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2151U - 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2151U
CN220122151U CN202321666169.1U CN202321666169U CN220122151U CN 220122151 U CN220122151 U CN 220122151U CN 202321666169 U CN202321666169 U CN 202321666169U CN 220122151 U CN220122151 U CN 220122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groove
connector
cavity
b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61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淑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61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2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2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2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该连接器包括内导体、顶针、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内导体的至少一端形成容置腔,顶针的一端置于容置腔内,第一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弹性抵接顶针的一端和容置腔的内底壁,第二弹性件设于顶针的外周和容置腔的内周壁之间,并弹性抵接于顶针的外周和容置腔的内周壁。顶针、第二弹性件和内导体在第二方向上始终保持电连接,顶针在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顶针卡壳、无法回弹导致电路断路的问题,顶针与内导体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明显提高。具有该连接器的腔体滤波器,其与外部电信号输出/输入设备之间能够保持可靠的电连接。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包括但不限于手机、通讯、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电子产品中,连接器(顶针连接器100’)应用于两个需要电连接的模块之间,如电路板与电路板之间、电路板与功能模块之间、腔体滤波器和天线之间等。如图1所示,顶针连接器100’包括针管1’、针头2’和弹簧3’,针头2’的一端插入针管1’内并连接弹簧3’,针头2’可在针管1’内轴向移动,弹簧3’提供针头2’向外移动的弹性作用力。为了保证针头2’可以顺利向外、向内移动,针头2’与针管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实际应用中,当轴向向内的作用力施加于针头2’上时,针头2’依靠发生偏移后其外壁与针管1’内壁接触实现通路。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针头2’卡壳,不能回弹,导致电路断路、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连接器存在的针头容易卡壳导致电路断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接器,包括内导体、顶针、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内导体的至少一端形成容置腔,所述顶针的一端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弹性抵接所述顶针的一端和所述容置腔的内底壁,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顶针的外周和所述容置腔的内周壁之间,并沿第二方向弹性抵接于所述顶针的外周和所述容置腔的内周壁;
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导电件;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顶针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的内周壁上形成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弹性件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的内周壁上设有沿轴向依次向外且连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槽的周向尺寸;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有供所述顶针穿过的通孔;所述衬套固定于所述第二槽内,所述衬套的内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槽的周向尺寸,所述衬套的外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槽的周向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套的外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槽的周向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套的朝向所述容置腔底壁的一端形成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外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槽的周向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包括顶针本体和顶针顶端,所述顶针顶端的外尺寸小于所述顶针本体的外尺寸,所述衬套的背离所述容置腔底壁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内尺寸大于所述顶针顶端的外尺寸且小于所述顶针本体的外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本体环,以及连接于两所述本体环之间的多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环绕所述顶针间隔设置且呈向内弧凸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贯穿两所述本体环的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针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一端形成有卡接槽,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卡接槽。