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7659U - 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7659U
CN220097659U CN202321483482.1U CN202321483482U CN220097659U CN 220097659 U CN220097659 U CN 220097659U CN 202321483482 U CN202321483482 U CN 202321483482U CN 220097659 U CN220097659 U CN 220097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laser
laser rangefinder
range finder
laser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34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兆国
徐桂鹏
赵迎九
肖强
王大为
龚嘉程
王泽宇
曹磊
吕燕楠
初柳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34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7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7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7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所述运载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运载本体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轨道梁上设置有轿厢,轿厢底部为开口,轿厢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联通,轿厢一侧设置有轿厢门,轿厢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所在的轿厢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正对布置,轿厢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和第四激光测距仪,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第三激光测距仪和第四激光测距仪均与位置调整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激光测距仪可有效监测重物块的位置信息,并结合重物块的位置调整装置进行实时的调整,保证了重物块在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属于运载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型设备生产车间,一个部件的生产工序较多,需要在不同的工位进行加工制造,需要通过平板车进行转运作业,但普通的平板车只是用来承载部件,无法调整部件的位置和姿态,需要起重机司机、起重指挥员和挂钩操作工相互配合,实时调整部件装载的位置和姿态,费时费力。CN217418084U提供的一种装载小车能够实现货物的顶升与下落,但无法对货物的位置和姿态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激光测距仪可有效监测重物块的位置信息,并结合重物块的位置调整装置进行实时的调整,保证了重物块在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对重物块进行提升装置的位置和姿态进行监控与调整,减少了事故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所述运载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运载本体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轨道梁上设置有轿厢,轿厢底部为开口,轿厢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联通,轿厢一侧设置有轿厢门,轿厢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所在的轿厢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正对布置,轿厢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和第四激光测距仪,第一激光测距仪、第二激光测距仪、第三激光测距仪和第四激光测距仪均与位置调整装置连接。
前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所述位置调整装置上设置有驱动电机。
前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和第四激光测距仪置于轿厢的顶部的对角线上。
前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和第二激光测距仪的中心距离为D,D为轿厢的一侧内壁宽度的一半。
前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仪与轿厢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第四激光测距仪与轿厢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V为200mm-800mm。
前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所述位置调整装置设置有顶升机构和旋转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激光测距仪可有效监测重物块的位置信息,并结合重物块的位置调整装置进行实时的调整,保证了重物块在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对重物块进行提升装置的位置和姿态进行监控与调整,减少了事故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运载本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激光测距仪和第四激光测距仪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将重物块放置于轿厢内,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测量重物块距离轿厢后壁距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运载本体,2-轨道梁,3-位置调整装置,4-轿厢,5-轿厢门,6-第一激光测距仪,7-第二激光测距仪,8-第三激光测距仪,9-第四激光测距仪,10-驱动电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4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置于轿厢4的顶部的对角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4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置于轿厢4的顶部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的中心距离为D,D为轿厢4的一侧内壁宽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4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置于轿厢4的顶部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的中心距离为D,D为轿厢4的一侧内壁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仪8与轿厢4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第四激光测距仪9与轿厢4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V为200mm-800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4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置于轿厢4的顶部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的中心距离为D,D为轿厢4的一侧内壁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仪8与轿厢4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第四激光测距仪9与轿厢4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V为200mm-800mm;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设置有顶升机构和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4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置于轿厢4的顶部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的中心距离为D,D为轿厢4的一侧内壁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仪8与轿厢4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第四激光测距仪9与轿厢4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V为200mm;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设置有顶升机构和