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7952U - 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7952U
CN220127952U CN202320367785.0U CN202320367785U CN220127952U CN 220127952 U CN220127952 U CN 220127952U CN 202320367785 U CN202320367785 U CN 202320367785U CN 220127952 U CN220127952 U CN 220127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motor housing
clamping
limiting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77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公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ong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yang Chuangji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yang Chuangji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yang Chuangji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77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7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7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7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工作台、支撑架、转动件以及驱动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顶部,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顶部;以及,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件上,包括夹持件、固定件、滑动件、限位件以及电机外壳,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转动件内,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转动件一侧,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一侧,所述电机外壳位于所述转动件内。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夹持件可对电机外壳进行夹持,通过设置固定件和滑动件可使电机外壳被固定在转动件圆心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焊接附属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外壳对电机来说十分重要,可以保护电机免受各种损坏和污染,电机外壳的内部需要焊接定子组件的固定架,目前对电机外壳和固定架进行焊接时,需要人工将固定架定位在电机外壳的内部,然后进行点焊和焊接,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20218653.7的电机外壳焊接工装,其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机外壳焊接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电机外壳焊接工装,将电机外壳插入内管中,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对电机外壳进行固定,将固定架放置在条形定位槽内,通过上料气缸驱动伸缩杆,伸缩杆推动推板向右移动,固定架卡入定位夹槽,然后通过推板将固定架推入电机外壳内,然后通过焊接机器人对固定架和电机外壳进行焊接,焊接完一个固定架后,推板复位放入下一个固定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内管转动所需的角度,然后同样的方式对第二个固定架进行焊接,无需人工对固定架和电机外壳进行定位,操作简便,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使用可靠性,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需要转动六个调节螺杆对电机外壳进行固定,操作较为繁琐,且无法保证六个调节螺杆对电机外壳的夹持使电机外壳固定在内管的中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该装置在使用时需要转动六个调节螺杆对电机外壳进行固定,操作较为繁琐,且无法保证六个调节螺杆对电机外壳的夹持使电机外壳固定在内管的中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工作台、支撑架、转动件以及驱动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顶部,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顶部;以及,
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件上,包括夹持件、固定件、滑动件、限位件以及电机外壳,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转动件内,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转动件一侧,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一侧,所述电机外壳位于所述转动件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件包括内筒、限位环以及齿环,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内筒表面,所述齿环设置于所述内筒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顶部,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一连接杆以及压块,所述第一夹持板设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表面,所述压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件还包括第二夹持板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板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壳、定位齿轮以及定位块,所述固定壳设置于所述内筒表面,所述定位齿轮位于所述固定壳内,所述定位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齿杆和第二齿杆,所述第一齿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侧,所述第二齿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所述第一齿杆和所述第二齿杆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柱和紧固螺杆,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一侧,所述紧固螺杆位于所述限位柱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连接板、挤压杆以及挤压套,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柱表面,所述挤压杆位于所述连接板一侧,所述挤压套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螺纹套、挤压盘以及旋钮,所述螺纹套设置于所述紧固螺杆表面,所述挤压盘位于所述螺纹套一侧,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螺纹套表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夹持件可对电机外壳进行夹持,通过设置固定件和滑动件可使电机外壳被固定在转动件圆心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第一连接杆和压块连接结构图。
图3为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固定壳剖视结构图。
图5为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支撑架和内筒连接结构图。
