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4419U - 开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开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4419U
CN219534419U CN202320178899.0U CN202320178899U CN219534419U CN 219534419 U CN219534419 U CN 219534419U CN 202320178899 U CN202320178899 U CN 202320178899U CN 219534419 U CN219534419 U CN 219534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contact
main circuit
assembly
station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88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旭
田海锋
王远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to CN2023201788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4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4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4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开关设备。开关设备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主回路触头组件(20);以及辅助触头组件(50),包括:辅助动触头组件(51),包括适于被安装至主回路触头组件(20)的可动部件上的辅助动触头(53,55);以及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位于壳体的外侧并且彼此相对地被安装在壳体上,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52)包括用于与辅助动触头(53,55)接合或分离的辅助静触头(57,59)。由此,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在壳体的外侧相对布置的方案允许与其他组件并行装配,使产品总装配更便捷,节约装配时间并且允许设备的快速方便的拆卸。

Description

开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诸如接触器等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电机等负载所在的主回路通常流过大电流。诸如接触器等开关设备被广泛地用于电力系统中并且用于控制主回路的通断。主回路通常包括多对固定的静触头和多对可动的动触头。接触器通常还设置有辅助触头,以用于指示接触器状态等辅助功能。
当辅助触头的开关状态与主回路的开关状态相反时,装配过程中,辅助触头的位置会对主回路触头的位置造成干涉。在将预安装的动触头模块和静触头模块总装配在一起时,操作复杂,装配效率低下。此外,在设备出现故障(例如短路II类协调配合)时,传统的接触器难以进行拆卸,导致维护成本高昂。需要期望能够进一步改进接触器的结构以提高其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关设备。开关设备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主回路触头组件;以及辅助触头组件,包括:辅助动触头组件,包括适于被安装至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的可动部件上的辅助动触头;以及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且彼此相对地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辅助动触头接合或分离的辅助静触头。
由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开关设备,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且彼此相对地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这允许辅助静触头组件与其他组件彼此独立,并且各自并行地装配,使产品总装配更便捷,节约装配时间。此外,这种静触头模块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接触器的框架中,实现同一模块的共通性,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此外,辅助静触头模块为接触器的故障维护(例如II类短路协调配合)时,对接触器解除熔焊的维护提供了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基座,所述上盖包括第一开口,所述辅助动触头相对于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突出并且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开口中以从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出所述辅助动触头。由此,可通过设置第一开口并且第一开口暴露出所述辅助动触头,而方便地将辅助动触头与动触头组件的可动部件安装在一起,并且同时实现与辅助静触头的分离和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设备还包括致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的可动部件,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随着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的可动部件运动而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移动,以所述辅助动触头选择性地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接合或分离。由此,可以方便地驱动辅助动触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包括辅助静触头支架,所述辅助静触头被安装在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上,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在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对两侧被安装至所述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被彼此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由此,可以允许方便地拆卸辅助静触头,进而方便地拆卸整个开关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包括彼此配合的卡扣部,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通过所述卡扣部而被装配在一起。由此,可以将一对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可靠地联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包括适于引导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移动的滑槽,以使得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沿着所述滑槽移动而装配在一起或从所述壳体拆卸。由此,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拆卸辅助静触头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动触头包括至少一对用于形成常开回路的辅助常开动触头和用于形成常闭回路的辅助常闭动触头,所述辅助静触头包括与所述辅助常开动触头和辅助常闭动触头对应的辅助常开静触头和辅助常闭静触头。由此,可供多种状态指示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设备还包括辅助回路面盖,被配置为在所述辅助回路面盖和所述上盖之间包围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回路面盖包括第二开口,以允许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漏出,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悬挂部。