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7915U -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7915U
CN220097915U CN202320368913.3U CN202320368913U CN220097915U CN 220097915 U CN220097915 U CN 220097915U CN 202320368913 U CN202320368913 U CN 202320368913U CN 220097915 U CN220097915 U CN 220097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feeding
box
powder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89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士奇
赵春毫
孙国刚
王飞
朱娜
陈振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echuang Ru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echuang Ru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echuang Ru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echuang Ru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89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7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7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7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其包括投料箱、第一运输件、储料仓、第二运输件和除尘部;投料箱包括箱体,箱体为敞口箱,箱体内下端面为倾斜面;储料仓包括圆柱型第一仓体和倒圆台型的第二仓体,第一仓体下端面直径等于第二仓体较大端面直径,第一仓体下端固定连接第二仓体上端;箱体下端连通第一运输件的进料端,储料仓上端连通第一运输件的出料端;第二仓体下端连通第二运输件的进料端;除尘部包括吸风机和除尘机,吸风口朝向箱体的敞口位置,吸风口连通除尘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粉料的集中投放,提高工作效率,分批投入反应池中,保证粉料的使用,同时通过除尘机在进行分料投加的过程中进行除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投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行业、污水处理行业常常需要进行分料投加,人工投料费时费力,且不易控制粉料的加入量,同时在粉料投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粉尘对人体有害同时会污染环境,因此需要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粉料投加过程中不易控制加入量的问题及粉料投加过程中出现的粉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包括投料箱、第一运输件、储料仓、第二运输件和除尘部;所述投料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敞口箱,所述箱体内下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储料仓包括圆柱型的第一仓体和倒圆台型的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下端面直径等于所述第二仓体较大端面直径,所述第一仓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仓体上端;所述箱体端连通所述第一运输件的进料端,所述储料仓上端连通所述第一运输件的出料端;所述第二仓体下端连通所述第二运输件的进料端;所述除尘部包括吸风口和除尘机,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箱体的敞口位置,所述吸风口连通所述除尘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粉料投放至所述投料箱内,通过第一运输件运输至储料仓内,再通过第二运输件将粉料运输至反应池内,能够实现对粉料的集中投放以及将粉料持续投入到反应池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反应池内的稳定性;通过将所述除尘部的吸风口朝向所述投料箱的敞口位置,能够实现在投料过程中进行除尘,能够避免粉尘对员工的伤害,同时有利于保护投料箱附近的环境。
优选的,所述投料箱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的形状为网格型,所述过滤件的外形与所述箱体从敞口位置的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所述过滤件,能够避免袋装粉料在进行投料操作时袋子掉落进入所述投料箱内,同时也能够避免结块的粉料进入到所述投料箱内。
优选的,所述投料箱还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组成U型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投料箱上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第一运输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三挡板的长度与所述投箱体横截面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与所述箱体横截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以及所述第三挡板依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能够避免在投料过程中粉料向四周扩散,有利于更好的进行除尘。
优选的,所述第一运输件为垂直螺旋运输机,所述第一运输机的型号为:LC型垂直螺旋输送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本装置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运输件为水平螺旋运输机,所述第二运输机的型号为:LS型螺旋运输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本装置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仓体下端与所述第二运输件的进料端通过星型给料机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将所述储料仓内的粉料定量输出,有利于实现将粉料定量输送到反应池内,有利于反应池内反应的进行,进而有利于提高本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除尘机为布袋除尘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本装置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粉料投入本装置,在通过本装置将粉料投入反应池,有利于实现集中投料,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实现将粉料持续输出至反应池内,有利于反应池内反应的稳定,在投料口设置连接除尘机的吸风口,实现在投料过程进行除尘,有利于保住员工身体健康;
2.通过在投料箱入口设置过滤件,有利于避免粉料包装袋以及结块粉料进入投料箱;
3.通过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有利于避免粉尘向四周扩散,有利于更好的实现除尘;
