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3570U -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3570U
CN216983570U CN202123234967.0U CN202123234967U CN216983570U CN 216983570 U CN216983570 U CN 216983570U CN 202123234967 U CN202123234967 U CN 202123234967U CN 216983570 U CN216983570 U CN 216983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ultrasonic
ultrasonic atomizer
area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49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宝锋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49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3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3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3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该超声雾化器包括吸嘴,具有口端、与所述口端相对的远端;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的液体基质;雾化片,用于超声雾化所述液体基质以形成液雾;所述雾化片具有与所述口端流体导通的雾化区域;其中,所述口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雾化区域的面积。以上提供的超声雾化器和超声雾化装置,由于吸嘴的口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或者等于雾化片的雾化区域的面积,可以避免冷凝液粘附在吸嘴的内壁上,提升用户的抽吸体验。

Description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声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雾化器包括雾化片,当雾化片产生高频震动时,可以将液体基质雾化形成液雾,以被用户吸食。现有超声雾化器的结构复杂且气流通道较长,容易产生冷凝现象,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超声雾化器,包括:
吸嘴,具有口端、与所述口端相对的远端;
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的液体基质;
雾化片,用于超声雾化所述液体基质以形成液雾;所述雾化片具有与所述口端流体导通的雾化区域;
其中,所述口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雾化区域的面积。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以及前述的超声雾化器。
以上提供的超声雾化器和超声雾化装置,由于吸嘴的口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或者等于雾化片的雾化区域的面积,可以避免冷凝液粘附在吸嘴的内壁上,提升用户的抽吸体验。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定。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超声雾化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超声雾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超声雾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嘴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超声雾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片与固定座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上盖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流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线路板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超声雾化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超声雾化装置100,包括吸嘴10、超声雾化组件20以及电源组件30。
请结合图4-图5进行理解,吸嘴10与超声雾化组件20构成超声雾化器、并可拆卸连接。吸嘴10包括本体10a、外连接部10b以及内连接部10c。
本体10a裸露在超声雾化组件20外。本体10a内部中空、且具有进气孔10a1和口端10a2。进气孔10a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通过口端10a2,用户可吸食超声雾化组件20雾化形成的液雾。
外连接部10b和内连接部10c均自本体10a朝向远离本体10a的方向延伸、且均至少部分被收容在超声雾化组件20的第一腔室A中。外连接部10b和内连接部10c的形状与第一腔室A的形状相匹配,优选的实施中,外连接部10b和内连接部10c大致呈圆筒形状;本体10a自外连接部10b或者内连接部10c朝向口端10a2延伸,且其开口面积逐渐减小、然后保持大致相同;口端10a2的开口形状大致呈椭圆形,以利于用户吸食。
外连接部10b的外壁上具有限位槽10b1,超声雾化组件20具有凸块22c;通过限位槽10b1与凸块22c的配合,可将外连接部10b保持在第一腔室A中。装配时,将外连接部10b置入第一腔室A中、且限位槽10b1与凸块22c错位,然后旋转吸嘴10,使得凸块22c卡扣在限位槽10b1中;拆卸时反之即可。外连接部10b的外壁还具有密封槽10b2,密封槽10b2用于收容至少部分密封环(附图未示出),以使得外连接部10b被收容在超声雾化组件20的第一腔室A中时,对外连接部10b的外壁与上盖2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外连接部10b还具有缺口槽10b3,由外连接部10b的端部凹陷形成。