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盖合于所述腔体的盖板、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滤波组件,以及设于所述腔体或所述盖板上的、如前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及腔体滤波器,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连接器中,其顶针的外周面和内导体的内周壁之间设置一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被沿垂直于顶针移动方向的方向弹性压缩,使得顶针、第二弹性件和内导体在第二方向上始终保持电连接。该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即顶针沿第一方向的往复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顶针卡壳、无法回弹导致电路断路的问题,顶针与内导体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明显提高。具有该连接器的腔体滤波器,其与外部电信号输出/输入设备之间能够保持可靠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内导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第二弹性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顶针连接器,1’-针管,2’-针头,3’-弹簧;
100-连接器;
1-内导体;10-容置腔;11-定位凹槽;111-第一槽;112-第二槽;
2-顶针;21-顶针本体;22-顶针顶端;20-卡接槽;
3-第一弹性件;
4-第二弹性件;41-本体环;42-弹性片;40-轴向缺口;
5-衬套;50-通孔;51-限位台;52-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连接器100,其包括内导体1、顶针2、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所示,内导体1的至少一端形成容置腔10,顶针2的一端置于容置腔10内,第一弹性件3置于第一容置腔10内,且沿第一方向分别弹性抵接顶针2的一端和容置腔10的内底壁,第二弹性件4设于顶针2的外周和容置腔10的内周壁之间,并沿第二方向弹性抵接于顶针2的外周和容置腔10的内周壁。其中,第一方向为顶针2在容置腔10内的往复移动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内导体1、顶针2和第二弹性件4均为可导电的结构件,由导电材料制成,如铜。
顶针2的外形尺寸小于内导体1的内尺寸,即,顶针2置于容置腔10之内的部分的外周尺寸小于容置腔10的周向尺寸,因此,顶针2的外周壁与内导体1的内周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使得该连接器100的实际应用中,顶针2位于容置腔10之外的一端被施加沿第一方向且向内的力时,顶针2能够向内移动,且在该外力去除后,顶针2能够在第一弹性件3的作用力自动向外回复。
由于第二弹性件4沿第二方向被压缩在顶针2和容置腔10之间,在顶针2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过程中,顶针2能够始终借由该第二弹性件4与内导体1形成连接,也即形成电路通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100,其顶针2的外周面和内导体1的内周壁之间设置一第二弹性件4,第二弹性件4被沿垂直于顶针2移动方向的方向弹性压缩,使得顶针2、第二弹性件4和内导体1在第二方向上始终保持电连接。该连接器100在使用过程中,也即顶针2沿第一方向的往复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顶针2卡壳、无法回弹导致电路断路的问题,顶针2与内导体1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明显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顶针2、容置腔10的形式不限,例如,可以均是圆柱形,可以均是椭圆形,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
相应地,顶针2的外形尺寸和容置腔10的内尺寸依据其各自形状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定义。
本申请的以下描述中,以顶针2和容置腔10均为圆形柱为例。第一方向为容置腔10的轴向,也为顶针2的轴向,第二方向为容置腔10的径向,也为顶针2的径向。顶针2的外形尺寸为其外径,容置腔10的内尺寸为其内径。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第一弹性件3可选为螺旋弹簧,其沿轴向预压在容置腔10的底壁和顶针2之间。不限于此,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能够沿容置腔10的轴向被压缩和弹性回复的结构。
第一弹性件3可选是能够导电的结构件,如铜弹簧、钢弹簧等,也可以是非导电结构件,如硬质塑料件等。
如图4所示,顶针2的位于容置腔10内的一端凹陷形成卡接槽20,第一弹性件3安装于卡接槽20。示例地,第一弹性件3过盈配合于卡接槽20。此外,根据第一弹性件3的材料的不同,第一弹性件3还可以通过卡接、焊接或者是注塑的形式一体形成在顶针2的末端。
请参阅图4所示,内导体1的内周壁上形成定位凹槽11,该定位凹槽11由内导体1的部分内周壁沿径向向外凹陷而成,第二弹性件4容置于定位凹槽11内。如此,借由该定位凹槽11的轴向两侧壁,第二弹性件4在容置腔10内不容易沿轴向移动,也不会从容置腔10内脱出,进一步保证第二弹性件4与内导体1、顶针2的接触可靠性。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凹槽11是这样形成的:内导体1的内周壁上设有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第二槽112位于第一槽111的外侧,即第二槽112相对远离容置腔10的底壁,第二槽112的内径大于第一槽111的内径,相当于容置腔10整体为逐渐外扩的阶梯腔体;连接器100还包括衬套5,衬套5设有供顶针2穿过的通孔50;衬套5固定安装于第二槽112,且衬套5的内径小于第一槽111的内径,衬套5的外径大于第一槽111的内径。这样,衬套5的朝向容置腔10底壁的一端在径向上高于第一槽111的内周壁,衬套5的朝向容置腔10底壁的一端与第一槽111的远离第二槽112的一端即限定出前述的定位凹槽11。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首先,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整体为外扩槽,内导体1的制造上可以更为便利、简单;其次,在安装第二弹性件4时,第二槽112的周向尺寸不会对第二弹性件4造成阻挡,因而第二弹性件4的安装也更为便利和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以顶针2、容置腔10、第一槽111、第二槽112和衬套5均为圆形柱为例进行说明的,因此在上述描述中,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的周向尺寸示例性地描述为“内径”,顶针2和衬套5的外尺寸示例性地描述为“外径”,容置腔10和衬套5的内尺寸示例性地描述为“内径”。