图6为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内筒剖视结构图。
图7为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的定位齿轮、第一齿杆和第二齿杆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包括主体组件100和夹持组件200,主体组件100用于带动电机外壳205进行转动,夹持组件200用于对电机外壳205进行夹持固定,通过主体组件100和夹持组件200的配合可使电机外壳205被固定于内筒103a内,并可带动电机外壳205进行转动。
具体的,主体组件100,包括工作台101、支撑架102、转动件103以及驱动件104,支撑架102设置于工作台101顶部,转动件103位于支撑架102内,驱动件104设置于工作台101顶部。
工作台101用于对支撑架102和驱动件104进行支撑固定,支撑架102用于对转动件103进行支撑,使转动件103可在支撑架102内进行转动,驱动件104用于驱动转动件103进行转动。
夹持组件200,设置于转动件103上,包括夹持件201、固定件202、滑动件203、限位件204以及电机外壳205,夹持件201设置于转动件103内,固定件202位于转动件103一侧,滑动件203设置于固定件202内,限位件204设置于固定件202一侧,电机外壳205位于转动件103内。
夹持件201用于对电机外壳205进行夹持固定,固定件202用于对滑动件203进行限位,滑动件203用于带动夹持件201进行移动,并通过固定件202的配合从而对电机外壳205进行居中夹持,限位件204用于对滑动件203进行紧固限位。
具体的,转动件103包括内筒103a、限位环103b以及齿环103c,内筒103a设置于支撑架102内,限位环103b位于内筒103a表面,齿环103c设置于内筒103a表面。
内筒103a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02内,限位环103b的数量有两个,均固定于内筒103a表面,通过设置限位环103b可使内筒103a在支撑架102内转动时不会发生偏移,齿环103c固定于内筒103a表面,通过设置齿环103c可使驱动件104驱动内筒103a进行转动。
具体的,驱动件104包括驱动电机104a和驱动齿轮104b,驱动电机104a设置于工作台101顶部,驱动齿轮104b位于驱动电机104a输出端。
驱动电机104a固定于工作台101顶部,驱动电机104a为伺服电机,可控制驱动齿轮104b转动的角度,驱动齿轮104b固定于驱动电机104a输出端,驱动齿轮104b和齿环103c啮合。
具体的,夹持件201包括第一夹持板201a、第一连接杆201b以及压块201c,第一夹持板201a设置于内筒103a内,第一连接杆201b位于第一夹持板201a表面,压块201c设置于第一夹持板201a一侧。
第一夹持板201a位于内筒103a内壁,且第一夹持板201a可贴合电机外壳205表面,第一连接杆201b的数量有两个,均固定于第一夹持板201a表面,压块201c固定于第一夹持板201a表面,通过按压压块201c使第一夹持板201a对电机外壳205进行夹持固定。
实施例2
参照图3~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具体的,夹持件201还包括第二夹持板201d和第二连接杆201e,第二夹持板201d设置于内筒103a内,第二连接杆201e位于第二夹持板201d表面。
第二夹持板201d贴靠于内筒103a内壁,且第二夹持板201d边缘为斜角,便于将电机外壳205放置于第一夹持板201a和第二夹持板201d之间,从而对电机外壳205进行夹持固定,第二连接杆201e的数量有两个,均固定于第二夹持板201d表面。
具体的,固定件202包括固定壳202a、定位齿轮202b以及定位块202c,固定壳202a设置于内筒103a表面,定位齿轮202b位于固定壳202a内,定位块202c设置于固定壳202a内。
固定壳202a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固定于内筒103a两侧,定位齿轮202b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固定壳202a内,且两个定位齿轮202b的位置处于内筒103a的圆心位置,定位块202c的数量有四个,每个固定壳202a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202c。
具体的,滑动件203包括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第一齿杆203a设置于第一连接杆201b一侧,第二齿杆203b位于第二连接杆201e一侧,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U。
第一齿杆203a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连接杆201b一侧,第二齿杆203b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连接杆201e一侧,且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均和定位齿轮202b啮合,通过设置定位块202c可对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进行限位,使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可对第一夹持板201a和第二夹持板201d进行支撑,从而对电机外壳205进行稳定夹持,限位槽U的数量有多个,通过限位件204对限位槽U进行挤压,可带动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板201a和第二夹持板201d对电机外壳205进行进一步夹持固定。
实施例3
参照图3、图4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具体的,限位件204包括限位柱204a和紧固螺杆204b,限位柱204a设置于固定壳202a一侧,紧固螺杆204b位于限位柱204a端部。
限位柱204a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固定壳202a一侧,紧固螺杆204b固定于限位柱204a端部,通过设置限位柱204a可对限位件204的角度进行限位,防止限位件204发生角度偏移。
具体的,限位件204还包括连接板204c、挤压杆204d以及挤压套204e,连接板204c设置于限位柱204a表面,挤压杆204d位于连接板204c一侧,挤压套204e设置于连接板204c另一侧。
连接板204c滑动于限位柱204a表面,通过设置限位柱204a可对连接板204c的角度进行限位,使连接板204c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挤压杆204d固定于连接板204c一侧,且挤压杆204d端部设置有和限位槽U配合的斜面,通过挤压杆204d对限位槽U进行挤压,可通过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带动第一夹持板201a和第二夹持板201d对电机外壳205进一步夹持固定,挤压套204e固定于连接板204c一侧,用于推动连接板204c进行移动。
具体的,限位件204还包括螺纹套204f、挤压盘204g以及旋钮204h,螺纹套204f设置于紧固螺杆204b表面,挤压盘204g位于螺纹套204f一侧,旋钮204h设置于螺纹套204f表面。
螺纹套204f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于紧固螺杆204b表面,挤压盘204g固定于螺纹套204f一侧,旋钮204h固定于螺纹套204f表面,通过设置挤压盘204g可对挤压套204e进行挤压,通过设置旋钮204h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套204f。
在使用时,当需要对电机外壳205进行夹持固定时,将电机外壳205放置于第一夹持板201a和第二夹持板201d之间,按压压块201c可通过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的传动,使得第一夹持板201a和第二夹持板201d将电机外壳205夹持在内筒103a的圆心处,再转动旋钮204h可通过螺纹套204f带动挤压盘204g对挤压套204e进行挤压,从而带动挤压杆204d对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内的限位槽U进行挤压,以此通过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带动第一夹持板201a和第二夹持板201d对电机外壳205进一步夹持固定。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100),包括工作台(101)、支撑架(102)、转动件(103)以及驱动件(104),所述支撑架(102)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1)顶部,所述转动件(103)位于所述支撑架(102)内,所述驱动件(104)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1)顶部;以及,
