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0745U - 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0745U
CN220050745U CN202320481710.5U CN202320481710U CN220050745U CN 220050745 U CN220050745 U CN 220050745U CN 202320481710 U CN202320481710 U CN 202320481710U CN 220050745 U CN220050745 U CN 220050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ixedly connected
fixing
jack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17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祥军
范红鹏
肖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pprecia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pprecia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pprecia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pprecia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817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0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0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0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包括:上方固定模组;上料模组,上料模组固定连接在上方固定模组上;底部固定模组,底部固定模组设置在上料模组的下方;定位模组,定位模组固定连接在底部固定模组上;以及顶升模组,顶升模组固定连接在底部固定模组上,顶升模组能够调节定位模组的高度。其有益效果是:相较于原有的人工进行密封圈的封装操作,提升了封装的效率。本设备可以更高效、更稳定的完成密封圈的封装操作,减少了人员对自动化设备的干预和不必要的手工操作,使得整体的工艺流程达到更高的自动化层次。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自动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0型密封圈常用于电子、数码、CNC、冲压或注塑等场景中,对密封圈的封装一般靠人工进行,在人工进行密封圈的封装操作时,其封装效率较低,并且人工进行封装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封装不稳定的状况,造成待加工件组装不到位的情况,降低了封装效率,提升了整体的封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密封圈密封膜组,该模组可在不同组件的相互配合下完成对密封圈的密封操作,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包括:上方固定模组;
上料模组,上料模组固定连接在上方固定模组上;
底部固定模组,底部固定模组设置在上料模组的下方;
定位模组,定位模组固定连接在底部固定模组上;以及
顶升模组,顶升模组固定连接在底部固定模组上,顶升模组能够调节定位模组的高度;
密封圈能够放置在定位模组中进行定位,上料模组能够移动到定位模组的上方将密封圈从定位模组中转接到位于上料模组上的待加工件中,通过下压上料模组能够将密封圈压入待加工件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方固定模组包括:
第一固定件;
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的下方;
主固定件,主固定件通过第一加固件、第二加固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上;以及
副固定件,副固定件固定连接在主固定件的下端。其有益效果是:第一加固件、第二加固件能够加固主固定件与第一固定板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料模组包括:
上料驱动件,上料驱动件固定连接在副固定件上;以及
吸头模组,吸头模组固定连接在上料驱动件上。其有益效果是:上料驱动件能够驱动吸头模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头模组包括:
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在上料驱动件的下端;
套筒,套筒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下端,套筒的一端穿过支撑框架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框架内;
套筒杆,套筒杆能够穿过支撑框架,套筒杆的一端设置在套筒内;以及
吸头,吸头设置在套筒的下端。其有益效果是:吸头会吸附待加工件,套筒会在套筒杆上进行靠近或远离待加工件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部固定模组包括:
第一支撑板;
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
支撑杆,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的侧边;以及
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上端。其有益效果是:第二支撑板为顶升模组提供支撑,第三支撑板为定位模组提供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模组包括:
顶升固定板,顶升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撑板上;
定位柱,定位柱固定连接在顶升固定板上;
定位块,定位块固定连接在定位柱的上端,有数个定位块设置在定位柱的圆周方向;
定位夹块,定位夹块固定连接在定位块上,定位夹块能够沿远离或靠近密封圈圆心方向进行运动。其有益效果是:定位夹块能够夹持密封圈,定位夹块向远离密封圈圆心的方向运动以撑开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升模组包括:
顶升模组固定件,顶升模组固定件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以及
顶升驱动件,顶升驱动件固定连接在顶升模组固定件上。其有益效果是:顶升驱动件能够驱动顶升模组进行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升模组还包括:
支撑部固定板,支撑部固定板固定连接在顶升驱动件的上端;
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支撑部固定板的一端;以及
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支撑部固定板的另一端。其有益效果是: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为第一顶升杆、第二顶升杆提供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升模组还包括:
第一顶升杆,数个第一顶升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部上;以及
第一顶升块,第一顶升块固定连接在第一顶升杆的上端,第一顶升块的一端能够接触定位柱的上端。其有益效果是:第一顶升块能够在顶升驱动件的驱动下向远离定位柱的方向运动以进行退料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升模组还包括:
第二顶升杆,数个第二顶升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部上;以及