内连接部10c与外连接部10b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10d;第一气流通道10d沿着圆筒形状的内连接部10c或者外连接部10b的周向方向延伸;内连接部10c具有缺口槽10c1,由内连接部10c的端部凹陷形成。进气孔10a1与第一气流通道10d构成进气通道。这样,当用户吸食时,气体从进气孔10a1流入,经过第一气流通道10d,从缺口槽10c1流入至吸嘴10中,与超声雾化组件20雾化形成的液雾一起从口端10a2流出至用户嘴中。
请结合图6进行理解,超声雾化组件20包括雾化片21、上盖22、气流件23、导液件24、下盖25、线路板26、底盖27以及固定座28。
如图7所示,雾化片21包括基体211、超声换能器212以及引线213。
基体211包括金属片或者薄膜片,超声换能器212包括环状的压电陶瓷。基体211具有雾化区域211a,雾化区域211a包括多个贯穿基体211的微孔。雾化区域211a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微孔的孔径以及密度等可参考现有技术。引线213包括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引线213的一端与超声换能器212电连接,另一端与电芯30c耦接。这样,在电芯30c提供的电力作用下,超声换能器212带动基体211高速震荡,将微孔中的液体基质雾化形成液雾,液雾从微孔中喷出,穿过环状压电陶瓷的中心孔后进入第一腔室A中。固定座28用于保持基体211和超声换能器212。在内连接部10c和外连接部10b被收容在超声雾化组件20的第一腔室A中时,内连接部10c与固定座28抵接形成大致密封,从而使得用户吸食时,气体从进气孔10a1流入,经过第一气流通道10d,仅从缺口槽10c1流入至吸嘴10中。可以理解的,内连接部10c与固定座28抵接的一端形成吸嘴10的远端。
请结合图8进行理解,上盖22包括第一腔室A、第二腔室B以及第六腔室C。第一腔室A通过通孔22a与第二腔室B连通,第六腔室C与其它腔室间隔。下盖25包括第三腔室D。雾化片21水平布置在第一腔室A内、且大致与口端10a2平行,雾化区域211a与通孔22a同轴设置,雾化区域211a背向口端10a2的一面形成第二表面,面向口端10a2的一面形成第一表面。可以理解地,在超声雾化组件与吸嘴10拆卸之后,雾化片21是暴露在第一腔室A内的;位于雾化区域211a上方的部分腔室A形成雾化腔室。第一腔室A内形成有台阶,在外连接部10b被收容在超声雾化组件20的第一腔室A中时,外连接部10b抵接在该台阶上。上盖22还具有凸块22c和第三气流孔22d,第三气流孔22d与第六腔室C连通;凸块22c形成在第一腔室A内且位于所述台阶的上方,第三气流孔22d形成在所述台阶上。
上盖22与下盖25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卡扣连接。在上盖22与下盖25连接之后,雾化片21、上盖22以及下盖25共同界定形成至少部分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的液体基质;在优选的实施中,储液腔由雾化片21、固定座28、上盖22以及下盖25共同界定形成。储液腔的容积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腔室B的容积与第三腔室D的容积之和。上盖22还具有可活动的活动盖22b,通过活动活动盖22b可打开储液腔,以向储液腔注入液体基质。
下盖25还包括保持件25a和过孔25b。保持件25a设置在第三腔室D中,导液件24一端保持在保持件25a中,另一端与雾化区域211a的第二表面接触或者抵接。在图6的示例中,保持件25a由多片间隔设置的挡板形成,多片挡板沿着导液件24的周向布置。导液件24为具有输送液体基质和/或存储液体基质功能的材料,例如棉、玻纤绳等等。导液件24的长度介于3mm~15mm,优选的介于3mm~12mm,进一步优选的介于3mm~10mm,进一步优选的介于3mm~8mm。导液件24的长度超过15mm后,不利于将液体基质输送至雾化区域211a的第二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的示例中,导液件24是竖直放置的(或者,沿着超声雾化装置100的轴向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布置的),导液件24的长度即为其竖直方向的长度;在其它示例中,若导液件24是倾斜放置的,其长度可以为导液件24本身的长度,优选的为其在超声雾化装置100的轴向方向的投影长度。
如图9所示,气流件23包括大致横向延伸的第二气流通道23a,与第二气流通道23a连通、且轴向延伸的第一气流孔23b。气流件23具有第二气流通道23a的一端收容在第六腔室C中,以使得第三气流孔22d与第二气流通道23a流体导通;具体地,气流件23具有第二气流通道23a的一端与上盖22抵接,从而使得第三气流孔22d与第二气流通道23a气密性地流体导通。优选的实施中,气流件23的一端具有凸起,通过该凸起与上盖22抵接;凸起围绕第二气流通道23a的周侧边缘设置,凸起的高度在此不作限定。气流件23的另一端穿过过孔25b。可以很容易想象得到的,在其它示例中,气流件23与上盖22(或者下盖25)一体形成、或者由部分上盖22形成、或者由部分下盖25形成,也是可行的。
请结合图10进行理解,线路板26的一面与下盖25抵接,且具有电连接部26a和电连接部26b,正极引线的一端焊接在电连接部26a处,负极引线的一端焊接在电连接部26b处。线路板26的另一面与底盖27抵接,且具有与电连接部26a电连接的电接触部26c、以及与电连接部26b电连接的电接触部26d。在超声雾化组件20与电源组件30连接时,电源组件30的两个电极30a与电接触部26c和电接触部26d一一对应电连接。
底盖27套接在部分下盖25上,底盖27具有两个电极过孔27a,电极30a可穿过电极过孔27a与电接触部接触形成电连接。底盖27还具有第四气流孔27b,气流件23的另一端穿过过孔25b后,第一气流孔23b可裸露在第四气流孔27b外,或者第一气流孔23b与过孔25b流体导通。这样,第二感测通道自底盖27的下表面贯穿至第一腔室A的内表面。
请再结合图2-图3进行理解,超声雾化组件20与电源组件30可拆卸地连接。在图2-图3的示例中,电源组件30具有磁性元件30b,底盖27采用不锈钢材质;这样通过磁性元件30b与底盖27,可使得超声雾化组件20与电源组件30实现磁性连接。
