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9035U - 一种扫码分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码分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9035U
CN220049035U CN202321044013.XU CN202321044013U CN220049035U CN 220049035 U CN220049035 U CN 220049035U CN 202321044013 U CN202321044013 U CN 202321044013U CN 220049035 U CN220049035 U CN 220049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hannel
carrier
driver
full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40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40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9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9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9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包括:机架;输送组件,设于机架,具有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设有分流口,分流口与第一输送通道连通;限高件,设于第二输送通道的上方,限高件具有限高面,限高面与第二输送通道之间形成限高区域,限高区域的高度尺寸大于空置载具的高度尺寸,且小于满料载具的高度尺寸;识别组件,设于机架,用于识别满料载具上的工件;其中,空置载具能够沿第二输送通道运输,且能从限高件下穿过,满料载具在限高件的阻挡下能够从分流口进入第一输送通道,再利用识别组件对满料载具上的工件进行识别;以上结构的扫码分选装置免除了对空置载具进行识别,提高识别效率,从而提高分选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扫码分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码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件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工件进行扫码以获取该工件的检测信息。其中,工件通常放置在载具上以便于在输送线上有序地运输产品,此时即便有一些载具为空置状态,扫码装置也会将其一一扫描,从而导致分选的效率下降。
另外,载具具有一定的高度尺寸,放置在载具内的工件表面的识别码容易被载具遮挡,又或者因工件在载具内的状态不一,容易出现工件表面的识别码并非呈朝向扫码器的状态,这都会导致无法扫描的情况发生,甚至造成识别错误,影响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提高扫码效率的扫码分选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包括:机架;输送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具有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设有分流口,所述分流口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连通;限高件,设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上方,所述限高件具有限高面,所述限高面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之间形成限高区域,所述限高区域的高度尺寸大于空置载具的高度尺寸,且小于满料载具的高度尺寸;识别组件,设于所述机架,用于识别满料载具上的工件;其中,空置载具能够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运输,且能从所述限高件下穿过,所述满料载具在所述限高件的阻挡下能够从所述分流口进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满料载具、空置载具均在输送组件的作用下沿着第二输送通道向前输送,当满料载具、空置载具到达限高件处时,空置载具经过限高区域后继续流向第二输送通道的另一端,满料载具则在限高件的阻挡下能够从分流口进入第一输送通道,再利用识别组件对满料载具上的工件进行识别;以上结构的扫码分选装置免除了对空置载具进行识别,提高识别效率,从而提高分选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高件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用于将满料载具导入第一输送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和第三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输送通道,所述分流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导向件;
所述第三导向件包括传送段和过渡段,所述第二导向件和所述传送段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过渡段和所述第一导向面之间限定出将满料载具导入第一输送通道的导向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一侧设有承载座,所述机架设有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用于将满料载具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转运至所述承载座或者将满料载具从所述承载座转运至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识别组件能够识别位于所述承载座上的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输送通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承载座连通;所述转运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移动件以及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均与所述移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移动件升降以对满料载具限位或对满料载具解除限位;所述第二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移动件带动满料载具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所述承载座之间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包括至少三根间隔布置的限位杆,所述至少三根限位杆形成用于对