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6154U -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6154U
CN220166154U CN202223306195.1U CN202223306195U CN220166154U CN 220166154 U CN220166154 U CN 220166154U CN 202223306195 U CN202223306195 U CN 202223306195U CN 220166154 U CN220166154 U CN 220166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outside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bull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61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浩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Kun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Kun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Kun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Kun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061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6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6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6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一侧输出端上外部设有皮带轮机构,所述皮带轮机构另一侧内部设有第四转杆,且第四转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侧外部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滚刀将秸秆粉碎,利用搅拌轮搅拌秸秆和发酵剂,通过转动轮外部的矩形凹槽将混合好的秸秆传送到密封的外壳底部发酵,通过喷雾管喷出水混合物增加秸秆的湿度,利用保温层防止发酵的秸秆跟随外部温度变化,使秸秆发酵的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秸秆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设备越来越普及,人们越来喜欢追求能够给我们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便捷的装置,秸秆微贮即农作物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是农作物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的秸秆处理方法,目前在秸秆发酵装置,是利用粉碎机将秸秆粉碎然后加入发酵剂混合,需要将混合的秸秆拿出放置窖内储存发酵,不能实现粉碎搅拌混合和储存发酵一体化,不仅不够方便而且发酵秸秆的效率不高。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20212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植物秸秆回收利用化工装置,包括秸秆回收反应器1的顶部设有搅拌主轴10和调解液通管7,调解液通管7的顶部安装有通过法兰连接的调解液存储箱8,调解液通管7的中部嵌套安装有计量阀22,秸秆从秸秆输料板2进入秸秆打碎机构3中进行有效的粉碎处理,调解液能促进秸秆的打碎与反应,打碎后的秸秆会在酶促板安装架14顶部多个酶促反应板5对碎料进行有效的分解,分解后的秸秆会在驱动电机9的带动下控制搅拌主轴10对轴联器12底部的搅拌子轴13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监控器11能对反应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此种秸秆回收反应器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而且能大大的提高反应效率,为人们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装置。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植物秸秆回收利用化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利用搅拌主轴和搅拌子轴对秸秆混合反应,没有实现对秸秆的粉碎搅拌混合以及发酵储存一体化,从而导致发酵秸秆的效率不够理想,同时也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一侧输出端上外部设有皮带轮机构,所述皮带轮机构另一侧内部设有第四转杆,且第四转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侧外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且第三转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外部均套设有滚刀,所述滚刀底部设有搅拌仓,且搅拌仓两侧外部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杆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固定连接有搅拌轮,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顶端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一侧外部与外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一侧外部开设有喷雾管,且喷雾管底端外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转动轮和矩形凹槽,首先闭合外部电源启动电动机,同时电动机驱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皮带轮机构转动,皮带轮机构带动第四转杆转动,此时第四转杆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四转杆与第三转杆带动滚刀转动,将秸秆和发酵剂从进料口倒入装置中,利用滚刀将秸秆粉碎,此时粉碎之后秸秆落入搅拌仓中,此刻第三转杆利用皮带轮机构带动第二转杆,第二转杆带动搅拌轮转动,能够有效的对落入的秸秆和发酵剂搅拌混合,此时通过第二转杆利用皮带轮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带动转动轮转动,通过在搅拌仓底部开设有与转动轮直径相同的通孔,使转动轮在通孔内转动,能够有效的使外壳底部的封闭,防止空气进入外壳内部导致秸秆发霉影响发酵,同时利用在转动轮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可使掉落在矩形凹槽内的秸秆因为离心力均匀的甩到外壳底部,当秸秆粉碎完成之后矩形凹槽朝上,使秸秆在封闭的外壳底部发酵,通过使秸秆粉碎混合搅拌以及发酵储存一体化,减少工序流程,能够提高发酵秸秆的效率;
