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2184U - 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2184U
CN220092184U CN202321039273.8U CN202321039273U CN220092184U CN 220092184 U CN220092184 U CN 220092184U CN 202321039273 U CN202321039273 U CN 202321039273U CN 220092184 U CN220092184 U CN 220092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onveying line
base
detection machine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92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聪
金艳青
童贵懿
任秦
张强
王素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392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2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2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2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端依次设有进料机构、直线输送机构、输送线机构、翻转输送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位于输送线机构一侧的灯检工位一,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位于翻转输送机构上方的灯检工位二。本申请具有可对检测工位灵活设置、检测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瓿瓶是一种储存药液的玻璃或塑料容器,在安瓿瓶中灌装完药液后,需对安瓿瓶和安瓿瓶中的药液进行检测,防止药液混入杂物,人工对安瓿瓶进行检测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存在着漏检和误检的现象,因此通常使用安瓿瓶检测设备对安瓿瓶及安瓿瓶内的药液进行检测。
相关的公告号为CN2125250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安瓿瓶检测机包括进瓶网带装置、拨轮装置和出瓶装置;进瓶网带装置包括网带和收集盘,网带与收集盘相连,收集盘与拨轮装置连接;拨轮装置包括进瓶输送螺杆、进瓶拨轮、检测模块、出瓶拨轮、出瓶输送螺杆和动力模块;进瓶输送螺杆与收集盘和进瓶拨轮相连,进瓶拨轮与出瓶拨轮相连,出瓶拨轮与出瓶输送螺杆相连;检测模块设置在进瓶拨轮顶部;出瓶装置包括分拣摆块、良品收集盘和不良品收集盘,分拣摆块与出瓶拨轮连接,分拣摆块能够分别单独与良品收集盘和不良品收集盘连通。
发明人认为使用上述检测机对安瓿瓶进行检测时,上述检测机对安瓿瓶的检测工位较少,当对安瓿瓶有不同检测需求时,上述检测机无法实现,且上述检测机检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端依次设有进料机构、直线输送机构、输送线机构、翻转输送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位于输送线机构一侧的灯检工位一,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位于翻转输送机构上方的灯检工位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座和进料输送带,所述进料座上设有两块进料板,两块所述进料板之间留有进料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直线输送带,两个所述直线输送带之间留有输送间隙一。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夹瓶皮带,两个所述夹瓶皮带之间留有输送间隙二,所述基座上端设有调节夹瓶皮带位移的调节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灯检工位一包括底座和灯检板一,所述灯检板一设置在两底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输送机构包括分道输送线、缓存输送线、提升翻转组件和夹瓶组件,所述分道输送线与输送线机构呈输送对接关系,所述缓存输送线与分道输送线呈输送对接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翻转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直线模组一和至少一个伺服电机一,所述直线模组一的滑动座转动连接有翻转板,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轴穿过直线模组一的滑动座与翻转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缓存输送线包括安装座、输送线一和输送线二,所述输送线一和输送线二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基座上端设有直线模组二,所述直线模组二的滑动座与安装座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灯检工位二包括至少一个灯检架,所述灯检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灯检板二。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下座和出料输送带,所述下座上设有位于出料输送带上方的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之间留有正品出料口和次品出料口,所述下座上设有出料气缸,所述出料气缸的活塞杆设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与次品出料口正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设置灯检工位一和灯检工位二,使该检测机具备较多的检测工位,当对安瓿瓶有多种检测需求时,可满足对安瓿瓶不同的检测需求,且可保证对安瓿瓶的检测效率;
