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3734U -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3734U
CN220093734U CN202320159126.8U CN202320159126U CN220093734U CN 220093734 U CN220093734 U CN 220093734U CN 202320159126 U CN202320159126 U CN 202320159126U CN 220093734 U CN220093734 U CN 220093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post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osite line
rear corne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91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向党
陈建军
陈臻
陆赛赛
赵乾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Dongfang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Dongfang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Dongfang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91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3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3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3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属于前后角柱生产技术领域,所述的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包括初步复合线、台阶压型和前角柱成型三部分组成,所述的初步复合线整体设置在台阶压型的右侧,所述的前角柱成型整体设置在台阶压型的左侧,在前角柱的加工上最少减少了9个人工,并通过采用机械臂与自动上料装置代替人工,实现了物流的连贯性,合理的串联了前角柱的加工工序,并为后角柱复合线提供了基础,在前角柱复合线的基础上通过跟换冲床模具与调整折弯机程序达到后角柱的生产,合理利用前角柱与后角柱大量的相似加工工序,通过部分工艺的改变达到一条复合线生产前后角柱的可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前后角柱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背景技术
现前角柱为单机作业,完成一根前角柱最少需要11个人工。从厚板剪板开始到最后的折弯,设备分布散乱,物流吊运频繁。现把前角柱整合成一个自动化复合线,能达到两人操作,由于加工工序的连贯加上物流小车的搬运,大大提升了物流流畅性,减少了行车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包括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所述的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包括初步复合线、台阶压型和前角柱成型三部分组成,所述的初步复合线整体设置在台阶压型的右侧,所述的前角柱成型整体设置在台阶压型的左侧。
优选地,所述的初步复合线包括剪板机、校平机、第一冲床和倒角机,所述的剪板机固定安装在地面,所述的剪板机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输送机,所述的上料输送机固定安装在剪板机的一侧,所述的校平机的一侧设置有转存机构,所述的转存机构固定安在校平机的一侧且同时位于剪板机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校平机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固定安装在校平机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冲床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一冲床之间设置有第一取放料机器人,所述的第一取放料机器人活动安装在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一冲床之间,所述的第一取放料机器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的第二输送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一取放料机器人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倒角机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的倒角机固定安装在第二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的倒角机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的第三输送机构固定安装在倒角机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台阶压型包括500T折弯机和第二冲床,所述的500T折弯机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的500T折弯机固定安装在第三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冲床设置在500T折弯机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冲床固定安装在500T折弯机的一侧,所述的500T折弯机与第二冲床之间设置有取料机械手,所述的取料机械手活动安装在500T折弯机和第二冲床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台阶压型包括500T折弯机和第二冲床,所述的500T折弯机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的500T折弯机固定安装在第三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冲床设置在500T折弯机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冲床固定安装在500T折弯机的一侧,所述的500T折弯机与第二冲床之间设置有取料机械手,所述的取料机械手活动安装在500T折弯机和第二冲床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侧出料取料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取放料机器人,所述的第二取放料机器人活动安装在侧出料取料输送机的一侧,所述的第二折弯机设置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二折弯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的另一侧,所述的码垛输送台设置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的斜对角,所述的码垛输送台固定安装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的斜对角。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上述的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通过初步复合线、台阶压型和前角柱成型三大复合线使得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在使用过程中在前角柱的加工上最少减少了9个人工,并通过采用机械臂与自动上料装置代替人工,实现了物流的连贯性,合理的串联了前角柱的加工工序,并为后角柱复合线提供了基础,在前角柱复合线的基础上通过跟换冲床模具与调整折弯机程序达到后角柱的生产,合理利用前角柱与后角柱大量的相似加工工序,通过部分工艺的改变达到一条复合线生产前后角柱的可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的生产效率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初步复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台阶压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角柱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图中:100、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1、初步复合线;102、台阶压型;103、前角柱成型;1、上料输送机;2、剪板机;3、转存机构;4、校平机;5、第一输送机构;6、第一取放料机器人;7、第一冲床;8、第二输送机构;9、倒角机;10、第三输送机构;11、500T折弯机;12、取料机械手;13、第二冲床;14、后进料输送架;15、第一折弯机;16、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7、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8、第二折弯机;19、码垛输送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包括初步复合线101、台阶压型102和前角柱成型103三部分组成,所述的初步复合线101整体设置在台阶压型102的右侧,所述的前角柱成型103整体设置在台阶压型102的左侧。
