290 U CN202321722290 U CN 202321722290U CN 220171941 U CN220171941 U CN 220171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able contact
piece
elastic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22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敖登贵
魏新磊
宋琛
王虎
徐永富
姚伟
徐荣辉
花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22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1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1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1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动触头和触头机构,动触头包括转轴和动触桥,所述转轴设有容纳腔,所述动触桥沿所述转轴的径向装配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动触桥两端的动接触部分别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外,所述转轴为一体成型,所述容纳腔设置有一个弹性卡扣,两个所述动接触部之间的所述动触桥设有与所述弹性卡扣卡接的卡合部。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和触头机构,其转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设有一个弹性卡扣,使动触桥通过卡合部和弹性卡扣卡接于容纳腔内,简化了加工以及装配过程,避免在加工以及拼装转轴时产生误差,防止动触桥错位装配,从而保证了多个接触单元动作的同步性。

Description

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背景技术
开关装置是一种用于断开与闭合电路的装置,开关装置通常包括操作机构以及至少一个接触单元,由操作机构驱动接触单元闭合或断开,也就是,由操作机构驱动接触单元中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在现有产品中,动触头通常包括转轴以及动触桥,其中转轴通常由两部分拼接而成,但其在加工过程中工序繁琐,拼接时零部件较多且配合复杂,会不可以避免的造成误差,进而影响开关装置中多个接触单元的动作同步性以及熄弧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加工及装配过程简便的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触头,包括转轴和动触桥,所述转轴设有容纳腔,所述动触桥沿所述转轴的径向装配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动触桥两端的动接触部分别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外,所述转轴为一体成型,所述容纳腔设置有一个弹性卡扣,两个所述动接触部之间的所述动触桥设有与所述弹性卡扣卡接的卡合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卡扣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容纳腔的敞口处开设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对应于背对所述弹性卡扣卡接面的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动触桥中部的弹性件,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动接触部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所述动触桥上。
优选的,所述动触桥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触头支持、动触片和弹簧片,所述触头支持的中部边缘设有所述卡合部,所述动触片贴合设置于所述触头支持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导电组件的所述动触片相邻,所述弹簧片设置于所述触头支持背对所述动触片的一侧,且所述弹簧片与所述容纳腔弹性抵接。
优选的,所述触头支持设置有两个抵接部,所述弹簧片位于两个所述抵接部之间,且所述弹簧片的两端端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抵接槽,所述弹簧片的中部向背离所述触头支持的方向弹性弯曲形成弹性抵靠部,所述弹性抵靠部的中部凹陷形成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件的第一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容纳腔内设置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件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所述弹性卡扣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动触片与所述触头支持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插接结构,每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槽和插接部。
优选的,所述触头支持的一侧平面凸出设置有两个抵接部,且每个所述抵接部分别位于靠近所述触头支持的端部,
所述触头支持中部的两侧边缘向另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两个弯折部,至少一个所述弯折部靠近动接触部的一端作为卡合部,其中一个所述弯折部的中部开设有凹槽;
