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6458U - 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6458U
CN220146458U CN202321558366.1U CN202321558366U CN220146458U CN 220146458 U CN220146458 U CN 220146458U CN 202321558366 U CN202321558366 U CN 202321558366U CN 220146458 U CN220146458 U CN 220146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fixing
fixed
im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83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皞
刘选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Chuan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Chuan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Chuan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Chuan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83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6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6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6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IMG模具用更换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的顶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模具的底端抵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端与第一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台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防滑旋钮,两组所述防滑旋钮皆与第一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套筒;通过固定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模具松解或者固定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大多都是通过螺丝和螺帽旋转配合来固定的,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来对其进行拆解,继而在更换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MG模具用更换领域,具体是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人们的审美也越来越高级,现在的汽车内饰上通常设置有各种各样的好看的图案,大多通过IMG技术来实现,主要应用于汽车内饰的表皮包覆成型,特别是对于中高端汽车上,内饰件的IMG成型工艺应该更为普遍。
现有的IMG模具大多由固定板组成,在固定板上连接有模具板,模具板上通常设置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在加工时,通常将橡胶材质或其他材质的材料放置在模具板上,然后通过液压装置来对其进行液压成型,继而可以达到所需要的模型。
现在的技术中模具大多都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拆装时需要通过扳手依次对螺栓进行多次旋转拆卸,若因用力过大导致螺栓出现滑牙等状况时,拆卸较为麻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在的技术中模具大多都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拆装时需要通过扳手依次对螺栓进行多次旋转拆卸,若因用力过大导致螺栓出现滑牙等状况时,拆卸较为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的顶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模具的底端抵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端与第一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台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防滑旋钮,两组所述防滑旋钮皆与第一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贯穿第一固定板的前端,所述第一固定台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组件。
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一卡合件与第一收集盒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合件与第一伸缩杆卡合,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圆形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第一工作腔底端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工作腔与第一固定台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腔被第一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固定腔,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后端开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与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部皆套设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一转动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顶端开设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与第二固定杆卡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集盒与第一固定台的顶端抵接,所述第一收集盒的前后端皆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动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腔开设在第一固定板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杆与圆形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抵接板的右端与第一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滑动腔还与第二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三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抵接板与第一模具的前端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模具松解或者固定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大多都是通过螺丝和螺帽旋转配合来固定的,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来对其进行拆解,继而在更换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提高了对模具更换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模具边角料收集的功能,解决了在对模具加工生产时,会产生许多边角料,而这些边角料的形状大多为不规则或大小不一,在收集的过程中不便进行收集