电源组件30包括分隔开的第四腔室E和第五腔室(未示出),第五腔室内设置有电芯30c、线路板30d以及传感器30e。
电芯30c,用于提供电力;电芯30c可以为可充电电芯。线路板30d用于超声雾化装置100的整体控制。传感器30e用于感测用户的吸食,以向线路板30d反馈吸食信号,进而控制超声雾化组件20启动雾化。传感器30e可以为气流传感器或者气压传感器。电芯30c和线路板30d沿着电源组件30的厚度方向前后设置,传感器30e与线路板30d电连接,且固定装配在传感器安装腔室中。传感器安装腔室设置在第五腔室中。
请再参考图2所示,两个电极30a、磁性元件30b均裸露在第四腔室E中。进一步地,第四腔室E中还设置有第三气流通道30f。第二气流孔30g流体导通第三气流通道30f与传感器安装腔室;在图2的示例中,第二气流孔30g的一端设置在第四腔室E的底壁上、且是偏离第一气流孔23b的一端设置的(或者两者是错位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五腔室中;第二气流孔30g的一端与第一气流孔23b的一端通过第三气流通道30f实现流体导通。在其它示例中,第二气流孔30g的一端与第一气流孔23b的一端可以同轴设置。
在超声雾化组件20与电源组件30连接之后,部分超声雾化组件20收容在第四腔室E中,第三气流通道30f与底盖27抵接,从而使得第一气流孔23b、第三气流通道30f、第二气流孔30g之间气密性地流体导通。优选的实施中,第三气流通道30f包括围绕第三气流通道30f的周侧边缘设置的凸起,通过该凸起与底盖27弹性抵接;凸起的高度在此不作限定。
这样,第二气流孔30g、第三气流通道30f、第一气流孔23b(或者,第四气流孔27b和第一气流孔23b)、第二气流通道23a以及第三气流孔22d形成感测通道;其中,第二气流孔30g形成第一感测通道;第一气流孔23b、第二气流通道23a、第三气流孔22d形成第二感测通道。感测通道通过缺口槽10b3与第一气流通道10d流体导通;当用户吸食时,传感器30e通过感测通道能够感测到吸食气流,进而向线路板30d反馈吸食信号。优选的实施中,传感器30e采用气压传感器,当用户吸食时,感测通道内形成负压,传感器30e感测该负压并向线路板30d反馈信号,以判断用户是否有吸食。
请结合图11进行理解,圆形的雾化区域211a,其直径为d1;开口形状呈椭圆形的口端10a2,其短轴距离为d2。雾化区域211a与口端10a2同轴设置;这样,雾化区域211a雾化形成的液雾可直接从口端10a2流入用户嘴中。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冷凝液粘附在吸嘴10的内壁上,口端10a2的短轴距离d2应大于或者等于雾化区域211a的直径d1;优选的,d2≥d1+0.5mm。进一步地可以确定,口端10a2的开口面积大于或者等于雾化区域211a的面积;呈椭圆形的口端10a2在雾化片21和固定座28上的投影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雾化区域211a的面积。
可以理解的,对于其它形状的雾化区域211a和口端10a2,为了防止冷凝液粘附在吸嘴10的内壁上,口端10a2的开口面积应大于或者等于雾化区域211a的面积;或者,口端10a2在雾化片21上的投影的面积应大于或者等于雾化区域211a的面积;或者,口端10a2在雾化片21和固定座28上的投影的面积应大于或者等于雾化区域211a的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嘴,具有口端、与所述口端相对的远端;
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的液体基质;
雾化片,用于超声雾化所述液体基质以形成液雾;所述雾化片具有与所述口端流体导通的雾化区域;
其中,所述口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雾化区域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端的开口形状呈椭圆形,所述雾化区域呈圆形;所述椭圆形的短轴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圆形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端与所述雾化区域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端与所述雾化片大致平行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端在所述雾化片的投影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雾化区域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远端具有缺口槽,以使得用户在吸食时气体可从所述缺口槽流入至所述吸嘴中并从所述口端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具有进气孔、自所述进气孔延伸至所述缺口槽的第一气流通道;
当用户在吸食时,气体从所述进气孔流入,经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后,从所述缺口槽流入至所述吸嘴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沿着所述吸嘴的周向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包括内部中空的本体,自本体朝向远离本体方向延伸的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
所述外连接部和所述内连接部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口端和所述进气孔均形成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缺口槽由所述内连接部的端部凹陷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气流件,以形成至少部分感测通道;所述感测通道与所述吸嘴流体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感测通道包括沿着所述超声雾化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气流孔、以及沿着与所述超声雾化器的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气流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域具有面向所述口端设置的第一表面、以及背向所述口端设置的第二表面;
