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5602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5602U
CN220085602U CN202321495498.4U CN202321495498U CN220085602U CN 220085602 U CN220085602 U CN 220085602U CN 202321495498 U CN202321495498 U CN 202321495498U CN 220085602 U CN220085602 U CN 220085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ain board
back plate
display devic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54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盛尊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54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5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5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5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板以及主板;背板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弹性卡扣,弹性卡扣包括从背板的背面向后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延伸部的后端弯折并竖向平面内延伸的弹性部;延伸部的向后延伸,以使得弹性部和背板的背面之间具有间隔。多个弹性卡扣的弹性部沿同一个方向延伸,主板位于背板的背面;主板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卡孔;卡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孔的位置和弹性卡扣的位置一一对应;弹性部能够穿过卡孔,并搭接在主板的背面,以使得主板夹持在背板的背面和弹性部之间,从而将主板限位在背板的背面,主板上背板上的限位不需要使用螺钉,安装方便,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省了生产的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成本逐年增加,产品人工费用在整个生产链条上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如何减少人工费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一致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尤其在家电行业,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如何更好的保质保量、降低成本,成为家电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显示装置以平板电视机为例,电视机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前侧的显示模组、以及设置在背板背面的主板,主板用于对运算,以控制显示模组显示的图像信息。一般的,主板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背板的背面,在将主板安装在背板的背面时,需要人工将螺钉固定在背板上。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各品牌电视成本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机的成本压缩空间越来越小。采用螺钉固定方法时,通过机器或手工逐个螺丝进行锁紧,装配工时过长。即使使用机器人或机械臂多工位同步锁紧螺丝,设备成本和实施难度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方便将主板限位在背板上,主板上背板上的限位不需要使用螺钉,安装方便,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省了生产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板以及主板;显示面板前侧用于显示图像信息;背板沿竖向设置;所述背板的前侧固定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包括从所述背板的背面向后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所述延伸部的后端弯折并在竖向平面内延伸的弹性部;多个所述弹性卡扣的弹性部沿同一个方向延伸;主板位于所述背板的背面;所述主板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卡孔;所述卡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卡孔的位置和所述弹性卡扣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弹性部能够穿过所述卡孔,并搭接在所述主板的背面,以使得所述主板夹持在所述背板的背面和所述弹性部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背向所述背板的一面且对应全部或部分所述卡孔分别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对应所述卡孔的一侧,并靠近对应所述卡孔;全部或部分所述弹性卡扣的所述弹性部朝向所述背板的一面形成有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弹性部搭接在所述主板的背面时,所述凸出部卡合在所述定位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在延伸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延长段、凸出段以及倾斜段;所述延长段背向所述凸出段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凸出段在背向所述延长段的方向上朝向所述背板倾斜延伸;所述倾斜段在背向所述凸出段的方向上远离所述背板倾斜设置;所述凸出段和倾斜段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凸出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