所述的初步复合线101包括剪板机2、校平机4、第一冲床7和倒角机9,所述的剪板机2固定安装在地面,所述的剪板机2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输送机1,所述的上料输送机1固定安装在剪板机2的一侧,所述的校平机4的一侧设置有转存机构3,所述的转存机构3固定安在校平机4的一侧且同时位于剪板机2的一侧,用于在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便于完成上料和送料,同时能够完成对前后角柱的裁剪和校平。
所述的校平机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5,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5固定安装在校平机4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冲床7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5的一侧,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5和第一冲床7之间设置有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所述的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活动安装在第一输送机构5和第一冲床7之间,所述的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8,所述的第二输送机构8固定安装在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的一侧,用于在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校平后的物料进行输送,并能够通过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来对经过第一冲床7进行冲缺后的角柱进行取放。
所述的倒角机9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8的一侧,所述的倒角机9固定安装在第二输送机构8的一侧,所述的倒角机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输送机构10,所述的第三输送机构10固定安装在倒角机9的另一侧,用于在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便于对经过冲缺后的角柱在经过倒角后进行进一步地输送。
所述的台阶压型102包括500T折弯机11和第二冲床13,所述的500T折弯机11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构10的一侧,所述的500T折弯机11固定安装在第三输送机构10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冲床13设置在500T折弯机11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冲床13固定安装在500T折弯机11的一侧,所述的500T折弯机11与第二冲床13之间设置有取料机械手12,所述的取料机械手12活动安装在500T折弯机11和第二冲床13之间,用于在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便于压前后角柱的台阶以及对前角柱进行冲鼓包或是对后角柱进行冲缺。
所述的前角柱成型103包括第一折弯机15、第二折弯机18和码垛输送台19,所述的取料机械手12的一侧设置有后进料输送架14,所述的后进料输送架14固定安装在取料机械手12的一侧,所述的第一折弯机15设置在后进料输送架14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折弯机15固定安装在后进料输送架14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折弯机15的一侧设置有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所述的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固定安装在第一折弯机15的一侧,用于在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前后角柱进行第一次的折弯成型。
所述的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所述的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活动安装在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的一侧,所述的第二折弯机18设置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二折弯机18固定安装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的另一侧,所述的码垛输送台19设置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的斜对角,所述的码垛输送台19固定安装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的斜对角,用于在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前后角柱的二次成型,并能够通过码垛输送台19进行下料码垛输送。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到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进行冷箱前后角柱的自动化生产时,通过将前后角柱的待加工原料通过上料输送机1进行上料,并使其上料至剪板机2上进行裁剪,当裁剪完成后通过转存机构3进行输送转存并使其输送至校平机4上进行校平,然后对校平完成后的原料通过第一输送机构5进行输送,再由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进行取料使得校平完成后的材料经过第一冲床7进行冲缺,冲缺完成后再由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进行取料并转移至第二输送机构8上进行输送,然后使冲缺后的材料输送至倒角机9内完成倒角,倒角完成后再经过第三输送机构10进行出料输送,并经过500T折弯机11对前后角柱进行压台阶,然后通过取料机械手12将500T折弯机11上的工件进行取料并放置在第二冲床13上进行前角柱的冲鼓包以及后角柱的冲缺,而后再经过取料机械手12将材料拾取至后进料输送架14上进行输送进料,并在经过第一折弯机15时进行第一次折弯成型,在完成第一次折弯成型后通过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进行取料输送,并利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将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上的材料取料至第二折弯机18上进行二次成型,最后再经过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将加工完成后的前后角柱运转至码垛输送台19上进行码垛输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通过初步复合线101、台阶压型102和前角柱成型103三大复合线使得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在使用过程中在前角柱的加工上最少减少了9个人工,并通过采用机械臂与自动上料装置代替人工,实现了物流的连贯性,合理的串联了前角柱的加工工序,并为后角柱复合线提供了基础,在前角柱复合线的基础上通过跟换冲床模具与调整折弯机程序达到后角柱的生产,合理利用前角柱与后角柱大量的相似加工工