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3265U - 打印耗材 - Google Patents

打印耗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3265U
CN220053265U CN202321618448.0U CN202321618448U CN220053265U CN 220053265 U CN220053265 U CN 220053265U CN 202321618448 U CN202321618448 U CN 202321618448U CN 220053265 U CN220053265 U CN 220053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rinting
printing consumable
main body
consum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84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仕超
林泽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184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3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3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3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印耗材,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打印耗材包括材盒、芯片、抵接件和联动件;芯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设置有第一端子,第二主体设置有第二端子,联动件连接在第二主体和抵接件之间。在打印耗材安装到安装部的过程中,通过抵接件与安装框的底部的被抵接部相抵接,并在安装框的作用下驱动联动件,联动件带动第二主体移动,从而可以在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才能使得第二端子与对应的触针相抵接,进而当芯片的多个端子与安装部的多个触针相抵接时,打印耗材在安装部内安装到位,打印耗材的出墨口安装位置正确,降低了出墨口漏墨、打印耗材脱离安装部的情况的出现,使得打印耗材可以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打印耗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耗材。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打印设备行业发展迅速,打印设备中的打印耗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墨盒、硒鼓、色带等等打印耗材已经成为了打印设备的易耗部件。打印耗材设置有芯片,芯片用于存储生产厂信息、剩余量信息、类别信息、颜色等信息,因此,芯片对于打印设备的正常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
现有技术中,在打印耗材的芯片上密集排布着多个端子,而且多个端子的电压不同,将多个端子都布置在芯片的同一平面上且部分端子之间的距离较近。当打印耗材安装到打印设备的安装部上时,打印耗材的芯片的多个端子分别与安装部的多个触针相抵接。
然而,端子具有一定的范围,只要在端子范围内与触针抵接才能保证端子的识别。有一种可能是当芯片的多个端子与安装部的多个触针相抵接,端子可识别,但是打印耗材在安装部内没有安装到位,从而出现打印耗材的出墨口安装位置不正确而引起漏墨的问题、因打印耗材没有安装到位造成墨盒容易脱离打印设备安装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耗材,以解决当芯片的多个端子与安装部的多个触针相抵接,端子可识别,但是打印耗材在安装部内没有安装到位,从而出现打印耗材的出墨口安装位置不正确而引起漏墨的问题、因打印耗材没有安装到位造成墨盒容易脱离打印设备安装部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耗材,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框和触针架,所述触针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框的侧壁上,所述触针架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多个触针,所述打印耗材包括盒体、芯片、抵接件和联动件;
所述芯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触针相抵接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主体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触针相抵接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主体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抵接件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联动件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抵接件之间;
所述抵接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过程中,与所述安装框的底部的被抵接部相抵接,并在所述安装框的作用下驱动所述联动件,所述联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抵接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主体移动,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端子才能与对应的所述触针相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互相电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面向所述触针架的外接面和背向所述触针架的内接面,所述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外接面上,所述内接面上设置有内端子和存储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内端子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更靠近所述触针架的架体,在所述打印耗材未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外接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外接面上的投影轮廓的内侧,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外接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外接面上的投影轮廓的外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盒体上,所述导电杆包括连接段和传递段,所述传递段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为导电轴,所述转轴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内端子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动件包括固定臂和转动臂,所述固定臂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转动臂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臂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导电杆的传递段相抵接;