满料载具进行限位的限位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设有升降旋转组件,所述升降旋转组件包括:顶升座;第三驱动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顶升座连接;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顶升座,所述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旋转杆连接,所述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杆带动工件转动,所述旋转杆的远离所述旋转驱动器的一端还设有吸附件;其中,所述承载座设有贯穿的让位孔,所述第三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顶升座上升以带动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让位孔并将满料载具内的工件顶起,或者驱动所述顶升座下降以带动所述旋转杆退出所述让位孔并使满料载具内的工件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组件,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座的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第四驱动器,所述第四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限位件伸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以阻挡满料载具或者退出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以让位于满料载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连接有第五驱动器,所述第五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阻挡件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设有能够检测满料载具运动至所述开口的一侧的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扫码分选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移除机架、移动组件和升降旋转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图2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图1实施例的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限位杆与载具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7为升降旋转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限位件和第四驱动器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输送组件200;第一输送通道221;第二输送通道222;限高件300;限高面310;第一导向面320;识别组件500;第一导向件510;第二导向件520;第三导向件530;连接支架540;承载座600;让位孔610;转运组件700;第一驱动器710;移动件720;限位杆721;第二驱动器730;升降旋转组件800;顶升座810;第三驱动器820;旋转杆830;旋转驱动器840;吸附件850;限位件910;弧形限位边911;第四驱动器920;阻挡件930;第五驱动器9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包括:机架100;输送组件200,设于机架100,具有第一输送通道221和第二输送通道222,第二输送通道222设有分流口,分流口与第一输送通道221连通;限高件300,设于第二输送通道222的上方,限高件300具有限高面310,限高面310与第二输送通道222之间形成限高区域,限高区域的高度尺寸大于空置载具的高度尺寸,且限高区域的高度尺寸小于满料载具的高度尺寸;识别组件500,设于机架100,用于识别满料载具上的工件;其中,空置载具能够沿第二输送通道222运输,且能通过所述限高区域,满料载具在限高件300的阻挡下能够从分流口进入第一输送通道221。
满料载具、空置载具均在输送组件200的作用下沿着第二输送通道222向前输送,当满料载具、空置载具到达限高件300处时,空置载具经过限高区域后继续流向第二输送通道222的另一端,满料载具则在限高件300的阻挡下能够从分流口进入第一输送通道221,再利用识别组件500对满料载具上的工件进行识别;以上结构的扫码分选装置免除了对空置载具进行识别,提高识别效率,从而提高分选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满料载具指的是载具以及承载于载具内的工件所组成的整体,空置载具指的是没有放置工件的载具。其中,识别组件500可以为扫码设备,也可以为视觉识别装置等,相应地,工件上设有能够被识别组件500识别的标签,如二维码、条形码、NFC标签等,用户可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配置。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满料载具被限高件300阻挡后发生卡涩现象,保障满料载具和空置载具能够顺利地分流,限高件300具有第一导向面320,第一导向面320用于将满料载具导入第一输送通道221。当满料载具被限高件300阻挡后,满料载具能够沿着第一导向面320的延伸方向朝向分流口移动,从而将满料载具顺畅地引导至第一输送通道221上。
具体而言,参见图2和图3,限高件300为架设于第二输送通道222的上方的横梁件,此时,限高面310指的是该横梁件的下端面,该横梁件的下端面与第二输送通道222的上表面之间限定出该限高区域,横梁件倾斜设置,且横梁件朝向第一输送通道221的侧面即构成上述第一导向面320。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组件200还包括第一导向件510、第二导向件520和第三导向件530,第一导向件510和第二导向件520之间限定出第二输送通道222,分流口开设于第二导向件520;第三导向件530包括传送段531和过渡段532,第二导向件520和传送段531之间限定出第一输送通道221;过渡段532和第一导向面320之间限定出将满料载具导入第一输送通道221的导向通道223。以上结构的输送组件200的构造简易、制造成本低廉,根据所需输送的物品的尺寸和形状区别还可以对第一导向件510、第二导向件520和第三导向件53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用自由度较高。
优选地,第一导向件510、第二导向件520和第三导向件530均为导向条,导向条的长度方向与输送组件200的输送方向相平行,从而形成宽度尺寸稳定的第一输送通道221和第二输送通道222。其中,第一输送通道221和第二输送通道222能够分别将满料载具和空置载具输送至对应的工序,如此既提高输送组件200的结构紧凑度,又达到较高的输送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510设有一条,第一导向件510和第二导向件520之间限定出第二输送通道222,第二导向件520和第三导向件530的传送段之间限定出第一输送通道221。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510设有两条,第一导向件510和其中一条第二导向件520之间限定出第二输送通道222,另一条第二导向件520和第三导向件530的传送段之间限定出第一输送通道221。
