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3209U - 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3209U
CN220163209U CN202321086183.4U CN202321086183U CN220163209U CN 220163209 U CN220163209 U CN 220163209U CN 202321086183 U CN202321086183 U CN 202321086183U CN 220163209 U CN220163209 U CN 220163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cloth
hot
plate
di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61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清
李仲清
刘学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unlo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unlo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unlo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unlo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61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3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3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3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涉及复合布料冲压成型领域包括:物料架,用于放置复合布料;烘烤箱,用于对复合布料进行烘烤;热压模具,用于对烘烤后的复合布料进行热压;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复合布料由物料架移动至烘烤箱内以及由烘烤箱内移动至热压模具内;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三维移动结构、翻转结构和设置在翻转结构上的机械抓手,所述机械抓手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两种不同的夹持单元分别用于不同温度下对复合布料进行夹持,适合复合布料在不同状态下的软硬,避免复合布料发生变形、鼓包;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避免了人工的介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布料冲压成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布艺产品常见于日常的生活中,比如布艺的眼镜盒、耳机盒等等,这类产品的材料通常由复合布料层叠黏合在一起,并通过高温烘烤后使其黏合牢固,随后进行初步切割分成小块,将每小份进行压制成型,再将压制成型后的盒体进行而且裁剪,剪掉多余的部分。
目前,布艺的盒子生产工序仍然需要人工的介入,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在压制成型需要额外的工序进行裁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布艺盒子无法自动化加工,加工程序复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包括:
物料架,用于放置复合布料;
烘烤箱,用于对复合布料进行烘烤;
热压模具,用于对烘烤后的复合布料进行热压;
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复合布料由物料架移动至烘烤箱内以及由烘烤箱内移动至热压模具内;
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三维移动结构、翻转结构和设置在翻转结构上的机械抓手,所述机械抓手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夹持单元,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为真空吸嘴,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活动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面并沿所述本体的竖直相向进行移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用于夹持复合布料,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与所述翻转结构连接,所述翻转结构设置在所述三维移动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物料架包括面板和支撑架,所述面板上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面板上划分有多个用于放置复合布料的区域,所述面板在每个区域内设置有底部通孔,所述底部通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物料的第一检测传感器,在每个区域内还环设有用于叠放复合布料的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机械抓手还包括抓取油缸,所述抓取油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并且抓取油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抓取油缸推动所述活动件运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呈C型,若干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位于本体同一侧的固定件上共同连接有一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移动件的运动路径上。
