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3305U - 一种音频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频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3305U
CN209963305U CN201920402722.8U CN201920402722U CN209963305U CN 209963305 U CN209963305 U CN 209963305U CN 201920402722 U CN201920402722 U CN 201920402722U CN 209963305 U CN209963305 U CN 209963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terminal
audio connector
hole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27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鹏
沈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ngyi T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ngyi T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ngyi T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ngyi T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27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3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3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3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音频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音频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本体、铜套、音频端子和信号端子,绝缘本体嵌套并穿过屏蔽外壳,绝缘本体包括内插接部,内插接部内设有插接孔,铜套包括外插接部和连接部,外插接部和连接部内形成贯穿的插接腔,内插接部插入插接腔内,连接部上设有卡槽,音频端子的音频接触部安装于卡槽内并远离外插接部,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部设于插接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铜套的连接部上设置卡槽,使音频接触部被卡合于卡槽内从而实现了铜套与音频端子之间的电接触,铜套与音频端子之间的固定更简单和便捷,音频端子不容易发生偏移,保证整个音频连接器的整体外形的一致性,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音频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n)音频连接器应用于音响、功放的音频输入输出。在高端音响设备应用中,对音质、阻抗还有寿命都会要求相当严格。传统的音频连接器中,铜套接触头与音频端子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但由于铜套接触头的设计,音频端子连接在铜套接触头的外周并焊接时,可能造成相对位置发生偏移,会导致整个音频连接器的形状发生变化而不能恰好匹配安装至音响设备上,进而影响了音频信号的传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的音频连接器中铜套接触头与音频端子之间容易造成偏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音频连接器,包括:
屏蔽外壳;
绝缘本体,嵌套并穿过所述屏蔽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绝缘支撑部和内插接部,所述绝缘支撑部设于所述内插接部的中部外周,所述内插接部内设有贯穿的插接孔;
铜套,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插接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绝缘支撑部设置;所述外插接部和连接部内形成贯穿的插接腔,所述内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卡槽;
音频端子,包括呈环状的音频接触部,所述音频接触部安装于所述卡槽内并位于所述绝缘支撑部上远离所述外插接部的一侧,所述音频接触部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插接腔的轴向;以及
信号端子,包括信号接触部,所述信号接触部设于所述插接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外插接部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的连接卡位,每一所述连接卡位上设有所述卡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部与所述内插接部的中部外周的连接处对应所述连接卡位设有穿入孔,所述穿入孔允许所述连接卡位穿过所述绝缘支撑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套还包括设于所述外插接部和连接部之间的抵挡部,所述绝缘支撑部抵靠于所述抵挡部上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外壳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的屏蔽部,所述屏蔽部朝远离所述外插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上设有通孔,所述绝缘支撑部上靠近所述外插接部的一侧设有卡合结构,所述通孔卡合于所述卡合结构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插接部的外周侧面于所述穿入孔处还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延伸的定位结构,所述连接部的内周面对应所述卡合结构设有定位配合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定位配合结构中的其中一个为凸条形式,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定位配合结构中的其中另一个为滑槽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