参见图2,具体而言,过渡段532和第一导向面320相互平行,以形成宽度尺寸固定的导向通道223,有利于保障满料载具能够依次且有序地进入第一输送通道221。限高件300和过渡段532的长度尺寸以及倾斜角度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配置,从而适应运输不同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向件520包括共线且间隔布置的两部分,从而形成上述分流口,能够节约用料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导向件520去除部分材料以形成上述分流口。具体地,限高件300的一端与第一导向件5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向件520的其中一部分的端部连接,过渡段532的一端与第二导向件520的另外一部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传送段的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输送组件200可以采用同步带、回转输送链等运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组件200包括安装架和回转设置于安装架的回转输送链,第一导向件510、第二导向件520和第三导向件530均固定在安装架上并位于回转输送链的上方。参见图2和图4,为了避免第一导向件510、第二导向件520、第三导向件530的至少一者发生扭曲而导致第一输送通道221和/或第二输送通道222的宽度尺寸不符合预设尺寸,第一导向件510与第二导向件520之间、第二导向件520与第三导向件530之间、以及第一导向件510与第三导向件530之间均设有连接支架540。优选地,第一导向件510、第二导向件520、第三导向件530的任意两者均配置有连接支架540。
可以理解的是,回转输送链可以为输送皮带,也可以为输送链条,利用上述第一导向件510、第二导向件520和第三导向件530能够组合限定出第一输送通道221、第二输送通道222和导向通道223,第一输送通道221、第二输送通道222和导向通道223都共用一个回转输送链,有利于简化输送组件200的结构,降低该输送组件200的制作成本和组装难度。
参见图1、图2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通道221一侧设有承载座600,机架100设有转运组件700,转运组件700用于将满料载具从第一输送通道221转运至承载座600或者将满料载具从承载座600转运至第一输送通道221,识别组件500能够识别位于承载座600上的工件。可以理解的是,满料载具从第二输送通道222经过分流口进入第一输送通道221之后向前输送,利用上述转运组件700将满料载具从第一输送通道221转运至承载座600,然后通过识别组件500识别承载座600上的满料载具上的工件,倘若工件符合流向下一工序的标准,则转运组件700将满料载具从承载座600转运至第一输送通道221上,若工件不符合流向下一工序的标准,则利用人工或者机械手将满料载具从承载座600上移除,确保每个满料载具上的工件均经过准确识别。
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识别组件500获取承载座600上的满料载具上的工件信息后,转运组件700将满料载具从承载座600转运至第一输送通道221上,待下一工序根据对应的工件信息对工件进行处理。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通道221设有开口,第一输送通道221通过开口与承载座600连通;转运组件700包括第一驱动器710、移动件720以及第二驱动器730,第一驱动器710、第二驱动器730均与移动件720连接,第一驱动器710能够驱动移动件720升降以对满料载具限位或对满料载具解除限位;第二驱动器730能够驱动移动件720带动满料载具在第一输送通道221和承载座600之间移动。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00上设有滑轨,第一驱动器710与滑轨滑动连接,且第一驱动器710的输出端与移动件720连接,第二驱动器730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器71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输送通道221将满料载具输送至承载座600的一侧时,第一驱动器710驱使移动件720下降以将满料载具限位,然后第二驱动器730驱动移动件720带动满料载具从第一输送通道经过开口后到达承载座600上,然后第一驱动器710驱使移动件720上升以对满料载具解除限位。当识别组件500识别承载座600上的工件完毕之后,第一驱动器710驱使移动件720下降以将满料载具重新限位,然后第二驱动器730驱动移动件720带动满料载具从承载座600经过开口回到第一输送通道上。以上转运组件700的工作模式简单,结构简易,成本较低,而且输送稳定。需要说明的是,承载座600和第一输送通道221高度持平,以确保第二驱动器730能够通过平移实现在第一输送通道221和承载座600之间的往复移动。
参见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件720包括至少三根间隔布置的限位杆721,至少三根限位杆721形成用于对满料载具进行限位的限位空间。
参见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721设置有四根,当第一驱动器710驱使限位杆721下降时,其中两根限位杆721位于满料载具的左侧,其余两根限位杆721位于满料载具的右侧。参见图6,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驱动件730驱动移动件720移动时,限位杆721能够抵靠在满料载具的左侧或者右侧能够实现将载具从回转输送链推动至承载座600以及将满料载具从承载座600拉回至回转输送链上。以上转运组件700的结构简单、运动原理巧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件720还可以替代为气动夹爪的结构,在此不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00还设有升降旋转组件800,升降旋转组件800包括:顶升座810;第三驱动器820,设于机架100上,第三驱动器820的输出端与顶升座810连接;旋转驱动器840,设于顶升座810,旋转驱动器840的输出端与旋转杆830连接,旋转驱动器840用于驱动旋转杆830带动工件转动,旋转杆830的远离旋转驱动器840的一端还设有吸附件850;其中,承载座600设有贯穿的让位孔610,第三驱动器820能够驱动顶升座810上升以带动旋转杆830穿过让位孔610并将满料载具内的工件顶起,或者驱动顶升座810下降以带动旋转杆830退出让位孔610并使满料载具内的工件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载具具有一定的高度尺寸,满料载具内的工件表面的识别码容易被载具遮挡,或者工件的识别码当前并非朝向扫码设备,这都会导致无法扫码的情况发生。