所述触头支持的另一侧平面凸出设置有所述插接部,且所述插接部位于同一所述触头支持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
两个所述触头支持镜像相对,两个所述触头支持的所述凹槽对接形成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件的第二限位槽,每个所述动触片位于同一所述触头支持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
优选的,两个所述动触片的平面中部设有至少一对相互抵接的抵接凸台,所述抵接凸台使两个所述动触片镜像相对,每个所述抵接凸台对应于所述动触片的另一侧平面凹陷形成所述插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头机构,包括一对静触头,在一对所述静触头之间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动触头。
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和触头机构,转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设有一个弹性卡扣,使动触桥通过卡合部和弹性卡扣卡接于容纳腔内,简化了加工以及装配过程,避免在加工以及拼装转轴时产生误差,防止动触桥错位装配,从而保证了多个接触单元动作的同步性。
此外,动触桥外套设弹性件,由弹性件将两个导电组件连接在一起,既方便拆装,又可以为动接触部提供额外的夹持力。
此外,动触片与触头支持插接配合,具备拆装便利的优点,特别是抵接凸台与插槽位于动触片的正反两面,具备结构简单,加工便利的优点。
此外,由触头支持、弹簧片共同限位弹性件,利于保证动触桥的稳定性,特别是,容纳腔设置有限位凸台,防止弹性件在容纳腔内发生移动,进一步增强弹性件的固定牢固性和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接触单元在分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接触单元在合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含限位凸台);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动触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动触桥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触头支持的结构示意图(面向弹簧片的一侧);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触头支持的结构示意图(面向动触片的一侧);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动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动触头,10-转轴,101-容纳腔,102-弹性卡扣,103-缺口槽,104-限位凸台,11-动触桥,110-动接触部,111-触头支持,1111-抵接部,1112-弯折部,1113-卡合部,1114-凹槽,1115-插接部,112-动触片,1121-抵接凸台,1122-插槽,113-弹簧片,1131-抵接槽,1132-弹性抵靠部,1133-第一限位槽,114-弹性件,2-静触头,3-接触单元,3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和触头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和触头机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开关装置包括操作模块和接触模块,其中接触模块由操作模块驱动进行分合闸从而接通或断开电路,其中,开关装置可以是隔离开关,也可以是断路器,或者其他装置,当开关装置为隔离开关时,操作模块与接触模块层叠设置,接触模块中至少有一个接触单元3由操作模块的操作机构直接或间接驱动,当开关装置为断路器时,每个接触单元3为一个断路器极,相邻两个断路器极并排设置,操作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操作机构,由一个操作机构驱动所有断路器极,或者,操作模块包括对应设置于每个断路器极内的操作机构。
当开关装置为旋转隔离开关时,每个接触单元3包括外壳30,在外壳30内设置有触头机构和灭弧系统,其中触头机构设置于外壳30的中部,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1和一对静触头2,每个静触头2与一个接线组件连接,动触头1在一对静触头2之间转动,用于接通或断开每个接触单元3内的主线路,相邻两个接触单元3的动触头1联动连接,从而实现所有接触单元3内的触头机构同步分合闸;灭弧系统通常包括两个灭弧室,每个灭弧室配合设置于触头机构的一侧,两个灭弧室关于动触头1形成旋转对称结构。
具体如图1-7所示,动触头1包括转轴10和动触桥11,转轴10设有容纳腔101,动触桥11沿转轴10的径向装配于容纳腔101内,动触桥11的两个动接触部110分别延伸至容纳腔101之外,每个静触头2的一端设有静接触部,每个动接触部110分别对应的与一个静触头2的静接触部接触或分离,以实现触头机构的合分闸,静触头2的另一端设置有接线部用于与一个接线组件连接。
本申请的改进点在于,转轴10为一体成型,容纳腔101设置有一个弹性卡扣102,两个动接触部110之间的动触桥11设置有与弹性卡扣102卡接的卡合部1113,转轴1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设有弹性卡扣102,使动触桥11通过卡合部1113和弹性卡扣102卡接于容纳腔101内,简化了加工以及装配过程,避免在加工以及拼装转轴10时产生误差,防止动触桥11错位装配,从而保证了多个接触单元3动作的同步性。