2、本申请通过设置正品出料口和次品出料口,便于对质检后的正品和次品进行分别出料,从而可实现对正品和次品的自动出料,不需要人工对正品和次品进行分拣,从而保证了检测机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输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翻转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灯检工位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座体一;12、座体二;2、进料机构;21、进料座;22、进料输送带;23、进料板;24、进料间隙;3、直线输送机构;31、直线输送带;32、输送间隙一;4、输送线机构;41、夹瓶皮带;42、输送间隙二;43、调节组件;44、灯检工位一;45、底座;46、灯检板一;5、翻转输送机构;51、分道输送线;511、分道座;512、分道输送带;513、护栏;514、分道间隙;515、导向板;52、提升翻转组件;521、直线模组一;522、伺服电机一;523、翻转板;524、夹瓶组件;53、缓存输送线;531、安装座;532、输送线一;533、输送线二;534、直线模组二;6、灯检工位二;61、灯检架;62、灯检板二;7、出料机构;71、下座;72、出料输送带;73、出料板;74、正品出料口;75、次品出料口;76、出料气缸;77、推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输送对接关系,是指待检测体可从一个机构被传输到下一个机构中。
如图1所示,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包括基座1、进料机构2、直线输送机构3、输送线机构4、翻转输送机构5和出料机构7,进料机构2、直线输送机构3、输送线机构4、翻转输送机构5和出料机构7依次设置在基座1上端,基座1上设有位于输送线机构4一侧的灯检工位一44,基座1上还设有位于翻转输送机构5上方的灯检工位二6,设置灯检工位一44和灯检工位二6,便于根据不用检测需求对检测用的检测相机等设备进行安装,从而满足对安瓿瓶的检测需求,同时保证对安瓿瓶的检测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基座1为分体式设计,基座1包括座体一11和座体二12,进料机构2、直线输送机构3、输送线机构4设置在座体一11上端,翻转输送机构5和出料机构7设置在座体二12上端,为方便叙述,后文中对座体一11和座体二12不做区分称呼,均全部称呼为基座1;进料机构2包括进料座21和进料输送带22,进料输送带22设置在进料座21上,进料座21上设有两块进料板23,两块进料板23之间留有进料间隙24,需对安瓿瓶进行进料时,启动进料输送带22,并将安瓿瓶放置在进料输送带22上端,进料输送带22运转即可实现对安瓿瓶的输送,设置进料板23和进料间隙24,便于对进料中的安瓿瓶进行限位,可提高对安瓿瓶输送的平稳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直线输送机构3包括四个直线输送带31,四个直线输送带31均设置在基座1上端,相邻两个直线输送带31之间留有输送间隙一32,输送间隙一32与进料间隙24正对,设置直线输送带31,可对进料间隙24处进料的安瓿瓶进行进一步运输。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输送线机构4包括四个夹瓶皮带41,相邻两个夹瓶皮带41之间留有输送间隙二42,第一个输送间隙二42与输送间隙一32正对,第二个输送间隙二42与第一个输送间隙二42正对,从输送间隙一32中输送而来的安瓿瓶,可在夹瓶皮带41的运转下进行输送,灯检工位一44包括底座45和灯检板一46,底座45设置在基座1上端,灯检板一46设置在两底座45之间,灯检板一46开设有若干通孔,设置通孔便于对检测摄像机等检测设备进行安装,从而便于对输送间隙二42中输送的安瓿瓶进行检测;基座1上端设有调节夹瓶皮带41位移的调节组件43,调节组件43包括水平位移组件和竖直位移组件,水平位移组件和竖直位移组件可以是气缸、丝杆、直线模组等,通过水平位移组件和竖直位移组件,便于对夹瓶皮带41之间的距离和夹瓶皮带41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当对不同尺寸的安瓿瓶进行运输检测时,便于满足运输检测需要。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翻转输送机构5包括分道输送线51、缓存输送线53、提升翻转组件52和夹瓶组件524,输送线机构4与分道输送线51呈输送对接关系,分道输送线51与输送线机构4呈输送对接关系,缓存输送线53与分道输送线51呈输送对接关系,分道输送线51包括分道座511、分道输送带512和四个护栏513,四个护栏513设置在分道输送带512上方,相邻两个护栏513之间留有分道间隙514,分道座511上转动连接有位于分道输送带512上方的导向板515,导向板515转动,可将安瓿瓶导向到不同的分道间隙514中,从而可实现对安瓿瓶的分道输送。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提升翻转组件52包括两个直线模组一521和一个伺服电机一522,直线模组一521的滑动座转动连接有翻转板523,夹瓶组件524设置在翻转板523上,夹瓶组件524可为夹爪气缸,伺服电机一522的输出轴穿过直线模组一521的滑动座与翻转板523相连,缓存输送线53包括安装座531、输送线一532和输送线二533,输送线一532和输送线二533设置在安装座531上,基座1上端设有直线模组二534,直线模组二534的滑动座与安装座531相连,输送线一532和输送线二533分别与两个分道间隙514正对,从而可将安瓿瓶运输到输送线一532和输送线二533上,当输送线一532与夹瓶组件524正对时,夹瓶组件524对输送线一532内的安瓿瓶进行夹持,同时直线模组一521启动,带动安瓿瓶上升,继而伺服电机一522启动,带动安瓿瓶进行180°的翻转,从而便于对安瓿瓶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伺服电机一522再启动带动安瓿瓶翻转复位,夹瓶组件524松开,将安瓿瓶重新放置在输送线一532上,直线模组二534运转驱动安装座531及安装座531上的输送线一532和输送线二533进行位移,使输送线二533与夹瓶组件524正对,从而重复上一动作过程,实现对安瓿瓶的翻转检测。
如图1和图5所示,灯检工位二6包括两个灯检架61,灯检架61上设有两个灯检板二62,灯检板二62开设有若干通孔,通过灯检板二62和通孔,便于对检测相机等检测设备进行安装,从而便于对翻转后的安瓿瓶进行检测。