由此,可通过悬挂部可以进一步扩展接触器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包括:主回路触头基座;主回路静触头,被固定地安装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主回路动触头组件,被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并且包括主回路动触头支架和被固定至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的主回路动触头;其中所述主回路动触头组件被配置为能够被驱动以相对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移动,而使得所述主回路动触头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回路静触头包括在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的相反两侧彼此相对地固定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的多对主回路静触头,所述主回路动触头的数目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的对数相同,每对主回路静触头与设置在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上的相应的主回路动触头形成相应主触头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辅助动触头的辅助动触头支架,所述辅助动触头支架与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一体成型。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零件的数目并且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设备包括接触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触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接触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主回路动触头组件从第一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主回路动触头组件从相反第二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盖从第一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盖从相反第二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放置或者位置关系的词汇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设备。开关设备的辅助静触头采用两侧对置的布置方式,由此允许辅助静触头组件可与其他组件分别并行装配,使产品总装配更便捷,节约装配时间。此外,辅助动触头被安装至主回路触头组件的可动部件上,运动部件的整体性提高了开关设备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开关设备。应当理解,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以接触器作为示例来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的技术原理,应当理解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也可以应用于包括主回路和辅助回路的任何其他开关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接触器100包括:壳体和主回路触头组件20。壳体包括上盖30和基座10。基座10内可限定容纳腔12。诸如铁芯和致动线圈等致动组件可被布置在容纳腔内。主回路触头组件20被固定至基座10。上盖30可与基座10固定在一起。主回路触头组件20可被容纳在上盖30和基座10所形成的腔体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灭弧的类型,上盖30还包括灭弧栅片并且被配置提供灭弧的附加功能。
如图2所示,接触器100还可包括辅助触头组件50。辅助触头组件50包括辅助动触头组件51和辅助静触头组件52。辅助动触头组件51包括辅助动触头53、55。辅助动触头53、55被安装至主回路触头组件20的可动部件上。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位于壳体的外侧并且彼此相对地被安装在壳体上,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52包括用于与辅助动触头53、55接合或分离的辅助静触头57、59。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接触器100的辅助回路的静触头模块被形成为相对布置的两个部件并且被固定至壳体。这允许辅助静触头组件与其他组件彼此独立,并且各自并行地装配,使产品总装配更便捷,节约装配时间。此外,这也允许接触器100的辅助回路的静触头模块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接触器的框架中,实现同一模块的共通性,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此外,辅助静触头模块为接触器的故障维护(例如II类短路协调配合)时,对接触器解除熔焊的维护提供了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回路触头组件20包括:主回路触头基座22、主回路静触头23以及包括主回路动触头25的主回路动触头组件28。主回路触头基座22被配置为支撑用于主回路的所有部件。主回路静触头23可被固定至主回路触头基座22。
主回路动触头组件28包括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主回路动触头25被固定至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由此,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可支撑主回路动触头。主回路动触头组件28被可移动地安装至主回路触头基座22,特别地,通过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安装至主回路触头基座22。主回路动触头组件28与致动组件联接在一起,并且配置为能够被致动组件驱动从而使得主回路动触头25能够远离主回路静触头23或接触主回路静触头23,以实现主回路的通断状态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针对各相电,主回路静触头23成对地布置。主回路静触头23包括在主回路触头基座22的相反两侧彼此相对地固定至主回路触头基座22的多对主回路静触头23。主回路动触头25的数目与主回路静触头23的对数相同。每对主回路静触头23与设置在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上的相应的主回路动触头25形成相应主触头回路。因此,针对每个主回路,主回路动触头25像是桥一样桥接为主回路动触头25两侧成对的主回路静触头23。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触器用于三相电,并且示出三个主回路。应当理解,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接触器可用于单相电单极或多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主回路静触头23和主回路动触头组件28均被安装在主回路触头基座22上。主回路触头基座22为各部件提供统一的基准面,能够大幅度归因于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安装间隙所造成的结构不平衡。
以这种桥式结构为例,为了确保可靠的电接触,主回路动触头25与位于其两侧的主回路静触头23均需要可靠地接触和分离,这对于主回路动触头25和主回路静触头23的安装要求很高,必须确保主回路动触头25和主回路静触头23可靠对齐。当主回路动触头25和两侧的主回路静触头23被各自独立制造并且在独立制造后而装配在一起的情况下,主回路动触头25与两侧的主回路静触头23的安装间隙将会影响接触器的寿命。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两侧的主回路静触头23和主回路动触头组件28被安装在主回路触头基座22上,确保接触器的主回路静触头和主回路动触头安装结构的安装精度且确保主回路动触头两侧的结构平衡性。
如图3-图4所示,辅助动触头组件51的辅助动触头53、55被安装至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由此,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的运动同时带动辅助动触头53、55运动。辅助静触头组件52被固定地安装至基座10或上盖30。辅助动触头组件51在随着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一起运动时,辅助静触头组件52上的辅助动触头53、55与辅助静触头57、59接触或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辅助触头组件50可包括至少一对处于相反或一致状态的动触头。如图2-图4所示,辅助动触头53、55可包括用于形成常开回路的辅助常开动触头和用于形成常闭回路的辅助常闭动触头。辅助静触头57、59包括与辅助常开动触头和辅助常闭动触头对应的辅助常开静触头和辅助常闭静触头。由此,辅助触头组件50不仅能提供与主回路的状态一致的电路状态,而且还能够提供与主回路的状态相反的电路状态。
