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2782U - 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92782U CN220092782U CN202321678331.1U CN202321678331U CN220092782U CN 220092782 U CN220092782 U CN 220092782U CN 202321678331 U CN202321678331 U CN 202321678331U CN 220092782 U CN220092782 U CN 2200927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dge
- plate
- fixedly arranged
- sliding block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带回头弯零件弯折的技术领域,上滑块与左固定块之间固设有水平弹簧A,上滑块右端面的上部开设有楔形面I,上滑块的底部固设有侧推镶件A,侧推镶件A的左端面上固设有压头;右固定块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延伸于凹模板外部的定位块,下滑块的顶部固设有侧推镶件B,侧推镶件B的顶部延伸于凹模板的外部,且延伸端的右端面上固设有推块;上托的底部固设有右楔形杆,右楔形杆设置于上腔体的右侧,右楔形杆顺次贯穿上垫板、限位板且伸入于上腔体内,上托的底部还固设有左楔形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回头弯曲部被夹坏、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带回头弯零件弯折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
背景技术
某车间生产出来的带回头弯零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底板1、固设于底板1上的垂直板2,垂直板2的顶部连接有回头弯曲部3。当一批量的带回头弯零件生产出来后,工艺上要求将垂直板2进行弯折,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产品,产品包括底板1、连接于底板1上的弯折板、连接于弯折板上的回头弯曲部3。
车间内对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方法是:先取出一个带回头弯零件,将回头弯零件的底板1平放在工作台上,然后用手指将底板1压在工作台上,随后用钳子弯折垂直板2,从而得到如图2所示的产品;如此重复以上操作,即可连续地将多个带回头弯零件的垂直板2进行弯折,进而得到多个所需的产品。
然而,车间内的弯折方法虽然能够得到所需的产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I、人工在用钳子弯折垂直板2时,有时操作失误,而用钳子将回头弯曲部3夹住,从而导致回头弯曲部3被钳子夹坏,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型质量。
II、人工进行弯折时,垂直板2的弯折角度无法控制,即造成各个产品中弯折板的方向不一致(而工艺上要求弯折板的弯折方向一致),这无疑是进一步的降低了产品的成型质量。因此,亟需一种防回头弯曲部被夹坏、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弯折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防回头弯曲部被夹坏、提高产品成型质量的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顺次固设于一体的上托和上垫板,上垫板的正下方设置有顺次固设于一体的限位板和卸料板,限位板与上垫板之间留有间隙,上垫板与限位板之间固设有多根立式弹簧,所述下模包括由下往上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底座、下垫板和凹模板,所述卸料板内开设有上腔体,上腔体的左侧壁上固设有左固定块,左固定块的右端面上固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位于上腔体内的上滑块,上滑块与左固定块之间固设有水平弹簧A,上滑块右端面的上部开设有楔形面I,上滑块的底部固设有侧推镶件A,侧推镶件A的左端面上固设有压头;
所述凹模板的顶表面上开设有位于上腔体正下方的下腔体,下腔体的右侧壁上固设有右固定块,右固定块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延伸于凹模板外部的定位块,下腔体内滑动安装有下滑块,下滑块与右固定块之间固设有水平弹簧B,下滑块左端面的上部开设有楔形面II,下滑块的顶部固设有侧推镶件B,侧推镶件B的顶部延伸于凹模板的外部,且延伸端的右端面上固设有推块,推块设置于定位块的正上方;
所述上托的底部固设有右楔形杆,右楔形杆设置于上腔体的右侧,右楔形杆顺次贯穿上垫板、限位板且伸入于上腔体内,右楔形杆的斜面与上滑块的楔形面I相配合,所述上托的底部还固设有左楔形杆,左楔形杆设置于上腔体的左侧,左楔形杆顺次贯穿上垫板、限位板和卸料板设置,左楔形杆的斜面位于下滑块的楔形面II的正上方。
所述上托固设于冲压模具的冲压头上。
所述限位板和卸料板之间开设有两个分别与右楔形杆和左楔形杆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右楔形杆和左楔形杆分别与两个导向槽滑动配合。
所述上滑块的左端面上开设有导向孔,上滑块经导向孔套设于导向杆上。
所述上垫板的底表面上开设有盲孔,限位板的顶表面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立式弹簧固设于两个盲孔之间。
所述底座、下垫板和凹模板经螺钉固定连接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防回头弯曲部被夹坏、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带回头弯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图3的I部局部放大图;
图5 为对零件定位的示意图;
图6 为图5的II部局部放大图;
图7 为卸料板压在凹模板顶表面上的示意图;
