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3353U - 一种控温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温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3353U
CN220143353U CN202320159505.7U CN202320159505U CN220143353U CN 220143353 U CN220143353 U CN 220143353U CN 202320159505 U CN202320159505 U CN 202320159505U CN 220143353 U CN220143353 U CN 220143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xed
cooling water
water
inter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95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圣泽
刘明荣
周培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Hua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Hua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Hua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Hua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95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3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3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3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反应釜,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针对了反应釜降温效率低与冷却水用量大的问题,包括夹层,夹层固定在釜体外周下侧,夹层内侧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冷却水管,夹层右壁中上部设置有排水管,夹层右壁中下部设置有进水管,排水管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进水管输入端设置有第二输水管,第一输水管右端贯穿并固定散热箱左壁中上部,第二输水管右端贯穿并固定冷却水箱左侧中下部;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水管、散热风机、散热箱、连接管、冷却水箱、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和增压泵的配合下可实现对高温冷却水降温,使其变为低温冷却水后再次使用,不仅降低了冷却水使用量同时提高了反应釜的降温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控温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温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为化学反应提供空间的容器,通过反应釜的干预可提供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条件,如反应温度、搅拌与压力,在大多数化学反应中,反应物都需要在其反应温度内才能够进行反应,因此,温度控制对于整个反应的进行特别重要,直接影响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性能,还可能影响后续的分离纯化,影响产品的产率。
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虽然都具有控温能力,但因为大多数反应釜降温时都采用冷却水进行降温,这种降温方式虽然能够对反应釜内温度进行有效降低,但却存在用水量大的问题,同时因为冷却水用量的局限性对于某些放热反应来说不足以对其降温至反应结束。
因此,需要一种控温反应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应釜降温效率低与冷却水用量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温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温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外侧设置有快速冷却机构;
所述快速冷却机构包括夹层,所述夹层固定在釜体外周下侧,所述夹层内侧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冷却水管,所述夹层右壁中上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夹层右壁中下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排水管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所述进水管输入端设置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右端贯穿并固定散热箱左壁中上部,所述第二输水管右端贯穿并固定冷却水箱左侧中下部,所述散热箱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机。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输水管中部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冷却水箱顶壁中部贯穿并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端贯穿并固定在散热箱底壁中部。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冷却水箱顶壁四角处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分别固定在散热箱底壁四角处。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釜体顶壁中部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釜体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釜体顶壁左侧贯穿并固定有进料管,所述釜体顶壁中部前侧贯穿并固定有测温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釜体底壁中部贯穿并固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中部设置有阀门,所述釜体底壁外周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支撑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温反应釜,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反应釜工作时启动增压泵,增压泵工作将冷却水箱内部冷却水通过第二输水管与进水管送入夹层内部的冷却水管内部,通过冷却水吸收釜体热量来起到降温作用,同时冷却水吸收热量后升温通过排水管与第一输水管离开冷却水管进入散热箱内部,启动散热风机,散热风机工作使散热箱内部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对冷却水实现快速降温,并通过连接管将冷却后的冷却水输送至冷却水箱内进行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冷却水用水量,提高了反应釜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控温反应釜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控温反应釜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控温反应釜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快速冷却机构;3、夹层;4、支撑腿;5、出料管;6、阀门;7、进料管;8、测温计;9、驱动电机;10、安装架;11、排水管;12、进水管;13、第一输水管;14、散热箱;15、连接杆;16、连接管;17、冷却水箱;18、第二输水管;19、增压泵;20、冷却水管;21、散热风机;22、搅拌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温反应釜,用于对反应釜进行快速降温,具体的包括釜体1,釜体1外侧设置有快速冷却机构2;