背向对应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在背离所述延伸部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弹性卡扣一体冲压成形于所述背板的背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朝向所述背板的一面且对应全部或部分所述卡孔分别开设有止位槽;所述背板的背面上形成有凸出的止位凸起,所述止位凸起伸入并卡合在所述止位槽内,限制所述主板沿所述弹性部的延伸方向的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位凸起一体冲压成形于所述背板的背面;所述止位凸起具有相对且间隔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间隔方向和所述弹性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侧面垂直于所述背板的背面,限制所述主板沿所述弹性部的延伸方向的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为圆弧面或倾斜的斜面,以用于导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位凸起向后倾斜设置,所述止位凸起在向后的方向上沿与所述弹性部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背面形成有向后凸出的凸台,所述弹性卡扣向后凸出于所述凸台上;所述凸台后端抵顶在所述主板的前侧面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显示面板固定背板的前侧,显示面板的前侧显示图像信息,以供用户观看。背板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弹性卡扣,弹性卡扣包括从背板的背面向后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延伸部的后端弯折并竖向平面内延伸的弹性部;延伸部的向后延伸,以使得弹性部和背板的背面之间具有间隔。多个弹性卡扣的弹性部沿同一个方向延伸,主板位于背板的背面;主板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卡孔;卡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孔的位置和弹性卡扣的位置一一对应;弹性部能够穿过卡孔,并搭接在主板的背面,以使得主板夹持在背板的背面和弹性部之间,从而将主板限位在背板的背面,主板上背板上的限位不需要使用螺钉,安装方便,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省了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板在背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背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E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背板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1中F处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1中G处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H处的放大图。
图16是图14中J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背板;110、边框;120、光源;130、光学膜片组;150、凸台;200、显示面板;300、主板;310、卡孔;320、定位槽;330、止位槽;400、后盖;500、底座;600、弹性卡扣;610、延伸部;620、弹性部;621、延长段;622、凸出段;623、倾斜段;624、凸出部;700、止位凸起;710、第一侧面;720、第二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相关技术中,电视机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前侧的显示模组、以及设置在背板背面的主板,主板用于对运算,以控制显示模组显示的图像信息。一般的,主板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背板的背面,在将主板安装在背板的背面时,需要人工将螺钉固定在背板上。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各品牌电视成本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机的成本压缩空间越来越小。采用螺钉固定方法时,通过机器或手工逐个螺丝进行锁紧,装配工时过长。即使使用机器人或机械臂多工位同步锁紧螺丝,设备成本和实施难度也较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以显示装置立方使用时的状态为参考,以显示装置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背向用户的方向为后,上下方向为竖向方向。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主要包括背板100、安装在背板100前侧的显示面板200、设置在背板100背面的主板300。显示装置为电视机或电脑显示器等,下述以电视机为例进行说明。
显示面板200设置于背板100的前侧,用于显示图像信息,以供用户观看。背板100为显示装置的主要支撑件,背板100竖向设置;背板100的周侧边缘形成有向前凸伸的边框110;边框110环周设置,并环绕背板100的边缘延伸。边框110向前超出背板100的前侧面,边框110和背板100围合形成前侧开口的安装腔,以用于安装光源120、以及光学膜片组130。显示面板200固定在边框110的前端。
边框110可以为固定背板100周侧边缘的中框。中框包覆背板100的边缘,中框围绕背板100的四周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110和背板100一体形成,背板100的边缘向前延伸形成边框110,边框110环周设置。
背板100的前侧和显示面板200后侧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内设置有光学膜片组130以及光源120,光源120发出的光,经过光学膜片组130后在显示面板200上显示图像信息。
光源120、光学膜片组130以及显示面板200从后向前的方向依次设置。光源120发出的光经过光学膜片组130后投射到显示面板200上,经过显示面板200的作用,而在显示面板200上显示图像信息。