图8 为图7的III部局部放大图;
图9 为压头将零件的垂直板抵压在定位块上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IV部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推块将零件的垂直板弯折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V部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2-垂直板,3-回头弯曲部,4-上托,5-限位板,6-卸料板,7-立式弹簧,8-底座,9-凹模板,10-左固定块,11-导向杆,12-上滑块,13-水平弹簧A,14-楔形面I,15-侧推镶件A,16-压头,17-右固定块,18-定位块,19-下滑块,20-水平弹簧B,21-楔形面II,22-推块,23-右楔形杆,24-左楔形杆,25-侧推镶件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3~图4所示,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顺次固设于一体的上托4和上垫板,上托4固设于冲压模具的冲压头上,上垫板的正下方设置有顺次固设于一体的限位板5和卸料板6,限位板5与上垫板之间留有间隙,上垫板与限位板5之间固设有多根立式弹簧7,所述上垫板的底表面上开设有盲孔,限位板5的顶表面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立式弹簧7固设于两个盲孔之间。
如图3~图4所示,所述下模包括由下往上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底座8、下垫板和凹模板9,底座8、下垫板和凹模板9经螺钉固定连接于一体,所述卸料板6内开设有上腔体,上腔体的左侧壁上固设有左固定块10,左固定块10的右端面上固设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上滑动安装有位于上腔体内的上滑块12,所述上滑块12的左端面上开设有导向孔,上滑块12经导向孔套设于导向杆11上,上滑块12与左固定块10之间固设有水平弹簧A13,上滑块12右端面的上部开设有楔形面I14,上滑块12的底部固设有侧推镶件A15,侧推镶件A15的左端面上固设有压头16。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凹模板9的顶表面上开设有位于上腔体正下方的下腔体,下腔体的右侧壁上固设有右固定块17,右固定块17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延伸于凹模板9外部的定位块18,下腔体内滑动安装有下滑块19,下滑块19与右固定块17之间固设有水平弹簧B20,下滑块19左端面的上部开设有楔形面II21,下滑块19的顶部固设有侧推镶件B25,侧推镶件B25的顶部延伸于凹模板9的外部,且延伸端的右端面上固设有推块22,推块22设置于定位块18的正上方。
所述上托4的底部固设有右楔形杆23,右楔形杆23设置于上腔体的右侧,右楔形杆23顺次贯穿上垫板、限位板5且伸入于上腔体内,右楔形杆23的斜面与上滑块12的楔形面I14相配合,所述上托4的底部还固设有左楔形杆24,左楔形杆24设置于上腔体的左侧,左楔形杆24顺次贯穿上垫板、限位板5和卸料板6设置,左楔形杆24的斜面位于下滑块19的楔形面II21的正上方,所述限位板5和卸料板6之间开设有两个分别与右楔形杆23和左楔形杆24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右楔形杆23和左楔形杆24分别与两个导向槽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S1、取出一个带回头弯零件,将带回头弯零件的底板1支撑在右固定块17的顶表面上,且将带回头弯零件的垂直板2靠在定位块18的右端面上,以实现对零件的定位,如图5~图6所示;
S2、控制冲压头向下运动,冲压头带动上托4向下运动,上托4带动上垫板、左楔形杆24、右楔形杆23、限位板5、卸料板6同步向下运动,卸料板6带动上滑块12、侧推镶件A15和压头16同步向下运动,当卸料板6压在下模的凹模板9的顶表面上后,如图7~图8所示,压头16刚好与零件的垂直板2左右相对立,同时右楔形杆23的斜面与上滑块12的楔形面I14相接触,左楔形杆24的斜面刚好伸入到下腔体内;
S3、随着冲压头的继续向下运动,上托4带动上垫板、左楔形杆24和右楔形杆23均相对于静止的限位板5向下运动,右楔形杆23的斜面在向下压上滑块12的楔形面I14时,上滑块12向左压缩水平弹簧A13,并且带动侧推镶件A15和压头16同步向左做直线运动,当右楔形杆23向下通过楔形面I14后,压头16将零件的垂直板2抵压在定位块18上,如图9~图10所示,同时左楔形杆24的斜面与下滑块19的楔形面II21刚好接触;
S4、随着冲压头的继续向下运动,上托4带动上垫板、左楔形杆24和右楔形杆23均相对于静止的限位板5继续向下运动,左楔形杆24的斜面在向下压下滑块19的楔形面II21时,下滑块19向右压缩水平弹簧B20,并且带动侧推镶件B25和推块22同步向右做直线运动,推块22逐渐对垂直板2向右弯折,当左楔形杆24向下通过楔形面II21后,推块22刚好将垂直板2弯折成型,如图11~图12所示,从而最终成型出如图2所示的产品;
S5、产品的取出,控制冲压模具的冲压头向上运动,冲压头带动上托4向上运动,上托4带动上垫板、左楔形杆24、右楔形杆23、限位板5以及卸料板6同步向上运动,当上模复位后,工人即可将右固定块17上的产品取走;
S6、工人重复步骤S1~S5的操作,即可连续地将多个带回头弯零件的垂直板2进行弯折,进而得到多个所需的产品。由于各个零件的垂直板2被压头16固定的位置是相同的,且推块22的运动方向也是不变的,从而确保了成型出的各个产品中弯折板的弯折方向是一致的,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成型质量。
