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1297U - 抛修一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抛修一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1297U
CN220051297U CN202320769161.1U CN202320769161U CN220051297U CN 220051297 U CN220051297 U CN 220051297U CN 202320769161 U CN202320769161 U CN 202320769161U CN 220051297 U CN220051297 U CN 220051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olishing
sliding
workpiece
integrat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91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少华
黄斌
谢蔚
林建军
文海银
李白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91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1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1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1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抛修一体装置。抛修一体装置包括仿形座、调节机构和修整机构;仿形座用于固定工件;调节机构与仿形座连接,用于带动仿形座在平行仿形座的平面内移动;修整机构设于调节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刀具组件;支撑组件连接于调节机构;刀具组件设于支撑组件,刀具组件用于在调节机构的带动下移动至与用于抛光工件的抛光轮相对应的位置,以对抛光轮进行修整。抛修一体装置能够降低治具使用成本,降低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抛修一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抛光治具,具体涉及一种抛修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抛光工件时,抛光轮一般是每加工五十件工件便需要进行一次修整。然而,在修整抛光轮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专用的装夹治具对抛光轮进行装夹,从而提高了治具成本;此外,在抛光轮修整过程中需要增加对应的人力,从而增加了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抛修一体装置,以解决抛光治具使用成本高,人力成本高、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抛修一体装置,所述抛修一体装置包括仿形座、调节机构和修整机构;所述仿形座用于固定工件;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仿形座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仿形座在平行所述仿形座的平面内移动;所述修整机构设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刀具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刀具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刀具组件用于在所述调节机构的带动下移动至与用于抛光所述工件的抛光轮相对应的位置,以对所述抛光轮进行修整。
在抛光轮按照运行轨迹对仿形座上的工件进行抛光时,抛光轮会经过刀具组件,当抛光轮与刀具组件接触时,刀具组件对抛光轮进行切削,从而实现修整的目的。通过上述抛修一体装置后,可以在抛光轮抛光工件的同时完成抛光轮的修整,从而无需使用额外的装夹抛光轮的治具,减少了治具的使用成本,也无需投入人力修整抛光轮,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具组件包括定位件、刀架和修整刀;所述定位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定位件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刀架插接于所述定位槽,所述刀架通过所述定位槽固定在所述定位件;所述修整刀连接于所述刀架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端,用于修整所述抛光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架上设有卡槽,所述修整刀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对所述修整刀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多个所述定位壁,所述定位槽由多个定位壁围成,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壁之间呈镜像设置,多个所述定位壁与所述刀架线接触以对所述刀架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具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定位件并凸伸于所述定位槽内以抵接所述刀架远离所述修整刀的一端,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修整刀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具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穿设于所述定位件并抵接于所述刀架,以将所述刀架锁紧于所述定位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座、第一滑动件、两个第一固定件、第二滑动件和两个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滑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抵接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侧以锁止