所述抵接件包括滑杆,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沿着所述盒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孔中,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臂相抵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过程中与所述安装框的被抵接部相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抵接件还包括抵接座和限位凸起,所述抵接座固定在所述滑杆靠近所述被抵接部的一端上,所述抵接座可与所述被抵接部相抵接,所述限位凸起固定在所述滑杆的侧壁上,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在所述打印耗材脱离所述安装部时,防止所述滑杆脱离所述滑动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被抵接部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底壁上的凸起,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打印耗材的底平面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一侧,所述联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抵接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主体从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向第二侧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二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包括数据端子、时钟端子、电源端子、复位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用于传输接地信号。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包括安装部和如上所述的打印耗材;
所述打印耗材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耗材,包括盒体、芯片、抵接件和联动件;芯片包括互相电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设置有与对应的触针相抵接的第一端子,第二主体设置有与对应的触针相抵接的第二端子,第一主体设置在盒体上,第二主体和抵接件可活动的设置在盒体上,联动件连接在第二主体和抵接件之间;抵接件被构造为在打印耗材安装到安装部的过程中,与安装框的底部的被抵接部相抵接,并在安装框的作用下驱动联动件,联动件被构造为在抵接件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主体移动,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端子才能与对应的所述触针相抵接。在打印耗材安装到安装部的过程中,通过抵接件与安装框的底部的被抵接部相抵接,并在安装框的作用下驱动联动件,联动件带动第二主体移动,可以在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才能使得第二端子与对应的触针相抵接,从而打印耗材在安装部内安装到位时,芯片的多个端子才能全部与安装部的多个触针相抵接,进而打印耗材才能被打印设备识别,打印耗材的出墨口安装位置正确,降低了出墨口漏墨、打印耗材脱离安装部的情况的出现,使得打印耗材可以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打印耗材欲安装到安装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针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触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耗材处于安装到位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A处去除芯片的第一主体后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的安装座、抵接件、联动件和芯片的第二主体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第一主体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第一主体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的第二主体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耗材处于未安装到位时的部分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打印耗材去除芯片的第一主体后的部分示意图;
图13为图7中的抵接件的示意图;
图14为图7中的联动件的示意图;
图15为图7中的安装座的示意图;
图16为安装部的整体示意图;
图17为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18为尚未安装到安装部上的打印耗材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90-安装部;91-触针架;901-架体;902-触针;902a-第一部分;902b-第二部分;902c-第三部分;92-供墨部;95-开口;90a-底壁;90c-侧壁;903-被抵接部;903a-被抵接面;904-凸出部;904a-凸出平面;10-打印耗材;20-芯片;21-第一主体;211-第一端子;212-基板;2121-外接面;2122-内接面;213-内端子;214-存储器;22-第二主体;221-第二端子;222-导电杆;2221-连接段;2222-传递段;223-转轴;30-把手;40-出墨口;50-盒体;501-滑动孔;502-固定槽;60-抵接件;61-滑杆;62-抵接座;63-限位凸起;70-联动件;71-固定臂;72-转动臂;721-第一端;722-第二端;10a-底平面;10aa-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接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接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现有技术中,端子具有一定的范围,只要在端子范围内与触针抵接才能保证端子的识别。有一种可能是当芯片的多个端子与安装部的多个触针相抵接,端子可识别,但是打印耗材在安装部内没有安装到位,从而出现打印耗材的出墨口安装位置不正确而引起漏墨的问题、因打印耗材没有安装到位造成墨盒容易脱离打印设备安装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耗材,包括盒体、芯片、抵接件和联动件;在打印耗材安装到安装部的过程中,通过抵接件与安装框的底部的被抵接部相抵接,并在安装框的作用下驱动联动件,联动件带动第二主体移动,从而可以在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才能使得第二端子与对应的触针相抵接,进而当芯片的多个端子与安装部的多个触针相抵接时,打印耗材在安装部内安装到位,打印耗材的出墨口安装位置正确,降低了出墨口漏墨、打印耗材脱离安装部的情况的出现,使得打印耗材可以正常工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印耗材进行详细说明。
