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2482U - 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2482U
CN220042482U CN202320762195.8U CN202320762195U CN220042482U CN 220042482 U CN220042482 U CN 220042482U CN 202320762195 U CN202320762195 U CN 202320762195U CN 220042482 U CN220042482 U CN 220042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ocket
jack
plug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21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
吴青青
张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21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2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2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2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以及触发件,壳体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一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第一电路板设置有保护电路,与插座的供电端连接;触发件靠近第一插孔设置,在插头插入第一插孔时与保护电路抵接,以使保护电路产生插入信号,插入信号用于控制插座的供电端与插头的电连接,以为插头供电。本申请提供的插座能够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插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大功率电器日渐丰富,用户在使用插座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电器的插头在插入插座时电流击穿空气产生电拉弧现象;2.若水等液态导电介质进入到插座的插孔里,可能造成插座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插座,能够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以及触发件,壳体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一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第一电路板设置有保护电路,与插座的供电端连接;触发件靠近第一插孔设置,在插头插入第一插孔时与保护电路抵接,以使保护电路产生插入信号,插入信号用于控制插座的供电端与插头的电连接,以为插头供电。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插座,通过设置壳体、第一电路板及触发件,其中,壳体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一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第一电路板设置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与插座的供电端连接;触发件靠近第一插孔设置。通过上述方法,插头插入第一插孔的过程中,插头在靠近壳体时与靠近第一插孔设置的触发件抵接,触发件在插头持续插入第一插孔时与保护电路抵接,从而使保护电路产生插入信号,再利用插入信号控制插座的供电端与插头的电连接为插头供电,在插头插入第一插孔的过程中,先通过触发件去触发保护电路,再通过保护电路产生插入信号,能够增加插头插座接通的延时,进而避免插座在插头插入时电流击穿空气产生电拉弧现象,避免电火花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插座的安全性,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触发件在没有抵接保护电路时,即保护电路在没有产生插入信号时,插座的供电端与插头的电连接断开,从而避免水等液态导电物质进入插座的插孔时,造成插座短路,电路跳闸等安全隐患,进而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插座的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开关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中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中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保护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中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实施例中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插座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9是图8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实施例中触发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供一种插座的保护电路,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插座的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保护电路10包括开关电路120、检测电路110及控制电路130。其中,开关电路120的一端与插座连接,开关电路120的另一端用于接入电源。其中,插座接入电源时,表现为接入电源的火线端VCC_L和零线端,电源电压的输出主要靠火线端,可以理解为插座的危险源来自火线端。则开关电路120的一端与插座连接时,可以理解为是与插座的火线端AC_L连接,对应的,开关电路120的另一端接入电源端的火线端。即开关电路120串接在插座的火线端AC_L与电源的火线端VCC_L之间,在开关电路120工作时,插座的火线端AC_L与电源的火线端VCC_L实现电连接。检测电路110用于检测插座的状态,在插座的插孔插入用电器的插头时,即在插座在插头插入状态时输出插入信号。