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其中,所述仿形座和所述支撑组件均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在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下带动所述刀具组件运动至与所述抛光轮相对应的位置;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抵接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两侧以锁止所述第二滑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有两个第一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别滑动插接于两个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有两个第二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贯穿所述第一滑动件并分别滑动插接于两个第二通孔内;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且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抵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滑动件;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且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抵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滑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导向件和支撑件;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支撑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向件,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刀具组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用于调节所述刀具组件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修一体装置还包括防塌边机构,所述防塌边机构包括防护件和驱动件;所述防护件设于所述仿形座一侧,所述防护件用于抵接所述工件的侧面且所述防护件与所述工件的顶面平齐,所述防护件用于在所述抛光轮打磨所述工件时防止所述工件塌边;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防护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防护件抵接于所述工件,或驱动所述防护件远离所述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抛修一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抛修一体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抛修一体装置中调节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抛修一体装置中修整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修整机构中定位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抛修一体装置中防塌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抛修一体装置 100
仿形座 10
仿形部 11
吸附孔 12
调节机构 20
底座 21
第一通孔 211
第二通孔 212
第一滑动件 22
第一凸起部 221
避让孔 222
第二滑动件 23
第二凸起部 231
第一固定件 24
第二固定件 25
修整机构 30
支撑组件 31
导向件 311
滑槽 3111
支撑件 312
凸块 3121
腰型孔 313
刀具组件 32
定位件 321
定位体 3211
安装槽 3211a
定位部 3212
定位壁 3212a
定位槽 3213
刀架 322
卡槽 3221
修整刀 323
调节件 324
锁紧件 325
防塌边机构 40
防护件 41
防护部 411
驱动件 42
连接件 43
承载件 44
抛光轮 200
工件 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修一体装置100。抛修一体装置100用于定位工件300,并配合抛光轮200对工件300的顶面实施抛光操作,同时抛修一体装置100能够在抛光轮200抛光工件300的同时对抛光轮200的底面进行修整。在其它实施例中,抛修一体装置100可以配合抛光轮200对工件300的侧面进行抛光,以及同时对抛光轮200的侧面进行修整。工件300可以为平板电脑产品的外壳,在其它实施例中,工件300还可以为手机外壳等其他电子产品壳体。抛修一体装置100对工件300的类型并不作限定。抛修一体装置100包括仿形座10、调节机构20、修整机构30和防塌边机构40。
为便于理解,在图1中建立了三维坐标系,其中X轴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Y轴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工件300为长方形结构,因此仿形座10的外形为长方形结构,仿形座10上凸设有仿形部11,仿形座10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12,多个吸附孔12贯穿仿形部11,多个吸附孔12用于与气源(图未示)连接。当工件300放置于仿形座10上时,仿形部11可以插接于工件300内以对工件300进行定位,此时气源通过吸附孔12对工件300进行吸附固定。在其它实施例中,仿形座10可以为其它形状,如圆形等。本实施例对仿形座10的形状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调节机构20用于带动仿形座10在平行仿形座10的平面内移动,即调节机构20可以带动仿形座10在平行XY平面内移动,调节机构20包括底座21、第一滑动件22和第二滑动件23。修整机构30连接于第二滑动件23。第一滑动件22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于底座21上,其中,底座21上开设有燕尾槽或T型槽,第一滑动件22上凸设有与燕尾槽或T型槽适配的凸起结构;显然,燕尾槽或T型槽也可以开设在第一滑动件22上,而底座21上可以对应设有与燕尾槽或T型槽适配的凸起结构。