当然,不限于以上所述,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定位凹槽11为一体形成在内导体1的内周壁上也可以的。相比而言,该方案不会存在衬套5脱落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了第二弹性件4沿轴向移位或者脱落的风险。
针对于上述的定位凹槽11由第一槽111和位于第二槽112内的衬套5限定而成的方案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套5为刚性件,且其外径稍大于第二槽112的内径。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衬套5可以通过与第二槽112过盈配合的形式固定在第二槽112内,该方式能够保证衬套5的安装较为稳定,且安装固定方式较为简便,无需其他额外的配合结构。
其中,衬套5可选为导电结构件,如铜、不锈钢等,也可以为非导电的结构件,如硬质塑料件等。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衬套5为弹性材料件且其外径大于第二槽112的内径也是可以的。此时,衬套5被径向压缩在第二槽112内,因而能够与内导体1的内周壁保持较为稳定的接触,以限定出前述的定位凹槽11。
又或者,衬套5的外径等于或者稍小于第二槽112的内径,二者之间通过胶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是可以的。
请参阅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套5的朝向容置腔10底壁的一端形成导向部52,导向部52的外径小于第二槽112的内径,用于在衬套5的安装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以便于将衬套5插入第二槽112内,尤其是对于衬套5与第二槽112过盈配合的情况下。导向部52可以是呈渐缩状,也可以是包括内径较小的一段和位于该段的外侧的过渡段。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顶针2包括顶针本体21和顶针顶端22,顶针顶端22连接于顶针本体21的背离容置腔10底壁的一端,也即外端,顶针本体21在容置腔10内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顶针顶端22随顶针本体21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伸出于容置腔10,用于与其他待连接的结构件形成抵接。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顶针顶端22的外径小于顶针本体21的外形尺寸,衬套5的背离容置腔10底壁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限位台51,限位台51的内径大于顶针顶端22的外形尺寸且小于顶针本体21的外形尺寸。如此,顶针顶端22能够经由限位台51中心的通孔50伸出,顶针本体21被限位台51阻挡,无法继续向外移动。该限位台51的设计限定了顶针2的轴向向外移动的极限位置,保证该连接器100在未使用的状态下,顶针2也不会从容置腔10内脱出。
关于前述的第二弹性件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示,第二弹性件4包括两个沿轴向(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本体环41,以及连接于两本体环41之间的多个弹性片42,弹性片42沿顶针2的轴向环绕,并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且各自呈径向向内弧凸状。两本体环41的相互背离的两端用于分别抵接在上述定位凹槽11的轴向两侧壁,弹性片42之间分隔设置且向内弧凸,因而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压紧顶针2的外周面和定位凹槽11的内周壁。
其中,本体环41的外径等于或稍大于定位凹槽11的内径,使得本体环41的外周壁能够与定位凹槽11的周向底壁全接触。如此,即可以对本体环41在容置腔10内的位置实现定位,还可以保证良好的电性接触。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6所示,第二弹性件4上设有延伸贯穿两本体环41的轴向缺口40。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该轴向缺口40的设置使得两本体环41在受到向内的挤压力时,能够形成一个较小的环形体,因而,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利地将该第二弹性件4置入定位凹槽11内;同时,这也进一步提供了本体环41径向上的弹性力,其可在该径向弹性力的作用力自动与定位凹槽11的内周壁保持抵接。此时,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本体环41的外径指的是本体环41在自然状态下的外径。
不限于上述所述,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还可以包括一个本体环41和多个沿轴向延伸并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弹性片42。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还可以为两端和中部的外径不同的弹簧件。如,鼓形弹簧,其两端环设在顶针2上并与顶针2的外周壁接触,其中部沿径向弹性抵接在定位凹槽11的内周壁上。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还可以有更多设置方式,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未图示),该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盖合于腔体的盖板、设于腔体内的滤波组件,以及设置于腔体或盖板上的前述各实施例所说的连接器100。连接器100可以作为该腔体滤波器的输出端,也可以作为输出端。
具体地,连接器100的内导体1穿设腔体后与滤波组件连接,连接器100的顶针2位于腔体之外,用于与其他输出/输入设备连接。例如,该连接器100连接在滤波组件和天线之间,顶针2与天线连接,其可以用于将经过滤波组件滤波后的电信号传输至天线,也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天线的电信号并传输至滤波组件进行滤波。
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该连接器100还可以设置在腔体滤波器上并与其他类型的电信号输出/输入设备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体、顶针、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内导体的至少一端形成容置腔,所述顶针的一端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沿第一方向弹性抵接所述顶针的一端和所述容置腔的内底壁,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顶针的外周和所述容置腔的内周壁之间,并沿第二方向弹性抵接于所述顶针的外周和所述容置腔的内周壁;
