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5380U - 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 - Google Patents

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5380U
CN220095380U CN202321633222.8U CN202321633222U CN220095380U CN 220095380 U CN220095380 U CN 220095380U CN 202321633222 U CN202321633222 U CN 202321633222U CN 220095380 U CN220095380 U CN 220095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main runner
rubber
main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32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洁
叶光胜
张诗华
罗兵
黄宗露
夏磊
谢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Naipu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Naipu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Naipu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Naipu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32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5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5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5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注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包括第一主流道和第二主流道,第一主流道和第二主流道导通且形成V型夹角,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均不存在分支流道,第一主流道和第二主流道连通处设置熔胶腔体,熔胶腔体的熔胶腔与第一主流道以及第二主流道导通,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的末端均设置有注射孔,两个注射孔各自的远离熔胶腔体的一侧孔壁分别与第一主流道的末端或第二主流道的末端距离为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支流道,主流道和支流道连接处存在拐弯,使橡胶流动压力损失增大,导致橡胶在橡胶流道内停留时间长以及流道末端存在橡胶缓冲区,使橡胶发生早期硫化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注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机注出的橡胶通过橡胶注射流道运送至产品的各个部位,橡胶注射流道位于硫化机上热板与盖板之间,橡胶产品在生产时模具的温度达到130-160℃,而橡胶在高温时容易出现早期硫化,如图1所示,现有的橡胶注射流道为类金字塔结构以分散橡胶注射流量,包括若干主流道6,主流道上又分散出若干支流道7,主流道与支流道的连接处存在拐弯,使橡胶流动压力损失增大,降低橡胶流动速度,导致橡胶在橡胶流道内停留时间长,出现橡胶早期硫化的问题,同时,流道的末端设置有注射孔将橡胶流道内的橡胶注射至模具中,如图2所示,现有注射孔与流道的末端之间存在长度为L的橡胶缓冲区,橡胶在橡胶缓冲区时会产生涡流导致橡胶内部产生热量使橡胶温度升高,橡胶温度升高导致橡胶发生早期硫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橡胶注射流道存在支流道,主流道与支流道的连接处存在拐弯,使橡胶流动压力损失增大,降低橡胶流动速度,导致橡胶在橡胶流道内停留时间长以及因为注射孔与流道的末端之间存在橡胶缓冲区,从而出现橡胶早期硫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包括第一主流道和第二主流道,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导通且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形成V型夹角,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上均不存在分支流道;
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连通处设置有熔胶腔体,所述熔胶腔体的熔胶腔与所述第一主流道以及所述第二主流道导通,所述熔胶腔体的腔壁上设置有注入孔,所述注入孔与所述熔胶腔连通;
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末端均设置有注射孔,位于所述第一主流道末端的所述注射孔的远离所述熔胶腔体一侧的孔壁与所述第一主流道的末端的距离为零,位于所述第二主流道末端的所述注射孔的远离所述熔胶腔体一侧的孔壁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末端的距离为零。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中,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关于所述熔胶腔体对称,且所述第一主流道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长度相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中,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长度均不大于200mm。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中,所述V型夹角范围为大于0°并且小于180°。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中,所述注射孔的直径比所述注入孔的直径小2mm-8mm。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中,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模具,所述模具上设置有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所述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橡胶注射流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模具中,所述模具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橡胶注射流道,其中一个所述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形成的V型夹角与另一个所述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形成的V型夹角相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通过设置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连通,连通处设置有熔胶腔体,熔胶腔体的熔胶腔与第一主流道以及第二主流道导通,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上均不存在分支流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存在支流道,主流道与支流道连接处存在拐弯,导致橡胶流动压力损失增大,降低橡胶流动速度,橡胶在橡胶流道内停留时间长,从而出现橡胶早期硫化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设置位于第一主流道末端的注射孔的远离熔胶腔体一侧的孔壁与第一主流道的末端的距离为零以及位于第二主流道末端的注射孔的远离熔胶腔体一侧的孔壁与第二主流道的末端的距离为零,去除了橡胶缓冲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橡胶流道存在橡胶缓冲区而发生早期硫化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且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会被标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橡胶注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橡胶注射流道末端与注射孔的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流道或第二主流道的末端与注射孔的截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流道或第二主流道的横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圈提升器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橡胶注射流道的熔胶腔体注射时间——压力moldflow分析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的熔胶腔体注射时间——压力moldflow分析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主流道 2-第二主流道 3-熔胶腔体
