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1640U - 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1640U
CN220051640U CN202321451057.4U CN202321451057U CN220051640U CN 220051640 U CN220051640 U CN 220051640U CN 202321451057 U CN202321451057 U CN 202321451057U CN 220051640 U CN220051640 U CN 220051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igniter
assembly
suppor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10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戈
钟建扬
罗志南
陈林炎
华志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510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1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1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1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醇重整制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填充件,第一支架内形成有供点火器设置的第一装配腔,第二支架设于第一装配腔中并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从第一支架的底部开口处进入第一装配腔并配合第一支架固定第一装配腔内的点火器,填充件设于第一装配腔中并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其用于填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点火器装配工装无需填充水泥或胶水,省去了繁琐的灌胶工序,其的密封效果出色,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醇重整制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甲醇重整制氢过程中通常会用到点火器完成点火操作,为了实现点火器的有效装配,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选择在点火器100的陶瓷件外部增设具有外螺纹的金属支架200并利用金属支架200将点火器100装配至指定位置;进一步的,金属支架200的底部形成有若干台阶,对于一些密封要求较高的使用场合,操作人员可以利用台阶向金属支架200与点火器100的接触缝隙处填充一层耐高温水泥或高温胶水以保证点火器100的密封性。
但是操作人员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点火器100和金属支架200的表面光滑,高温水泥或胶水凝固后容易从缝隙中脱落;进一步的,一般的高温水泥或胶水为无机物,遇水易发生开裂,这就导致某些潮湿特殊环境下点火器无法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另外向点火器100与金属支架200之间的缝隙填充水泥或胶水的工艺流程较为繁琐耗时耗力,当点火器报废时金属支架也由于水泥或胶水的填充变得不可拆卸,只能跟着点火器一起报废,会再次提升重整制氢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其改善了现有的结构设计,使得点火器更易装配且固定效果更加出色,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点火器与装配工装可拆卸连接,点火器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其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内形成有供点火器设置的第一装配腔;
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中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开口进入所述第一装配腔并配合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所述点火器;
填充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中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填充件用于填充二者之间的装配间隙。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中并与所述第一支架过盈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中并与所述第一支架螺纹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的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点火器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时抵靠所述第一限位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时所述第二限位板抵靠所述点火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有第二填充腔,所述第二填充腔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相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充件为石墨垫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填充件,第一支架内形成有供点火器设置的第一装配腔,第二支架设于第一装配腔中并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从第一支架底部的开口处进入第一装配腔并配合第一支架固定第一装配腔内的点火器,填充件设于第一装配腔中并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其用于填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基于上述结构,使用时将点火器装入第一支架的第一装配腔中,随后通过开口向第一装配腔内设置填充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设于第一装配腔后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点火器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共同作用下固定于第一装配腔内,填充件则设于点火器的底部并抵靠点火器以填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如此,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配合固定点火器,避免了使用水泥或胶水固定点火器与金属支架,显著改善了点火器装配工装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因使用高温水泥或胶水产生的密封性问题;进一步的,本申请选择设置填充件填充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装配间隙,保证了点火器在潮湿环境下的可靠性;另外,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使用情况自由更换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等结构,显著提升了点火器以及点火器装配工装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点火器装配工装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点火器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点火器装配工装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点火器装配工装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点火器装配工装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点火器装配工装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点火器装配工装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点火器装配工装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点火器装配工装的正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架;11、第一装配腔;12、第一内螺纹;13、第一外螺纹;14、第一限位板;2、第二支架;21、第二外螺纹;22、第二限位板;23、第二填充腔;3、填充件;4、点火器;100、点火器;200、金属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前”、“后”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前”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后”信息,“后”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前”信息。
如图3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填充件3,具体而言,第一支架1内形成有供点火器4设置的第一装配腔11,第二支架2设于第一装配腔11中并与第一支架1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一装配腔11的开口,第二支架2从开口处进入第一装配腔11并配合第一支架1固定第一装配腔11内的点火器4,显然点火器4同样从开口处进入第一装配腔11;进一步的,填充件3设于第一装配腔11中并位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其用于填充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装配间隙,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填充件3优选为石墨垫片。