触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信号接触片,两个所述信号接触片相对的内侧面呈凸状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连接器还包括侦测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内插接部的一侧的侧容置部,所述侧容置部内设有侧容置孔,所述侦测端子设于所述侧容置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连接器还包括色环,所述色环安装于所述插接腔内,并抵靠于所述内插接部的前端与所述插接腔的内部前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音频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本体、铜套、音频端子和信号端子,绝缘本体嵌套并穿过所述屏蔽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绝缘支撑部和内插接部,所述绝缘支撑部设于所述内插接部的中部外周,所述内插接部内设有插接孔,所述铜套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插接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绝缘支撑部设置,所述外插接部和连接部内形成贯穿的插接腔,所述内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卡槽,音频端子包括呈环状的音频接触部,所述音频接触部安装于所述卡槽内并位于所述绝缘支撑部上远离所述外插接部的一侧,所述音频接触部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插接腔的轴向,信号端子包括信号接触部,所述信号接触部设于所述插接孔内,由于音频端子的音频接触部被卡合于卡槽内从而实现了铜套与音频端子之间的电接触,铜套与音频端子之间的固定更简单和便捷,音频端子不容易发生偏移,保证整个音频连接器的整体外形的一致性,便于安装至所需要的设备;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将铜套与音频端子之间焊接固定,卡槽的设置保证了焊接过程中音频端子与铜套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保证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的又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的再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沿平行于信号接触部所在平面的中轴面进行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沿垂直于信号接触部所在平面的中轴面进行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音频连接器;
1-屏蔽外壳,11-主体部,110-通孔,12-屏蔽部;
2-绝缘本体,21-绝缘支撑部,210-卡合结构,22-内插接部,220-插接孔,23-侧容置部,230-侧容置孔,24-穿入孔,25-定位结构;
3-铜套,31-连接部,310-连接卡位,311-卡槽,312-定位配合结构,313-缺口,32-外插接部,320-插接腔,33-抵挡部;
4-音频端子,41-音频接触部,410-焊接部,42-第一传输部;
5-信号端子,51-信号接触部,510-信号接触片,52-第二传输部;
6-侦测端子,7-色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100,包括屏蔽外壳1、绝缘本体2、铜套3、音频端子4和信号端子5,其中,绝缘本体2包括绝缘支撑部21和内插接部22,绝缘支撑部21设于内插接部22的中部外周,内插接部22内设有插接孔220,绝缘本体2嵌套并穿过屏蔽外壳1,铜套3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插接部32和连接部31,连接部31靠近绝缘支撑部21设置,外插接部32和连接部31内形成贯穿的插接腔320,绝缘本体2上的内插接部22插入铜套3的插接腔320内,连接部31上设有卡槽311,音频端子4包括呈环状的音频接触部41,音频接触部41安装于卡槽311内并位于绝缘支撑部21上远离外插接部32的一侧,音频接触部41的轴向平行于插接腔320的轴向,信号端子5包括信号接触部51,信号接触部51设于插接孔22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2、屏蔽外壳1、铜套3、音频端子4和信号端子5,绝缘本体2包括绝缘支撑部21和内插接部22,绝缘支撑部21设于内插接部22的中部外周,内插接部22内设有插接孔220,绝缘本体2嵌套并穿过屏蔽外壳1,铜套3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插接部32和连接部31,连接部31靠近绝缘支撑部21设置,外插接部32和连接部31内形成贯穿的插接腔320,内插接部22插入插接腔320内,连接部31上设有卡槽311,音频端子4包括呈环状的音频接触部41,音频接触部41安装于卡槽311内并位于绝缘支撑部21上远离外插接部32的一侧,音频接触部41的轴向平行于插接腔320的轴向,信号端子5包括信号接触部51,信号接触部51设于插接孔220内。由于音频端子4的音频接触部41被安装于卡槽311内从而实现了铜套3与音频端子4之间的电接触,铜套3与音频端子4之间的固定更简单和便捷,且音频端子4不容易发生偏移,保证整个音频连接器100的整体外形的一致性,便于安装至所需要的本体设备,如音响、功放等,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将铜套3与音频端子4之间焊接固定,卡槽311的设置也保证了焊接过程中音频端子4与铜套3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保证焊接效果。
插接孔220的形状设置为既允许信号端子5能够稳定地安装于此,又允许外接设备如音频连接公头插入。具体地,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插接孔220的中间部分呈圆柱形空腔,其两侧部分为扁平状空腔。扁平状空腔的尺寸的设置以适配信号端子5的厚度为宜,例如二者之间可以过盈配合。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音频端子4还包括与音频接触部41连接的第一传输部42,第一传输部42可以设置为任何形状,只要能将音频接触部41与本体设备之间连接起来进行音频信号传输即可。信号端子5还包括与信号接触部51连接的第二传输部52,第二传输部52可以设置为任何形状,只要能将信号接触部51与本体设备之间连接起来并能够反馈信号即可。在具体应用中,第二传输部52和信号接触部51之间为垂直设置,从而可以从绝缘本体2的插接孔220处延伸出,以便于与本体设备之间的连接。
