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7721U -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7721U
CN220057721U CN202322725534.8U CN202322725534U CN220057721U CN 220057721 U CN220057721 U CN 220057721U CN 202322725534 U CN202322725534 U CN 202322725534U CN 220057721 U CN220057721 U CN 220057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ight
cross beam
limiting structure
height limiting
contac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255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春辉
吴佩霞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nne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nne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nne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nne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255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7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7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7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属于道路安全防护设施领域,包括两组立柱,两组立柱的上端设有横梁,横梁上部设有声光警示灯;所述横梁两侧对称地设有两组碰撞预警组件,所述碰撞预警组件包括安装在横梁一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一侧设有若干固定轴,固定轴一端设有触片一,所述固定轴一侧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一端设有与触片一对应的触片二,触片一和触片二均设置于防护盒内部,所述活动轴外部套设有拉簧。本实用新型将碰撞预警组件设置于横梁的前方,并将声光警示灯设置于横梁上,使驾驶员能直接接收到声光警示灯发出的警示信号,避免了车辆与横梁发生刚性碰撞造成车辆和限高结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安全防护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
背景技术
限高架是一种通过架体结构对一定高度的车辆进行阻拦的门型构架,通常安装在道路及道路沿线的桥梁、隧道、涵洞等入口处,其作用是限制经过车辆的高度,以保障车辆和路上的设备设施的安全,避免超高超限车辆对道路路面、桥梁、隧道、涵洞等造成损伤,同时避免车辆碰撞桥梁、隧道、涵洞造成意外损伤。
现有的限高架通常为简单的门型构架结构,仅仅起到拦截的效果,超高车辆经过限高架时,限高杆位于驾驶员的上方,使得驾驶员无法直接观察车顶与限高杆的距离,进而无法提醒驾驶员紧急制动,易造成车辆和限高杆损伤,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具有提前预警功能的道路与桥梁限高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限高杆不具备预警功能,超高车辆易与限高杆刚性碰撞造成车辆和限高杆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包括两组立柱,两组立柱安装在地面两侧,两组立柱的上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两侧均设有限高标识,横梁上部设有声光警示灯;所述横梁两侧对称地设有两组碰撞预警组件,所述碰撞预警组件包括安装在横梁一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一侧设有若干固定轴,固定轴一端设有触片一,所述固定轴一侧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一端设有与触片一对应的触片二,所述触片一和触片二与声光警示灯电性连接,触片一和触片二均设置于防护盒内部,且活动轴与防护盒滑动连接,所述活动轴外部套设有拉簧,拉簧的一端与触片二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防护盒内壁连接;所述活动轴另一端设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下端与横梁的下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部设有若干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下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光伏支架上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一侧设有若干轴套,所述固定轴滑动地安装在轴套内部,所述固定轴一端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下部设有挂板,所述挂板下部两侧设有分流限宽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挂板下部设有调节槽,所述分流限宽杆上部通过螺栓可调节地安装在调节槽内,分流限宽杆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立柱内部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调节轴和螺杆,所述调节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横梁内部,且调节轴的一端伸出横梁外部并设有六角头,所述调节轴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立柱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座,螺杆下端与螺纹座连接,螺杆上端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梁内部,所述螺杆上端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两侧设有高度标板,所述立柱两侧设有高度标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碰撞预警组件设置于横梁的前方,并将声光警示灯设置于横梁上,使驾驶员能直接接收到声光警示灯发出的警示信号,避免了车辆与横梁发生刚性碰撞造成车辆和限高结构损坏。
2)在横梁上部设置了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为声光警示灯提供电源,降低了限高结构的能耗。
3)在碰撞预警组件末端设置了缓冲结构,车辆在碰撞橡胶板后未能及时刹停时,利用缓冲结构进行缓冲,有利于延长车辆的刹停距离,给驾驶员预留一定的制动时间。
4)在横梁下部设置了可以调节宽度的分流限宽杆,便于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分流,同时对通过车辆进行限宽,提高了通行的安全性。
5)在横梁和立柱内设置了升降组件,限高结构安装后,根据道路、桥梁等实际情况,转动调节轴,调节轴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螺杆转动,实现了横梁高度的调整,从而对横梁的限高高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中碰撞触发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中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中立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主视图。
图中:1、立柱;11、高度标线;2、横梁;21、声光警示灯;22、太阳能光伏板;23、限高标识;24、高度标板;25、挂板;26、调节槽;3、碰撞预警组件;31、连接座;32、轴套;33、缓冲弹簧;34、固定轴;35、触片一;36、活动轴;37、触片二;38、拉簧;39、橡胶板;40、防护盒;4、分流限宽杆;5、升降组件;51、螺杆;52、螺纹座;53、轴承座;54、从动齿轮;55、调节轴;56、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包括两组立柱1,两组立柱1安装在地面两侧,两组立柱1的上端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2两侧均设有限高标识23,横梁2上部设有声光警示灯21;所述横梁2两侧对称地设有两组碰撞预警组件3,如图2所示,所述碰撞预警组件3包括安装在横梁2一侧的连接座31,所述连接座31一侧设有若干固定轴34,固定轴34一端设有触片一35,所述固定轴34一侧设有活动轴36,所述活动轴36一端设有与触片一35对应的触片二37,所述触片一35和触片二37与声光警示灯21电性连接,触片一35和触片二37均设置于防护盒40内部,且活动轴36与防护盒滑动连接,所述活动轴36外部套设有拉簧38,拉簧38的一端与触片二37连接,拉簧38的另一端与防护盒40内壁连接;所述活动轴36另一端设有橡胶板39,所述橡胶板39的下端与横梁2的下端面平齐。
