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9084U -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9084U
CN220109084U CN202321041069.XU CN202321041069U CN220109084U CN 220109084 U CN220109084 U CN 220109084U CN 202321041069 U CN202321041069 U CN 202321041069U CN 220109084 U CN220109084 U CN 220109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ultrasonic atomizer
assembly
suction nozzle
ai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10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良杰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10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9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9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9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所述超声雾化器包括吸嘴,包括贯通的空腔;第一壳体,包括近侧端和远侧端,在所述近侧端处设置有敞口的第一腔,所述第一腔用于容纳所述吸嘴的一部分;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近侧端处或者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近侧端;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第一气流通道自所述进气口向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远侧端纵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吸嘴之间,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由所述吸嘴的空腔界定形成。

Description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雾化装置包括超声雾化器及为超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的电源组件,在超声雾化器的内部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吸嘴口相连通。当超声雾化器内部的超声雾化组件靠近吸嘴设置时,容易将未经充分雾化的液体基质吸入,进而影响气溶胶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
吸嘴,包括贯通的空腔;
第一壳体,包括近侧端和远侧端,在所述近侧端处设置有敞口的第一腔,所述第一腔用于容纳所述吸嘴的一部分;
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近侧端处或者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近侧端;
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其中第一气流通道自所述进气口向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远侧端纵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吸嘴之间,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由所述吸嘴的空腔界定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配置为周向环绕所述吸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包括多个,所述进气口的横截面大致呈扇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吸嘴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间隔界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纵向延伸,所述进气口由相邻的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之间的间隔界定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超声雾化片,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相连通的第二腔,所述第二腔用于容纳并保持所述超声雾化片,在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设置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上设置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的顶端面高出所述吸嘴的底端面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起,所述吸嘴的端面抵接在所述若干个第二凸起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与所述分隔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在所述第二间隔处汇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雾化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超声雾化组件和储液组件,所述吸嘴连接在所述超声雾化组件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组件包括注液口,所述超声雾化组件包括导液元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导液元件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注液口沿所述超声雾化器的的纵轴方向插入或者移除出所述储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雾化组件的底端或者储液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超声雾化组件与所述储液组件之间的连接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储液组件上,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注液口之间设置有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雾化器包括第一电极柱和金属外壳,所述第一电极柱和金属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环,所述第一电极柱用于与电源组件的第二电极柱电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用于与电源组件的第三电极柱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柱位于所述金属外壳的中心。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超声雾化装置,包括上述超声雾化器以及为所述超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的电源组件,所述超声雾化器与所述电源组件之间配置为可拆卸连接。