2、通过设置喷雾管,利用转动轮上的矩形凹槽将秸秆甩到外壳底部,利用水泵抽出水箱中的水以及其它混合液到喷雾管中,经过通孔向外壳底部喷射,使水以及混合液均匀的洒在秸秆上,可以增加秸秆的湿度,有助于促进秸秆发酵;
3、通过设置保温层,在外壳底部设置有保温层,能够有效的对储存在外壳底部的秸秆进行保温处理,避免外壳内的秸秆随着外部的温度变化,从而导致秸秆发酵失败以及发酵缓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1-外壳、2-第一转杆、3-第二转杆、4-皮带轮机构、5-第三转杆、6-第一齿轮、7-进料口、8-第二齿轮、9-第四转杆、10-电动机、11-底座、12-搅拌轮、13-矩形凹槽、14-搅拌仓、15-水泵、16-水管、17-水箱、18-喷雾管、19-转动轮、20-滚刀、21-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7,所述外壳1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一侧输出端上外部设有皮带轮机构4,所述皮带轮机构4另一侧内部设有第四转杆9,且第四转杆9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9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一侧外部设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5,且第三转杆5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5和第四转杆9外部均套设有滚刀20,所述滚刀20底部设有搅拌仓14,且搅拌仓14两侧外部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杆5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4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3,且第二转杆3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14固定连接有搅拌轮12,所述第二转杆3另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4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2,且第一转杆2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14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9,所述转动轮19顶端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13,通过设置转动轮19和矩形凹槽13,首先闭合外部电源启动电动机10,同时电动机10驱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皮带轮机构4转动,皮带轮机构4带动第四转杆9转动,此时第四转杆9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由于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6啮合,第四转杆9与第三转杆5带动滚刀20转动,将秸秆和发酵剂从进料口7倒入装置中,利用滚刀20将秸秆粉碎,此时粉碎之后秸秆落入搅拌仓14中,此刻第三转杆5利用皮带轮机构4带动第二转杆3,第二转杆3带动搅拌轮12转动,能够有效的对落入的秸秆和发酵剂搅拌混合,此时通过第二转杆3利用皮带轮带动第一转杆2转动,第一转杆2带动转动轮19转动,通过在搅拌仓14底部开设有与转动轮19直径相同的通孔,使转动轮19在通孔内转动,能够有效的使外壳1底部的封闭,防止空气进入外壳1内部导致秸秆发霉影响发酵,同时利用在转动轮19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13,可使掉落在矩形凹槽13内的秸秆因为离心力均匀的甩到外壳1底部,当秸秆粉碎完成之后矩形凹槽13朝上,使秸秆在封闭的外壳1底部发酵,通过使秸秆粉碎混合搅拌以及发酵储存一体化,减少工序流程,能够提高发酵秸秆的效率。
其中,所述外壳1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7,所述水箱17顶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管17,所述水管17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WBS型水泵15,且WBS型水泵15一侧外部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WBS型水泵15一侧外部开设有喷雾管18,且喷雾管18底端外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过设置喷雾管18,利用转动轮19上的矩形凹槽13将秸秆甩到外壳1底部,利用水泵15抽出水箱17中的水以及其它混合液到喷雾管18中,经过通孔向外壳1底部喷射,使水以及混合液均匀的洒在秸秆上,可以增加秸秆的湿度,有助于促进秸秆发酵,所述外壳1底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1。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转动轮19和矩形凹槽13,首先闭合外部电源启动电动机10,同时电动机10驱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皮带轮机构4转动,皮带轮机构4带动第四转杆9转动,此时第四转杆9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由于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6啮合,第四转杆9与第三转杆5带动滚刀20转动,将秸秆和发酵剂从进料口7倒入装置中,利用滚刀20将秸秆粉碎,此时粉碎之后秸秆落入搅拌仓14中,此刻第三转杆5利用皮带轮机构4带动第二转杆3,第二转杆3带动搅拌轮12转动,能够有效的对落入的秸秆和发酵剂搅拌混合,此时通过第二转杆3利用皮带轮带动第一转杆2转动,第一转杆2带动转动轮19转动,通过在搅拌仓14底部开设有与转动轮19直径相同的通孔,使转动轮19在通孔内转动,能够有效的使外壳1底部的封闭,防止空气进入外壳1内部导致秸秆发霉影响发酵,同时利用在转动轮19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13,可使掉落在矩形凹槽13内的秸秆因为离心力均匀的甩到外壳1底部,当秸秆粉碎完成之后矩形凹槽13朝上,使秸秆在封闭的外壳1底部发酵,通过使秸秆粉碎混合搅拌以及发酵储存一体化,减少工序流程,能够提高发酵秸秆的效率。
通过设置喷雾管18,利用转动轮19上的矩形凹槽13将秸秆甩到外壳1底部,利用水泵15抽出水箱17中的水以及其它混合液到喷雾管18中,经过通孔向外壳1底部喷射,使水以及混合液均匀的洒在秸秆上,可以增加秸秆的湿度,有助于促进秸秆发酵。
实施例2