通过接触器自带的一对或多对常开和常闭的辅助触点,可以更全面提供辅助功能。然而,这会对接触器带来新的问题。特别地,接触器的主回路大多为常开触点,所以势必至少有一个辅助回路的触点和其他触点方向相反。这样在装配时,就需要在所有触头安装完毕后,把可动部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再安装辅助回路的静触头,来避免装配的干涉。这样会使得安装步骤不能够并行,装配效率低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独特布置解决了上述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辅助动触头53、55被设置为从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突出。由此,主回路的主回路动触头25和辅助回路的辅助动触头53、55在运动方向上处于不同的平面内。这可以使得主回路和辅助回路在不同的运动平面内进行电连接,这使得辅助静触头组件的设置更加灵活和多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辅助动触头组件51包括用于安装辅助动触头53、55的辅助动触头支架513,辅助动触头支架513与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一体成型。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零件的数目并且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上盖30可包括第一开口34。在上盖30和基座10安装在一起的状态下,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的设置辅助动触头53、55的部分被接纳在第一开口34中。由此,可从第一开口暴露出辅助动触头53、55。由此,可通过在第一开口34处固定地设置辅助静触头57、59来形成辅助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辅助静触头组件52还包括用于固定辅助静触头57、59的辅助静触头支架54、56,辅助静触头支架在与开口34对应的位置处被装配至上盖30或基座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辅助静触头组件52可包括彼此相对布置的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设置有一对常开和常闭的辅助触点57a、59a。类似地,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设置有一对常开和常闭的辅助触点57b、59b。辅助动触头53、55被安装在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上并且从上盖30的开口34中漏出。辅助触点57a、59a、辅助触点57b、59b被固定在接触器的主体上,辅助动触头53、55可随着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在开口34中移动,而与辅助触点57a、59a、辅助触点57b、59b接触或者分离。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从接触器的主体的上下两侧相对布置。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各自包括辅助静触头57、59,辅助静触头57a、59a、57b、59b适于与辅助动触头53、55接触以形成辅助回路。静触头的这种分立布置方式,便于实现接触器部件的模块化,同时避免了辅助回路部件与主回路部件的装配干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在上盖30的第一开口34的相对两侧被安装在上盖30的顶盖表面上。由此,辅助回路的静触头部分为相对布置的方式被固定于接触器的主体(例如上盖或基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被各自预先装配,并且在接触器的装配过程中被配置为在上盖30的第一开口34的相对两侧朝向彼此移动而被安装在上盖30的顶盖表面上。这样使得其上下两侧均为模块化,既方便安装,又能够应用到各个其他接触器的产品中(例如针对主回路的不同电流的接触器产品中)。换言之,这样的布置允许辅助静触头组件的模块化设计,并且能够通用地用于其他接触器产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包括彼此配合的卡扣部58a、58b,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通过卡扣部58a、58b的配合而被装配在一起。这在接触器的安装和拆卸方面具有好处。由于这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用户可以方便地按压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的卡扣部58a、58b实现两者的解锁。由此,可以将辅助静触头组件从上盖30中拆卸下来。这在与短路II类协调配合时具备显著地好处。用户可仅通过去除上盖而方便地解除触头熔焊,以进行接触器的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上盖30可包括适于引导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移动的滑槽36。如图7所示,在用户预先装配好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之后,可以沿着图7中的上下方向将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沿着滑槽36推动,以使得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彼此靠近,并且在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的卡扣部58a、58b彼此接合而将第一辅助静触头支架54和第二辅助静触头支架56固定在一起并且共同地装配至上盖30或基座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接触器100还可包括辅助回路面盖40。辅助回路面盖40被配置为在辅助回路面盖和上盖30之间包围辅助静触头支架54、56。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接触器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辅助回路面盖40可包括第二开口42。辅助动触头组件51的至少一部分可通过第二开口42漏出。辅助动触头组件51的至少一部分可包括用于悬挂其他功能模块的悬挂部511。悬挂部511可以例如形成为挂钩的形式。由此,可通过悬挂部511进一步扩展接触器的功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辅助回路的静触头模块被形成为相对布置的两个部件并且被固定至设备本体(例如上盖和/或基座)。在图示的示例中为上下对半分开的辅助静触头组件布置,这允许辅助静触头组件与其他组件分别并行装配,使产品总装配更便捷,节约装配时间。此外,辅助静触头组件可以应用于多种开关设备(例如接触器)的框架中,实现同一模块的共通性,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特别地,辅助静触头组件的模块化布置允许辅助触头模块部件可以应用到其他不同类型的开关设备(例如具有不同的电流档的接触器)中,显著降低了开关设备的制造成本。再者,上下分开的辅助静触头模块为适用于II类短路协调配合的接触器解除熔焊的维护提供了可能性。如上所述,辅助静触头组件采用相对布置的方式可以容易地从壳体拆卸,为II类短路配合接触器解除熔焊的维护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根据本公开,运动部件的整体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减少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尤其在悬挂额外的辅助模块时,其可靠性更有保障。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应当理解为要求这样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要求所有图示的操作应被执行以取得期望的结果。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主回路触头组件(20);以及
辅助触头组件(50),包括:
辅助动触头组件(51),包括适于被安装至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20)的可动部件上的辅助动触头;以及