光源120用于发射光线,光源120和光学膜片组130平行设置,光源120位于光学膜片组130后方的入光侧,以用于朝向光学膜片组130发光,光学膜片组130位于光源120的前方,以在光线穿过光学膜片组130后,在光学膜片组130前方的出光侧得到均匀的白色光。
光学膜片组130设置于光源120的前方,并与光源120之间具有间隔,用于提高光源120的均匀性以及增强光源120的亮度。光学膜片组130包括依次设置的扩散板以及多个膜片。多个膜片包括增光片以及多个棱镜片,或者多个膜片包括多个棱镜片。
显示面板200为液晶面板,显示面板200位于光学膜片组130的前方,光学膜片组130中的光线向前传递至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中的液晶分子受到电场刺激而发生偏转,降低光学膜片组130发射至液晶面板中光线的通过率,进而将光线投射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中形成图像。
背板100的背面设置有后盖400,后盖400的前侧和背板100的背面之间形成有腔室。腔室内设置有主板300、电源板(图中未示出)及其它驱动部件。主板300、电源板及其它驱动部件位于后盖400的围合范围内,以通过后盖400保护后盖400内的部件。
其中,主板300主要用于对显示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运算,并对应输出相关操作指令。主板300具有大量的电子部件,主要对主板300输出的操作指令传递至相应的操作端。
电源板单独设置或集成在主板300上,并固定在背板100的背面,主要用于向主板300提供驱动电压或稳定的工作电压,并保持主板300上电路工作时输出电流稳定。
其它驱动部件包括扬声器及插排等。扬声器设置于背板100背面,主要用于与显示面板200所显示的界面,配合发出对应的声音。插排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以接收外部设备的信号或向外部设备输出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排集成在主板300上。其它驱动部件可以为遥控模块或语音模块等结构。
背板100的下方还设置有底座500,底座500的上端固定在背板100或后盖400上,底座500的下端向下超出背板100和后盖400。底座500用于支撑在地面或桌面上,以将显示装置支撑在地面或桌面上。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板在背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参阅图2至图4,背板100沿竖向设置,显示面板200固定在背板100的前侧。主板300限位在背板100的背面。主板300通过柔性连接线(图中未示出)连接背板100前侧的光源120和显示面板200。主板300上的柔性连接线绕过背板100的边缘,而连接背板100前侧的光源120和显示面板200。
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面图。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图7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背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图10是图8中E处的放大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背板的侧视图。图12是图11中F处的放大图。图13是图11中G处的放大图。
参阅图3至图13,背板100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弹性卡扣600;弹性卡扣600包括从背板100的背面向后延伸的延伸部610、以及从延伸部610的后端弯折并在竖向平面内延伸的弹性部620。
延伸部610的向后延伸,以使得弹性部620和背板100的背面之间具有间隔,从而能够将主板300夹持在该间隔内。
多个弹性卡扣600的弹性部620沿同一个方向延伸,弹性部620的一端连接在延伸部610的后端,弹性部620背向延伸部610的一端悬空,而使得弹性部620具有弹性,以能够方向弹性变形。弹性部620能够穿过主板300,而搭接在主板300背向背板100的一面,而将主板300在前后方向上夹持在弹性部620和背板100之间。利用弹性部620的弹性,而压紧在主板300上,从而保持主板300在背板100背面的限位。
本实施例中,多个弹性卡扣600的弹性部620在水平面上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620沿向上的方向上延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620朝向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呈任意角度延伸。弹性卡扣600的弹性部620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向上延伸以及在第一、第二象限内延伸,能够有效的避免主板300向下滑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部620向下延伸,通过弹性部620对主板300的压力或其它结构,避免主板300在背板100背面的向下移动。
全部或部分弹性卡扣600的弹性部620朝向背板100的一面形成有凸出的凸出部624,凸出部624伸入并卡合在主板300背向背面一面的相应槽或孔内,从而限制主板300的移动,从而保证弹性部620对主板300夹持后,有效的限制主板300不会发生移动。
本实施例中,弹性部620在延伸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延长段621、凸出段622以及倾斜段623;延长段621背向凸出段622的一端连接在延伸部610的后端上;凸出段622在背向延长段621的方向上朝向背板100倾斜延伸;倾斜段623在背向凸出段622的方向上远离背板100倾斜设置;凸出段622和倾斜段623的连接处形成凸出部624。弹性部620在延伸方向上通过冲压折弯形成凸出部6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卡扣600的弹性部620朝向背板100的一面的形成有凸柱或凸点而形成凸出部624。
弹性部620背向对应延伸部610的一端在背离延伸部610的方向上朝向远离背板100的方向倾斜设置,以方便将弹性部620搭接在主板300背向背板100的一面。
本实施例中,倾斜段623在背向凸出段622的方向上远离背板100倾斜设置。而使得弹性部620背向对应延伸部610的一端在背离延伸部610的方向上朝向远离背板100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倾斜段623在背向凸出段622的方向上单独设置倾斜的斜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部分弹性卡扣600的弹性部620上设置有凸出部624,且全部弹性部620的弹性部620背向对应延伸部610的一端在背离延伸部610的方向上朝向远离背板100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部弹性卡扣600的弹性部620上设置有凸出部624,