此外,弯折模具替代了车间内使用钳子来弯折零件的垂直板2,有效的避免了回头弯曲部3被夹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成型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顺次固设于一体的上托(4)和上垫板,上垫板的正下方设置有顺次固设于一体的限位板(5)和卸料板(6),限位板(5)与上垫板之间留有间隙,上垫板与限位板(5)之间固设有多根立式弹簧(7),所述下模包括由下往上顺次固设于一体的底座(8)、下垫板和凹模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6)内开设有上腔体,上腔体的左侧壁上固设有左固定块(10),左固定块(10)的右端面上固设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上滑动安装有位于上腔体内的上滑块(12),上滑块(12)与左固定块(10)之间固设有水平弹簧A(13),上滑块(12)右端面的上部开设有楔形面I(14),上滑块(12)的底部固设有侧推镶件A(15),侧推镶件A(15)的左端面上固设有压头(16);
所述凹模板(9)的顶表面上开设有位于上腔体正下方的下腔体,下腔体的右侧壁上固设有右固定块(17),右固定块(17)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延伸于凹模板(9)外部的定位块(18),下腔体内滑动安装有下滑块(19),下滑块(19)与右固定块(17)之间固设有水平弹簧B(20),下滑块(19)左端面的上部开设有楔形面II(21),下滑块(19)的顶部固设有侧推镶件B(25),侧推镶件B(25)的顶部延伸于凹模板(9)的外部,且延伸端的右端面上固设有推块(22),推块(22)设置于定位块(18)的正上方;
所述上托(4)的底部固设有右楔形杆(23),右楔形杆(23)设置于上腔体的右侧,右楔形杆(23)顺次贯穿上垫板、限位板(5)且伸入于上腔体内,右楔形杆(23)的斜面与上滑块(12)的楔形面I(14)相配合,所述上托(4)的底部还固设有左楔形杆(24),左楔形杆(24)设置于上腔体的左侧,左楔形杆(24)顺次贯穿上垫板、限位板(5)和卸料板(6)设置,左楔形杆(24)的斜面位于下滑块(19)的楔形面II(21)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4)固设于冲压模具的冲压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和卸料板(6)之间开设有两个分别与右楔形杆(23)和左楔形杆(24)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右楔形杆(23)和左楔形杆(24)分别与两个导向槽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块(12)的左端面上开设有导向孔,上滑块(12)经导向孔套设于导向杆(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的底表面上开设有盲孔,限位板(5)的顶表面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立式弹簧(7)固设于两个盲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下垫板和凹模板(9)经螺钉固定连接于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78331.1U CN220092782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78331.1U CN220092782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92782U true CN220092782U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8843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78331.1U Active CN220092782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92782U (zh) |
-
2023
- 2023-06-29 CN CN202321678331.1U patent/CN2200927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20417B (zh) | 一种高精度的可灵活成型折弯模具 | |
CN115532966A (zh) | 一种金属加工连续冲压装置及其冲压方法 | |
CN114260367B (zh) | 一种多方位定位冲压模具及其使用设备 | |
CN215918857U (zh) | 灯杆整形机 | |
CN2216873Y (zh) | 波纹片双峰成型模具 | |
CN220092782U (zh) | 一种带回头弯零件的弯折模具 | |
CN219616509U (zh) | 一种三轮摩托车包边套连续三步冲压模具装置 | |
CN216859986U (zh) | 一种拉链带打孔装置 | |
CN216757937U (zh) | 一种金属抱箍批量化一体冲压成型设备 | |
CN216324593U (zh) | 一种多工序折弯一体成型模具机构 | |
CN109967614A (zh) | 桥上铆合模具 | |
CN112605271B (zh) | 一种在带长凸包产品上引深多圆形凸包的模具 | |
CN113976692B (zh) | 一种铝棒折弯装置 | |
CN219944402U (zh) | 一种五金件冲压出料装置 | |
CN221184489U (zh) | 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装置 | |
CN116037775B (zh) | 一种带支脚零件的高精密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 |
CN218574758U (zh) | 一种侧冲孔翻孔同步的冲压模具 | |
CN116422744B (zh) | 一种异型钢管成型模具 | |
CN221515745U (zh) | 一种金属薄板生产用折弯机 | |
CN221473322U (zh) | 一种冲压机脱模组件 | |
CN220278055U (zh) | 一种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冲压模具斜楔机构 | |
CN218798410U (zh) | 一种双折弯成型模具 | |
CN219292493U (zh) | 一种拉伸成型模具 | |
CN221388564U (zh) | 一种型材冷压成弧装置 | |
CN219561120U (zh) | 一种自回弹成型模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