请参阅图5至图7,屏蔽外壳1包括主体部11以及垂直连接于主体部11的相对的两侧并向远离外插接部32的方向延伸的屏蔽部12。主体部11上设有通孔110,绝缘支撑部21上于靠近外插接部32的一侧设有卡合结构210。通孔110卡合于该卡合结构210上。
屏蔽外壳1用于通过本体设备的接地线接地。当屏蔽外壳1经由其通孔110卡合在绝缘本体的卡合结构210上时,两个屏蔽部12于绝缘本体2的两侧进行电磁屏蔽,从而可以对两个屏蔽部12之间的信号端子5和音频端子4等进行电磁屏蔽,如图1和图3所示,保证音频信号等的传输效果。并且,当绝缘本体2与铜套3嵌合时,该屏蔽外壳1与铜套3之间电绝缘。
请参阅图5,铜套3还包括连接于外插接部32和连接部31之间的抵挡部33,抵挡部33呈环状,且其外径大于外插接部32和连接部31上任意一处的直径,绝缘支撑部21抵靠于抵挡部33上靠近连接部31的一侧。
请参阅图5,连接部31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卡位310,连接卡位310之间沿外插接部32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每一个连接卡位310上设有卡槽311。这样的好处在于,两个连接卡位310可以朝向彼此压合以发生一定形变,从而允许顺利地将音频连接部31套入连接卡位310的头部并进入卡槽311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卡位310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4和图5,绝缘支撑部21与内插接部22的中部外周并非完全连接,而是部分连接,由此在内插接部22的中部外周对应连接卡位310设有穿入孔24,当内插接部22插入插接腔320内时,穿入孔24允许连接卡位310穿过绝缘支撑部21,从而音频端子4位于绝缘支撑部21远离外插接部32的一侧。这样的好处还在于,当音频接触部41被卡合在卡槽311内时,还大体实现了绝缘本体2与铜套3之间在轴向上的相对固定,进而可以减少对整个音频连接器100的固定的操作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音频接触部41的内周上还对应连接卡位310及其卡槽311设有焊接部410,焊接部410与卡槽311处进行焊接连接,由此,进一步加强音频接触部41与卡槽311处以及绝缘本体2与铜套3之间的相对固定。在具体应用中,焊接部410的内径设置为小于音频接触部41的内周上其他位置的内径。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得焊接部410的位置暴露更明显,方便焊接实施。
请参阅图5,信号接触部5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信号接触片510,两个信号接触片510相对的内侧呈凸起状,当该音频连接器100与外接设备对接时,音频连接公头容易插入两个信号接触片510之间,并且能够被压紧在两个信号接触片510之间,由此可将外接设备与该音频连接器100之间实现相对固定,还利于保证音频信号、反馈信号等的传输效果。
在具体应用中,信号端子5采用冲压方式制作,该方式能够保证两个信号接触片510之间的夹持力更好,在插拔过程中不易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音频连接器100还包括侦测端子6,绝缘本体2还包括设于内插接部22的一侧的侧容置部23,侧容置部23内设有侧容置孔230,侦测端子6设于该侧容置孔230内。该侦测端子6与铜套3、音频端子4、信号端子5之间均电绝缘,可作为备用端子,在一些情况下供用户选择性地使用,以兼容各终端厂家的功能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内插接部22的外周于对应穿入孔24处还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延伸的定位结构25,连接部31的内周也即连接卡位310的内周对应该定位结构25设有定位配合结构312。定位结构25和定位配合结构312相互配合,其一方面用于在铜套3和绝缘本体2的装配过程中起到定位功能,引导连接卡位310准确地进入穿入孔24,另一方面作固定之用,防止连接卡位310与内插接部22之间在周向上发生相对偏移,也即,也用于保证铜套3与绝缘本体2之间的相对固定。
定位结构25和定位配合结构312可以是任何可以相互配合的形式,如凸起形式与凹槽形式。定位结构25和所述定位配合结构312中的任何一个可以为凸起形式,则另一个为凹槽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定位结构25为楔形的凸条形式,定位配合结构312为滑槽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连接卡位310的外周面上还设有缺口313,该缺口313与卡槽311连通且位于靠近外插接部32的一侧,该缺口313的设置用于在音频端子4与卡槽311铆压后保证一定的弹性,避免连接卡位310被损坏。
在具体应用中,铜套3优选为机加工方法制作,相比于传统的冲压方法,机加工方法制作的铜套3的厚度可以更大、更均匀,尤其是对于外插接部32,增加导电材料的截面积并保证该外插接部3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接触性能,满足高保真音质的要求,同时插拔寿命大大增加,可由原来的1万次寿命提高到10万次寿命,在高端音响设备的应用上提供可靠的性能。而且,机加工方法更容易制作出上述的连接卡位310、卡槽311、定位配合结构312以及缺口313等,可以降低生产难度和制作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音频连接器100还包括色环7,色环7安装于所述插接腔320内,并抵靠于内插接部22的前端与插接腔320的内部前端之间而不脱出。该色环7以其自身的颜色指示对应类型的音频连接器100或者不同类型的音频端子4,以便于消费者选择、使用或便于操作者的装配等操作。
在具体应用中,该音频连接器100可以为RCA音频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频连接器100的装配步骤为:先将色环7装入铜套3的插接腔320内,然后,使铜套3上的连接部31朝向绝缘本体2的卡合结构210一侧,并使内插接部22插入插接腔320内,同时内插接部22的插入推动色环7移动至插接腔320的前端并将其压紧;在内插接部22上远离色环7的一侧将音频端子4卡合至连接部31的卡槽311上,并将音频接触部41与卡槽311之间焊接;最后可以装配信号端子5和侦测端子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蔽外壳;
绝缘本体,嵌套并穿过所述屏蔽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绝缘支撑部和内插接部,所述绝缘支撑部设于所述内插接部的中部外周,所述内插接部内设有贯穿的插接孔;
铜套,包括相互连接的外插接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绝缘支撑部设置;所述外插接部和连接部内形成贯穿的插接腔,所述内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接腔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卡槽;