具体的,在动触桥11的中部外侧套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114,卡合部1113位于动接触部110与弹性件114之间,在保证稳定装配的同时也不会干扰动接触部110与静接触部的接触或分离;动触桥11包括两个导电组件,两个导电组件间隔相对,优选的,两个导电组件呈镜像设置,其中两个导电组件的同一端延伸至容纳腔101外形成一个动接触部110,两个导电组件的同一端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夹持静接触部的夹持间隙,弹性件114可将两个导电组件连接为一体,由此可以省略两个导电组件之间的连接部件,同时也可以为动接触部110提供额外的夹持力。
每个导电组件包括触头支持111、动触片112和弹簧片113,其中动触片112贴合设置于触头支持111的一侧,两个导电组件的动触片112相邻,且两个动触片112的同一端间隔相对形成夹持间隙,优选,两个动触片112的同一端镜像相对,动触片112与触头支持111优选采用插接配合,也就是,在动触片112与触头支持1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插接结构,每组插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槽1122和插接部1115,使触头支持111与动触片112之间的拆装更为便利;弹簧片113设置于触头支持111背对动触片112的一侧,由弹簧片113的中部与容纳腔101弹性抵接用于为两个导电组件提供按压力,使动触片112与触头支持111保持贴合状态,同时,也使两个导电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接触压力。
结合图1-11提供一种动触头1的实施例。
如图3-7所示,动触头1包括转轴10和动触桥11,其中转轴10为一体结构,在转轴10的内部设置有两端敞开的容纳腔101,动触桥11沿转轴10的径向贯穿设置于容纳腔101内,动触桥11的两端分别作为两个动接触部110,每个动接触部110设有夹持间隙并分别从容纳腔101的一个敞口伸出,具体的,动触桥11包括两个导电组件,两个导电组件的中部抵接,两个导电组件的同一端间隔相对并伸出容纳腔101外,两个导电组件同一端之间的间隙作为夹持间隙。
动触桥11的中部外侧套设有一个弹性件114,由弹性件114将两个导电组件连接在一起,可以省略连接轴,且方便拆装,同时弹性件114也为两个动接触部110提供额外的夹持力,进一步的,在动触桥11和/或容纳腔101配合设置有用于限位弹性件114的限位槽,防止在装配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弹性件114发生窜动。
容纳腔101设置有一个弹性卡扣102,动触桥11的中部配合设置有卡合部1113,由卡合部1113与弹性卡扣102卡接,使动触桥11被稳定装配于容纳腔101内,弹性卡扣102仅设置于容纳腔101的一侧敞口边缘,既方便动触头1的拆装,又可以作为防呆结构,避免动触桥11错位装配。
具体如图3-5所示,转轴10为一体成型的圆轴结构,优选转轴10由塑料制成,转轴10的两个圆形端面分别作为支撑面,在动触头1装配于隔离开关的接触单元3中,两个支撑面分别与外壳30的底面和顶面配合,转轴10的中部开设有一个容纳腔101,容纳腔101的两个敞口分别位于转轴10的圆周侧壁上,且两个敞口的连接线与转轴10的一条直径相重合;其中一个敞口边缘一体设置有一个弹性卡扣102,该弹性卡扣102的连接臂平行于容纳腔101的中心轴线,且弹性卡扣102的连接臂由容纳腔101的侧壁一体形成,弹性卡扣102的卡接面面向容纳腔101,在该敞口的边缘开设有缺口槽103,缺口槽103位于弹性卡扣102背对容纳腔101的一侧,在动触桥11被装入容纳腔101的过程中,弹性卡扣102被压入缺口槽103内,由缺口槽103为弹性卡扣102提供避让空间,当动触桥11装配到位时,弹性卡扣102恢复原状,此时弹性卡扣102与卡合部1113卡接。
在容纳腔10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台104,两个限位凸台104位于容纳腔101的同一侧壁上,且两个限位凸台104与弹性卡扣102分别位于容纳腔10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优选的,两个限位凸台104分别沿着容纳腔101的两个边角延伸设置,且每个限位部的配合面位于容纳腔101的中部,使两个限位凸台104限制弹性件114在容纳腔101内移动。
结合图6-11提供一种动触桥11的结构。
如图6、7所示,动触桥11包括两个导电组件,每个导电组件包括触头支持111、动接触片以及弹簧片113,其中动接触片贴合设置于触头支持111的一侧,弹簧片113设置于触头支持111背对动触片112的一侧,触头支持111的中部边缘设置卡合部1113。
具体如图6-9所示,触头支持111整体呈条形板状结构,触头支持111的一侧平面凸出设置有两个抵接部1111,且每个抵接部1111分别位于靠近触头支持111的端部,由触头支持111中部的两侧边缘向另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两个弯折部1112,至少一个弯折部1112靠近动接触部110的一端作为卡合部1113,至少在一个弯折部1112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11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触头支持111只有一个弯折部1112设有凹槽1114,当两个触头支持111间隔相对时,优选两个触头支持111镜像设置,两个触头支持111同一侧的两个凹槽1114对应形成第二限位槽,每个触头支持111未设置凹槽1114的弯折部1112设有卡合部1113,也就是,两个触头支持111同一侧的另外两个弯折部1112对接后,其面向容纳腔101敞口的端面作为卡合部1113;触头支持111的另一侧平面设置有插接部1115,且插接部1115位于同一触头支持111的两个弯折部11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插接部1115分别对称位于凹槽1114的两侧,每个动触片112被限位装配于同一触头支持111的两个弯折部1112之间,每个插接部1115对应的与动触头1的插槽1122插接配合。当动触桥11在额定电流下正常工作时,触头支持111可以减少导电组件的磁漏的效果,使两个动触片112在通电时保持较强的电动吸引力,牢牢夹持静触头2,从而有助于减小接触电阻,降低结合处的温升。