4-注入孔 5-注射孔 6-主流道
7-支流道 10-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
20-外圈提升器的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橡胶注射流道存在支流道,主流道与支流道连接处存在拐弯,使橡胶流动压力损失增大,降低橡胶流动速度,导致橡胶在橡胶流道内停留时间长以及因为注射孔与流道的末端之间存在橡胶缓冲区,从而出现橡胶早期硫化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构思是通过设置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连通,连通处设置有熔胶腔体,熔胶腔体的熔胶腔与第一主流道以及第二主流道导通,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上均不存在分支流道,仅第一主流道与第二主流道的末端设置有注射孔,通过减少注射孔的数量,依靠模具内的产品骨架与模腔的空隙作为橡胶流动通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支流道,主流道与支流道连接处存在拐弯,导致橡胶流动压力损失增大,降低橡胶流动速度,橡胶在橡胶流道内停留时间长,从而出现橡胶早期硫化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设置位于第一主流道末端的注射孔的远离熔胶腔体一侧的孔壁与第一主流道的末端的距离为零以及位于第二主流道末端的注射孔的远离熔胶腔体一侧的孔壁与第二主流道的末端的距离为零,去除了橡胶缓冲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橡胶流道存在橡胶缓冲区而发生早期硫化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10。如图3至图5所示,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10包括第一主流道1和第二主流道2,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导通且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形成V型夹角,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上均不存在分支流道。
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连通处设置有熔胶腔体3,熔胶腔体3的熔胶腔与第一主流道1以及第二主流道2导通,熔胶腔体3的腔壁上设置有注入孔4,注入孔4与熔胶腔连通。
其中,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均用于供橡胶流动,如图3所示,橡胶流动方向为从熔胶腔体分别向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的末端流动。
其中,熔胶腔体3通过注入孔4从注塑机上接收注出的橡胶,熔胶腔体3可以是圆柱体型,此时,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与圆柱体型的熔胶腔体3的侧面连接,并与熔胶腔体3的熔胶腔导通,注入孔4位于圆柱体型的熔胶腔体3的上底面。
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的末端均设置有注射孔5,位于第一主流道1末端的注射孔5的远离熔胶腔体3一侧的孔壁与第一主流道1的末端的距离为零,位于第二主流道2末端的注射孔5的远离熔胶腔体3一侧的孔壁与第二主流道2的末端的距离为零。
其中,第一主流道1除了与熔胶腔体3的熔胶腔导通处有开口,有且仅有注射孔5一个开口,即第一主流道1上不存在分支流道;第二主流道2除了与熔胶腔体3的熔胶腔导通处有开口,有且仅有注射孔5一个开口,即第二主流道2上不存在分支流道。
其中,注射孔5为圆孔,如图4所示,位于第一主流道1末端的注射孔5的远离熔胶腔体3一侧的孔壁与第一主流道1的末端的距离为零,即注射孔5上端开口的右侧与第一主流道1末端端壁相切;位于第二主流道2末端的注射孔5的远离熔胶腔体3一侧的孔壁与第二主流道2的末端的距离为零,即注射孔5上端开口的右侧与第二主流道2末端端壁相切,以去除如图2所示的长度为L的橡胶缓冲区,避免橡胶流动产生涡流导致橡胶内部高生热导致早期硫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关于熔胶腔体对称,且第一主流道1的长度与第二主流道2的长度相等。
其中,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关于熔胶腔体3对称且长度相等的目的是均匀分配熔胶腔的橡胶流量达到提高橡胶注射流量分布的平衡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的长度均不大于200mm。
其中,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的具体长度因模具、产品的不同,根据moldflow模流分析后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V型夹角范围为大于0°并且小于180°。
其中,V型夹角的具体大小根据moldflow模流分析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射孔的直径比注入孔的直径小2mm-8mm。
其中,注入孔的大小根据moldflow模流分析确定,注射孔的直径比注入孔的直径小2mm-8mm的目的是加快橡胶进、出橡胶注射流道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
其中,现有技术的横截面形状为倒U型,而本申请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倒梯形的目的是提高橡胶注射流动空间,降低压力损失。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模具20。如图6所示,模具上设置有上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10,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橡胶注射流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上设置有两个橡胶注射流道,其中一个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形成的V型夹角与另一个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形成的V型夹角相对。
其中,两个橡胶注射流道各自对应的两个V型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
其中,模具上还可以设置三个橡胶注射流道,当模具上设置有三个橡胶注射流道时,其中一个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形成的V型夹角与另一个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形成的V型夹角相对,第三个橡胶注射流道位于前两个橡胶注射流道各自对应的熔胶腔体3的连线的中轴线上,且第三个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形成的V型夹角的角平分线与前两个橡胶注射流道各自对应的熔胶腔体3的连线垂直。
其中,模具上还可以设置四个橡胶注射流道,当模具上设置有四个橡胶注射流道时,第一个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形成的V型夹角与第二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形成的V型夹角相对,且两个V型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另外两个橡胶注射流道各自对应的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形成的V型夹角相对,且角平分线重合并垂直于第一个橡胶注射流道的V型夹角的角平分线。