以上超声雾化器中,外部气流经进气口进入后进入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由于进气口靠近第一壳体的近侧端或者位于第一壳体的进侧端处,第一气流通道自所述进气口向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远侧端纵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吸嘴之间,第二气流通道由所述吸嘴的空腔界定形成,相当于外部气流自吸嘴的外侧进入其内腔,整个气流路径行程较短,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将气溶胶输送至吸嘴口。尤其是当超声雾化片靠近吸嘴口设置时,由于进气口也靠近吸嘴,超声雾化片上的出雾口与进气口相连通,因而在吸嘴处用力抽吸,在超声雾化片的雾化区不会产生较大的负压,进而不会抽吸到未充分雾化的液体基质影响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超声雾化装置的分离状态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超声雾化装置的一个视角的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超声雾化装置的又一个视角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5是图4的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又一个视角的剖面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中的附图标号为:
超声雾化器100、电源组件200、电池203、接收腔210、外壳体201窗口202、顶盖10、吸嘴11、吸嘴口110、抽吸部111、连接部112第一凸起411、超声雾化组件20、第一壳体21、第一段211、
第一腔2111、第二段212、第二腔2121、凸台213、分隔壁214、出雾口215、第二凸起216、超声雾化片22、基体221、雾化区域2211、超声雾化换能器222、导液元件23、支架30、密封垫32、通孔321、固定柱33、开口34、进气口40、第一气流通道41、第二气流通道42、第一间隔43、第二间隔44、储液组件50、
第二壳体51、储液腔510、注液口511、卡扣512、端盖52、盖体521、侧壁522、密封元件53、凹槽531、第一电极柱60、金属壳61、绝缘环68、第二电极柱62、第三电极柱63、第一电连接件64、第二电连接件65、第三电连接件66、第四电连接件6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的“设置”、“设置于”、“设于”可以是直接设于,也可以是间接设于。
另外,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超声雾化装置,如图1所示,该超声雾化装置包括超声雾化器100以及电源组件200,其中电源组件200为超声雾化器100提供电力驱动,超声雾化器100用于将其内部储存的液体基质通过超声振动雾化生成气溶胶并经其端部的吸嘴口110提供给使用者吸食。用于超声雾化器100的液体基质主要包括雾化助剂、药用的活性功能组分以及风味组分等,液体基质中的活性功能组分雾化成气溶胶被使用者吸食。
如图2所示,超声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之间配置为可拆卸连接,电源组件200的内部主要包括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控制板、按键开关等可持续使用的部件,电池组件200作为超声雾化装置的主体部分,其配置为可持续使用,超声雾化器100配置为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超声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之间的拆卸连接方式配置为磁吸连接,电源组件200包括敞口设置的接收腔210,该接收腔210用于容纳超声雾化器100的一部分。在接收腔210的底部固定有磁铁,超声雾化器100的连接端设置有磁吸元件,该磁吸元件被磁铁磁力吸合,使得超声雾化器100与电源组件200保持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超声雾化器100除了吸嘴11之外的部分基本都容纳在接收腔210的内部,为了便于观察超声雾化器100内部所储存的液体基质的剩余情况,在电源组件200的外壳体201上设置有窗口202,通过该窗口202使用者可观察到超声雾化器100内部所储存的液体基质的液位高度。
如图2所示,超声雾化装置还包括顶盖10,该顶盖10可拆卸地连接在超声雾化器100上,用于遮挡超声雾化器100的吸嘴11,从而保持吸嘴11的卫生。当超声雾化装置需要使用时,移除该顶盖10,当超声雾化装置不需要使用时,将该顶盖10连接在超声雾化器100上。
如图4提供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超声雾化器100的爆炸图,如图6提供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超声雾化器100的一个视角的剖面图,如图7提供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超声雾化器100的又一个视角的剖面图。
超声雾化器100包括吸嘴11、超声雾化组件20以及储液组件30,吸嘴11连接在超声雾化组件20的一端,储液组件30连接在超声雾化组件20的另一端。
超声雾化组件20包括第一壳体21,第一壳体21沿其纵向包括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其中第一段211的外径小于第二段212的外径,第二段212的顶端处设置有外凸台213,该外凸台213的底端面用于抵接电源组件200的接收腔210的顶端面。
第一段211包括端部敞口设置的第一腔2111,第二段212包括端部敞口设置的第二腔2121,在第一腔2111和第二腔2121之间设置有分隔壁214,在分隔壁214上设置有出雾口215,该出雾口215连通第一腔2111和第二腔2121。
超声雾化组件20还包括超声雾化片22,超声雾化片22通过超声波震荡的能量将液体粉碎撕裂成细小的液滴。超声雾化片22包括基体221、超声波雾化换能器222以及导电引线。
基体221包括金属片或者薄膜片,超声波雾化换能器222包括环状的压电陶瓷。基体221具有雾化区域2211,雾化区域2211包括多个贯穿基体221的微孔,雾化区域2211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