夹持组件(200),设置于所述转动件(103)上,包括夹持件(201)、固定件(202)、滑动件(203)、限位件(204)以及电机外壳(205),所述夹持件(201)设置于所述转动件(103)内,所述固定件(202)位于所述转动件(103)一侧,所述滑动件(203)设置于所述固定件(202)内,所述限位件(204)设置于所述固定件(202)一侧,所述电机外壳(205)位于所述转动件(10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03)包括内筒(103a)、限位环(103b)以及齿环(103c),所述内筒(103a)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2)内,所述限位环(103b)位于所述内筒(103a)表面,所述齿环(103c)设置于所述内筒(103a)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04)包括驱动电机(104a)和驱动齿轮(104b),所述驱动电机(104a)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1)顶部,所述驱动齿轮(104b)位于所述驱动电机(104a)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01)包括第一夹持板(201a)、第一连接杆(201b)以及压块(201c),所述第一夹持板(201a)设置于所述内筒(103a)内,所述第一连接杆(201b)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01a)表面,所述压块(201c)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01a)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01)还包括第二夹持板(201d)和第二连接杆(201e),所述第二夹持板(201d)设置于所述内筒(103a)内,所述第二连接杆(201e)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板(201d)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02)包括固定壳(202a)、定位齿轮(202b)以及定位块(202c),所述固定壳(202a)设置于所述内筒(103a)表面,所述定位齿轮(202b)位于所述固定壳(202a)内,所述定位块(202c)设置于所述固定壳(202a)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03)包括第一齿杆(203a)和第二齿杆(203b),所述第一齿杆(203a)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01b)一侧,所述第二齿杆(203b)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01e)一侧,所述第一齿杆(203a)和所述第二齿杆(203b)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U)。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4)包括限位柱(204a)和紧固螺杆(204b),所述限位柱(204a)设置于所述固定壳(202a)一侧,所述紧固螺杆(204b)位于所述限位柱(204a)端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4)还包括连接板(204c)、挤压杆(204d)以及挤压套(204e),所述连接板(204c)设置于所述限位柱(204a)表面,所述挤压杆(204d)位于所述连接板(204c)一侧,所述挤压套(204e)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04c)另一侧。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4)还包括螺纹套(204f)、挤压盘(204g)以及旋钮(204h),所述螺纹套(204f)设置于所述紧固螺杆(204b)表面,所述挤压盘(204g)位于所述螺纹套(204f)一侧,所述旋钮(204h)设置于所述螺纹套(204f)表面。
CN202320367785.0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 Active CN220127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7785.0U CN220127952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7785.0U CN220127952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7952U true CN220127952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7785.0U Active CN220127952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79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4938A (zh) * 2024-01-15 2024-02-20 奥鼎精密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夹持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4938A (zh) * 2024-01-15 2024-02-20 奥鼎精密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夹持结构
CN117564938B (zh) * 2024-01-15 2024-04-09 奥鼎精密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夹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27952U (zh) 一种电机外壳用焊接装置
CN218253474U (zh) 一种可保证切割板材无变形的激光切割机
JPH0615371A (ja) チューブ直延伸ヘアピン曲げ装置
CN113996915B (zh) 一种带变速探头的搅拌摩擦焊装置
CN113351934B (zh) 一种石油桶回收再加工装置
CN115921925B (zh) 一种车床用工件圆弧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533345U (zh) 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焊接底座
CN116197292A (zh) 一种带有多重定位组件的冲压设备
CN217749881U (zh) 一种医疗细长软管激光打标机
CN218284183U (zh) 一种不锈钢件旋转激光焊接设备
CN111469523A (zh) 一种云母管冲压成型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5106552A (zh) 一种硬质车削机异型合金的精密加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3050245A (zh) 一种摄像模组高清光学镜头组装装配方法
CN113001213A (zh) 一种用于数控铣床的铝单板装夹移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185598U (zh) 一种摩托车方向柱锁紧孔多孔同时攻丝装置
CN220659003U (zh) 一种用于断路器开关的前后隔板加工装置
CN220533923U (zh) 一种磨床砂轮对心修正装置
CN220093873U (zh) 一种铝材产品加工夹具
CN219852897U (zh) 一种方便装配的汽车零部件工装助力机构
CN215510486U (zh) 一种新型铝材抛光装置
CN218904417U (zh) 一种板料定位装置
CN217965981U (zh) 一种数控机床装夹工装
CN217433102U (zh) 双坐标型材钻孔机
CN217045026U (zh) 一种不锈钢管材焊接装置
CN218136591U (zh) 一种嵌件外圆加工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Guangjian New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ial Park, East of Hanwang Road, Gucheng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ngshan County,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2353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Yong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3600 Area B, east of No. 1 plant in No. 66-12 yard, west of Jiaxing South Road, Shu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uyang Chuangjie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