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4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置于轿厢4的顶部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的中心距离为D,D为轿厢4的一侧内壁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仪8与轿厢4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第四激光测距仪9与轿厢4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V为400mm;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设置有顶升机构和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4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置于轿厢4的顶部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的中心距离为D,D为轿厢4的一侧内壁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仪8与轿厢4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第四激光测距仪9与轿厢4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V为500mm;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设置有顶升机构和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4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置于轿厢4的顶部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的中心距离为D,D为轿厢4的一侧内壁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仪8与轿厢4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第四激光测距仪9与轿厢4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V为800mm;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设置有顶升机构和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重物块放置于轿厢4内,为了保证重物块垂直方向提升时的稳定性,需对重物块在轿厢4内的位置进行监测与调整,因此采用4个激光测距仪两两一组分别测量正视轿厢门5方向和俯视轿厢4方向的位置信息。在正对轿厢门5的一侧轿厢4壁上安装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两个激光测距在同一水平线,且两者的中心距为固定值D,当重物块进入轿厢4内时,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测量重物块距离轿厢4后壁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根据几何关系可得重物块距离后壁的距离为L=(L1+L2)/2,重物块与后壁的偏角为θx=arctan(L1-L2)/D,在控制系统内设置L与θx的标准值,当实际测量的值大于标准值时,则通过运载小车9上位置调整装置3进行调整。位置调整装置3即可进行重物块竖直方向的顶升和下落,也可依靠驱动电机10控制重物块绕竖直方向进行旋转,通过对重物块的顶升与旋转操作,实现L与θx的调整,以满足提升要求。
在轿厢4顶部安装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用于检测重物块距离轿厢门5两相邻侧壁的距离。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在面向轿厢门5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是固定值V,V的值大于重物块在面向轿厢门5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差值即为重物块位置存放的余量。当重物块在轿厢5内的存放位置满足要求时,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测量的值是轿厢5底部距离轿厢5底部的值H,当第三激光测距仪8或第四激光测距仪9的测量值小于H时,说明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测量的值是轿厢4顶部距离重物块上表面的距离,即重物块在左右方向出现偏差,存储位置过于靠近轿厢4左侧壁或者轿厢4右侧壁,此时则需要通过位置调整装置3的顶升和旋转功能进行调整重物块的位置。根据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的值确定是往左侧调整还是右侧调整。

Claims (6)

1.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包括运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梁(2),运载本体(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3),轨道梁(2)上设置有轿厢(4),轿厢(4)底部为开口,轿厢(4)通过底部开口与运载本体(1)联通,轿厢(4)一侧设置有轿厢门(5),轿厢(4)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轿厢(4)的一侧内壁与轿厢门(5)正对布置,轿厢(4)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第一激光测距仪(6)、第二激光测距仪(7)、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均与位置调整装置(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所在的水平线平行于轿厢(4)的顶部,第三激光测距仪(8)和第四激光测距仪(9)置于轿厢(4)的顶部的对角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6)和第二激光测距仪(7)的中心距离为D,D为轿厢(4)的一侧内壁宽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仪(8)与轿厢(4)左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第四激光测距仪(9)与轿厢(4)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为V,V为200mm-8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装置(3)设置有顶升机构和旋转机构。
CN202321483482.1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 Active CN220097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3482.1U CN220097659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3482.1U CN220097659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7659U true CN220097659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1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3482.1U Active CN220097659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7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0001B (zh) 一种电动乘用车底盘电池更换系统及换电方法
CN107572373A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新型起重机主动防斜拉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0097659U (zh) 一种可自调整位置的运载装置
CN112320694B (zh) 多功能钢卷运输车
CN113580945A (zh) 一种基于监测装置的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
CN217102795U (zh) 一种精准定位门式起重机
CN213623148U (zh) 多功能钢卷运输车
CN216784585U (zh) 一种双立柱自动堆垛机
CN112297989B (zh) 一种背负式轮对转运车及转运方法
CN213617439U (zh) 一种智能化预制构件布料机
CN108944956B (zh) 一种保持运载工具水平运行的补偿式架空轨道运载装置
CN218841504U (zh) 换电天车及换电系统
CN218310756U (zh) 一种双驱动铸坯热送平车
CN218988519U (zh) 一种载货电梯用机房结构
CN215905308U (zh) 一种agv间距调节机构及agv小车
CN220115477U (zh) 一种大型物资轨道式搬运设备
CN213567991U (zh) 一种输送悬链长距离输送的设备
CN214165176U (zh) 一种可实现空气悬挂支架快速精准定位的装置
CN220596940U (zh) 一种履带式无人越野堆垛叉车
CN218491373U (zh) 一种料框运送机器人
CN220447847U (zh) 顶吊换电小车高效对准车载换电车电池包设备
CN218143969U (zh) 一种电动过轨转运车
CN211338733U (zh) 液压支架提升装置
CN218987874U (zh) 一种双车协同转运多向解耦系统
CN219428094U (zh) 一种带视觉扫描的agv换电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