控制电路130分别与开关电路120及检测电路110连接,控制电路130在接收到插入信号预设时间后,控制开关电路120工作,以延迟插座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控制电路130可以包括处理器(图未标注),处理器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插入信号预设时间后,控制开关电路120工作,以延迟插座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处理器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10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用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的插孔时,检测电路110检测到插座的插入状态时,输出插入信号并反馈至与其连接的控制电路130中,控制电路130在接收到插入信号时,在预设时间后控制电路130才控制开关电路120工作,以延迟插座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从而避免插座在插头插入时电流击穿空气产生电拉弧现象,避免电火花带来的安全隐患,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控制电路130在没有接收到插入信号时,即检测电路110在检测到插座的状态为非插入状态时,控制开关电路120停止工作,以断开插座与电源的电连接,从而避免水等液态导电物质进入插座的插孔时,造成插座短路,电路跳闸等安全隐患,进而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的插座的保护电路10,通过设置开关电路120、检测电路110和控制电路130,控制电路130在接收到来自检测电路110对插座的插入状态输出的插入信号的预设时间后,才控制开关电路120工作,以延迟插座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从而避免插座在插头插入时电流击穿空气产生电拉弧现象,避免电火花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插座的安全性,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控制电路130在没有接收到插入信号时,即检测电路110在检测到插座的状态为非插入状态时,控制开关电路120停止工作,以断开插座与电源的电连接,从而避免水等液态导电物质进入插座的插孔时造成插座短路,进而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多组插孔,一组插孔可以为一个插头供电。保护电路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检测电路,以及与检测电路数量对应设置的开关电路,一组插孔对应设置一个检测电路及一个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检测电路及开关电路连接,用于基于与插孔对应设置的检测电路产生的插入信号,控制与该插孔对应设置的开关电路工作,从而实现该插孔的火线端与电源的火线端电连接,控制该插孔为插头供电。
可选地,参阅图2,图2是图1实施例中开关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开关电路120包括驱动电路121和第一开关122,其中,驱动电路121与控制电路130连接,驱动电路121在接收到控制电路130的控制信号时,用于驱动第一开关122工作。第一开关122的控制端与驱动电路121连接,第一开关122的一端用于接入电源,第一开关122的另一端与插座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一开关122的一端用于接入带电源的火线端VCC_L,第一开关122的另一端与插座的火线端AC_L连接,在第一开关122工作时,能够实现插座的火线端AC_L与电源的火线端VCC_L的电连接,以使插座与电源实现电连接。
控制电路130在接收到插入信号的预设时间后向驱动电路121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电路121驱动第一开关122工作,从而实现插座与电源在预设时间后实现电连接。控制电路130在没有接收到插入信号时,驱动电路121停止驱动第一开关122工作,以使插座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断开。
本申请提供的开关电路120,通过设置驱动电路121和第一开关122,驱动电路121在接收到控制电路130的控制信号后,驱动第一开关122工作,以实现插座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可选地,第一开关122包括继电器S1(可参考图4)。继电器S1的第一端用于接入电源的火线端VCC_L,继电器S1的第二端与插座的火线端AC_L连接,继电器S1的控制端与驱动电路121连接。继电器S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在控制端接收到驱动电路121的驱动信号时导通,以实现插座的火线端AC_L与电源的火线端VCC_L电连接。
可选地,参阅图3,图3是图2实施例中驱动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驱动电路121包括第二开关S2,第二开关S2的控制端与控制电路130连接,用于接收控制电路130的控制信号。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122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S2在接收到控制电路130的控制信号时,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回路导通,从而控制第一开关122工作。
可选地,参阅图4,图4是图1实施例中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驱动电路121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阴极用于与电源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驱动电路121通过设置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以提高驱动电路121的安全性。
可选地,参阅图4,检测电路110包括第三开关S3,第三开关S3的控制端用于检测插座的插入状态,第三开关S3的一端接地,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30连接。第三开关S3的一端与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在第三开关S3的控制端检测都插座的插入状态时导通,并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输出低电平的插入信号至控制电路130。
本实施例的检测电路110包括第三开关S3,其中,第三开关S3的控制端用于检测插座的插入状态,第三开关S3的一端与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在第三开关S3的控制端检测到插入状态时导通,并输出低电平的插入信号至控制电路130,以使控制电路130基于插入信号控制开关电路120的工作,从而控制插座与电源在预设时间后才进行电连接,进而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具体地,第三开关S3可以包括机械开关,在插座的插孔插入插头时,机械开关同时被导通,以使控制电路130与机械开关之间的支路导通,并向控制电路130输出低电平信号。
