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2346U - 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2346U
CN220042346U CN202321720396.8U CN202321720396U CN220042346U CN 220042346 U CN220042346 U CN 220042346U CN 202321720396 U CN202321720396 U CN 202321720396U CN 220042346 U CN220042346 U CN 220042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transition body
adapter
transfer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03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增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anf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anf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anf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anf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03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2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2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2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包括转接头部、过渡身部和接线尾部,过渡身部两端分别连接在转接头部与接线尾部上,从而形成整体结构;转接头部设置有转接孔,转接孔用于连接外部导电板;接线尾部设置有接线孔,接线孔用于连接外部电缆;转接孔的中轴线与接线孔的中轴线大致成垂直状态;转接头部与过渡身部相交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块,加强块从转接柱向过渡身部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强化斜坡。终上所述,可以使转接头部与过渡身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避免出现裂缝或断裂的情况,从而提升大电流的传输安全性,并使转接端子与外部注塑壳体连接更加的稳固,减少注塑过程中的不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
背景技术
连接器,即CONNECTOR。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连接器。连接器的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的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端子是指一种连接电路的组件,也是一种连接器,它常用于电子电路和电气设备中。可以将电路中的信号或电力,通过端子接头与其他电路或器件进行连接,从而对电路中的电力能量、通信信号或控制信号进行传输。端子通常由导体和绝缘体两部分组成,其导体部分可以用于接头插头或电缆的连接,绝缘体则用于隔离导体。
特别是在PCB板与电缆之间实现电力连接与传输时,其要求安装便捷,连接稳固,还能安全的通过大电流等,因此对连接外部导电板与外部电缆之间的连接端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开(公告)号为CN218731756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转接端子,它包括转接柱、连接片以及接线板,转接柱一体成型在连接片的一端,转接柱垂直于连接片,接线板的横截面呈弧形,弧形为优弧,优弧的底部一体成型在连接片的另一端,优弧的开口与转接柱均位于连接片的同一面。
如上述专利文件所描述的,虽然其转接柱一体成型在连接片的一端,从而便于传输大电流,但是转接柱整体采用圆柱外形,整个端子仅依靠定位孔来与钣金、安装壳体固定,容易导致固定不牢固,特别是转接端子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发生向两侧的不规则转动,导致注塑时转接端子的位置发生变化,出现最终产品的连接位置不对应,容易出现不良品。
而且其转接柱垂直于所述连接片,其连接处仅依靠连接片的自身厚度进行固定,在使用中,容易导致连接片与转接柱之间的连接边缘出现裂缝,影响电流的传输,还容易导致连接片的断裂。
因此,如何使转接端子的转接头部与过渡身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避免出现裂缝或断裂的情况,从而提升大电流的传输安全性,并使转接端子与外部注塑壳体连接更加的稳固,减少注塑过程中的不良率,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转接头部、过渡身部和接线尾部,过渡身部位于转接头部与接线尾部之间,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接头部与接线尾部上,从而形成一个转接端子的整体结构;转接头部设置有转接孔,所述转接孔用于连接外部导电板;接线尾部设置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用于连接外部电缆;所述转接孔的中轴线与接线孔的中轴线大致成垂直状态;所述转接头部与过渡身部相交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从转接柱向过渡身部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强化斜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接头部、过渡身部与接线尾部由同一段具有一定线径的导电金属线经过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转接头部设置有转接柱,所述转接柱与所述转接孔同轴设置,所述接线尾部的中轴线与过渡身部的中轴线分别大致垂直于转接柱的中轴线,接线尾部的中轴线、过渡身部的中轴线和转接柱的中轴线均大致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转接柱横截面的一侧呈现半圆形,转接柱横截面的另一侧呈现长方形,其中,长方形的长边长度等于所述半圆形的直径,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小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大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的二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等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的二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过渡身部设置有限位卡孔,所述限位卡孔的横截面设置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限位卡孔设置在过渡身部的中