第二顶升块,第二顶升块固定连接在第二顶升杆的上端,第二顶升块的一端能够接触定位柱的上端。其有益效果是:第二顶升块能够在顶升驱动件的驱动下向远离定位柱的方向运动以进行退料操作。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上方固定模组和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吸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上方固定模组和上料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顶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定位模组、底部固定模组、顶升模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上方固定模组,
2上料模组,
3底部固定模组,
4定位模组,
5顶升模组,
11第一固定件,
12第一固定板,
13主固定件,
14第一加固件,
15第二加固件,
16副固定件,
21上料驱动件,
22吸头模组,
31第一支撑板,
32第二支撑板,
33支撑杆,
34第三支撑板,
41顶升固定板,
42定位柱,
43定位块,
44定位夹块,
51顶升模组固定件,
52顶升驱动件,
53支撑部固定板,
54第一固定部,
55第二固定部,
56第一顶升杆,
57第一顶升块,
58第二顶升杆,
59第二顶升块,
221支撑框架,
222套筒,
223套筒杆,
224吸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两端”、“两侧”、“底部”、“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上级”、“下级”、“主要”、“次级”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可以简单地用于更清楚地区分不同的组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包括:上方固定模组1;固定连接在上方固定模组1上的上料模组2;设置在上料模组2下方的底部固定模组3;固定连接在底部固定模组3上的定位模组4;固定连接在底部固定模组3上的顶升模组5,顶升模组5的竖直高度是可调节的。
初始的密封圈可被机械手放置在定位模组4中进行定位,上料模组2能够移动到定位模组4的上方,上料模组2会在移动后将定位后的密封圈转接到位于上料模组2上的待加工件中,上料模组2通过下压能够将密封圈压入待加工件中,使得待加工件完成密封操作。
上方固定模组1包括:第一固定件11;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11下方的第一固定板12;通过第一加固件14、第二加固件15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2上的主固定件13,第一加固件14、第二加固件15可加固第一固定板12与主固定件13之间的固定;固定连接在主固定件13下端的副固定件16。
上料模组2包括:固定连接在副固定件16上的上料驱动件21,上料驱动件21能够驱动上料模组2;固定连接在上料驱动件21上的吸头模组22。
吸头模组22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料驱动件21下端的支撑框架221;设置在支撑框架221下端的套筒222,套筒222的一端穿过支撑框架221的下端并设置在支撑框架221内;能够穿过支撑框架221的套筒杆223,套筒杆223的一端设置在套筒222内;设置在套筒222下端的吸头224。
上料驱动件21能够驱动套筒222使得套筒222能够在套筒杆223上进行靠近或远离待加工件的运动。
底部固定模组3包括:设置在固定模组3最下端的第一支撑板3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31上的第二支撑板32;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32侧边的支撑杆33,支撑杆33对第三支撑板34提供支撑;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3上端的第三支撑板34。
定位模组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撑板34上的顶升固定板41;
固定连接在顶升固定板41上的定位柱42;固定连接在定位柱42上端的定位块43,在定位柱42的圆周方向设置有数个定位块43,定位块43能够对定位夹块44提供支撑;固定连接在定位块43上的定位夹块44,定位夹块44能够沿远离或靠近密封圈圆心方向进行运动,定位块43远离密封圈圆心方向的运动能够将密封圈撑开。
顶升模组5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32上的顶升模组固定件51;固定连接在顶升模组固定件51上的顶升驱动件52,顶升驱动件52能够驱动顶升模组5进行运动。
顶升模组5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顶升驱动件52上端的支撑部固定板53;
固定连接在支撑部固定板53一端的第一固定部54;固定连接在支撑部固定板53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55。
顶升模组5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部54上的数个第一顶升杆56;固定连接在第一顶升杆56上端的第一顶升块57,第一顶升块57的一端能够接触定位柱42的上端
顶升模组5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部55上的数个第二顶升杆58;固定连接在第二顶升杆58上的第二顶升块59,第二顶升块59的一端能够接触与其相接触定位柱的上端。
在进行密封圈的封装操作时,先可由机械手将密封圈移动到定位模组4内进行定位,定位夹块44夹持密封圈,向远离密封圈圆心方向运动,将密封圈撑开。再将吸附有待加工件的上料模组2移动到密封圈正上方,在上料驱动件21的驱动下,套筒222一端的吸头224吸附有待加工件并在竖直方向向靠近密封圈的方向进行下压,将密封圈转接在待加工件内完成封装操作,在顶升模组5内的顶升驱动件驱动下,第一顶升块57、第二顶升块59在竖直方向向远离密封圈的方向运动完成退料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相较于原有的人工进行密封圈的封装操作,提升了封装的效率,本设备可以更高效、更稳定的完成密封圈的封装操作,减少了人员对自动化设备的干预和不必要的手工操作,使得整体的工艺流程达到更高的自动化层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替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细节都可以用等效元素代替,材料、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是任意的。

Claims (10)

1.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固定模组(1);
上料模组(2),所述上料模组(2)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方固定模组(1)上;
底部固定模组(3),所述底部固定模组(3)设置在所述上料模组(2)的下方;
定位模组(4),所述定位模组(4)固定连接在所述底部固定模组(3)上;以及
顶升模组(5),所述顶升模组(5)固定连接在所述底部固定模组(3)上,所述顶升模组(5)能够调节定位模组(4)的高度;
密封圈能够放置在所述定位模组(4)中进行定位,所述上料模组(2)能够移动到所述定位模组(4)的上方将密封圈从定位模组(4)中转接到位于上料模组(2)上的待加工件中,通过下压所述上料模组(2)能够将密封圈压入待加工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固定模组(1)包括:
第一固定件(11);
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11)的下方;
主固定件(13),所述主固定件(13)通过第一加固件(14)、第二加固件(1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上;以及