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了对模具边角料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台;2、第一固定板;3、第一模具;4、第一抵接板;40、第一收集盒;41、第一滑动腔;42、第一滑块;43、第一卡合件;44、第一伸缩杆;45、圆形抵接板;46、第一轴承;47、第一连接块;48、第一转动杆;49、第一滑动杆;50、第一弹簧;51、第二滑动腔;52、第一固定腔;53、第一工作腔;60、防滑旋钮;61、第一转动盘;62、第一套筒;63、第二固定杆;64、第一螺纹杆;65、第三抵接板;66、第三滑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所示,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台1,所述第一固定台1的顶端与第一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第一模具3的底端抵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左端与第一抵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台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防滑旋钮60,两组所述防滑旋钮60皆与第一螺纹杆64的前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64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套筒62,所述第一套筒62贯穿第一固定板2的前端,所述第一固定台1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组件;
工作时,现在的技术中模具大多都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拆装时需要通过扳手依次对螺栓进行多次旋转拆卸,若因用力过大导致螺栓出现滑牙等状况时,拆卸较为麻烦,转动防滑旋钮60,防滑旋钮60与第一螺纹杆64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螺纹杆64在第一套筒62的内部进行转动,继而使得第一螺纹杆64向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一卡合件43,所述第一卡合件43与第一收集盒40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合件43与第一伸缩杆44卡合,所述第一伸缩杆44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50,所述第一弹簧50的顶端与圆形抵接板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0的底端与第一工作腔53底端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工作腔53与第一固定台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腔53被第一伸缩杆44贯穿,所述第一工作腔53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固定腔52,所述第一工作腔53的后端开设有第二滑动腔51,所述第二滑动腔51与第一滑动杆49滑动连接;
工作时,向下拉动第一滑动杆49,使得第一滑动杆49在第二滑动腔51的内部向下滑动,第一滑动杆49与圆形抵接板45固定连接,继而使得圆形抵接板45向下挤压第一弹簧50,圆形抵接板45与第一伸缩杆44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伸缩杆44在第一工作腔53的内部向下运动,且第一转动杆48通过第一轴承46与圆形抵接板45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转动杆48向下运动,当第一转动杆48向下滑动到第一固定腔52的内部时,即第一伸缩杆44完全脱离与第一卡合件43的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两组所述第一套筒62的外部皆套设有第一转动盘61,所述第一套筒62与第一转动盘6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62的顶端开设有第三滑动腔66,所述第三滑动腔66与第二固定杆63卡合;
工作时,转动第一转动盘61,继而带动第一套筒62进行转动,继而使得第二固定杆63与第三滑动腔66不在卡合,然后向前拉动防滑旋钮60,继而带动第一套筒62向前运动,继而带动第三抵接板65向前运动,继而使得第三抵接板65向前运动到第一固定板2前端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盒40与第一固定台1的顶端抵接,所述第一收集盒40的前后端皆与第一滑块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2与第一滑动腔4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腔41开设在第一固定板2的左端;
工作时,向左拉动第一收集盒40,第一收集盒40与第一滑块42固定连接,继而使得第一滑块42在第一滑动腔41的内部向左滑动,即可将第一收集盒40内部的模具边角料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杆49与圆形抵接板45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抵接板45的右端与第一轴承4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46与第一转动杆4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8与第一连接块47固定连接;
工作时,当第一转动杆48向下滑动到第一固定腔52的内部时,即第一伸缩杆44完全脱离与第一卡合件43的卡合,然后转动第一转动杆48,使得第一转动杆48在第一轴承46的内部进行转动,第一连接块47与第一转动杆48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连接块47进行转动,使得第一连接块47转动到与第一固定腔52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滑动腔66还与第二固定杆6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4与第三抵接板6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抵接板65与第一模具3的前端抵接;
工作时,反方向旋转防滑旋钮60,使得第一螺纹杆64在第一套筒62的内部反方向旋转,继而使得第一螺纹杆64向后运动,继而带动第三抵接板65向后运动。
工作原理:现在的技术中模具大多都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拆装时需要通过扳手依次对螺栓进行多次旋转拆卸,若因用力过大导致螺栓出现滑牙等状况时,拆卸较为麻烦,对第一模具3松解时,转动防滑旋钮60,防滑旋钮60与第一螺纹杆64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螺纹杆64在第一套筒62的内部进行转动,继而使得第一螺纹杆64向前运动,第一螺纹杆64与第三抵接板65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三抵接板65向前运动,当第三抵接板65与向前运动到与第一模具3不在抵接固定时,然后转动第一转动盘61,继而带动第一套筒62进行转动,继而使得第二固定杆63与第三滑动腔66不在卡合,然后向前拉动防滑旋钮60,继而带动第一套筒62向前运动,继而带动第三抵接板65向前运动,将第三抵接板65向前运动到第一固定板2前端的内部时,即可取出第一模具3,即可以对第一模具3进行更换。对第一模具3进行安装固定时,将第一模具3放置在第一固定板2上,然后向后推动防滑旋钮60,继而使得第一套筒62在第一固定板2的内部向后运动,当第三滑动腔66滑动到第一套筒62的正下方时,反方向转动第一转动盘61,使得第一转动盘61与第二固定杆63卡合,然后反方向旋转防滑旋钮60,使得第一螺纹杆64在第一套筒62的内部反方向旋转,继而使得第一螺纹杆64向后运动,继而带动第三抵接板65向后运动,当第三抵接板65向后运动到与第一模具3固定抵接时,即可完成对第一模具3的固定。