音频端子,包括呈环状的音频接触部,所述音频接触部安装于所述卡槽内并位于所述绝缘支撑部上远离所述外插接部的一侧,所述音频接触部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插接腔的轴向;以及
信号端子,包括信号接触部,所述信号接触部设于所述插接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外插接部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的连接卡位,每一所述连接卡位上设有所述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部与所述内插接部的中部外周的连接处对应所述连接卡位设有穿入孔,所述穿入孔允许所述连接卡位穿过所述绝缘支撑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还包括设于所述外插接部和连接部之间的抵挡部,所述绝缘支撑部抵靠于所述抵挡部上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的屏蔽部,所述屏蔽部朝远离所述外插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上设有通孔,所述绝缘支撑部上靠近所述外插接部的一侧设有卡合结构,所述通孔卡合于所述卡合结构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接部的外周侧面于所述穿入孔处还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延伸的定位结构,所述连接部的内周面对应所述定位结构设有定位配合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定位配合结构中的其中一个为凸条形式,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定位配合结构中的其中另一个为滑槽形式。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触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信号接触片,两个所述信号接触片相对的内侧面呈凸状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连接器还包括侦测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内插接部的一侧的侧容置部,所述侧容置部内设有侧容置孔,所述侦测端子设于所述侧容置孔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音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连接器还包括色环,所述色环安装于所述插接腔内,并抵靠于所述内插接部的前端与所述插接腔的内部前端之间。
CN201920402722.8U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音频连接器 Active CN209963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2722.8U CN209963305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音频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2722.8U CN209963305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音频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3305U true CN209963305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2722.8U Active CN209963305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音频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3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8691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icro co-axial conductors
US7507125B2 (en) Connector and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107069309B (zh) 防水正反插电连接器
CN111564721B (zh) 电连接器
EP3108544A1 (en)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490582B2 (en) Insulation body of a plug-in connector
JP6915684B2 (ja) L型同軸コネクタおよび同軸ケーブル付きl型同軸コネクタ
JP2017212209A (ja) 圧入回路基板コネクタ
CN106816786B (zh) 射频连接器组件
KR20000034964A (ko) 스위치 부착 동축커넥터
US20140273605A1 (en) Connector
JP2019071272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と電気コネクタを組み立てる方法
EP3440742B1 (en) Angled coaxial connectors for receiving electrical conductor pins having different sizes
CN115732997A (zh) 连接器公头、连接器母头及连接器组件
US2003022465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O199603276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5313076A (zh) 端子连接结构
CN214478095U (zh) 一体成型的多合一射频连接器
CN111919344B (zh) 包括末端成叉形以接纳互补连接器的接触引脚的扁平中心接触件和配置成引导接触引脚的固体绝缘结构的rf连接器
CN209963305U (zh) 一种音频连接器
CN109698441B (zh) 同轴线缆用连接器
CN111786201B (zh) 一种多极基板电连接器
CN114914749A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0808493B (zh) 电连接器
TW201347319A (zh) 同軸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