打印耗材10作为打印设备的耗材件之一,打印耗材可以是墨盒、硒鼓、色带等,本申请实施例以墨盒为优选进行说明。打印耗材10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90上。参见图1,设定三维直角坐标系,即XYZ轴坐标系,打印耗材10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与安装部90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一致。以打印耗材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方向为-Z轴方向(即安装方向P),则打印耗材10从安装部90脱离的方向为+Z轴方向,开口95位于+Z轴方向上,底壁90a位于-Z轴方向上。一般情况下,打印设备平放在办公桌面或者打印桌面上,安装部90的开口95位于重力方向的上方,底壁90a位于重力方向的下方,由此方便了使用者安装或者拆卸打印耗材10。进一步的,安装部90可以承载多个或者一个打印耗材10,具有多个或者一个安装位。在本实施例中,打印耗材10可以为墨盒。安装部90可以承载四个墨盒,四个墨盒内可以存储四种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黑色、黄色、蓝色、红色。
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安装部90是一个近似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具有开口95的部件,安装部90的内侧壁及底壁90a构成了安装位。触针架91安装在安装部90的侧壁90c上,安装位在Y轴方向上依次排列,四个安装位在Y轴方向上依次排列。同时垂直于Y轴和Z轴的方向为X轴方向,其中,从安装部90内部指向触针架91的方向为+X轴方向。+X轴垂直于侧壁90c,沿+X轴方向观察,在YZ平面上,+Z轴在上方时,+Y轴方向位于左侧。
图1为打印耗材10欲安装到安装部90上的示意图,图16为安装部的整体示意图,图17为安装部的剖视图。如图1、图16和图17所示,安装部90是打印设备的部件,用于承载多个或者一个打印耗材10,打印耗材10沿安装方向P可拆卸地安装到安装部90中,当打印耗材10使用完毕后,需要更换新的打印耗材。打印耗材10包括芯片20、把手30、出墨口40、盒体50,安装部90具有安装框、触针架91、供墨部92、开口95、底壁90a。打印耗材10沿安装方向P从开口95安装到安装部90中。盒体50内存储有墨水,墨水经出墨口40到达供墨部92处,进而供墨部92可以将墨水供给到打印头处,从而墨水可以用于执行打印的动作。
如图16、17所示,被抵接部903是位于底壁90a上的凸起,被抵接面903a是被抵接部903的+Z轴方向侧(朝向安装部90的开口)的平面。凸出部904是位于底壁90a上的凸起,凸出平面904a是凸出部904的+Z轴方向侧(朝向安装部90的开口)的平面。当打印耗材10安装到安装部90上时,底平面10a与底壁90a相抵接,底面10aa与凸出平面904a相抵接,抵接件60与被抵接面903a相抵接。
芯片20与触针架91的触针902接触电连接,用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传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把手30与安装部90的凹陷部94相配合,用于将打印耗材10固定到安装部90上,防止打印耗材10从安装部90中脱离出来。
图2为触针架91的示意图,图3为触针902的示意图,参照图3和图4所示,触针架91一般包括架体901以及安装在架体901上的多个触针902,触针902的数目以及分布与芯片20上的接触部以及分布相对应,触针902为薄片状的金属片,可以起到导电作用,且不易磨损。触针902的个数是5个,对应的芯片20上的端子的个数也是5个。
参照图2和图3所示,触针902分为第一部分902a、第二部分902b、第三部分902c,第一部分902a和第二部分902b凸出于架体901的相对两侧,第一部分902a用于与芯片20相接触;第二部分902b用于与打印设备内部电路相连接,例如:其通过芯片20与打印设备内的主电路相连接。
第三部分902c与第一部分902a、第二部分902b相连接。触针902的第一部分902a与芯片20相接触,第一部分902a包括接触区域的尖端部9020a和侧接部9021a;第二部分902b与打印设备内的电路相连接。
第三部分902c连接第一部分902a和第二部分902b。第三部分902c位于触针902的+Z方向,触针902通过第三部分902c或者是第三部分902c的一部分(例如是第三部分902c的水平部分902h)固定在架体901上的狭缝中。
第一部分902a、第二部分902b设置在触针902的-Z方向的末端,使得第一部分902a、第二部分902b可以弹性变形且变形后易恢复至原状。触针902的第一部分902a和第二部分902b分别设置在触针架91的两侧。
第一部分902a、第二部分902b突出于架体901,第三部分902c非突出于架体901。进一步的,第一部分902a、第二部分902b突出于架体901,架体901位于第一部分902a与第二部分902b之间。
第三部分902c分为垂直于Y方向的第一垂直部分902k与第二垂直部分902j、垂直于Y方向的水平部分902h;水平部分902h连接第一垂直部分902k与二垂直部分902j。第一垂直部分902k与第二垂直部分902j沿Z方向延伸。第一垂直部分902k的末端连接第一部分902a,第二垂直部分902j末端连接第二部分902b,当水平部分902h或者第一垂直部分902k、第二垂直部分902j沿+Z轴方向上固定在狭缝中的时候,触针902的此种结构可以使得触针902的第一部分902a、第二部分902b具有弹性,避免了因与打印设备内部电路、芯片20硬性接触,而磨损芯片20、触针90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耗材10,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90内,安装部90包括安装框和触针架91,触针架91安装在安装框的侧壁90c上,触针架91包括设置在架体901上的多个触针902。
如图4至图7所示,打印耗材10包括盒体50、芯片20、抵接件60和联动件70;如图1、图8至图10所示,芯片20包括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第一主体21设置有与对应的触针902相抵接的第一端子211,第二主体22设置有与对应的触针902相抵接的第二端子221,第一主体21设置在盒体50上,第二主体22和抵接件60可活动的设置在盒体50上,联动件70连接在第二主体22和抵接件60之间。
抵接件60被构造为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过程中,与安装框的底部的被抵接部903相抵接,并在安装框的作用下驱动联动件70,联动件70被构造为在抵接件60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主体22移动,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位时,第二端子221才能与对应的触针902相抵接。
此结构,在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才能使得第二端子221与对应的触针相抵接,从而打印耗材在安装部内安装到位时,芯片20的多个端子才能全部与安装部的多个触针相抵接,进而打印耗材才能被打印设备识别,打印耗材的出墨口安装位置正确,降低了出墨口漏墨、打印耗材脱离安装部的情况的出现,使得打印耗材可以正常工作。
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互相电连接。第一主体21固定的设置在盒体50上。