优选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还包括冲床,所述热压模具设置在所述冲床上以开合所述热压模具,所述热压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所述下模结构包括模本体,所述模本体上设置有模腔,所述上模结构包括模块,所述模块压入所述模腔内以完成热压,在所述模本体上还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模本体且位于模腔的下方,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顶升块,所述顶升块可沿所述模本体进行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下模结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模本体的下方,所述底板上设置复位板,所述复位板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底板后与所述顶升块连接;所述顶升块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上模结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模块上,所述复位件可抵接于所述复位板上以推动复位板运动。
优选的,所述模块自下而上的包括压合部和切削部,所述压合部的宽度小于切削部的宽度,所述切削部形成有主切削刃;
所述下模结构还包括切板,所述切板设置在所述模本体上,所述切板开设有与模腔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形成有从切削刃,所述压合部完全压入所述模腔时,所述主切削刃与从切削刃抵接。
优选地,所述上模结构还包括上板,所述上板设置在所述模块的上方,所述上板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抵接所述底板。
优选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三维移动结构和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设置在所述三维移动结构上,所述翻转结构上还设置有用于抓取热压后复合布料的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利用复合布料烘烤后的余温进行热压处理,利用不同的夹持单元分别对烘烤前后的复合布料进行夹持,符合复合布料在不同状态下的软硬,避免复合布料发生变形、鼓包;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避免了人工的介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物料架示意图;
图3是热压模具的示意图;
图4是热压模具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切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机械抓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物料架、11-面板、12-支撑架、13-底部通孔、14-第一检测传感器、15-限位柱;
2-烘烤箱;
3-热压模具、31-上模结构、32-下模结构、321-模本体、322-模腔、323-顶升块、324-底板、325-复位板、326-切板、327-从切削刃、328-上板、329-限位板、311-模块、312-复位件、3111-压合部、3112-切削部、3113-主切削刃、
4-第一机械手、41-机械抓手、411-本体、412-第一夹持单元、413-第二夹持单元、4131-固定件、4132-活动件、4133-悬臂、4134-抓取油缸、4135-压板、4136-第二检测传感器;
5-冲床;
6-第二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包括物料架1、烘烤箱2和热压模具3,其中物料架1作为存料结构,用于放置已被黏合的复合布料;烘烤箱2用于对复合布料进行烘烤,实现升温和软化,热压模具3对烘烤后的复合布料进行热压形成特定的形状。
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一机械手4,第一机械手4用于将复合布料由物料机移动至烘烤箱2内以及由烘烤箱2内移动至热压模具3内。
第一机械手4包括三维移动结构、翻转结构和机械抓手41,其中机械抓手41设置在翻转结构上,翻转结构设置在三维移动结构上,第一机械抓手41在三维移动结构的带动下可以移动至空间内的任一点。如图6,机械抓手41包括本体411,在本体41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夹持单元412,在本体4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夹持单元413,其中第一夹持单元412为真空吸嘴,第二夹持单元413包括固定件4131和活动件4132,固定件4131设置在本体411的上表面,活动件4132设置在本体411的侧面并可以沿着本体411的竖直方向进行一移动,活动件4132与固定件4131接触时完成夹持动作,用于夹持复合布料。在本体411上还设置有悬臂4133,悬臂4133与前述的翻转结构连接,在翻转结构的带动下,第一夹持单元412和第二夹持单元413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翻转,使得不同的夹持单元应对不同状态的复合布料。
进一步的,机械抓手41还包括抓取油缸4134,抓取油缸4134固定设置在本体411的两侧,并且抓取油缸4134的活动端与活动件4132连接,活动件4132在抓取油缸4134的作用下实现运动。前述的固定件4131呈C型,若干固定件4131设置在本体411的两侧,其中位于本体411同一侧的固定件4131共同连接有同一压板4135,压板4135位于活动件4132的路径上。
当第一机械手4工作时,包括将复合布料从物料架1移动至烘烤箱2和从烘烤箱2移动至热压模具3两个步骤,在第一个步骤中,第一机械手4利用第一夹持单元412进行吸附复合布料,此时复合布料处于常温,材质较硬,真空吸嘴可以直接利用气压将复合布料吸气而不考虑复合布料鼓包的情况。当复合布料经过高温烘烤后,材质变软,此时利用真空吸嘴进行吸附夹取容易造成鼓包、褶皱,在移动至热压模具3内时,容易因鼓包、褶皱造成热压过程中出现折痕,影响合格率,故此,通过翻转结构翻转本体411,使得第二夹持结构向下,夹取高温下的复合布料,可以有效的避免复合布料的变形。
第二夹持单元413中设置有压板4135,压板4135可以分担各个固定件4131和活动件4132对复合布料的压强,降低复合布料的变形几率。
需要强调的是,烘烤箱2内通常设置烘烤架,烘烤架包括用于放置复合布料的工作面,工作面的宽度略小于复合布料的宽度,使得复合布料的边缘超出工作面,便于第二夹持单元413对边缘进行夹持。
优选地,本体411上还设置有第二检测传感器4136,第二检测传感器4136用于检测第二夹持结构上是否停留有复合布料。第二检测传感器4136设置在本体411靠近悬臂4133的一侧。