如图7、10所示,动触片112为条板形的导体,每个动触片112的平面中部凸出设有至少一个抵接凸台1121,每个动触片112的平面中部开设有插槽1122,且插槽1122与抵接部1111分别位于动触片112的正反两侧,每个插槽1122与触头支持111的插接部1115插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动触片112设置有两个抵接凸台1121,由抵接凸台1121使两个动触片112间隔相对,使两个动触片112同一端端部形成用于夹持静触头2的夹持间隙,两个动接触片的同一端也可以认为是动接触部110,每个抵接凸台1121对应于动触片112的另一侧平面凹陷形成插槽1122,具备结构简单、加工便利的优点。另外,动触片112的端部侧边为圆角,在合闸时,与静触头2的倒角配合,可以减少动触头1与静触头2插接时的阻力。
如图6、7和11所示,弹簧片113整体呈条形板状,弹簧片113设置于触头支持111的两个抵接部1111之间,弹簧片113的两端边缘分别开设有抵接槽1131,图11中,弹簧片113的端部具有一端可以贴合于触头支持111的过渡区,抵接槽1131为弧形槽以增大与抵接部111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配合稳定性;弹簧片113的中部向一侧弯曲形成弹性抵靠部1132,当动触桥11被装配于容纳腔101内,由弹性抵靠部1132与容纳腔101抵接,使弹性抵靠部1132可以向靠近或远离触头支持111的方向发生形变,从而对触头支持111以及动触片112施加压力;由弹性抵靠部1132的中部凹陷形成第一限位槽1133,使弹簧片113整体呈弯弓状,第一限位槽1133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限位槽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用于共同将弹性件114限位于动触桥11上。
如图6、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14采用U形体结构,弹性件114套设于两个导电组件之外,使弹性件114与导电组件形成稳定的夹持关系,且方便拆装,优选的,弹性件114的开口间隙小于等于夹持间隙,由弹性件114对动触片112提供压紧力,以保证两个动触片112之间的接触压力,确保接触可靠,当然,弹性件114也可以是封闭的环形结构,例如由橡胶件形成“○”结构,或者由弹簧钢丝、簧片弯折而成“□”形。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14包括一对间隔相对的弹性臂,每个弹性臂分别卡入弹簧片113的第一限位槽1133内,每个弹性臂的一端相向弯折连接形成支持臂,支持臂可以对应卡接于第二限位槽内。
当动触桥11装配于容纳腔101内,弹性臂与支持臂的衔接处可以分别与两个限位凸台104卡接,从而限制弹性件114在容纳腔101内沿平行于动触桥11的轴线方向移动,同时,弹性卡扣102与位于弹性件114与动接触部110之间的卡合部1113卡接,此时弹簧片113的弹性抵接部1111与容纳腔101抵接配合。
与动触头1配合的静触头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也就是,在接触单元3的外壳30内设置有一对静触头2,且一对静触头2分别设置于动触头1的两侧,每个静触头2包括导电板,导电板的一端设有静接触部,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与一个接线组件连接。
另外,接触单元3的外壳30内还设置有两个灭弧室,每个灭弧室分别设置于动触头1的相对两侧,且每个灭弧室对应于动触头1的分闸位置与静触头2之间,灭弧室可以采用现有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动触头,包括转轴(10)和动触桥(11),所述转轴(10)设有容纳腔(101),所述动触桥(11)沿所述转轴(10)的径向装配于所述容纳腔(101),所述动触桥(11)两端的动接触部(110)分别延伸至所述容纳腔(101)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为一体成型,所述容纳腔(101)设置有一个弹性卡扣(102),两个所述动接触部(110)之间的所述动触桥(11)设有与所述弹性卡扣(102)卡接的卡合部(1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10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1)的一侧,所述容纳腔(101)的敞口处开设有缺口槽(103),所述缺口槽(103)对应于背对所述弹性卡扣(102)卡接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动触桥(11)中部的弹性件(114),所述卡合部(1113)位于所述动接触部(110)与所述弹性件(114)之间的所述动触桥(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桥(11)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触头支持(111)、动触片(112)和弹簧片(113),所述触头支持(111)的中部边缘设有所述卡合部(1113),所述动触片(112)贴合设置于所述触头支持(111)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导电组件的所述动触片(112)相邻,所述弹簧片(113)设置于所述触头支持(111)背对所述动触片(112)的一侧,且所述弹簧片(113)与所述容纳腔(101)弹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触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持(111)设置有两个抵接部(1111),所述弹簧片(113)位于两个所述抵接部(1111)之间,且所述弹簧片(113)的两端端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抵接部(1111)抵接的抵接槽(1131),所述弹簧片(113)的中部向背离所述触头支持(111)的方向弹性弯曲形成弹性抵靠部(1132),所述弹性抵靠部(1132)的中部凹陷形成