4.通过设置星型给料机,有利于实现将定量的粉料投入反应池内,有利于本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投料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投料箱;11、箱体;12、过滤件;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第三挡板;2、第一运输件;3、储料仓;31、第一仓体;32、第二仓体;4、第二运输件;5、除尘部;51、吸风口;52、除尘机;6、星型给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参照图1-4,包括投料箱1、第一运输件2、储料仓3、第二运输件4和除尘部5;所述投料箱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为敞口箱,所述箱体11内下端面为倾斜面,有利于粉料的自然下滑,所述第一运输件2将粉料从储料箱内移运至储料仓3内;所述储料仓3包括圆柱型的第一仓体31和倒圆台型的第二仓体32,所述第一仓体31下端面直径等于所述第二仓体32较大端面直径,所述第一仓体3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仓体32上端,有利于所述储料仓3内的粉料自然下滑,进而有利于所述第二运输件4将所述储料仓3内的粉料移运至反应池内;所述箱体11端连通所述第一运输件2的进料端,所述储料仓3上端连通所述第一运输件2的出料端,实现将粉料从投料箱1内移运至储料仓3内;所述第二仓体32下端连通所述第二运输件4的进料端,实现将储料仓3内粉料移运至反应池内;所述除尘部5包括吸风口51和除尘机52,所述吸风口51朝向所述箱体11的敞口位置,所述吸风口51连通所述除尘机52,有利于实现在箱体11的敞口处实现除尘。
所述投料箱1还包括过滤件12,所述过滤件12的形状为网格型,所述过滤件12的外形与所述箱体11从敞口位置的形状相适配,有利于避免粉料袋及结块的粉料进入到所述箱体11内。
所述投料箱1还包括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和第三挡板15,所述第一挡板13、所述第二挡板14和所述第三挡板13组成U型板,所述第一挡板13与所述第三挡板15位于所述投料箱1上端两侧、所述第二挡板14位于所述投料箱1上端靠近所述第一运输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13及所述第三挡板15的长度与所述箱体11横截面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挡板14的长度与所述箱体11横截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挡板13、所述第二挡板14和所述第三挡板15依次固定连接,有利于避免粉料向四周飘散,有利于更好的实现除尘。
所述第一运输件2为垂直螺旋运输机,所述第一运输件2的型号为:LC型垂直螺旋输送机,有利于本装置的生产制作,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所述第二运输机4为水平螺旋运输机,所述第二运输机4的型号为:LS型螺旋运输机,有利于本装置的生产制作,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所述第二仓体32下端与所述第二运输件4的进料端通过星型给料机6连通,有利于实现对粉料进行定量投放,有利于保证反应池内的反应的进行。
所述除尘机52为布袋除尘机,有利于本装置的生产制作,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粉料从所述投料箱的箱体的敞口处投入箱体内,所述箱体下端连通所述垂直螺旋运输机的进料端,垂直螺旋运输机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储料仓上端,即箱体中的粉料通过垂直螺旋运输机进入到储料仓内;储料仓内的粉料自然将,通过连通所述储料仓下端的星型给料机进入水平螺运输机将粉料投入到反应池中;投料箱设有用于阻挡粉料包装袋和结块粉料的过滤件以及用于阻挡粉料向四周扩散的三块挡板,连通吸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投料箱箱体的敞口,实现对在投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的吸收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箱(1)、第一运输件(2)、储料仓(3)、第二运输件(4)和除尘部(5);所述投料箱(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为敞口箱,所述箱体(11)内下端面为倾斜面;所述储料仓(3)包括圆柱型的第一仓体(31)和倒圆台型的第二仓体(32),所述第一仓体(31)下端面直径等于所述第二仓体(32)较大端面直径,所述第一仓体(3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仓体(32)上端;所述箱体(11)下端连通所述第一运输件(2)的进料端,所述储料仓(3)上端连通所述第一运输件(2)的出料端;所述第二仓体(32)下端连通所述第二运输件(4)的进料端;所述除尘部(5)包括吸风口(51)和除尘机(52),所述吸风口(51)朝向所述箱体(11)的敞口位置,所述吸风口(51)连通所述除尘机(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箱(1)还包括过滤件(12),所述过滤件(12)的形状为网格型,所述过滤件(12)的外形与所述箱体(11)从敞口位置的轮廓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箱(1)还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和第三挡板(15),所述第一挡板(13)与所述第三挡板(15)分别位于所述投料箱(1)上端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挡板(14)位于所述投料箱(1)上端靠近所述第一运输件(2)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13)、所述第二挡板(14)和所述第三挡板(15)组成U型板,所述第一挡板(13)及所述第三挡板(15)的长度与所述箱体(11)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挡板(14)的长度与所述箱体(11)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件(2)为垂直螺旋运输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输件(4)为水平螺旋运输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仓体(32)下端与所述第二运输件(4)的进料端通过星型给料机(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52)为布袋除尘机。
CN202320368913.3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Active CN220097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8913.3U CN220097915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8913.3U CN220097915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7915U true CN220097915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8913.3U Active CN220097915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7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8856B (zh) 自动拆包上料装置及卸料机构
CN104015966A (zh) 一种小包自动开袋站
CN220097915U (zh) 一种便于除尘的粉料投加设备
CN202765373U (zh) 一种袋装粉料拆包机
CN201770904U (zh) 一种木质纤维的生产装置
CN203865124U (zh) 一种小包自动开袋站
CN214052563U (zh) 一种有机大米深加工用的除尘装置
CN202356311U (zh) 秸秆草捆茎叶分离机组
CN212100699U (zh) 一种分拣集包装置
CN209174091U (zh) 一种用于处理包装废弃物的粉碎生产线
CN211108115U (zh) 一种塑料切粒机自动包装器
CN207773653U (zh) 用于橡胶改性沥青生产的粉料拆包装置
CN210456657U (zh) 搅拌站无尘加料系统
CN210029240U (zh) 一种移动式原材料吸料装置
CN209065099U (zh) 一种物料输送处理链带除尘收料装置
CN215100666U (zh) 一种真空无菌加料装置
CN201744310U (zh) 粉料连续均化分级系统
CN214399066U (zh) 一种中药饮片的物料输送装置
CN211945183U (zh) 自动分拣打标摆放生产线
CN217100539U (zh) 一种可移动便捷式细粉物料分包装置
CN213777739U (zh) 一种排渣冷却装置
CN105597443B (zh) 一种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
CN215923527U (zh) 一种米粉生产用的大米分流出料机构
CN214730293U (zh) 一种包装机用防护型输送机构
CN207860613U (zh) 饲料打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