通过承载座600上的升降旋转组件800将工件顶升至识别码不被遮挡后旋转,旋转的角度至少为360度,以确保识别组件500能够获得该工件对应的信息,避免误判的情况发生。当识别组件500对工件完成识别后,升降旋转组件800驱使工件下降回到载具中,转运组件700再将满料载具从承载座600转移到第一输送通道221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工件为电池,载具为容置电池的托杯,吸附件850为磁吸件,托杯具有和让位孔610相对应的底部穿孔。当转运组件700将放置有电池的托杯移动至承载座600上时,第三驱动器820驱使顶升座810向上移动,旋转杆830即可依次穿过承载座600的让位孔610、托杯的底部穿孔后将电池顶升,此时磁吸件可以吸附电池并使得电池跟随旋转杆830一起旋转。当旋转驱动器840驱动旋转杆830转动至少一圈后,识别组件500对工件完成识别,然后第三驱动器820驱使顶升座810向下移动,旋转杆830即可依次退出托杯的底部穿孔、承载座600的让位孔610,电池回位到托杯的内部。以上升降旋转组件800以简易的结构实现工件顶升后旋转,动作稳定、高效。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工件由非磁性材质构成时,吸附件850还可以替代为气动吸盘,利用气动吸盘将工件吸附固定,以使得工件能够跟随旋转杆830一起旋转。
参见图2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满料载具能够对准第一输送通道221的开口,以使得上述转运组件700能够通过平移的方式实现满料载具的转运,第一输送通道221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组件,至少一个限位组件设置在承载座600的沿第一输送通道221的输送方向的前端,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910和第四驱动器920,第四驱动器920能够驱动限位件910伸入第一输送通道221以阻挡满料载具或者退出第一输送通道221以让位于满料载具。
参见图2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通道221于第一输送通道221的开口的前后两侧分别活动设有一个限位件910,限位件910具有与载具的外周轮廓相匹配的弧形限位边911,两个限位件910之间限定出能够容置单个满料载具的容纳区间。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限位件910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位于前方的限位件910伸出时阻止满料载具继续向前输送,两个限位件910同时伸出时能够将一个满料载具限位在上述容纳区间之中,以使该满料载具正对第一输送通道221的开口。当满料载具完成识别后回到第一输送通道221上,位于前方的限位件910缩回以允许满料载具向前输出,此时位于后方的限位件910保持伸出以避免其余未经过识别的满料载具被排出,随后位于前方的限位件910再次伸出,位于后方的限位件910先缩回后伸出,从而使得另一个满料载具进入容纳区间之中。限位件910设置有弧形限位边911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定位满料载具的准确性。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开口的前端设有一个限位件910,通过设置预设频率控制该限位件910伸出,以避免未经过识别的满料载具被排出。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口设有阻挡件930,阻挡件930连接有第五驱动器940,第五驱动器940用于驱动阻挡件930运动以关闭或打开开口。需要说明的是,当满料载具需要向前输送时,第五驱动器940驱使阻挡件930上升以闭合第一输送通道221的开口,避免满料载具的一部分进入开口而造成卡涩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00设有能够检测满料载具运动至开口的一侧的检测器950。该检测器950检测到满料载具运动至开口的一侧并将信号传递给该扫码分选装置的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来控制第一驱动器710、第二驱动器730、第三驱动器820、
旋转驱动器840、第四驱动器920和第五驱动器940相应地动作。其中,该检测器950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检测器950也可以采用接近开关等等能够识别满料载具运动至正对第一输送通道221的开口的位置的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第一驱动器710、第三驱动器820、第五驱动器940均为输出端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驱动器,该直线驱动器可以为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第二驱动器730、第四驱动器920均为输出端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直线驱动器,该直线驱动器可以为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旋转驱动器840可以为旋转气缸。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
输送组件(200),设于所述机架(100),具有第一输送通道(221)和第二输送通道(222),所述第二输送通道(222)设有分流口,所述分流口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连通;
限高件(300),设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222)的上方,所述限高件(300)具有限高面(310),所述限高面(310)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222)之间形成限高区域,所述限高区域的高度尺寸大于空置载具的高度尺寸,且小于满料载具的高度尺寸;
识别组件(500),设于所述机架(100),用于识别满料载具上的工件;
其中,空置载具能够沿所述第二输送通道(222)运输,且能通过所述限高区域,满料载具在所述限高件(300)的阻挡下能够从所述分流口进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件(300)具有第一导向面(320),所述第一导向面(320)用于将满料载具导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件(510)、第二导向件(520)和第三导向件(530),所述第一导向件(510)和所述第二导向件(520)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输送通道(222),所述分流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导向件(520);