其中,如图1所示,盒体50的长度方向为X轴的延伸方向;盒体50的宽度方向为Y轴的延伸方向;盒体50的高度方向为Z轴的延伸方向。X轴的延伸方向、Y轴的延伸方向、Z轴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如图1、图4、图5所示,芯片20、抵接件60和联动件70位于盒体50的+X轴的方向的一侧。具体而言,盒体50的+X轴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51,芯片20、抵接件60和联动件70安装在安装座51上。
第一主体21上可以设置一个第一端子211,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端子211。第二主体22上可以设置一个第二端子221,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二端子221。
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过程中,通过抵接件60与安装框的被抵接部903相抵接,并在安装框的作用下驱动联动件70,联动件70带动第二主体22移动,从而可以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位时,才能使得第二端子221与对应的触针902相抵接;在打印耗材10未安装到位时,第二端子221不会与对应的触针902相抵接,此时打印耗材10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当打印耗材10在安装部90内安装到位时,芯片20的多个端子才能全部与安装部90的多个触针相抵接,打印耗材10的出墨口40安装位置正确,降低漏墨、脱离安装部90的风险,使得打印耗材10可以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互相电连接,第一主体21包括基板212,基板212具有面向触针架91的外接面2121和背向触针架91的内接面2122,第一端子211设置在外接面2121上,内接面2122上设置有内端子213和存储器214,第一端子211与存储器214电连接,第二端子221通过内端子与存储器214电连接。
其中,基板212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将基板212设置为矩形结构、切角矩形结构、圆角矩形结构、T形结构、梯形结构、平行四边形结构均可。
存储器214用于存储生产厂信息、墨水量信息、墨盒类别信息、墨水颜色等信息。当打印耗材10安装到打印设备的安装部90内时,存储器214与打印设备的安装部90之间会进行数据传输、确认、数据交互等,且二者通过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21与打印设备的触针902之间的连接而实现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主体21上可以设置四个第一端子211,四个第一端子211分别为用于进行数据信号的发送或者接收的数据端子、用于接收时钟信号的时钟端子、用于向存储器214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端子和用于对存储器214内部数据进行复位的复位端子,如图10所示,第二主体22上可以设置一个第二端子221,第二端子221为用于向存储器214提供接地电压的接地端子,也即是,用于传输接地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端子还用于检测数据端子与时钟端子、电源端子或复位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路。四个第一端子211(数据端子、时钟端子、电源端子、复位端子)分为两排排列。进一步的,数据端子、复位端子设置在+Z轴侧(上方)的上排,时钟端子、电源端子设置在-Z轴侧(下方)的下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体22位于第一主体21和盒体50之间,第一主体21在盒体50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主体22更靠近触针架91的架体901。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打印耗材10未安装到位时,第二端子221在外接面2121上的投影位于第一主体21在外接面2121上的投影轮廓的内侧,也即是说,在打印耗材10未安装到位时,在盒体50的长度方向上,第二端子221被第一主体21遮挡,此时,第二端子221不能与对应的触针902相抵接;如图5至图7所示,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位时,第二端子221在外接面2121上的投影位于第一主体21在外接面2121上的投影轮廓的外侧,也即是说,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位时,在盒体50的长度方向上,第二端子221不被第一主体21遮挡,第二端子221露出第一主体21,此时,第二端子221能与对应的触针902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的打印耗材10的状态为联动件70没有带动第二主体22移动时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端子211设置在盒体50的宽度方向的第一侧,联动件70被构造为在抵接件60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主体22从盒体50的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向第二侧移动。
如图5所示,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位时,第二端子221位于盒体50的宽度方向的第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0所示,第二主体22包括导电杆222,导电杆222可转动地安装在盒体50上,导电杆222包括连接段2221和传递段2222,传递段2222电连接在连接段2221和第二端子221之间。
其中,导电杆222与内端子213电连接。导电杆222可以为金属杆,也可以为表面覆铜或者铝等金属的塑料杆或橡胶杆,还可以是导电塑料杆或者导电硅胶杆。导电杆222为金属杆、导电塑料杆或者导电硅胶杆时,第二端子221是导电杆222上的一部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端子221为接地端子,当打印耗材10在安装部90内安装到位时,第二端子221与对应的触针902相抵接,接地信号的路径依次经过安装部90内的电路、触针902、第二端子221、导电杆222的本体、内端子213、存储器2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0所示,第二主体22还包括转轴223,转轴223固定在盒体50上,连接段2221与转轴223转动连接。
其中,转轴223固定再盒体50的安装座51上。
转轴22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置。连接段2221设置有与转轴223连接的转孔,转轴223远离盒体50的一端可以穿过连接段2221的转孔,并露出连接段2221,也可以位于连接段2221的转孔中,并未露出连接段2221。
转轴223可以为导电轴,也可以非导电轴。
举例来说,如图7和图10所示,转轴223为导电轴,转轴223电连接在连接段2221和内端子21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转轴223与内端子213电连接的一端穿过连接段2221的转孔,并露出连接段2221。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导电杆222不与基板212接触,基板212不会影响导电杆222的转动。