参照图3,一种秸秆发酵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避免外壳内的秸秆随着外部的温度变化,所述外壳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1,通过设置保温层,在外壳底部设置有保温层,能够有效的对储存在外壳底部的秸秆进行保温处理,避免外壳内的秸秆随着外部的温度变化,从而导致秸秆发酵失败以及发酵缓慢。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转动轮19和矩形凹槽13,首先闭合外部电源启动电动机10,同时电动机10驱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皮带轮机构4转动,皮带轮机构4带动第四转杆9转动,此时第四转杆9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由于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6啮合,第四转杆9与第三转杆5带动滚刀20转动,将秸秆和发酵剂从进料口7倒入装置中,利用滚刀20将秸秆粉碎,此时粉碎之后秸秆落入搅拌仓14中,此刻第三转杆5利用皮带轮机构4带动第二转杆3,第二转杆3带动搅拌轮12转动,能够有效的对落入的秸秆和发酵剂搅拌混合,此时通过第二转杆3利用皮带轮带动第一转杆2转动,第一转杆2带动转动轮19转动,通过在搅拌仓14底部开设有与转动轮19直径相同的通孔,使转动轮19在通孔内转动,能够有效的使外壳1底部的封闭,防止空气进入外壳1内部导致秸秆发霉影响发酵,同时利用在转动轮19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13,可使掉落在矩形凹槽13内的秸秆因为离心力均匀的甩到外壳1底部,当秸秆粉碎完成之后矩形凹槽13朝上,使秸秆在封闭的外壳1底部发酵,通过使秸秆粉碎混合搅拌以及发酵储存一体化,减少工序流程,能够提高发酵秸秆的效率。
通过设置喷雾管18,利用转动轮19上的矩形凹槽13将秸秆甩到外壳1底部,利用水泵15抽出水箱17中的水以及其它混合液到喷雾管18中,经过通孔向外壳1底部喷射,使水以及混合液均匀的洒在秸秆上,可以增加秸秆的湿度,有助于促进秸秆发酵。
通过设置保温层,在外壳底部设置有保温层,能够有效的对储存在外壳底部的秸秆进行保温处理,避免外壳内的秸秆随着外部的温度变化,从而导致秸秆发酵失败以及发酵缓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7),所述外壳(1)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一侧输出端上外部设有皮带轮机构(4),所述皮带轮机构(4)另一侧内部设有第四转杆(9),且第四转杆(9)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9)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一侧外部设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5),且第三转杆(5)一端通过转轴与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5)和第四转杆(9)外部均套设有滚刀(20),所述滚刀(20)底部设有搅拌仓(14),且搅拌仓(14)两侧外部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杆(5)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4)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3),且第二转杆(3)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14)固定连接有搅拌轮(12),所述第二转杆(3)另一端外部通过皮带轮机构(4)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2),且第一转杆(2)一端外部惯穿搅拌仓(14)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9),所述转动轮(19)顶端外部开设有矩形凹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7),所述水箱(17)顶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水管(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7)一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5),且水泵(15)一侧外部与外壳(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5)一侧外部开设有喷雾管(18),且喷雾管(18)底端外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端外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秸秆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21)。
CN202223306195.1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Active CN220166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6195.1U CN220166154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6195.1U CN220166154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6154U true CN220166154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6195.1U Active CN220166154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6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91780B (zh) 低毒低残留防治农作物害虫的高效农药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14270901U (zh) 发酵饲料用混合发酵罐
CN212283778U (zh) 一种复合肥均料机
CN110559894A (zh) 一种土壤调理剂生产搅拌装置
CN220166154U (zh) 一种秸秆发酵装置
CN217068496U (zh) 一种利用食品边角料制备有机肥的装置
CN216964417U (zh) 一种可提高均匀程度的药物制剂混料装置
CN212833810U (zh) 一种鲟鱼肽软骨素酶解用酶解装置
CN213699634U (zh) 一种用于提高农业产能的有机肥料混合装置
CN213078699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粉碎装置
CN211358650U (zh) 一种道路养护材料搅拌装置
CN211612541U (zh) 一种可移动发酵物料加工装置
CN109200977A (zh) 一种带有碾碎搅拌化工反应釜
CN206980721U (zh) 一种带有碾碎搅拌化工反应釜
CN112111382A (zh) 一种高效沼气发酵系统
CN219922642U (zh) 一种有机肥料生产的混合处理装置
CN213791831U (zh) 一种具有辅助供液结构的颗粒肥生产设备
CN221107841U (zh) 一种食品加工搅匀装置
CN213246547U (zh) 一种农业喷洒用药物混合装置
CN218688970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畜牧兽医用配药装置
CN220026929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具备烘干功能的有机肥造粒机
CN218012595U (zh) 一种新型高位湿法混合制粒机
CN217077443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菌种发酵装置
CN220485578U (zh) 一种园林垃圾堆肥的立式处理装置
CN221182557U (zh) 一种乙蒜素农药生产用混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