所述第三导向件(530)包括传送段(531)和过渡段(532),所述第二导向件(520)和所述传送段(531)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所述过渡段(532)和所述第一导向面(320)之间限定出将满料载具导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的导向通道(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一侧设有承载座(600),所述机架(100)设有转运组件(700),所述转运组件(700)用于将满料载具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转运至所述承载座(600)或者将满料载具从所述承载座(600)转运至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所述识别组件(500)能够识别位于所述承载座(600)上的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承载座(600)连通;所述转运组件(700)包括第一驱动器(710)、移动件(720)以及第二驱动器(730),所述第一驱动器(710)、所述第二驱动器(730)均与所述移动件(72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710)能够驱动所述移动件(720)升降以对满料载具限位或对满料载具解除限位;所述第二驱动器(730)能够驱动所述移动件(720)带动满料载具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和所述承载座(600)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件(720)包括至少三根间隔布置的限位杆(721),所述至少三根限位杆(721)形成用于对满料载具进行限位的限位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00)还设有升降旋转组件(800),所述升降旋转组件(800)包括:
顶升座(810);
第三驱动器(820),设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三驱动器(820)的输出端与所述顶升座(810)连接;
旋转驱动器(840),设于所述顶升座(810),所述旋转驱动器(840)的输出端与旋转杆(830)连接,所述旋转驱动器(840)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杆(830)带动工件转动,所述旋转杆(830)的远离所述旋转驱动器(840)的一端还设有吸附件(850);
其中,所述承载座(600)设有贯穿的让位孔(610),所述第三驱动器(820)能够驱动所述顶升座(810)上升以带动所述旋转杆(830)穿过所述让位孔(610)并将满料载具内的工件顶起,或者驱动所述顶升座(810)下降以带动所述旋转杆(830)退出所述让位孔(610)并使满料载具内的工件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组件,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座(600)的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910)和第四驱动器(920),所述第四驱动器(920)能够驱动所述限位件(910)伸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以阻挡满料载具或者退出所述第一输送通道(221)以让位于满料载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设有阻挡件(930),所述阻挡件(930)连接有第五驱动器(940),所述第五驱动器(940)用于驱动所述阻挡件(930)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扫码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00)设有能够检测满料载具运动至所述开口的一侧的检测器(950)。
CN202321044013.X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扫码分选装置 Active CN220049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4013.XU CN220049035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扫码分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4013.XU CN220049035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扫码分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9035U true CN22004903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4013.XU Active CN220049035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扫码分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9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2559B (zh) 移印键帽设备自动输送线
US7475520B2 (en) Tray positioning device for stacking of product
CN112249677B (zh) 一种同步上料流水线
CN110510403B (zh) 双功能快速切换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3933681B (zh) 一种芯片测试设备
CN116511066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外观检测系统
CN113479619A (zh) 一种芯片缓存机构
CN113511452A (zh) 一种立体智能存储机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89222A (zh) 自动上料机构
CN220049035U (zh) 一种扫码分选装置
CN108792557B (zh)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CN111921876B (zh)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扫码检测系统
CN110329770B (zh) 一种抓手式智能化文件存取装置
CN116424841A (zh) 一种自动收放板机
US20090294249A1 (en)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Workpiece Holders
CN116081268A (zh) 上料装置及试剂盒组装装置
CN116413278A (zh) 芯片外观检测设备
CN215625353U (zh) 一种同步上料流水线
CN114878480A (zh) 外观检测设备
CN110329689B (zh) 一种智能化文件存取装置
CN112850296A (zh) 一种料盘周转装置及上下料设备
CN217024607U (zh) 文件扫描装置
CN211366109U (zh) 一种运输装置
CN111069093A (zh) 一种电子功能件自动检查系统
CN219771091U (zh) 一种自动收放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