第二滑动件23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件22远离底座21的一侧,仿形座10连接于第二滑动件23背离第一滑动件22的一侧,其中,第一滑动件22朝向第二滑动件23的一侧也开设有燕尾槽或T型槽,第二滑动件23朝向第一滑动件22的一侧也凸设有与燕尾槽或T型槽适配的凸起结构;显然,燕尾槽或T型槽也可以开设在第二滑动件23上,而第一滑动件22上可以对应设有与燕尾槽或T型槽适配的凸起结构。
在抛光作业中,一般会更换不同尺寸的抛光轮200,当更换抛光轮200后,作业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第一滑动件22和第二滑动件23调整修整机构30与抛光轮200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不同类型的抛光轮200在抛光工件300时均能够准确经过修整机构30,进而实现对抛光轮200的修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底座21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11和两个第二通孔212,第一滑动件22上设有两个第一凸起部221,两个第一凸起部221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滑动件22的两侧,两个第一凸起部221分别滑动插接于两个第一通孔211内。两个第一固定件24可以为螺栓,两个第一固定件24螺纹连接于底座21上,且分别穿过两个第一通孔211的孔壁抵接于对应的第一凸起部221。当作业人员旋拧两个第一固定件24时可以使第一滑动件22相对底座21滑动,从而达到调节第一滑动件22位置的目的。
第二滑动件23上设有两个第二凸起部231,两个第二凸起部231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滑动件23的两侧,第一滑动件22上开设有两个避让孔222,两个第二凸起部231分别贯穿两个避让孔222并滑动插接于两个第二通孔212内。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二凸起部231能够在对应的避让孔222内相对第一滑动件22滑动。第二固定件25可以为螺栓,两个第二固定件25螺纹连接于底座21,并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212的孔壁以抵接对应的第二凸起部231。当作业人员旋拧两个第二固定件25时可以使第二滑动件23相对第一滑动件22滑动,从而达到调节第二滑动件23位置的目的。
请参阅图1和图2,修整机构30包括支撑组件31和刀具组件32。支撑组件31连接于调节机构20中的第二滑动件23,且位于第二滑动件23朝向第一滑动件22的一侧。刀具组件32设于支撑组件31上,且位于支撑组件31远离第二滑动件23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使用抛光轮200的底面对工件300的顶面进行抛光,当抛光轮200对工件300顶面的边缘进行抛光时,抛光轮200底面的部分区域会伸出工件300,此时,抛光轮200上伸出工件300的部分区域会抵接到刀具组件32,当刀具组件32与抛光轮200接触时便可对抛光轮200进行修整。在抛光过程中,抛光轮200的运行轨迹通常通过程序控制,因此,在抛光轮200的运行过程中,刀具组件32会经过抛光轮200的圆心,从而使得刀具组件32能够对抛光轮200上的整个底面进行修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支撑组件31包括导向件311和支撑件312。导向件311安装于调节机构20中的第二滑动件23上,支撑件312滑动连接于导向件311上,刀具组件32设于支撑件312远离导向件31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311上开设有滑槽3111,滑槽3111可以为燕尾槽,也可以为T型槽;支撑件312上凸设有与滑槽3111配合的凸块3121,凸块3121滑动插接于滑槽3111内,凸块3121上开设有腰型孔313,腰型孔313的延伸方向与凸块3121的延伸方向相同,腰型孔313内穿设有螺栓(图未示),螺栓连接于导向件311上,当旋紧螺栓时,支撑件312被紧固在导向件311上,当旋松螺栓时,可以滑动支撑件312以调节支撑件312的位置,此时支撑件312便可以带动刀具组件32移动,从而调节刀具组件32的位置,最后再旋紧螺栓以固定支撑件312。当作业人员更换不同尺寸的抛光轮200时,可以通过调节支撑件312以调节刀具组件32的位置,从而保证抛光轮200在运行过程中,刀具组件32能够经过抛光轮200的中心,进而对抛光轮200上的整个底面进行修整。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刀具组件32包括定位件321、刀架322和修整刀323。定位件321连接于支撑件312的远离导向件311的一端,定位件321上开设有定位槽3213。刀架322为杆状结构,刀架322的一端用于固定修整刀323,刀架322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定位槽3213内。
在本实施例中,修整刀323的轮廓为四边形,修整刀323上设有四个刀刃,修整刀323通过螺栓固定在刀架322上,当其中一个刀刃磨损时,作业人员可以调换修整刀323的位置以更换其他刀刃,从而节省了换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4,刀架322远离定位件321的一端开设有卡槽3221,卡槽3221为V型,当修整刀323安装于刀架322时,修整刀323正好卡接于卡槽3221内,然后再使用螺栓将修整刀323固定在刀架322上。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定位件321上设有多个定位壁3212a,多个定位壁3212a围成定位槽3213,相邻两个定位壁3212a呈镜像设置,当刀架322插设于定位槽3213内时,多个定位壁3212a和刀架322的表面呈线接触,多个定位壁3212a对刀架322实现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21包括定位体3211和两个定位部3212。定位体3211上开设有安装槽3211a,两个定位部3212相对地安装于安装槽3211a内。两个定位部3212上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两个定位壁3212a。本实施例中刀架322的杆身为圆柱结构,当刀架322插入两个定位部3212之间时,两个定位部3212上的定位壁3212a抵接于刀架322,并与刀架322线接触。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槽3213可以为方形槽,当刀架322插接于定位槽3213内时,定位槽3213的槽壁与刀架322线接触。