本实施例中,背板100由金属材质制成,弹性卡扣600一体冲压成形于背板100的背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00为其它材质制成,弹性卡扣600由金属材质制成,弹性卡扣600固定在背板100的背面上。
本实施例中,背板100的背面上形成有凸出的止位凸起700,止位凸起700伸入并卡合在主板300前侧面的相应槽或孔内,限制主板300沿弹性部620的延伸方向的移动。
止位凸起700一体冲压成形于背板100的背面,止位凸起700具有相对且间隔的第一侧面710和第二侧面720,第一侧面710和第二侧面720的间隔方向和弹性部620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710垂直于背板100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止位凸起700向后倾斜设置,止位凸起700在向后的方向上沿与弹性部620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从而止位凸起700卡合在主板300内后,能够限制主板300沿弹性部620的延伸方向的移动。
第二侧面720为圆弧面或倾斜的斜面,以用于导向。在将主板300沿弹性部620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而使得弹性部620搭接在主板300上时,第二侧面720能够用于导向,以方便主板300的移动和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背板100的背面形成有向后凸出的凸台150,弹性卡扣600向后凸出于凸台150上;凸台150后端用于抵顶在主板300的前侧面上。止位凸起700向后凸出于凸台150上。弹性卡扣600和止位凸起700均冲压形成于凸台150上。
本实施例中,凸台150设置有四个,弹性卡扣600于凸台150上均设置有一个,部分凸台150上设置有止位凸起700。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150设置有二个、三个、五个等不同数量。部分或全部凸台150上设置有止位凸起70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凸台150设置有四个,弹性卡扣600对应设置有四个。两个弹性卡扣600上设置有凸出部624。未设置凸出的弹性卡扣600,在凸台150上对应设置有止位凸起700,止位凸起700对应设置有两个。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00的背面上未设置凸台150,弹性卡扣600和止位凸起700之间设置在背板100上。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H处的放大图。图16是图14中J处的放大图。
参阅图3至图16,主板300位于背板100的背面;主板300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卡孔310;卡孔310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孔310的位置和弹性卡扣600的位置一一对应。弹性卡扣600的弹性部620能够穿过卡孔310,并搭接在主板300的背面,以使得主板300夹持在背板100的背面和弹性部620之间,主板300在背板100上的限位不需要使用螺钉。
卡孔310的孔径大于弹性部620的外周,以使得弹性部620能够穿过卡孔310,以搭接在主板300的背面。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部620在穿过卡孔310时,卡孔31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弹性部620具有0.5mm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主板300背向背板100的一面且对应全部或部分卡孔310分别开设有定位槽320;定位槽320位于对应卡孔310的一侧,并靠近对应卡孔310。定位槽320和弹性部620上的凸出部624相对应,弹性部620搭接在主板300的背面时,凸出部624卡合在定位槽320,从而限制主板300的移动。
主板300朝向背板100的一面且对应全部或部分卡孔310分别开设有止位槽330;止位槽330对应背板100上的止位凸起700设置,止位凸起700伸入并卡合在止位槽330内,限制主板300沿弹性部620的延伸方向的移动。
基于上述说明,主板300在安装在背板100的背面时,主板300位于背板100的后侧,并使得主板300上的卡孔310和背板100上的弹性卡扣600对位,带动主板300向前移动,而使得弹性卡扣600上的弹性部620穿过卡孔310,带动主板300沿于弹性部620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移动到预设位置后,弹性部620上的凸出部624卡合在定位槽320内,背板100上的止位凸起700卡合在止位槽330内,从而将主板300安装在背板100的背面,主板300在背板100背面的安装不需要使用螺钉。
本实用新型中,显示面板200固定背板100的前侧,显示面板200的前侧显示图像信息,以供用户观看。背板100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弹性卡扣600,弹性卡扣600包括从背板100的背面向后延伸的延伸部610、以及从延伸部610的后端弯折并竖向平面内延伸的弹性部620;延伸部610的向后延伸,以使得弹性部620和背板100的背面之间具有间隔。多个弹性卡扣600的弹性部620沿同一个方向延伸,主板300位于背板100的背面;主板300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卡孔310;卡孔310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孔310的位置和弹性卡扣600的位置一一对应;弹性部620能够穿过卡孔310,并搭接在主板300的背面,以使得主板300夹持在背板100的背面和弹性部620之间,从而将主板300限位在背板100的背面,主板300上背板100上的限位不需要使用螺钉,安装方便,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省了生产的成本。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其前侧用于显示图像信息;
背板,其沿竖向设置;所述背板的前侧固定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包括从所述背板的背面向后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所述延伸部的后端弯折并在竖向平面内延伸的弹性部;多个所述弹性卡扣的弹性部沿同一个方向延伸;