转轴223为非导电轴时,连接段2221的一部分与内端子213电连接,从而可以保证接地信号的传输。连接段2221连接在导电杆222和内端子21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3和图14所示,联动件70包括固定臂71和转动臂72,固定臂71固定在盒体50上,转动臂72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721和第二端722,第一端721与固定臂71铰接连接,第二端722与导电杆222的传递段2222相抵接。
抵接件60包括滑杆61,盒体50上设置有滑动孔501,滑动孔501沿着盒体50的高度方向延伸,滑杆61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孔501中,滑杆61的一端与转动臂72相抵接,滑杆61的另一端与安装框的被抵接部903相抵接。
其中,如图15所示,滑动孔501位于安装座51上。安装座51上设置有固定槽502,固定臂71固定在固定槽502中。
联动件70、抵接件60和导电杆22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平行于Y轴和Z轴所在的平面。
转动臂72在Y轴和Z轴所在的平面内转动,滑杆61在Y轴和Z轴所在的平面内滑动。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过程中,通过滑杆61与安装框的的被抵接部903的被抵接面903a相抵接,并在安装框的作用下滑杆61沿着+Z轴方向滑动,滑杆61滑动过程中驱动转动臂72,转动臂72沿着+W方向转动,转动臂72转动过程中带动导电杆222沿着+W方向转动,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位时,第二端子221与对应的触针902相抵接;如图1和图12所示,在打印耗材10脱离安装部90时,首先,打印耗材10的盒体50朝向+Z轴移动,抵接件60由于抵接座62与被抵接部903相抵接的原因,相对于安装部90的位置没有变化,而打印耗材朝向+Z方向移动,转动臂72在重力作用下沿着-W方向转动,导电杆222在重力作用下沿着-W方向转动,第二端子221脱离触针902;然后,抵接件60的抵接座62脱离安装框的被抵接部903,滑杆61在重力作用下沿着-Z轴方向滑动,转动臂72在重力作用下继续沿着-W方向转动,第二端子221脱离触针902,导电杆222在重力作用下沿着-W方向转动;再然后,第二主体22、联动件70、抵接件60恢复到原始状态,打印耗材10可以从开口95处取出。
当打印耗材10在安装部90内时,首先,打印耗材10从开口95沿安装方向P移动,抵接件60的下表面与设置在底壁90a上的被抵接部903的+Z轴侧的被抵接面903a相抵接;然后,打印耗材10继续沿安装方向P移动,抵接件60在被抵接面903a抵压下,相对于盒体50而言朝向+Z轴方向移动,带动联动件70沿着+W方向转动,联动件70带动导电杆222沿着+W方向转动,第二端子221到达可与对应触针相抵接的位置;与此同时,第一端子211、第二端子221与触针902相抵接,出墨口40与供墨部92相配合,底平面10a与底壁90a相抵接,底面10aa与凸出平面904a相抵接,抵接件60与被抵接面903a相抵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把手30与凹陷部94相配合,打印耗材10安装到位。可选的,打印耗材10中也可以不具有把手30,比如图18所示,当打印耗材10不具有把手30的时候,采用摩擦力定位、压紧式定位方式也可以保证打印耗材10安装到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3所示,抵接件60还包括抵接座62和限位凸起63,抵接座62固定在滑杆61靠近安装框的被抵接部903的一端上(具体的为被抵接面903a),限位凸起63固定在滑杆61的侧壁上,限位凸起63用于在打印耗材10脱离安装部90时,防止滑杆61脱离滑动孔501。
其中,抵接座62的形状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限位凸起63的形状在此不做具体设置,只要限位凸起63在打印耗材10脱离安装部90时,实现防止滑杆61脱离滑动孔501即可。
在打印耗材10安装到安装部90的过程中,抵接座62可与安装框的被抵接面903a相抵接。
如图18所示,打印耗材10尚未安装到安装部90上时,抵接件60处于最-Z轴侧。被抵接部903为设置在安装框的底壁90a上的凸起,抵接件60位于打印耗材10的底平面10a的上方,也即是说,抵接件60位于底平面10a的+Z轴侧。此结构可以保证减少抵接件60被意外损坏或者被意外撞击的可能性。
可能的变形例:第一主体21、第二主体22上分别设置有存储器,即第一主体21、第二主体22不需要电连接;芯片20上有2个存储器,第一存储器设置在第一主体21上,第二存储器设置在第二主体22上。此结构下,不需要第二主体22与内端子213相电连接,而是,第二主体22上的第二端子221只需要与第二存储器相电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包括安装部和和打印耗材;打印耗材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部内。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打印耗材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部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打印耗材,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设备的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框和触针架,所述触针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框的侧壁上,所述触针架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多个触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耗材包括盒体、芯片、抵接件和联动件;
所述芯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触针相抵接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主体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触针相抵接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主体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抵接件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联动件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抵接件之间;