引线包括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引线的一端与超声波雾化换能器222电连接,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电源组件200的电池203上,在电池203提供的电力作用下,压电陶瓷片带动基体211高速震荡,将微孔中的液体基质雾化形成液雾,液雾从微孔中喷出,穿过环状的压电陶瓷的中心孔后逸出。
超声雾化器100还包括支架30,在支架30的一端设置有敞口的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容纳并保持超声雾化片22。
该支架30的主体部分固定在第一壳体21的第二腔2121的内部,分隔壁214上的出雾口215正对超声雾化片22的雾化区域2211。
在超声雾化片22和分隔壁214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32,该密封垫32包括通气孔321,液雾穿过环状的压电陶瓷的中心孔后依次穿过通气孔321和出雾口215后进入第一壳体21的第一腔2111,液雾与第一腔2111内部的气流混合形成气溶胶,进而被使用者吸食。
上述超声雾化片22的雾化区域2211、密封垫32的通气孔321、分隔壁214的出雾口215依次正对设置,并且超声雾化片22的雾化区域2211的面积小于密封垫32的通气孔321的面积,密封垫32的通气孔321的面积不小于分隔壁214上的出雾口215的面积,使得雾化区域2211形成的液雾能够快速通过通气孔321以及出雾口215进而进入吸嘴11的内腔中。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超声雾化器100内部的气流通道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外部气流能够快速进入吸嘴11的内腔中,雾化区域2211内形成的液雾直接进入吸嘴11内腔中的气流混合形成气溶胶经吸嘴11的吸嘴口110逸出并被使用者吸食。
进一步参考图8和图9,如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气流通道结构所限定成的气流路径的示意图,如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吸嘴11包括纵向贯通的吸嘴口110,吸嘴11包括抽吸部111以及连接部112,其中抽吸部111的外径小于连接部112的外径,使用者在使用超声雾化装置的过程中主要与抽吸部111进行接触,连接部112容纳并保持在第一外壳21的第一腔2111的内部。
超声雾化器100包括进气口40,该进气口40处于第一壳体21的近侧端处或者靠近第一壳体21的近侧端。例如,进气口40配置为第一壳体21的近侧端处的敞口的一部分,或者进气口40配置为设置在第一壳体21上的通孔,该通孔靠近第一壳体21的进侧端。
超声雾化器100还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41和第二气流通道42,其中第一气流通道41自进气口40向靠近第一壳体21的远侧端纵向延伸,并且第一气流通道41设置在第一壳体21和吸嘴11之间,第二气流通道42由吸嘴11的空腔界定形成。
上述气流自吸嘴11的外侧进入吸嘴11的内腔中,气流路径整体行程较短,能够提升气溶胶逸出的效率。
尤其当超声雾化片22靠近吸嘴口110设置时,由于上述进气结构的进气口40的位置也靠近吸嘴11,超声雾化片22上的出雾口215靠近进气口40进而与外部大气相连通,当使用者在抽吸的过程中,外部的气流能够迅速补充至雾化区域2211,使得雾化区域2211不会形成较大的负压,进而避免未经雾化或者未被雾化完全的液滴被使用者吸食,进而影响使用者的吸食口感。
如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气流通道41和第二气流通道42所限定的气流路径图,如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进气口40的横截面的结构图。
第一气流通道41配置成周向环绕吸嘴11的外侧面设置,进而允许足够的气流进入第一气流通道41内,同时气流能够沿吸嘴11的周向进入其内腔中,促进气溶胶逸出。
如图9所示,进气口40包括多个,每个进气口40的横截面大致呈扇环形,多个进气口40均为围绕在吸嘴11的外周。
第一气流通道41设置在第一壳体21和吸嘴11之间,具体地,在第一壳体21的内表面和吸嘴11的外侧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43,该第一间隔43界定形成第一气流通道41,该第一间隔43可以是在第一壳体21的一部分的内表面上设置导气槽或者在吸嘴11的一部分外侧表面上设置导气槽,该导气槽与进气口40相连通。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吸嘴1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起411,该第一凸起411与第一壳体21的内表面相抵接,相邻的第一凸起411之间形成上述第一间隔43。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411在吸嘴11的外侧表面上纵向延伸自吸嘴11的连接部112的顶端延伸至其底端处,进气口40由相邻的第一凸起411之间的间隔界定形成。
进一步参考图9所示,在吸嘴1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四个第一凸起411,四个第一凸起411保持均匀间隔,四个第一凸起界定形成4个进气口40以及四条第一气流通道41。
由于出雾口215靠近第一气流通道41,为了避免气溶胶经第一气流通道41逸出,出雾口215的顶端面高出吸嘴11的底端面设置并延伸至吸嘴11的内腔中,使得经出雾口215逸出的液雾优先进入吸嘴11的内腔中混合形成气溶胶,而不会进入第一气流通道41内。
在分隔壁214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起216,吸嘴11的底端面抵接在第二凸起216上。进一步地,在分隔壁21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起216,使得吸嘴11的底端面和分隔壁214之间形成第二间隔44,第一气流通道41和第二气流通道42在第二间隔44处汇合。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超声雾化组件20可拆卸地连接在储液组件30的一端,通过分离超声雾化组件20和储液组件30,使用者可向储液组件30内部补充液体基质。
具体地,超声雾化组件20除了包括上述第一壳体21、超声雾化片22、支架30以及密封垫32之外,还包括导液元件23,导液元件23采用纤维棉材料制备形成柱状体,支架30还包括用于容纳导液元件23的固定柱33。
储液组件50包括第二壳体51,第二壳体51的内腔配置为储液腔510,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第二壳体51的一端敞口设置,在其敞口端固定有端盖52,端盖52包括盖体521以及侧壁522,盖体521覆盖第二壳体51的敞口,侧壁522容纳在第二壳体51的内部并与第二壳体51密封连接。
储液组件50还包括密封元件53,该密封元件53套接在端盖52的侧壁522上,密封元件53用于密封储液腔510以及端盖521和第二壳体51之间的连接缝隙。