主板,其位于所述背板的背面;所述主板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卡孔;所述卡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卡孔的位置和所述弹性卡扣的位置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弹性部能够穿过所述卡孔,并搭接在所述主板的背面,以使得所述主板夹持在所述背板的背面和所述弹性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背向所述背板的一面且对应全部或部分所述卡孔分别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对应所述卡孔的一侧,并靠近对应所述卡孔;全部或部分所述弹性卡扣的所述弹性部朝向所述背板的一面形成有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弹性部搭接在所述主板的背面时,所述凸出部卡合在所述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在延伸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延长段、凸出段以及倾斜段;所述延长段背向所述凸出段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凸出段在背向所述延长段的方向上朝向所述背板倾斜延伸;所述倾斜段在背向所述凸出段的方向上远离所述背板倾斜设置;所述凸出段和倾斜段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背向对应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在背离所述延伸部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弹性卡扣一体冲压成形于所述背板的背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朝向所述背板的一面且对应全部或部分所述卡孔分别开设有止位槽;所述背板的背面上形成有凸出的止位凸起,所述止位凸起伸入并卡合在所述止位槽内,限制所述主板沿所述弹性部的延伸方向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凸起一体冲压成形于所述背板的背面;所述止位凸起具有相对且间隔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间隔方向和所述弹性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侧面垂直于所述背板的背面,限制所述主板沿所述弹性部的延伸方向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为圆弧面或倾斜的斜面,以用于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凸起向后倾斜设置,所述止位凸起在向后的方向上沿与所述弹性部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背面形成有向后凸出的凸台,所述弹性卡扣向后凸出于所述凸台上;所述凸台后端抵顶在所述主板的前侧面上。
CN202321495498.4U 2023-06-12 2023-06-12 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085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5498.4U CN220085602U (zh) 2023-06-12 2023-06-12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5498.4U CN220085602U (zh) 2023-06-12 2023-06-12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5602U true CN220085602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3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5498.4U Active CN220085602U (zh) 2023-06-12 2023-06-1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5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7190B (zh) 顯示設備
JP505604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03453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033447A1 (en) Backlight unit
KR10061678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3021870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0347211A (ja) 液晶表示装置、平面型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EP3282309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2107697A (ja) 表示パネル
CN220085602U (zh) 显示装置
EP305133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19958478U (zh) 显示装置
CN220171733U (zh) 显示装置
CN220526513U (zh) 显示装置
CN219916597U (zh) 显示装置
KR20070000855A (ko) 빛 샘 방지수단을 가지는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CN220556770U (zh) 显示装置
CN21863044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H04291319A (ja) 小形液晶モジュール
CN220528122U (zh) 显示装置
CN220556539U (zh) 显示装置
CN216016999U (zh) 显示设备
CN220210499U (zh) 显示装置
CN209859499U (zh) 一种背板及显示设备
CN216625898U (zh) 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