可选地,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保护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保护电路10还包括供电电路140。供电电路140的一端用于接入电源,供电电路140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电路120及控制电路130连接,供电电路140在接入电源时,将电源的电压转换为适用于开关电路120以及控制电路130的电压,以为开关电路120及控制电路130供电。供电电路140还可以为插座提供例如+12V、+5的供电电压,以为插座上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供电。
其中,参阅图6,图6是图5实施例中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转换电路141、和第二转换电路142。其中,第一转换电路141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第一转换电路141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120连接,第一转换电路141用于将电源的电压转换为第一供电电压,为开关电路120供电。第二转换电路142的输入端与第一转换电路14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转换电路142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130连接,用于将第一供电电压转换为第二供电电压,以为控制电路130供电。
参阅图7,图7是图6实施例中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如图7所示,供电电路140还可以包括防护电路143和整流电路144,其中,防护电路143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防护电路143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144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144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换电路14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转换电路141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120连接;第二转换电路142的输入端与第一转换电路14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转换电路142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130连接。通过上述方式,防护电路143在输入电源电压异常时,切断电源与后级电路之间的电连接,以防止后级电路损坏。整流电路144用于将电源的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便于第一转换电路141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插座,参阅图8至图9,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插座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9是图8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插座20包括壳体210、第一电路板230以及触发件240。其中,壳体210上设置有第一插孔220,例如2个第一插孔220为一组,3个第一插孔220为一组,或者5个插孔为一组,每一组都用于给插头30供电。壳体210上可以设置有多组插孔,具体类型以及数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电路板230设置在壳体210内,并且第一电路板230上设置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与插座20的供电端连接,其中,插座20的供电端用于接入电源,可以理解为保护电路接入电源。触发件240靠近第一插孔220设置,触发件240在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时与保护电路抵接,以使保护电路产生插入信号,其中,插入信号用于控制插座20的供电端与插头30的电连接,以为插头30供电。可以理解地,插入信号用于控制电源与插头30的电连接。其中,保护电路是上述保护电路实施例中任意一种保护电路。
例如,插座20的插头30在插入第一插孔220一定深度,但是没有完成插头30与第一插孔220完全插入时,可以理解为,插头30的绝缘部没有与壳体210贴合时,此时插座20还没有给插头30供电。在插头30继续插入的过程中,插头30与触发件240抵接,同时触发件240的与保护电路抵接,以使保护电路产生插入信号,从而控制电源与插头30的电连接,为插头30供电。
本申请提供的插座20,通过设置壳体210、第一电路板230及触发件240,其中,壳体210设置有第一插孔220;第一电路板230设置在壳体210内,第一电路板230设置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与插座20的供电端连接;触发件240靠近第一插孔220设置。通过上述方法,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的过程中,插头30在靠近壳体210时与靠近第一插孔220设置的触发件240抵接,触发件240在插头30持续插入第一插孔220时与保护电路抵接,从而使保护电路产生插入信号,再利用插入信号控制插座20的供电端与插头30的电连接为插头30供电,在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的过程中,先通过触发件240去触发保护电路,再通过保护电路产生插入信号,能够增加插头30插座20接通的延时,进而避免插座20在插头30插入时电流击穿空气产生电拉弧现象,避免电火花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插座20的安全性,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触发件240在没有抵接保护电路时,即保护电路在没有产生插入信号时,插座20的供电端与插头30的电连接断开,从而避免水等液态导电物质进入插座20的插孔时,造成插座20短路,电路跳闸等安全隐患,进而提高插座20的安全性。
可选地,触发件240包括第一端(图未标注)和第二端(图未标注),触发件240的第一端在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时与插头30的绝缘部抵接,触发件240的第二端在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时与保护电路抵接。
本实施例的触发件240通过设置第一端和第二端,以通过触发件的第一端接收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时的压力,并将该压力传递至触发件240的第二端,以使得触发件240的第二端与保护电路抵接,从而保护电路能够产生插入信号。