第二壳体51的另一端设置有注液口511,支架30的固定柱33配置为可通过该注液口511插入至储液腔510的内部,或者固定柱33配置为可通过该注液口511移除出储液腔510。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51的顶端面与支架30的主体部分的底端面之间密封连接,使得储液腔510内部的液体基质难以通过第二壳体51与支架30的主体部分之间的连接缝隙向外部泄漏,具体地,在第二壳体51的顶壁上设置有密封槽,该密封槽内固定有环形的密封圈70,该密封圈70定位在第二壳体51的注液口511的外周,并与注液口511之间设置有纵向间隔,进而便于支架30的固定柱33通过注液口511径向插入至储液腔510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密封圈70设置在注液口511的外围,密封圈70用于密封第二壳体51的顶端面与支架30的主体部分的底端面之间的连接缝隙,而不会影响固定柱33沿径向插入至储液腔510的内部,在保证超声雾化组件20和储液组件50密封连接的同时,也能保证固定柱33顺畅地插入至储液腔510的内部。
在可供选择的其它示例中,上述密封圈70也可固定在支架30的主体部分的底端上。
相对于在固定柱33的外壁上或者在柱液口511的内壁上设置密封圈,在超声雾化组件20和储液组件50的端部设置密封圈70,能够避免密封圈对固定柱33的插入过程形成阻力不利于使用者的操作。
在固定柱33上设置有开口34,储液腔510内部的液体基质可通过该开口34进入导液元件23上,并由导液元件23提供给超声雾化片22进行雾化。
当需要补充液体基质时,将超声雾化组件20自储液组件50的一端移除,露出注液口511,补充完液体基质后,再将超声雾化组件20安装在储液组件50的一端。
在密封元件53上还设置有凹槽531,固定柱33的底端面可直接纵向抵接在该凹槽531内。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储液组件50和超声雾化组件20之间设置有可分离的卡扣连接结构,通过旋转超声雾化组件20,可将超声雾化组件20自储液组件50的一端移除。
上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在第二壳体51上的卡扣512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21上的旋转槽,旋转槽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旋转槽的第一部分与卡扣512相匹配并能形成卡接作用,旋转槽的第二部分不能与卡扣512形成卡接,因此当卡扣512旋转至旋转槽的第二部分时,卡扣512能够移除出旋转槽,进而将超声雾化组件20和储液组件50相分离。
上述吸嘴11、超声雾化组件20和储液组件50组合形成超声雾化器100,其中超声雾化组件20与储液组件50之间配置为可拆卸的卡扣连接结构,通过将超声雾化组件20和储液组件50分离进而可向储液组件50内部补充液体基质,进一步地,也可以方便更换超声雾化组件20内部的超声雾化片22。吸嘴11和超声雾化组件20之间也可以配置为可拆卸连接,进而方便对吸嘴11进行清洁。
在超声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之间设置有电连接结构,具体地,在超声雾化器10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极柱60以及金属壳61,在电源组件200的接收腔210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极柱62和第三电极柱63,其中第一电极柱60与第二电极柱62接触导电,金属壳61和第三电极柱63接触导电。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第一电极柱60位于金属壳61的中心,金属壳61的底端面与第三电极柱63的顶端面相平齐,在第一电极柱60和金属壳61之间还设置有绝缘环68,防止金属壳61和第一电极柱60之间短路。
对应地,电源组件200的第二电极柱62位于接收腔210的中心轴线上,第三电极63位于第二电极柱62的一侧。
上述金属壳61大致呈罩状,固定在储液组件50的端盖51的外部,用于提升超声雾化器100整体的美观性。上述金属壳61配置为磁吸元件,进而能够被电源组件200的接收腔210底部的磁铁所吸附,使得金属壳61与第三电极柱63之间保持稳定接触。
上述结构使得超声雾化器100能够以任意角度插入至接收腔210的内部并保持在接收腔210的内部,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体验。
超声雾化片22上的两根引线分别与第一电极柱60和金属壳61进行电连接,当超声雾化组件20和储液组件50之间配置为可拆卸连接时,在超声雾化组件20和储液组件50上分别设置有一组电连接件,其中在超声雾化组件20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件64和第二电连接件65,超声雾化片22上的两根引线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64和第二电连接件65电连接。在储液组件50上设置有第三电连接件66和第四电连接件67,第三电连接件66的一端与第一电连接件64接触导电,第三电连接件66的另一端与金属壳61电连接,第四电连接件67的一端与第二电连接件64电连接,第四电连接件67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极柱60电连接。
上述第一电连接件64、第二电连接件65、第三电连接件66、第四电连接件67可配置为导电弹片和电极柱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其中的一个示例中,在支架30的两侧固定有两个电极柱,在第二壳体51的储液腔510的两侧固定有另外两个电极柱。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嘴,包括贯通的空腔;
第一壳体,包括近侧端和远侧端,在所述近侧端处设置有敞口的第一腔,所述第一腔用于容纳所述吸嘴的一部分;
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近侧端处或者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近侧端;
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第一气流通道自所述进气口向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远侧端纵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吸嘴之间,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由所述吸嘴的空腔界定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配置成周向环绕所述吸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多个,所述进气口的横截面大致呈扇环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吸嘴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间隔界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纵向延伸,所述进气口由相邻的