序,通过部分工艺的改变达到一条复合线生产前后角柱的可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的生产效率和实用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包括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后角柱生产复合线(100)包括初步复合线(101)、台阶压型(102)和前角柱成型(103)三部分组成,所述的初步复合线(101)整体设置在台阶压型(102)的右侧,所述的前角柱成型(103)整体设置在台阶压型(102)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步复合线(101)包括剪板机(2)、校平机(4)、第一冲床(7)和倒角机(9),所述的剪板机(2)固定安装在地面,所述的剪板机(2)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输送机(1),所述的上料输送机(1)固定安装在剪板机(2)的一侧,所述的校平机(4)的一侧设置有转存机构(3),所述的转存机构(3)固定安在校平机(4)的一侧且同时位于剪板机(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平机(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5),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5)固定安装在校平机(4)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冲床(7)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5)的一侧,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5)和第一冲床(7)之间设置有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所述的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活动安装在第一输送机构(5)和第一冲床(7)之间,所述的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8),所述的第二输送机构(8)固定安装在第一取放料机器人(6)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角机(9)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8)的一侧,所述的倒角机(9)固定安装在第二输送机构(8)的一侧,所述的倒角机(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输送机构(10),所述的第三输送机构(10)固定安装在倒角机(9)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阶压型(102)包括500T折弯机(11)和第二冲床(13),所述的500T折弯机(11)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构(10)的一侧,所述的500T折弯机(11)固定安装在第三输送机构(10)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冲床(13)设置在500T折弯机(11)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冲床(13)固定安装在500T折弯机(11)的一侧,所述的500T折弯机(11)与第二冲床(13)之间设置有取料机械手(12),所述的取料机械手(12)活动安装在500T折弯机(11)和第二冲床(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角柱成型(103)包括第一折弯机(15)、第二折弯机(18)和码垛输送台(19),所述的取料机械手(12)的一侧设置有后进料输送架(14),所述的后进料输送架(14)固定安装在取料机械手(12)的一侧,所述的第一折弯机(15)设置在后进料输送架(14)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折弯机(15)固定安装在后进料输送架(14)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折弯机(15)的一侧设置有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所述的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固定安装在第一折弯机(15)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所述的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活动安装在侧出料取料输送机(16)的一侧,所述的第二折弯机(18)设置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二折弯机(18)固定安装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的另一侧,所述的码垛输送台(19)设置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的斜对角,所述的码垛输送台(19)固定安装在第二取放料机器人(17)的斜对角。
CN202320159126.8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Active CN220093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9126.8U CN220093734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9126.8U CN220093734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3734U true CN220093734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9126.8U Active CN220093734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3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13858B2 (en) Metal plate loading/unloading and cut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203471319U (zh) 集装箱板材加工流水线
CN201192711Y (zh) 数控全自动冲床
CN203875612U (zh) 集装箱底横梁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01900649U (zh) 一种可视冲床机械手
CN102490013A (zh) 一种集装箱侧板或前墙板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02205481A (zh) 一种冷柜围板自动化成型方法
CN203155808U (zh) 单机多工位冲床生产线
CN204195234U (zh) 升降梯层门板自动化生产线
CN104526354A (zh) 升降梯层门板自动化生产线
CN102672019A (zh) 一种集装箱波纹板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202780486U (zh) 智能钣金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CN107598013A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冲压装置
CN210333963U (zh) 空调钣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CN105149379A (zh) 一种轴承滚子液压机用上下料机械手结构
CN106825135A (zh) 一种金属板材折弯机
CN220093734U (zh)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CN210305424U (zh) 一种自动冲压流水线
CN116160254A (zh) 一种前后角柱自动化生产的复合线
CN216502000U (zh) 一种隧道拱架连接板智能加工生产线
CN202028923U (zh) 集装箱底横梁自动压型生产系统
CN205467012U (zh) 一种蓄电池壳生产线
CN210549476U (zh) 一条空调末端钣金件自动生产线
CN109590364A (zh) 一种新型的冲压生产技术工艺方法
CN204866885U (zh) 轴承滚子液压机用上下料机械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