可选地,壳体210还设有安装孔211,触发件240的第一端设置壳体210外,触发件240的第二端从安装孔211延伸至壳体210内,以使得插头30的绝缘部在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时,与触发件240的第一端抵接,从而触发件240的第二端与壳体210内部的保护电路抵接。其中,安装孔211位于第一插孔220的内侧。例如,2个第一插孔220为一组时,安装孔211则位于两个第一插孔220之间;3个第一插孔220为一组时,安装孔211则位于三个第一插孔220之间;5个第一插孔220为一组时,安装孔211位于不同规格插头30插入五个第一插孔220的重叠的区间。
本实施例的壳体210通过设置安装孔211,安装孔211用于设置触发件240,并且安装孔211靠近第一插孔220的内侧设置,以保证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时与触发件240抵接,从而插座20为插头30供电,进而提高插座20的安全性。
可选地,参阅图10,图10是图8实施例中触发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触发件240包括触动部241和弹性回调部242。其中,触动部241的第一端设置在壳体210外部,用于与插头30的绝缘部抵接,触动部241的第二端延伸至壳体210内部,用于与保护电路抵接。弹性回调部242的第一端与触动部24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弹性回调部242的第二端与壳体210固定连接,弹性回调部242用于在插头30背离第一插孔220运动时,带动触动部241背离第一插孔220运动。可以理解为,触动部241位于原始位置时,触动部241的第一端设置在壳体210外部,触动部241的第二端与保护电路存在间隙,或者触动部241的第二端与保护电路相接,插头30的绝缘部插头30相对第一插孔220运动时,触动部241的第一端与插头30的绝缘部抵接时,触动部241的第二端与保护电路抵接;在插头30的绝缘部背离第一插孔220运动时,弹性回调部242带动触动部241背离第一插孔220运动,回到原始位置。
本实施例的触发件240通过设置触发部和弹性回调部242,以在插头30背离第一插孔220运动时,带动触动部241背离第一插孔220运动,回到原始位置,即断开插座20的供电端与插头30的电连接,以保证插座20的安全性。
可选地,壳体210还包括上盖212和下壳213。其中,上盖212设置有第一插孔220。下壳213与上盖212可拆卸连接,下壳213设置有第一电路板230。其中下壳213与上盖212可拆卸连接可以包括结构连接、或者固定件与固定孔连接等,在此不对其连接方式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壳体210通过设置上盖212和下壳213,并且下壳213与上盖212可拆卸连接,便于插座20的安装以及后期对插座20内部结构的维护。
可选地,第一电路板230包括第一子板231,第一子板231靠近第一插孔220设置。其中,保护电路包括检测电路,第一子板231用于设置检测电路。其中,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插座20的状态,并在插入状态时输出插入信号。可以理解地,第一子板231靠近第一插孔220设置,触发件240的第一端与插头30的绝缘部抵接时,触发件240的第二端与第一子板231上的检测电路抵接,使得检测电路检测插座20的状态为插入状态,从而输出插入信号。
可选地,第一电路板230还包括第二子板232。保护电路还包括开关电路及控制电路,第二子板232用于设置开关电路及控制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分别与开关电路及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插入信号预设时间后,控制开关电路工作,以延迟插座20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即延迟插座20的供电端与插头30的电连接。
可选地,第一插孔220至少包括第一火线插孔(图未标注)。插座20还包括火线连接件280,火线连接件280的一端与开关电路连接,火线连接件280的另一端用于接入插头30的火线端。可以理解地,开关电路的一端与电源的火线端连接,开关电路的另一端与火线连接件280的一端连接,火线连接件280的另一端用于接入插头30的火线端。开关电路工作时,电源的火线端与火线连接件280实现电路连接,从而实现插座20的供电端给插头30供电。
可选地,插座20还包括第二电路板250,保护电路还包括供电电路,其中,第二电路板250用于设置供电电路。其中,供电电路分别与插座20的供电端、开关电路及控制电路连接,用于给开关电路及控制电路供电。即供电电路通过如插座20的供电端连接,接入电源,并将电源电压转换为适用于开关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的电压,以为开关电路以及控制电路供电。
可选地,下壳213背离上盖212的一侧壁设有第二插孔260,第二电路板250位于第二子板232与侧壁之间,供电电路还用于为第二插孔260供电。第二插孔260的类型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供电电路还用于为第二插孔260供电。
可选地,插座20还包括门保护组件270。门保护组件270设置在壳体210内,且与第一插孔220对应设置,用于实现对第一插孔220的开闭。在插头30没有插入第一插孔220时,门保护组件270使得第一插孔220处于关闭的状态,能够防止液态或者固态等异物进入第一插孔220;在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时,门保护组件270在插头30的作用下使插孔处于打开状态,允许插头30插入第一插孔220。
本实施例的插座20通过设置门保护组件270,并且门保护组件270设置在壳体210内,与第一插孔220对应设置。通过上述方式,在插头30没有插入第一插孔220时,门保护组件270使得第一插孔220处于关闭的状态,能够防止液态或者固态等异物进入第一插孔220,从而提高插座20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机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机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机构、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置有第一插孔;
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有保护电路,与所述插座的供电端连接;
触发件,靠近所述第一插孔设置,在插头插入所述第一插孔时与所述保护电路抵接,以使所述保护电路产生插入信号,所述插入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插座的供电端与所述插头的电连接,以为所述插头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插头插入所述第一插孔时与所述插头的绝缘部抵接,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插头插入所述第一插孔时与所述保护电路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端从所述安装孔延伸至所述壳体内;