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之间的间隔界定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超声雾化片,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相连通的第二腔,所述第二腔用于容纳并保持所述超声雾化片,在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设置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上设置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的顶端面高出所述吸嘴的底端面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起,所述吸嘴的端面抵接在所述若干个第二凸起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与所述分隔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在所述第二间隔处汇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超声雾化组件和储液组件,所述吸嘴连接在所述超声雾化组件的一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所述储液组件包括注液口,所述超声雾化组件包括导液元件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导液元件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部分通过所述注液口沿所述超声雾化器的纵轴方向插入或者移除出所述储液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组件的底端或者储液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超声雾化组件与所述储液组件之间的连接缝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储液组件上,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注液口之间设置有间隔。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器包括第一电极柱和金属外壳,所述第一电极柱和金属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环,所述第一电极柱用于与电源组件的第二电极柱电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用于与电源组件的第三电极柱电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柱位于所述金属外壳的中心。
16.一种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超声雾化器以及为所述超声雾化器提供电力驱动的电源组件,所述超声雾化器与所述电源组件之间配置为可拆卸连接。
CN202321041069.XU 2023-05-04 2023-05-04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109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1069.XU CN220109084U (zh) 2023-05-04 2023-05-04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1069.XU CN220109084U (zh) 2023-05-04 2023-05-04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9084U true CN220109084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88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1069.XU Active CN220109084U (zh) 2023-05-04 2023-05-04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9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80136534A (ko) 초음파 전자 담배 무화기 및 전자 담배
JP2019524120A (ja) 使い捨てタバコカートリッジ、霧化器並びに電子タバコ
CN112273728A (zh) 一种电源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958319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109084U (zh)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EP3995006A1 (en) Vaporization device
CN220274885U (zh) 超声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795U (zh) 电池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047570U (zh) 电子烟主体、雾化设备以及电子烟
CN212854269U (zh) 一种网格式雾化器
CN213312548U (zh) 一种便捷式雾化器
CN211383230U (zh) 超声雾化装置及其超声雾化器
CN216983569U (zh) 超声雾化组件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1065029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6983570U (zh)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807347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682028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545821U (zh) 一种可自动抽烟的电子雾化器
CN220174461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354653U (zh)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7609551U (zh) 电源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462189U (zh) 分体式超声雾化结构
CN219982121U (zh) 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5303007U (zh) 一种电子烟、电池组件及雾化器
CN218126947U (zh) 主机、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