优选地,本体411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以降低三维移动结构和翻转结构的负载。三维移动结构和翻转结构采用现有技术。
如图2,前述的物料架1包括面板11和支撑架12,面板11设置在支撑架12上,面板11上划分有多个用于放置复合布料的区域,在每个区域内设置有底部通孔13,该底部通孔13贯穿面板11,在每个底部通孔13内均设置有第一检测传感器14,第一检测传感器14用于检测该区域内是否存在符合布料。在每个区域内还环设有限位柱15,限位柱15用于限制复合布料的叠放。限位柱15的排布方式根据复合布料的形状设置。
在面板11的每个区域内叠放复合布料,复合布料盖设在第一检测传感器14的上方,第一夹持单元412将复合布料吸附并移动,当某个区域内的复合布料被用尽时,第一检测传感器14检测到结果后进行报警。第一检测传感器14可以采用感光传感器或者距离传感器。
如图1、3、4、5,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还包括冲床5,冲床5用于放置热压模具3,冲床5包括可以相向运动的上床和下床,热压模具3包括上模结构31和下模结构32,上模结构31设置在上床上,下模结构32设置在下床上,上下床相向运动时实现热压模具3的冲压,完成定型。
具体来说,上模结构31包括模块311,下模结构32包括模本体321,模本体321的上表面设置有模腔322,模块311压入模腔322后对模腔322内的复合布料进行热压,完成定型。在模本体321上还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贯穿模本体321并且位于模腔322的下方,容纳腔内设置有顶升块323,顶升块323根据热压模具3的开合在模腔322内进行升降。
具体来说,下模结构32还包括底板324,底板324设置在模本体321的下方并与下床固定连接,底板324上设置有复位板325,复位板325上设置有螺栓,螺栓穿设于底板324后与顶升块323连接,顶升块323与底板324之间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升块323和底板324抵接。上模结构31还包括复位件312,复位件312设置在模块311上,在合模的过程中,复位件312可以抵接于复位板325上推动复位板325运动实现起升块的升降。
优选地,复位件312的底端设置有弹力胶块。
通过复位件312、复位板325以及顶升块323的使用,能够将定型后的复合布料从模腔322内快速顶出,方便后续移动。
进一步的,模块311自下而上的包括压合部3111和切削部3112,压合部3111和模腔322的形状相同,均依需要成型的形状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均为倒角为圆角的矩形。压合部3111与切削部3112呈下小上大的阶梯状,并且压合部3111在靠近切削部3112的阳角处形成主切削刃3113。下模结构32还包括切板326,切板326设置在模本体321上,切板326开设有与模腔322形状全等的通孔,通孔的边缘形成从切削刃327,当压合部3111完全压入模腔322时,主切削刃3113与从切削刃327抵接以切割复合布料。
进一步的,上模结构31还包括上板328,上板328设置在模块311的上方并与上床连接,具体来说位于切削部3112的上方,上板328设置有限位板329,当热压模具3合模时限位板329可以抵接于底板324上,此时模块311与模腔322之间形成的空隙即为复合布料被压合的厚度。
当烘烤后的复合布料被第二夹持单元413移动至下模结构32的模本体321后,上床带动上模结构31向下运动,压合部3111首先与复合布料接触,将复合布料压入模腔322内进行定型,随着压合部3111的逐渐深入,切削部3112的主切削刃3113与从切削刃327进行接触,由于环板的通孔与模腔322形状一致,复合布料此时经过压合成型,并且边缘带有多余的边角料,此时主切削刃3113和从切削刃327将边角料切除,实现热压、切除两道工艺合二为一,省略了工艺流程。同时由于第二夹持单元413对复合布料进行夹持时也是夹持的边缘部分,该部分因后续被切割抛弃,因此该部分可以因被夹持而产生轻微变形。
优选地,本申请还包括第二机械手6,第二机械手6除去机械抓手41部分外,其他结构与第一机械手4结构相同,第二机械手6的夹取部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对降温后的复合布料进行抓取。
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机械手和热压模具3,实现对复合布料的热压成型,利用第一夹持单元412和第二夹持单元413对不同温度下的复合布料进行夹持,能够减小复合布料的变形,避免在热压前需要对复合布料进行抚平。此外,热压模具3自带切削刃,在热压的过程中对多余的复合布料进行快速裁切,将两道工序合二为一,提升了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物料架(1),用于放置复合布料;
烘烤箱(2),用于对复合布料进行烘烤;
热压模具(3),用于对烘烤后的复合布料进行热压;
第一机械手(4),用于将复合布料由物料架(1)移动至烘烤箱(2)内以及由烘烤箱(2)内移动至热压模具(3)内;
所述第一机械手(4)包括三维移动结构、翻转结构和设置在翻转结构上的机械抓手(41),所述机械抓手(41)包括本体(411),所述本体(41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夹持单元(412),所述本体(4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夹持单元(413),所述第一夹持单元(412)为真空吸嘴,所述第二夹持单元(413)包括固定件(4131)和活动件(4132),所述固定件(4131)设置在所述本体(411)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活动件(4132)设置在所述本体(411)的侧面并沿所述本体(411)的竖直相向进行移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4132)用于夹持复合布料,所述本体(411)上设置有悬臂(4133),所述悬臂(4133)与所述翻转结构连接,所述翻转结构设置在所述三维移动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架(1)包括面板(11)和支撑架(12),所述面板(11)上设置在支撑架(12)上,所述面板(11)上划分有多个用于放置复合布料的区域,所述面板(11)在每个区域内设置有底部通孔(13),所述底部通孔(13)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物料的第一检测传感器(14),在每个区域内还环设有用于叠放复合布料的限位柱(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