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插孔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
触动部,其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其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用于与所述保护电路抵接;
弹性回调部,其第一端与所述触动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用于在所述插头背离所述第一插孔运动时,带动所述触动部背离所述第一插孔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上盖,设置有第一插孔;
下壳,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子板,靠近所述第一插孔设置,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检测电路,所述第一子板用于设置所述检测电路;
其中,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插座的状态,并在插入状态时输出插入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二子板,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开关电路及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子板用于设置所述开关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及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插入信号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工作,以延迟所述插座与所述供电端之间的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至少包括第一火线插孔,所述插座还包括:
火线连接件,其一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其另一端用于接入所述插头的火线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第二电路板用于设置所述供电电路;
其中,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供电端、所述开关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开关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背离上盖的一侧壁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第二子板与所述侧壁之间,所述供电电路还用于为所述第二插孔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门保护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插孔对应设置,用于实现对所述第一插孔的开闭。
CN202320762195.8U 2023-04-07 2023-04-07 插座 Active CN220042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2195.8U CN220042482U (zh) 2023-04-07 2023-04-07 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2195.8U CN220042482U (zh) 2023-04-07 2023-04-07 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2482U true CN220042482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4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2195.8U Active CN220042482U (zh) 2023-04-07 2023-04-07 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24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9665B2 (en) High voltage and high current power outlet
US20210345508A1 (en) Direct current connector, 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 input device, and 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 input system
US10927826B2 (en) Electrical device and method having an electrical cord set convertible between different electrical amperage ratings
CN220042482U (zh) 插座
KR101445273B1 (ko) 원터치형 콘센트
KR100904958B1 (ko) 옥내배선기구 및 전기기구
CN111224549B (zh) 双运行模式dc-dc变换器及自适应控制输出电压的直流插座
CN218448771U (zh) 电连接装置
KR20110036451A (ko) 스위치가 구비된 콘센트
CN215528101U (zh) 一种防电弧结构和插座
CN216145880U (zh) 一种具有多类型孔位的电源插座
CN218888121U (zh) 一种绞盘电机过热保护装置
CN216929008U (zh) 储能电源和插座
CN219458245U (zh) 转换接头
CN219801915U (zh) 电源控制设备、电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4013223U (zh) 设备控制装置与垃圾处理系统
CN208795784U (zh) 电能表用快速安装继电器组件
CN212725696U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防尘插座
CN216146093U (zh) 供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KR200183103Y1 (ko) 전원스위치부착 전기아답터코드
CN220067213U (zh) 一种用于直流充电器的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和直流充电器
CN211453893U (zh) 一种驱动电源
KR20110009141U (ko) 대기 전원 차단용 콘센트
CN114512865A (zh) 一种桌面嵌入式多口安全充电装置
GB2385215A (en) Socket adaptor with branching spu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