通过收集组件,对模具边角料进行收集,解决了在对模具加工生产时,会产生许多边角料,而这些边角料的形状大多为不规则或大小不一,在收集的过程中不便进行收集的问题,当第一收集盒40的内部收集满边角料需要倒出时,向下拉动第一滑动杆49,使得第一滑动杆49在第二滑动腔51的内部向下滑动,第一滑动杆49与圆形抵接板45固定连接,继而使得圆形抵接板45向下挤压第一弹簧50,圆形抵接板45与第一伸缩杆44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伸缩杆44在第一工作腔53的内部向下运动,且第一转动杆48通过第一轴承46与圆形抵接板45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转动杆48向下运动,当第一转动杆48向下滑动到第一固定腔52的内部时,即第一伸缩杆44完全脱离与第一卡合件43的卡合,然后转动第一转动杆48,使得第一转动杆48在第一轴承46的内部进行转动,第一连接块47与第一转动杆48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连接块47进行转动,当第一连接块47转动到与第一固定腔52卡合时,即可完成对第一收集盒40的松解,然后向左拉动第一收集盒40,第一收集盒40与第一滑块42固定连接,继而使得第一滑块42在第一滑动腔41的内部向左滑动,即可将第一收集盒40内部的模具边角料倒出。对第一收集盒40进行固定时,将第一收集盒40放置在第一固定台1的顶端,然后向右推动第一收集盒40,使得第一滑块42在第一滑动腔41的内部向右滑动,当第一收集盒40的左端与第一抵接板4抵接时,停止对第一收集盒40的推动,然后转动第一转动杆48,使得第一连接块47与第一固定腔52不在卡合,皆圆形抵接板45不在向下挤压第一弹簧50,在第一弹簧50的还原力的作用下,使得圆形抵接板45向上运动,圆形抵接板45与第一伸缩杆44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伸缩杆44在第一工作腔53的内部向上运动,当第一伸缩杆44向上运动到与第一卡合件43卡合时,即可完成对第一收集盒40的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台(1),所述第一固定台(1)的顶端与第一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第一模具(3)的底端抵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左端与第一抵接板(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台(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防滑旋钮(60),两组所述防滑旋钮(60)皆与第一螺纹杆(64)的前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64)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套筒(62),所述第一套筒(62)贯穿第一固定板(2)的前端,所述第一固定台(1)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一卡合件(43),所述第一卡合件(43)与第一收集盒(40)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合件(43)与第一伸缩杆(44)卡合,所述第一伸缩杆(44)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50),所述第一弹簧(50)的顶端与圆形抵接板(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0)的底端与第一工作腔(53)底端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工作腔(53)与第一固定台(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腔(53)被第一伸缩杆(44)贯穿,所述第一工作腔(53)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固定腔(52),所述第一工作腔(53)的后端开设有第二滑动腔(51),所述第二滑动腔(51)与第一滑动杆(4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套筒(62)的外部皆套设有第一转动盘(61),所述第一套筒(62)与第一转动盘(6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62)的顶端开设有第三滑动腔(66),所述第三滑动腔(66)与第二固定杆(63)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盒(40)与第一固定台(1)的顶端抵接,所述第一收集盒(40)的前后端皆与第一滑块(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2)与第一滑动腔(4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腔(41)开设在第一固定板(2)的左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49)与圆形抵接板(45)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抵接板(45)的右端与第一轴承(4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46)与第一转动杆(4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8)与第一连接块(4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动腔(66)还与第二固定杆(6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4)与第三抵接板(6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抵接板(65)与第一模具(3)的前端抵接。
CN202321558366.1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Active CN220146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8366.1U CN220146458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8366.1U CN220146458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6458U true CN220146458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5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8366.1U Active CN220146458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6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46458U (zh) 一种img模具用更换机构
CN210648061U (zh) 一种可更换冲压模具头的冲压模具
CN216932027U (zh) 一种pvc手套生产加工用脱模机
CN216708235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注塑加工的修剪装置
CN213704231U (zh) 一种可浇筑均匀的前门扶手装置板本体模具
CN218310396U (zh) 汽车用成型模具
CN218399099U (zh) 一种具备自动下料功能的橡胶制品冲模装置
CN111941693A (zh) 一种薄胶板的自动脱料收集装置
CN219667272U (zh) 废料回收装置
CN21550861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高速冲压模具
CN216420837U (zh) 一种双丝滑套制备用模具的快速拆装组件
CN221064068U (zh) 一种便于清洁废料的冲压模具
CN215039419U (zh) 一种电脑机箱用的成型模具
CN220946836U (zh) 一种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压制收集设备
CN216096222U (zh) 一种操作简单的热模锻压力机
CN220763338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塑胶生产用模具
CN220497532U (zh) 一种模具夹持固定装置
CN212021560U (zh) 具有模内切浇口结构的模具
CN219324976U (zh) 一种自行车用管材加工装置
CN217144207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用电子模切设备
CN221087461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剔除装置
CN220498531U (zh) 一种铣床的废屑收集装置
CN214055709U (zh) 一种磁材加工用成型设备
CN220681419U (zh) 具有改进结构的二次发泡成型机
CN113926924B (zh) 一种汽车车身铝板的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