基于上述结构,使用时将点火器4装入第一支架1的第一装配腔11中,随后通过开口向第一装配腔11内设置填充件3和第二支架2,第二支架2设于第一装配腔11后与第一支架1固定连接,点火器4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共同作用下固定于第一装配腔11内,填充件3则设于点火器4的底部并抵靠点火器4以填充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装配间隙。如此,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相互配合固定点火器4,避免了使用水泥或胶水固定点火器4与金属支架,显著改善了点火器装配工装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因使用高温水泥或胶水产生的密封性问题;进一步的,本申请选择设置填充件3填充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的装配间隙,保证了点火器4在潮湿环境下的可靠性;另外,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可拆卸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使用情况自由更换第一支架1或第二支架2等结构,显著提升了点火器4以及点火器装配工装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
可选的,为了完成对点火器4的有效装配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存在多种连接方式,具体的,如图5至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的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12,第二支架2的表面则设有与第一内螺纹12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21,第二支架2设于第一装配腔11中并与第一支架1螺纹连接。
当然,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在保证对点火器4的有效固定的前提下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还具有其他多种连接方式,具体到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设于第一装配腔11中并与第一支架1过盈连接,第二支架2基于过盈结构实现与第一支架1固定连接。
可以发现的是,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固定点火器4后仍然需要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以将点火器4装配至指定位置,因此为了实现点火器4的快速装配,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的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13。第一支架1通过第一外螺纹13与其他部件螺纹连接以实现对点火器4的快速装配。
可选的,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远离第二支架2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14,点火器4设于第一装配腔11时抵靠第一限位板14。基于上述结构,第一限位板14的设置能够对点火器4的设置进行限位,避免点火器4从第一支架1的顶端滑出第一支架1外。与之相对应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远离第一支架1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板22,第二支架2设于第一装配腔11时第二限位板22抵靠点火器4。如此,第二限位板22能够配合第一限位板14对点火器4进行限位,确保点火器4在第一装配腔11内不发生滑动,保证点火器4的正常使用。
另外,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上开设有第二填充腔23,第二填充腔23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装配间隙相连通。基于上述结构,当填充件3无法满足密封需求时操作人员仍然可以通过第二填充腔23向装配间隙填充水泥或胶水强化连接效果与密封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填充件,第一支架内形成有供点火器设置的第一装配腔,第二支架设于第一装配腔中并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从第一支架的底部开口处进入第一装配腔并配合第一支架固定第一装配腔内的点火器,填充件设于第一装配腔中并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其用于填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点火器装配工装无需填充水泥或胶水,省去了繁琐的灌胶工序,其的密封效果出色,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内形成有供点火器设置的第一装配腔;
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中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开口进入所述第一装配腔并配合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所述点火器;
填充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中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填充件用于填充二者之间的装配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中并与所述第一支架过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中并与所述第一支架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的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点火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点火器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时抵靠所述第一限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火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时所述第二限位板抵靠所述点火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有第二填充腔,所述第二填充腔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为石墨垫片。
CN202321451057.4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 Active CN220051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1057.4U CN22005164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1057.4U CN22005164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1640U true CN220051640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1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1057.4U Active CN22005164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1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51640U (zh) 一种点火器装配工装
CN212615002U (zh) 一种防漏的柴油机中冷器
CN212407619U (zh) 自闭球阀
CN204690395U (zh) 洗衣机进水组件及洗衣机
CN212407160U (zh) 一种螺纹插装式排气缓冲阀
CN214743634U (zh) 一种液压阀
CN214396715U (zh) 一种重载车桥用液压制动油缸总成
CN211422577U (zh) 一种井口密封装置
CN220891176U (zh) 一种单向阀
CN202205620U (zh) 通用按钮的新式结构
CN219932432U (zh) 一种水泵出水口接头
CN214366964U (zh) 一种新型防漏耐腐四通阀封头
CN220622140U (zh) 增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及其纯净水机
CN219017881U (zh) 一种电池包的加液工装及换电站
CN221120700U (zh) 一种防止齿圈脱落阶面形钟形壳
CN214576859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井口装置
CN217653224U (zh) 一种整体连座式油封总成
CN218625847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道接头组件
CN216518253U (zh) 节温器下壳体
CN211959807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低压电机控制器
CN211047605U (zh) 一种智能选相控制器防尘结构
CN213684489U (zh) 一种高压注水泵的密封结构
CN210919421U (zh) 一种油泵用耐腐蚀密封件
CN21651835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节油型喷油管
CN218914779U (zh) 一种简易安装的筒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