快速冷却机构2包括夹层3,夹层3固定在釜体1外周下侧,夹层3内侧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冷却水管20,夹层3与釜体1之间形成一个冷却夹层,用于快速降温,具体的通过冷却水管20内部的冷却水吸收釜体1内部的热量从而实现反应釜内部温度的降低,夹层3右壁中上部设置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排出带有热量的冷却水,夹层3右壁中下部设置有进水管12,通过进水管12向冷却水管20内部添加低温冷却水,排水管11和进水管12完成对冷却夹层的冷却循环,排水管11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13,进水管12输入端设置有第二输水管18,第一输水管13与第二输水管18均起到运输冷却水的作用,第一输水管13右端贯穿并固定散热箱14左壁中上部,第二输水管18右端贯穿并固定冷却水箱17左侧中下部,散热箱14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机21,散热风机21工作时加速散热箱14内部空气流动速率,从而提高冷却水冷却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第二输水管18中部设置有增压泵19,增压泵19工作将冷却水由冷却水箱17送入冷却水管20内部,冷却水箱17顶壁中部贯穿并固定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顶端贯穿并固定在散热箱14底壁中部,用于水体之间的交换,进行持续降温。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冷却水箱17顶壁四角处均固定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顶端分别固定在散热箱14底壁四角处,本申请中冷却水箱17和散热箱14隔开处理,有利于散热,通过连接杆15对冷却水箱17与散热箱14进行连接,形成水循环。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在需要对反应釜内部降温时,通过启动增压泵19,增压泵19工作将冷却水箱17内部冷却水通过第二输水管18与进水管12送入夹层3内部的冷却水管20内部,通过冷却水吸收釜体1热量来起到降温作用,同时冷却水吸收热量后升温通过排水管11与第一输水管13离开冷却水管20进入散热箱14内部,之后启动散热风机21,散热风机21工作使散热箱14内部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对冷却水快速降温,并通过连接管16将冷却后的冷却水输送至冷却水箱17内进行重复使用,使反应釜有源源不断的冷却水可以使用。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在冷却水管20、散热风机21、散热箱14、连接管16、冷却水箱17、第一输水管13、第二输水管18和增压泵19的配合下可实现对高温冷却水降温,使其变为低温冷却水后再次使用,不仅降低了冷却水使用量同时提高了反应釜的降温速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釜体1顶壁中部固定有安装架10,安装架10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9,安装架10可以驱动电机9进行安装固定,驱动电机9是反应釜搅拌组件22的动力核心,同时也能加快内部物质的流动,快速与釜壁换热。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驱动电机9输出轴固定有搅拌组件22,搅拌组件22设置在釜体1内部,驱动电机9工作时可带动搅拌组件22转动,从而对釜体1内部原料进行混合搅拌。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釜体1顶壁左侧贯穿并固定有进料管7,釜体1顶壁中部前侧贯穿并固定有测温计8,通过进料管7向反应釜内部添加原料,测温计8用来实时监控反应釜内部温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釜体1底壁中部贯穿并固定有出料管5,出料管5中部设置有阀门6,釜体1底壁外周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支撑腿4,支撑腿4用来对釜体1进行支撑,开启阀门6后反应釜内部物料可通过出料管5离开反应釜。
综上:安装架10可以驱动电机9进行安装固定,驱动电机9是反应釜搅拌组件22的动力核心,驱动电机9工作时可带动搅拌组件22转动,从而对釜体1内部原料进行混合搅拌,通过进料管7向反应釜内部添加原料,测温计8用来实时监控反应釜内部温度,支撑腿4用来对釜体1进行支撑,开启阀门6后反应釜内部物料可通过出料管5离开反应釜。
驱动电机9可采用市场购置,驱动电机9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7)

1.一种控温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外侧设置有快速冷却机构(2);
所述快速冷却机构(2)包括夹层(3),所述夹层(3)固定在釜体(1)外周下侧,所述夹层(3)内侧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冷却水管(20),所述夹层(3)右壁中上部设置有排水管(11),所述夹层(3)右壁中下部设置有进水管(12),所述排水管(11)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13),所述进水管(12)输入端设置有第二输水管(18),所述第一输水管(13)右端贯穿并固定散热箱(14)左壁中上部,所述第二输水管(18)右端贯穿并固定冷却水箱(17)左侧中下部,所述散热箱(14)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机(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水管(18)中部设置有增压泵(19),所述冷却水箱(17)顶壁中部贯穿并固定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顶端贯穿并固定在散热箱(14)底壁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17)顶壁四角处均固定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顶端分别固定在散热箱(14)底壁四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顶壁中部固定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9)输出轴固定有搅拌组件(22),所述搅拌组件(22)设置在釜体(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顶壁左侧贯穿并固定有进料管(7),所述釜体(1)顶壁中部前侧贯穿并固定有测温计(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底壁中部贯穿并固定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中部设置有阀门(6),所述釜体(1)底壁外周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支撑腿(4)。
CN202320159505.7U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控温反应釜 Active CN220143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9505.7U CN220143353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控温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9505.7U CN220143353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控温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3353U true CN220143353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9505.7U Active CN220143353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控温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3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43353U (zh) 一种控温反应釜
CN209271458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化工反应釜
CN211926542U (zh) 一种篦冷机节能循环水冷装置
CN216756387U (zh) 一种新型翅片涡流夹套反应器
CN210473682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复配罐
CN211199072U (zh) 一种固体氯乙酸合成装置
CN213295292U (zh) 一种油脂氢化用反应装置
CN109611668A (zh) 一种带散热减震的反应装置
CN215464338U (zh) 一种带主动冷却装置的有机合成反应釜
CN212215517U (zh) 节能的生产硼氢化钠的反应釜
CN213556983U (zh) 一种水性pvb乳液反应釜搅拌设备
CN218945034U (zh) 混合池反应装置
CN217585006U (zh) 一种全氟聚醚反应釜冷却装置
CN220443815U (zh) 一种反应釜顶气相冷却装置
CN218131883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连续反应器
CN217856152U (zh) 一种2-溴丙烷反应生产装置
CN217189546U (zh) 一种中和反应釜
CN219722864U (zh) 一种用于不饱和树脂生产的反应装置
CN213193667U (zh) 一种具有稳压和高效排气功能的密封型化工反应釜
CN220737508U (zh) 2,4-二氯硝基苯的制备系统
CN220478170U (zh) 一种赤藓糖醇冷热共结晶系统
CN218900883U (zh) 一种均匀冷却的结晶器
CN213854549U (zh) 一种可内部冷却的反应釜
CN217663367U (zh) 四氟苄醇自动还原反应设备
CN217490829U (zh) 一种材料中间体氟化反应温度控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