抓手(41)还包括抓取油缸(4134),所述抓取油缸(4134)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411)的两侧,并且抓取油缸(4134)的活动端与所述活动件(4132)连接,所述抓取油缸(4134)推动所述活动件(4132)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131)呈C型,若干所述固定件(4131)设置在所述本体(411)的两侧,位于本体(411)同一侧的固定件(4131)上共同连接有一压板(4135),所述压板(4135)位于所述移动件的运动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还包括冲床(5),所述热压模具(3)设置在所述冲床(5)上以开合所述热压模具(3),所述热压模具(3)包括上模结构(31)和下模结构(32),所述下模结构(32)包括模本体(321),所述模本体(321)上设置有模腔(322),所述上模结构(31)包括模块(311),所述模块(311)压入所述模腔(322)内以完成热压,在所述模本体(321)上还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模本体(321)且位于模腔(322)的下方,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顶升块(323),所述顶升块(323)可沿所述模本体(321)进行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结构(32)还包括底板(324),所述底板(324)设置在模本体(321)的下方,所述底板(324)上设置复位板(325),所述复位板(325)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底板(324)后与所述顶升块(323)连接;所述顶升块(323)与所述底板(324)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上模结构(31)还包括复位件(312),所述复位件(312)设置在所述模块(311)上,所述复位件(312)可抵接于所述复位板(325)上以推动复位板(325)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311)自下而上的包括压合部(3111)和切削部(3112),所述压合部(3111)的宽度小于切削部(3112)的宽度,所述切削部(3112)形成有主切削刃(3113);
所述下模结构(32)还包括切板(326),所述切板(326)设置在所述模本体(321)上,所述切板(326)开设有与模腔(322)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形成有从切削刃(327),所述压合部(3111)完全压入所述模腔(322)时,所述主切削刃(3113)与从切削刃(327)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结构(31)还包括上板(328),所述上板(328)设置在所述模块(311)的上方,所述上板(328)设置有限位板(329),所述限位板(329)用于抵接所述底板(3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二机械手(6),所述第二机械手(6)包括三维移动结构和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设置在所述三维移动结构上,所述翻转结构上还设置有用于抓取热压后复合布料的机械手。
CN202321086183.4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 Active CN220163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183.4U CN220163209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183.4U CN220163209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3209U true CN220163209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4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6183.4U Active CN220163209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3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9550Y (zh) 一种生产轿车通道内板的反拉深模具
JPH06218443A (ja) 金属薄板状材料をプレス成形する装置
JPS6358651B2 (zh)
CN220163209U (zh) 一种热压成型盒的生产系统
CN109807252A (zh) 一种扭力梁分段式预成形方法
JP4166019B2 (ja) プレス加工品の歪み除去方法
CN214646759U (zh) 一种出料自动收集的烫金机
JP2003062845A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レス成形装置
JPH11114639A (ja) 複合プレス型
JPH0618655Y2 (ja) プレス成形装置
CN110899513A (zh) 一种空调外机顶盖的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CN209831738U (zh) 一种立式复合板生产用模具车
JPS6213765Y2 (zh)
CN218666929U (zh) 一种热压整形机
CN218452543U (zh) 一种限位臂座连续成型模具
CN219988445U (zh) 一种用于热压成型的模具
CN220574494U (zh) 一种液罐车防波板成型加工装置
CN212884330U (zh) 一种高强度的薄材翻孔装置
CN211218321U (zh)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
CN218798619U (zh) 一种包角成型组件及家电钣金用包角成型机构
CN214563054U (zh) 一种汽车后备箱箱盖自动化包边机
JPH0638967B2 (ja) パネルプレス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12469446U (zh) 天窗支条的压凹模具
CN210523495U (zh) 单刀双动无力源互动翻边机构
CN211917691U (zh) 一种带有活动块结构的吸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