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导电件;
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顶针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的内周壁上形成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弹性件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的内周壁上设有沿轴向依次向外且连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槽的周向尺寸;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有供所述顶针穿过的通孔;所述衬套固定于所述第二槽内,所述衬套的内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槽的周向尺寸,所述衬套的外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槽的周向尺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外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槽的周向尺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朝向所述容置腔底壁的一端形成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外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槽的周向尺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包括顶针本体和顶针顶端,所述顶针顶端的外尺寸小于所述顶针本体的外尺寸,所述衬套的背离所述容置腔底壁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的内尺寸大于所述顶针顶端的外尺寸且小于所述顶针本体的外尺寸。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本体环,以及连接于两所述本体环之间的多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环绕所述顶针间隔设置且呈向内弧凸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贯穿两所述本体环的缺口。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一端形成有卡接槽,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卡接槽。
10.一种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盖合于所述腔体的盖板、设于所述腔体内的滤波组件,以及设于所述腔体或所述盖板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CN202321666169.1U 2023-06-27 2023-06-27 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 Active CN220122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6169.1U CN220122151U (zh) 2023-06-27 2023-06-27 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6169.1U CN220122151U (zh) 2023-06-27 2023-06-27 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2151U true CN220122151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4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6169.1U Active CN220122151U (zh) 2023-06-27 2023-06-27 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2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196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8023250B (zh) 转接器、插座和连接器组合
EP3537546A2 (en) Connector
CN112787121A (zh) 同轴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US113810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1664617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astic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20122151U (zh) 连接器和腔体滤波器
CN111937253B (zh) 连接器
CN112740488B (zh) 壳体一体型基板配合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8997143U (zh) 一种新能源快充电连接器及卡簧端子
CN215834758U (zh) 一种板间连接器
CN212968376U (zh) 连接器
CN210866559U (zh) 同轴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111370901B (zh) 连接器、插座
CN112803212A (zh) 一种低成本自适应板对板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3783016A (zh) 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
CN110190448B (zh) 电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绝缘体
CN220797180U (zh) 一种具有可变插槽的排针组件及连接器
CN218300434U (zh) 一种具有多挡位锁定功能连接器
CN111834852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9106639U (zh) 浮动式sbma射频微带同轴连接器
CN209963305U (zh) 一种音频连接器
CN219067279U (zh) 接头及包括该接头的连接器
CN220021721U (zh) 一种连接器及车辆
CN220042347U (zh) 连接器端子、端子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