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导液件;所述导液件的一端保持在所述储液腔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表面接触,以将所述储液腔储存的液体基质传递至所述雾化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的长度介于3mm~1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沿着所述超声雾化器的轴向方向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具有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下盖具有第三腔室;
所述雾化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雾化片、所述上盖以及所述下盖共同界定形成至少部分所述储液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的保持件,以保持所述导液件的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吸嘴被收容或者保持在所述第一腔室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化器还包括线路板和引线,所述线路板具有电连接部和电接触部;
所述引线的一端与所述雾化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电接触部用于与外部电源组件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域包括多个贯穿的微孔。
20.一种超声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超声雾化器。
CN202123234967.0U 2021-12-21 2021-12-21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Active CN216983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4967.0U CN216983570U (zh) 2021-12-21 2021-12-21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4967.0U CN216983570U (zh) 2021-12-21 2021-12-21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3570U true CN216983570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4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4967.0U Active CN216983570U (zh) 2021-12-21 2021-12-21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3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82193U (zh) 雾化器以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EP4091464A1 (en) Atomis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with same
CN11101193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02099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62330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881691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28142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493550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067208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983570U (zh)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6983569U (zh) 超声雾化组件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8831969U (zh) 密封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267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383230U (zh) 超声雾化装置及其超声雾化器
CN21744665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795U (zh) 电池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53U (zh)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6568339U (zh) 雾化设备及雾化器
CN21835459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1383231U (zh) 超声雾化装置及其超声雾化器
CN220109084U (zh) 超声雾化器及超声雾化装置
CN21560317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422219U (zh) 雾化装置
CN220458619U (zh) 雾化器及包含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21744U (zh) 呼吸道供药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