上述模具的橡胶注射流道的分布方式均是为了提高橡胶注射流量分布的平衡性。
如图7与图8所示,以达到相同注胶效果为对比标准,当模具上设置有两个现有技术中的橡胶注射流道时,分别在两个现有技术的橡胶注射流道各自的熔胶腔体的注入孔的注射压力分别为85Mpa与110Mpa,当模具上设置有两个本申请的橡胶注射流道时,分别在两个现有技术的橡胶注射流道各自的熔胶腔体3的注入孔4的注射压力一致,且均为40Mpa,相比于现有技术,注射压力降低,反映出本申请通过去除支流道,使流道总长缩短,从而减小了橡胶注射过程中压力损失,降低了橡胶注射过程橡胶内部生热,有效了避免了出现早期硫化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10,通过设置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连通,连通处设置有熔胶腔体3,熔胶腔体3的熔胶腔与第一主流道1以及第二主流道2导通,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上均不存在分支流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存在支流道,主流道与支流道连接处存在拐弯,导致橡胶流动压力损失增大,降低橡胶流动速度,橡胶在橡胶流道内停留时间长,从而出现橡胶早期硫化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设置位于第一主流道1末端的注射孔5的远离熔胶腔体3一侧的孔壁与第一主流道1的末端的距离为零以及位于第二主流道2末端的注射孔5的远离熔胶腔体3一侧的孔壁与第二主流道2的末端的距离为零,去除了橡胶缓冲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橡胶流道存在橡胶缓冲区而发生早期硫化的技术问题,并通过设置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关于熔胶腔体3对称,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主流道2长度相同,均匀分配熔胶腔的橡胶流量达到提高橡胶注射流量分布的平衡性,通过设置第一主流道1与第二支流道2的长度均不大于200mm,缩短流道长度,减少橡胶在橡胶注射流道内停留时间,通过设置注射孔的直径比注入孔的直径小2mm-8mm,加快橡胶进、出橡胶注射流道的速度,进一步避免橡胶早期硫化的发生。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流道和第二主流道,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导通且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形成V型夹角,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上均不存在分支流道;
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连通处设置有熔胶腔体,所述熔胶腔体的熔胶腔与所述第一主流道以及所述第二主流道导通,所述熔胶腔体的腔壁上设置有注入孔,所述注入孔与所述熔胶腔连通;
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末端均设置有注射孔,位于所述第一主流道末端的所述注射孔的远离所述熔胶腔体一侧的孔壁与所述第一主流道的末端的距离为零,位于所述第二主流道末端的所述注射孔的远离所述熔胶腔体一侧的孔壁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末端的距离为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关于所述熔胶腔体对称,且所述第一主流道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长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长度均不大于2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夹角范围为大于0°并且小于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孔的直径比所述注入孔的直径小2mm-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
7.一种外圈提升器的模具,所述模具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橡胶注射流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圈提升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橡胶注射流道,其中一个所述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形成的V型夹角与另一个所述橡胶注射流道对应的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形成的V型夹角相对。
CN202321633222.8U 2023-06-26 2023-06-26 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 Active CN220095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3222.8U CN220095380U (zh) 2023-06-26 2023-06-26 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3222.8U CN220095380U (zh) 2023-06-26 2023-06-26 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5380U true CN220095380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7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3222.8U Active CN220095380U (zh) 2023-06-26 2023-06-26 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5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95380U (zh) 外圈提升器的橡胶注射流道及模具
CN206446051U (zh) 一种笔管注塑流道结构
CN210590360U (zh) 1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进胶系统
CN110000337A (zh) 一种铝合金电机壳铸造模具
CN215791444U (zh) 模具及镜筒
CN208084861U (zh) 一种制备异形镜片的模具
CN211389988U (zh) 气流对冲多孔式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
CN207901565U (zh) 采用分体结构的下模及应用其的轮毂模具
CN209384028U (zh) 一种纸浆模塑制品及其模具
CN214163858U (zh) 一种多面安全型留置针护套模具
CN213291235U (zh) 一种隔热节能型注塑模具
CN205871047U (zh) 可快速更换流道的注塑模具
CN218965923U (zh) 一种双定位高精度的一分八热流道浇注系统
CN218803731U (zh) 应用于pet注塑生产工艺的浇口套及注塑模具
CN213108049U (zh) 壳体注塑模具的凸模镶件
CN219141239U (zh)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以及模具
CN210705575U (zh) 一种防热罩成型模
CN218196700U (zh) 一种热流道塑模牛角进胶结构
CN209111421U (zh) 一种水冷塑胶模具
CN216941652U (zh) 一种模仁组件分体设置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系统
CN214490977U (zh) 陶瓷涡流管成型模具
CN211492611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9794439U (zh) 一种带有直冲阀针的热流道的分流板
CN215544808U (zh) 一种压铸模具
CN209478841U (zh) 一种连接器成型模仁及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