如图1所示,所述横梁2上部设有若干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下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光伏支架上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22,太阳能光伏板22为声光警示灯21提供电源,降低了限高结构的能耗。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座31一侧设有若干轴套32,所述固定轴34滑动地安装在轴套32内部,所述固定轴34一端连接有缓冲弹簧33,所述缓冲弹簧33的一端与连接座31连接;缓冲弹簧33用于缓冲车辆碰撞橡胶板39后未能及时刹停的情况,有利于延长车辆的刹停距离,给驾驶员预留一定的制动时间。
如图5所示,所述横梁2下部设有挂板25,所述挂板25下部两侧设有分流限宽杆4,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流,同时对通过车辆进行限宽,提高了通行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所述挂板下部设有调节槽26,所述分流限宽杆4上部通过螺栓可调节地安装在调节槽26内,分流限宽杆4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便于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调整分流限宽杆4的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横梁2和立柱1内部设有升降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调节轴55和螺杆51,所述调节轴55通过轴承座53安装在横梁2内部,且调节轴55的一端伸出横梁2外部并设有六角头,所述调节轴55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6;所述立柱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座52,螺杆51下端与螺纹座52连接,螺杆51上端通过轴承座53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梁2内部,所述螺杆51上端设有与主动齿轮56啮合的从动齿轮54;限高结构安装后,根据道路、桥梁等实际情况,转动调节轴55,调节轴55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螺杆51转动,实现了横梁2高度的调整,从而对横梁2的限高高度进行调整。
如图4-5所示,所述横梁2两侧设有高度标板24,所述立柱1两侧设有高度标线11,高度标板24的下表面所对应的高度标线11数值即为横梁2的限高高度,便于快速判断横梁2调整时限高的高度。
车辆经过限高结构时,当车辆高度超过限定通过高度时,车顶碰撞橡胶板39,橡胶板39推动活动轴36在防护盒40内滑动,使触片一35和触片二37接触,此时横梁2上的声光警示灯21通电并发出声光预警信号,提示驾驶员车辆超高,并提醒驾驶员刹车制动;本实用新型将碰撞预警组件3设置于横梁2的前方,并将声光警示灯21设置于横梁2上,使驾驶员能直接接收到声光警示灯21发出的警示信号,避免了车辆与横梁2发生刚性碰撞造成车辆和限高结构损坏;此外,本方案中碰撞预警组件3的碰撞结构采用橡胶板39,避免了对车辆造成损伤。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包括两组立柱,两组立柱安装在地面两侧,两组立柱的上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两侧均设有限高标识,其特征在于,横梁上部设有声光警示灯;所述横梁两侧对称地设有两组碰撞预警组件,所述碰撞预警组件包括安装在横梁一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一侧设有若干固定轴,固定轴一端设有触片一,所述固定轴一侧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一端设有与触片一对应的触片二,所述触片一和触片二与声光警示灯电性连接,触片一和触片二均设置于防护盒内部,且活动轴与防护盒滑动连接,所述活动轴外部套设有拉簧,拉簧的一端与触片二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防护盒内壁连接;所述活动轴另一端设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下端与横梁的下端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部设有若干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下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光伏支架上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一侧设有若干轴套,所述固定轴滑动地安装在轴套内部,所述固定轴一端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下部设有挂板,所述挂板下部两侧设有分流限宽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下部设有调节槽,所述分流限宽杆上部通过螺栓可调节地安装在调节槽内,分流限宽杆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立柱内部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调节轴和螺杆,所述调节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横梁内部,且调节轴的一端伸出横梁外部并设有六角头,所述调节轴两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立柱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座,螺杆下端与螺纹座连接,螺杆上端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梁内部,所述螺杆上端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两侧设有高度标板,所述立柱两侧设有高度标线。
CN202322725534.8U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 Active CN220057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5534.8U CN220057721U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5534.8U CN220057721U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7721U true CN220057721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6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25534.8U Active CN220057721U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7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2742B (zh) 用于车辆上缓冲碰撞能量的碰撞架
CN105424306B (zh) 一种模拟汽车碰撞的跌落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220057721U (zh) 一种道路与桥梁的限高结构
CN207607497U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列车车体
CN110143219B (zh) 悬挂式列车组装静调维修台架
CN105015467A (zh) 货车尾部防撞装置
CN208415097U (zh) 一种道路桥梁用的缓冲防护栏
CN217024964U (zh) 汽车电梯用带缓冲的层门防撞阻挡装置及汽车电梯
CN207670354U (zh) 一种车辆的保险杠横梁总成
CN207143779U (zh) 市政道路限高杆
CN214061167U (zh) 一种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
CN213978694U (zh) 一种路桥维护用的警示装置
CN210690088U (zh) 一种质心双自由度调节式自带动力的碰撞试验台车
CN212200150U (zh) 一种可进行高度调节的道路交通红绿灯信号警示架
CN210116511U (zh) 悬挂式列车组装静调维修台架
CN212153193U (zh) 一种市政道路限高装置
CN208544271U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的给电装置和其防护装置
CN210529388U (zh) 公铁两用铣磨车体
CN214089587U (zh)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用升降栏杆
CN201694143U (zh) 高度可调的中重型货车车尾防护装置
CN215366946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具有防护结构的限高杆
CN2291349Y (zh) 缓冲固定式车挡
CN221217068U (zh) 一种交通设施安装架
CN117144827B (zh) 一种用于道路桥梁的车辆交通限高装置
CN216141942U (zh) 一种缓冲式高速护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