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出料机构7包括下座71和出料输送带72,下座71上设有位于出料输送带72上方的出料板73,出料板73之间留有正品出料口74和次品出料口75,下座71上设有出料气缸76,出料气缸76的活塞杆设有推料板77,推料板77与次品出料口75正对,检测完毕的安瓿瓶可从缓存输送线53被输送到出料输送带72上,正品可在出料输送带72的带动下,从正品出料口74排出;当次品被出料输送带72输送到次品出料口75时,出料气缸76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推料板77将次品从次品出料口75推出,从而实现了对次品的出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端依次设有进料机构(2)、直线输送机构(3)、输送线机构(4)、翻转输送机构(5)和出料机构(7),所述基座(1)上设有位于输送线机构(4)一侧的灯检工位一(44),所述基座(1)上还设有位于翻转输送机构(5)上方的灯检工位二(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2)包括进料座(21)和进料输送带(22),所述进料座(21)上设有两块进料板(23),两块所述进料板(23)之间留有进料间隙(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输送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直线输送带(31),两个所述直线输送带(31)之间留有输送间隙一(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机构(4)包括至少两个夹瓶皮带(41),两个所述夹瓶皮带(41)之间留有输送间隙二(42),所述基座(1)上端设有调节夹瓶皮带(41)位移的调节组件(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检工位一(44)包括底座(45)和灯检板一(46),所述灯检板一(46)设置在两底座(4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输送机构(5)包括分道输送线(51)、缓存输送线(53)、提升翻转组件(52)和夹瓶组件(524),所述分道输送线(51)与输送线机构(4)呈输送对接关系,所述缓存输送线(53)与分道输送线(51)呈输送对接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翻转组件(52)包括至少一个直线模组一(521)和至少一个伺服电机一(522),所述直线模组一(521)的滑动座转动连接有翻转板(523),所述伺服电机一(522)的输出轴穿过直线模组一(521)的滑动座与翻转板(52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输送线(53)包括安装座(531)、输送线一(532)和输送线二(533),所述输送线一(532)和输送线二(533)设置在安装座(531)上,所述基座(1)上端设有直线模组二(534),所述直线模组二(534)的滑动座与安装座(53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检工位二(6)包括至少一个灯检架(61),所述灯检架(61)上设有至少一个灯检板二(6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7)包括下座(71)和出料输送带(72),所述下座(71)上设有位于出料输送带(72)上方的出料板(73),所述出料板(73)之间留有正品出料口(74)和次品出料口(75),所述下座(71)上设有出料气缸(76),所述出料气缸(76)的活塞杆设有推料板(77),所述推料板(77)与次品出料口(75)正对。
CN202321039273.8U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 Active CN220092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273.8U CN220092184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273.8U CN220092184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2184U true CN220092184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9273.8U Active CN220092184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2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66514U (zh) 一种异物检测设备
CN109384007B (zh) 蛋黄上料分选系统
CN112691949B (zh) 一种材料输送控制方法
CN220092184U (zh) 一种安瓿瓶液内外观一体检测机
CN208513094U (zh) 一种手机检测机的反向回流排不良品结构
CN110538800A (zh) 一种传送机构、传送线及其分级装置
CN216760467U (zh) 塑料瓶的回收分拣总成
CN214427306U (zh) 一种口服液玻璃瓶全自动灯检线
CN213675392U (zh) 一种瓶胚检测机的传送机构及其瓶胚检测机
CN220738570U (zh) 一种物流用分拨传送装置
JP2001269626A (ja) 仕分け装置
CN110523659A (zh) 一种物料选取输送装置
CN219636252U (zh) 一种分流运输带
CN218996082U (zh) 一种多工位硬币散币提升装置
JP3032770B2 (ja) 長尺物の長さ選別装置
CN113695265B (zh) 一种基于瓦楞纸加工的分选装置
CN221017411U (zh) 一种物流快递后台装车单件分离装置
CN218963350U (zh) 一种盐酸倍他司汀颗粒出料装置
CN117380557B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快速分拣输送装置
CN217707631U (zh) 一种分拣输送装置
CN219464097U (zh) 一种软袋检测装置
CN220466690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高效率灯检机
CN218885761U (zh) 一种显示屏部件的视觉检测设备
JPH0760199A (ja) 物品選別装置
CN219943714U (zh) 纽扣电池外观缺陷检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