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且彼此相对地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52)包括用于与所述辅助动触头接合或分离的辅助静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30)和基座(10),所述上盖(30)包括第一开口(34),所述辅助动触头相对于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20)突出并且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开口(34)中以从所述第一开口(34)暴露出所述辅助动触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致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20)的可动部件,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51)随着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20)的可动部件的运动而沿着所述第一开口(34)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辅助动触头选择性地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接合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52)包括辅助静触头支架,所述辅助静触头被安装在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上,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在所述第一开口(34)的相对两侧被安装至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被彼此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包括彼此配合的卡扣部,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通过所述卡扣部而被装配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0)包括适于引导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移动的滑槽(36),以使得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沿着所述滑槽(36)移动而装配在一起或从所述壳体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辅助动触头包括至少一对用于形成常开回路的辅助常开动触头和用于形成常闭回路的辅助常闭动触头,所述辅助静触头包括与所述辅助常开动触头和辅助常闭动触头对应的辅助常开静触头和辅助常闭静触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回路面盖(40),被配置为在所述辅助回路面盖和所述上盖(30)之间包围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回路面盖包括第二开口(42),以允许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51)的至少一部分漏出,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51)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悬挂部(511)。
11.根据权利要求1-8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20)包括:
主回路触头基座(22);
主回路静触头(23),被固定地安装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22);
主回路动触头组件(28),被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22),并且包括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和被固定至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的主回路动触头(25);
其中所述主回路动触头组件(28)被配置为能够被驱动以相对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23)移动,而使得所述主回路动触头(25)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23)接触或分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23)包括在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22)的相反两侧彼此相对地固定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22)的多对主回路静触头(23),所述主回路动触头(25)的数目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23)的对数相同,每对主回路静触头(23)与设置在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上的相应的主回路动触头(25)形成相应主触头回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51)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辅助动触头的辅助动触头支架(513),所述辅助动触头支架(513)与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8、10、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设备是接触器(100)。
CN202320178899.0U 2023-01-18 2023-01-18 开关设备 Active CN219534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8899.0U CN219534419U (zh) 2023-01-18 2023-01-18 开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8899.0U CN219534419U (zh) 2023-01-18 2023-01-18 开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4419U true CN219534419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8899.0U Active CN219534419U (zh) 2023-01-18 2023-01-18 开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4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7920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TWI841607B (zh) 接觸器
WO2020045844A1 (ko) 직류 릴레이
EP4064311A1 (en) Breaker and contactor
CN111512409A (zh) 具备永磁铁壳体的直流继电器
CN219534419U (zh) 开关设备
CN110875161B (zh) 直流继电器
US2874245A (en) Circuit breaker
CN218996617U (zh) 一种继电器
CN209963614U (zh) 一种断路器接线端子锁定解锁机构
US2831938A (en) Circuit breaker
CA1330099C (en) Modular electrical disconnect switch
CN115104168A (zh) 开关设备
CN221927931U (zh) 快动装置及断路器
KR20140063683A (ko) 모듈식 전기 스위치
CN210040076U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的双动触头结构及直流接触器
CN221927932U (zh) 操作装置及断路器
CN219123159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KR100389500B1 (ko) 전자개폐기
CN219017559U (zh) 一二次分体式磁控速动型断路器
CN217719431U (zh) 交直流隔离开关通用壳体、交流隔离开关和直流隔离开关
CN217426594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接触器
CN219017536U (zh) 一种三相马达继电器
CN219286302U (zh) 继电器及新能源汽车
CN221407082U (zh) 接触单元和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