所述抵接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过程中,与所述安装框的底部的被抵接部相抵接,并在所述安装框的作用下驱动所述联动件,所述联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抵接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主体移动,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端子才能与对应的所述触针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互相电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面向所述触针架的外接面和背向所述触针架的内接面,所述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外接面上,所述内接面上设置有内端子和存储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内端子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更靠近所述触针架的架体,在所述打印耗材未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外接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外接面上的投影轮廓的内侧,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外接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外接面上的投影轮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盒体上,所述导电杆包括连接段和传递段,所述传递段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导电轴,所述转轴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内端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包括固定臂和转动臂,所述固定臂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转动臂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臂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导电杆的传递段相抵接;
所述抵接件包括滑杆,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沿着所述盒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孔中,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臂相抵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过程中与所述安装框的被抵接部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还包括抵接座和限位凸起,所述抵接座固定在所述滑杆靠近所述被抵接部的一端上,所述抵接座可与所述被抵接部相抵接,所述限位凸起固定在所述滑杆的侧壁上,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在所述打印耗材脱离所述安装部时,防止所述滑杆脱离所述滑动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抵接部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底壁上的凸起,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打印耗材的底平面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一侧,所述联动件被构造为在所述抵接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主体从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向第二侧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印耗材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二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数据端子、时钟端子、电源端子、复位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用于传输接地信号。
CN202321618448.0U 2023-06-21 2023-06-21 打印耗材 Active CN220053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8448.0U CN220053265U (zh) 2023-06-21 2023-06-21 打印耗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8448.0U CN220053265U (zh) 2023-06-21 2023-06-21 打印耗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3265U true CN22005326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7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8448.0U Active CN220053265U (zh) 2023-06-21 2023-06-21 打印耗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3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22857C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cartridge holder
CN107953677B (zh) 用于与附属于成像盒的电路板共同使用的电子芯片、成像盒及修复成像盒方法
CA2735829C (en) Record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ink cartridge for recording material consumption device
BRPI0405844B1 (pt) recipiente para líquido
AU2014202105B2 (en) Record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ink cartridge for recording material consumption device
USRE35950E (en) Recording medium cassette and a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CN220053265U (zh) 打印耗材
CN103707646B (zh) 墨盒芯片组件、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07962873A (zh)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08146078A (zh) 墨盒及其安装方法
CN212242645U (zh) 墨盒
CN116766776A (zh) 墨盒芯片、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CN207643950U (zh) 墨盒
CN219667761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19988801U (zh) 回收芯片、耗材盒及耗材盒组
CN219838345U (zh) 一种芯片及其打印耗材
CN219927286U (zh) 一种墨盒
CN220009213U (zh) 打印耗材
CN216387750U (zh) 打印粉盒及成像设备
CN219927291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19820995U (zh) 芯片及耗材盒
CN220447484U (zh) 一种芯片及墨盒
CN219769440U (zh) 一种插件、墨盒组件及打印设备
CN220390739U (zh) 墨盒
CN219820997U (zh) 耗材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