副固定件(16),所述副固定件(16)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固定件(13)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组(2)包括:
上料驱动件(21),所述上料驱动件(21)固定连接在所述副固定件(16)上;以及
吸头模组(22),所述吸头模组(22)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驱动件(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模组(22)包括:
支撑框架(221),所述支撑框架(221)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驱动件(21)的下端;
套筒(222),所述套筒(222)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221)的下端,所述套筒(222)的一端穿过支撑框架(221)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221)内;
套筒杆(223),所述套筒杆(223)能够穿过所述支撑框架(221),所述套筒杆(22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筒(222)内;以及
吸头(224),所述吸头(224)设置在所述套筒(222)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模组(3)包括:
第一支撑板(31);
第二支撑板(32),所述第一支撑板(3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2)上;
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2)的侧边;以及
第三支撑板(34),所述第三支撑板(34)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33)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组(4)包括:
顶升固定板(41),所述顶升固定板(4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板(34)上;
定位柱(42),所述定位柱(42)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固定板(41)上;
定位块(43),所述定位块(43)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柱(42)的上端,有数个所述定位块(43)设置在所述定位柱(42)的圆周方向;
定位夹块(44),所述定位夹块(44)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块(43)上,所述定位夹块(44)能够沿远离或靠近密封圈圆心方向进行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模组(5)包括:
顶升模组固定件(51),所述顶升模组固定件(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2)上;以及
顶升驱动件(52),所述顶升驱动件(52)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模组固定件(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模组(5)还包括:
支撑部固定板(53),所述支撑部固定板(53)固定连接在所述顶升驱动件(52)的上端;
第一固定部(54),所述第一固定部(54)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固定板(53)的一端;以及
第二固定部(55),所述第二固定部(55)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部固定板(53)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模组(5)还包括:
第一顶升杆(56),数个所述第一顶升杆(5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54)上;以及
第一顶升块(57),所述第一顶升块(5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顶升杆(56)的上端,所述第一顶升块(57)的一端能够接触所述定位柱(42)的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模组(5)还包括:
第二顶升杆(58),数个所述第二顶升杆(5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部(55)上;以及
第二顶升块(59),所述第二顶升块(5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顶升杆(58)的上端,所述第二顶升块(59)的一端能够接触所述定位柱(42)的上端。
CN202320481710.5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 Active CN220050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1710.5U CN22005074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1710.5U CN22005074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0745U true CN22005074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1710.5U Active CN220050745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0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9757B (zh) 一种智能盖章机
CN220050745U (zh) 一种密封圈封装模组
CN218396539U (zh) 一种镭焊定位治具及焊接装置
CN210092254U (zh) 一种新型方形电池合盖定位机构
CN206326413U (zh) 夹装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机床
CN210453831U (zh) 一种导管上料装置
CN213621943U (zh) 一种自动定位的上料工装
CN212793705U (zh) 一种用于底盘悬置支架上的螺母焊接工装
CN213801815U (zh) 滤板加工上料装置及加工生产线
CN210579498U (zh) 一种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
CN210080988U (zh) 一种焊接工件退料装置
CN209036059U (zh) 一种升降式定位压紧机构
CN107716692B (zh) 一种冲压落料生产装置
CN215156147U (zh) 一种包装袋用自动开袋装置
CN215665806U (zh) 一种装卸机器手机构
CN213974572U (zh) 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包装的自动找正盖盖板机构
CN214768392U (zh) 一种多工位压铆结构
CN114104604A (zh) 一种顶升定位夹紧机构
CN217888545U (zh) 一种上料夹装治具及压合设备
CN220409806U (zh) 一种纸盒生产设备的纸盒对位机
CN217577307U (zh) 一种用于手机band下U件上料的取放机构
CN219337611U (zh) 一种气动升降的四立柱消防瓶瓶阀装卸机
CN218567089U (zh) 一种测试压力机
CN218538450U (zh) 一种上下挂通用机台及加工设备
CN220092583U (zh) 一种轭铁手动放置自动矫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