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件(114)的第一限位槽(113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01)内设置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件(114)的限位凸台(104),所述限位凸台(104)、所述弹性卡扣(102)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10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112)与所述触头支持(111)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插接结构,每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插槽(1122)和插接部(11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持(111)的一侧平面凸出设置有两个抵接部(1111),且每个所述抵接部(1111)分别位于靠近所述触头支持(111)的端部,
所述触头支持(111)中部的两侧边缘向另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两个弯折部(1112),至少一个所述弯折部(1112)靠近动接触部(110)的一端作为卡合部(1113),其中一个所述弯折部(1112)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114);
所述触头支持(111)的另一侧平面凸出设置有所述插接部(1115),且所述插接部(1115)位于同一所述触头支持(111)的两个所述弯折部(1112)之间;
两个所述触头支持(111)镜像相对,两个所述触头支持(111)的所述凹槽(1114)对接形成用于限位所述弹性件(114)的第二限位槽,每个所述动触片(112)位于同一所述触头支持(111)的两个所述弯折部(111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动触片(112)的平面中部设有至少一对相互抵接的抵接凸台(1121),所述抵接凸台(1121)使两个所述动触片(112)镜像相对,每个所述抵接凸台(1121)对应于所述动触片(112)的另一侧平面凹陷形成所述插槽(1122)。
10.触头机构,包括一对静触头(2),其特征在于:在一对所述静触头(2)之间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触头(1)。
CN202321722290.1U 2023-07-03 2023-07-03 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Active CN220171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2290.1U CN220171941U (zh) 2023-07-03 2023-07-03 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2290.1U CN220171941U (zh) 2023-07-03 2023-07-03 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1941U true CN220171941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6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2290.1U Active CN220171941U (zh) 2023-07-03 2023-07-03 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1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5311B (zh) 电流开关装置
US11257647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20171941U (zh) 动触头和触头机构
CN218769343U (zh) 动接线组件
CN216213151U (zh) 磁保持继电器
CN108666164B (zh) 旋转式电气开关接触系统及旋转式电气开关
CN220171985U (zh) 动触头组件、触头机构和接触单元
CN207966821U (zh) 一种旋转式开关接触系统
CN207338164U (zh) 电触头系统
CN220381937U (zh) 接触单元和隔离开关
KR920004114B1 (ko) 전자접촉기
CN215731361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
CN215988496U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中性线重叠切换装置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5418028U (zh) 一种衔铁组件与轭铁的连接结构以及磁保持继电器
CN216773148U (zh) 一种能够切换电路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20774173U (zh) 开关单元
CN220526833U (zh) 一种常闭辅助触头结构及直流接触器
CN215220603U (zh) 一种突跳式定时器
US9911558B2 (en) Switch contact chamber seal
CN219534419U (zh) 开关设备
CN219800696U (zh) 一种具有新型灭弧装置的旋转隔离开关
CN216528471U (zh) 一种动触头、触头组件、开关单元以及隔离开关
CN220171986U (zh) 动触头组件、触头机构和接触单元
CN218631836U (zh) 接触器动端子组件和接触器
CN211127121U (zh) 漏电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