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刀具组件32还包括调节件324,调节件324为螺栓,调节件324穿设在定位件321上,且调节件324的一端穿过定位槽3213的槽底凸伸于定位槽3213,调节件324与定位件32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刀架322插设于定位槽3213内时,调节件324与刀架322的端部抵接,调节件324对刀架322起到承托的作用。当需要调节刀具的位置时,作业人员可以转动调节件324,使得调节件324旋入定位槽3213内,此时调节件324便对刀架322起到抬升的作用,从而使修整刀323升高。通过调节修整刀323的高度可以调节修整刀323修整量,当修整刀323高度越高,即修整刀323越靠近抛光轮200,此时修整刀323修整量就大。在调节刀架322位置的过程中,由于刀架322和定位部3212为线接触,线接触的定位方式精度高,因此定位部3212可以使刀架322上的修整刀323和抛光轮200保持准确的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和图4,刀具组件32还包括锁紧件325,锁紧件325为螺栓,锁紧件3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锁紧件325连接于定位件321上,且锁紧件325穿过定位件321并抵接于定位部3212背离刀架322的一侧,两个定位部3212在锁紧件325的作用下夹紧刀架322。由于刀架322被两个定位部3212夹紧,因此在修整刀323修整抛光轮200的时候,刀架322不易晃动。
请参阅图1和图2,防塌边机构40包括防护件41和驱动件42。防护件41设于仿形座10的一侧,防护件41与驱动件42连接,驱动件42为转角气缸。在本实施例中,工件300上设有相机孔,由于抛光轮200在相机孔附近抛光多次后易造成工件300的边缘出现塌边现象。为防止工件300塌边,当抛光轮200对相机孔附近的位置进行抛光时,驱动件42可以带动防护件41一边转动一边升降至工件300的侧面,当驱动件42驱动防护件41抵接于工件300的侧面时,此时防护件41的顶面与工件300的顶面平齐,当抛光轮200对工件300的相机孔附近进行抛光时,防护件41便可以阻挡抛光轮200对工件300的边框边缘进行抛光,从而避免了塌边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件41和驱动件42具体连接方式为:防塌边机构40还包括连接件43和承载件44,驱动件42安装于承载件44,承载件44安装于外部机构上,驱动件42的输出端穿过承载件44并与连接件43连接,防护件41通过螺栓连接于连接件43上。需要说明的是,外部机构可以移动,从而带动防塌边机构40靠近仿形座10以对工件300进行防塌边保护。当防护件41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磨损,此时作业人员只需要对防护件41进行更换即可。
请参阅图1和图6,防护件41包括两个防护部411,两个所述防护部411的一端相连接,且两个所述防护部411的延伸方向相交,两个防护部411组成L型结构。当防护件41抵接于工件300时,两个所述防护部411分别抵接于所述工件300上相邻的两侧,防护件41可以同时防止工件300上相邻的两个侧边出现塌边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抛修一体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大致为:
首先将工件300放置在仿形座10上,仿形部11插接于工件300以对工件300进行定位,仿形座10上的吸附孔12对工件300进行吸附以固定工件300;然后驱动件42驱动防护件41抵接于工件300的侧面以对工件300进行防护。当抛光轮200对工件300的顶面边缘进行抛光时,抛光轮200底面的部分区域会伸出工件300,此时抛光轮200上伸出工件300的区域会与修整刀323抵接,在抛光轮200一边抛光工件300的同时,抛光轮200也会经过修整刀323,此时修整刀323对抛光轮200的底面进行修整。由于抛修一体装置100既能够配合抛光轮200对工件300实现抛光,也能够在抛光工件300的同时对抛光轮200进行修整,因此,作业人员无需设计单独的装夹治具对抛光轮200进行装夹,从而节省了拆卸时间,节省了治具使用成本和人力投入成本;由于抛光轮200在抛光工件300的时候便被修整刀323所修整,因此无需停机修整抛光轮200,从而减少了装夹抛光轮200所消耗的时间,节省了修整抛光轮200的时间,提高了工件300的加工效率。
当抛光过程中使用到不同尺寸的抛光轮200时,此时可以通过移动第一滑动件22和第二滑动件23以调整修整刀323的位置以及通过调整支撑件312的位置调整修整刀323的位置,从而使得抛光轮200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准确经过修整刀323,从而实现边抛光边修整抛光轮200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仿形座,用于固定工件;
调节机构,与所述仿形座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仿形座在平行所述仿形座的平面内移动;
修整机构,设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调节机构;
刀具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刀具组件用于在所述调节机构的带动下移动至与用于抛光所述工件的抛光轮相对应的位置,以对所述抛光轮进行修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组件包括:
定位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定位件开设有定位槽;
刀架,插接于所述定位槽,所述刀架通过所述定位槽固定在所述定位件;
修整刀,连接于所述刀架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端,用于修整所述抛光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架上设有卡槽,所述修整刀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对所述修整刀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多个定位壁,所述定位槽由多个所述定位壁围成,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壁呈镜像倾斜设置,多个所述定位壁与所述刀架线接触以对所述刀架进行定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组件还包括:
调节件,穿设于所述定位件并凸伸于所述定位槽内以抵接所述刀架远离所述修整刀的一端,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修整刀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具组件还包括:
锁紧件,穿设于所述定位件并抵接于所述刀架,以将所述刀架锁紧于所述定位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底座;
第一滑动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两个第一固定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抵接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侧以锁止所述第一滑动件;
第二滑动件,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其中,所述仿形座和所述支撑组件均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在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滑动下带动所述刀具组件运动至与所述抛光轮相对应的位置;
两个第二固定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抵接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两侧以锁止所述第二滑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有两个第一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别滑动插接于两个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有两个第二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贯穿所述第一滑动件并分别滑动插接于两个第二通孔内;
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且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抵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滑动件;
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且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抵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凸起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滑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导向件,设于所述调节机构;
支撑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向件,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刀具组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用于调节所述刀具组件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修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修一体装置还包括防塌边机构,所述防塌边机构包括:
防护件,设于所述仿形座一侧,所述防护件用于抵接所述工件的侧面且所述防护件与所述工件的顶面平齐,所述防护件用于在所述抛光轮打磨所述工件时防止所述工件塌边;
驱动件,与所述防护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防护件抵接于所述工件,或驱动所述防护件远离所述工件。
CN202320769161.1U 2023-04-07 2023-04-07 抛修一体装置 Active CN220051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9161.1U CN220051297U (zh) 2023-04-07 2023-04-07 抛修一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9161.1U CN220051297U (zh) 2023-04-07 2023-04-07 抛修一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1297U true CN22005129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9161.1U Active CN220051297U (zh) 2023-04-07 2023-04-07 抛修一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1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23455U (zh) 通用型夹具工装
CN220051297U (zh) 抛修一体装置
TW201524672A (zh) 進給裝置、採用該進給裝置之機床及其加工方法
CN113411967A (zh) 一种线路板的加工方法
JP2566922B2 (ja) 基準部材を備えた装置
CN211363029U (zh) 玻璃加工中心
CN215094818U (zh) 用于玻璃精雕机的定位装置
CN210756358U (zh) 用于对芯片进行打磨铣边的雕铣设备
CN217750550U (zh) 一种装刀架
CN110744116A (zh) 刨刀机构及具有该刨刀机构的加工装置
CN219666034U (zh) 倒角治具及倒角装置
CN216730554U (zh) 一种大直径活塞环数控仿形加工设备
CN220839272U (zh) 一种刀具斜面加工安装治具
CN213004414U (zh) 晶棒定位装置
CN110666549A (zh) 数控加工中心
CN220161830U (zh) 一种cnc表面处理用简易治具
KR102600076B1 (ko) 면취기
CN219542621U (zh) 便于安装定位的异形磨边机
CN213998686U (zh) 一种平板表面处理装置
CN217991620U (zh) 一种机箱板材切割装置
CN211361723U (zh) 一种三轴磨床
CN219704233U (zh) 一种双工位刀片座铣槽工装
CN215432069U (zh) 激光切割机床
CN214722825U (zh) 刀片修磨夹具及刀片磨床
CN213592282U (zh) 定位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