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卡孔接近转接柱的一边设置为转接边,所述加强块的一侧向转接柱延伸,其另一侧向过渡身部延伸,并相交于限位卡孔的转接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线尾部与过渡身部相交的部位设置有折弯斜坡,所述折弯斜坡从接线尾部的一端向过渡身部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强化斜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弯斜坡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与接线孔连通,从而形成通孔,所述观察孔的直径小于接线孔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转接头部与过渡身部相交的位置处设置加强块,从而增强转接头部与过渡身部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在长期使用和牵拉过程中,转接头部与过渡身部之间出现裂缝,导致电阻增大,影响大电流的传输效率。
2、还把转接柱的一部分设置为类似长方体的形状,从而形成转接侧壁,利用转接侧壁的大面积平面,从而更好的贴合在注塑模具中,避免转接端子在注塑过程中发生转动位移,杜绝转接端子金属件与注塑壳体之间的连接不稳固的情况,减少注塑过程中的不良率。
3、还在折弯斜坡上设置观察孔,从而使外部电缆穿入到接线孔内时易于观察到穿入的程度,从而确保外部电缆穿入到位,使接线尾部与外部电缆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进而增强大电流的传输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改进,可以提供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使转接端子的转接头部与过渡身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避免出现裂缝或断裂的情况,从而提升大电流的传输安全性,并使转接端子与外部注塑壳体连接更加的稳固,减少注塑过程中的不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卡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中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10转接头部;11转接柱;12转接孔;13转接侧壁;20过渡身部;21加强块;22限位卡孔;23转接边;30接线尾部;31接线孔;32折弯斜坡;33观察孔;34进线斜面;40中间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转接头部10、过渡身部20和接线尾部30,过渡身部20位于转接头部10与接线尾部30之间,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接头部10与接线尾部30上,从而形成一个转接端子的整体结构;转接头部10设置有转接孔12,所述转接孔12用于连接外部导电板;接线尾部30设置有接线孔31,所述接线孔31用于连接外部电缆;所述转接孔12的中轴线与接线孔31的中轴线大致成垂直状态;所述转接头部10与过渡身部20相交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块21,所述加强块21从转接柱11向过渡身部20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强化斜坡。
具体而言,在电力的传输过程中,经常需要把外部电缆(图中未示出)连接到外部导电板(图中未示出)上,进行大电流的传输的情况。此时就需要用到转接端子,从而把外部电缆与外部导电板稳固的连接起来。因为需要传输大电流,因此转接端子的电阻不能过高,避免出现异常温升的情况,因此对转接端子的制造与生产都踢出来更高的要求,需要安装准确,质量可靠。现有的转接端子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转接端子。
通过形成加强块21的方式,增强了转接端子的牢固性,避免出现裂缝,影响大电流的传输。优选的,所述转接头部10、过渡身部20与接线尾部30由同一段具有一定线径的导电金属线经过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并且通过使用冷镦工艺进行相应的制造。冷镦工艺是一种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塑性变形,并借助于模具,使金属体积作重新分布及转移,从而形成所需要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利用冷镦工艺可以使用同一段导电金属线进行制造,从而保证转接端子的整体电阻比较低,内部不会出现接触电阻增大的问题。另外优选的还是采用紫铜材质的金属线进行制造,因为紫铜的导电系数更高。
如图6和图7所示,优选的,在对导电金属线进行冷镦作业时,可以先冷镦出转接头部10的大致形状,随后继续冷镦出接线尾部30的大致形状,中间的过渡身部20可以不使用冷镦工艺,从而大致的冷镦出一个比较大的过渡部位,在随后的冲压工艺中再进行具体的作业。另外,转接头部10的转接孔12与接线尾部30的接线孔31,可以通过冷镦工艺和相应模具的配合进行制造,同时,在接线孔31与转接孔12的孔口边缘,还可以设置进线斜面34,从而使外部电缆或外部螺栓更容易穿入孔内。即可以先冷镦出如图6和图7所示中的中间件40,随后再进行其他生产制造。
如图1所示,优选的,是采用冲压和冲切工艺对中间件40进行进一步的制造生产。此处可以进行多次冲压,从而把过渡身部20所具有的加强块21与限位卡孔22制造出来。另外还可以利用铁芯等模具的配合,在折弯斜坡32上冲切出观察孔33。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的,转接头部10设置有转接柱11,所述转接柱11与所述转接孔12同轴设置,所述接线尾部30的中轴线与过渡身部20的中轴线分别大致垂直于转接柱11的中轴线,接线尾部30的中轴线、过渡身部20的中轴线和转接柱11的中轴线均大致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具体的,通常电缆的连接都会具有一个牵拉力,为了平衡这个牵拉力,优选的是把转接头部10与接线尾部30设置为大致垂直的状态。所述大致垂直,是指的不用精确的必须90度的垂直,而是在90度上下的角度都可以,比如85度至95度的一个垂直状态。同样的,为了抵抗横向的牵拉力,接线尾部30、过渡身部20和转接柱11的中轴线大致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如图4所示,优选的,转接柱11横截面的一侧呈现半圆形,转接柱11横截面的另一侧呈现长方形,长方形的长边长度等于所述半圆形的直径,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小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的二分之一。
具体的,为了加强转接端子在注塑过程中的稳定性,特别把转接柱11的一部分设置为类似长方体的形状,从而形成转接侧壁13,利用转接侧壁13的大面积平面,从而更好的贴合在注塑模具中,避免转接端子在注塑过程中发生转动位移,杜绝转接端子金属件与注塑壳体之间的连接不稳固的情况,减少注塑过程中的不良率。为了更好的加强转接头部10的强度,还进一步的限制了相应的优化尺寸。
如图1至图5所示,优选的,过渡身部20设置有限位卡孔22,所述限位卡孔22的横截面设置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限位卡孔22设置在过渡身部20的中轴线上。所述限位卡孔22接近转接柱11的一边设置为转接边23,所述加强块21的一侧向转接柱11延伸,其另一侧向过渡身部20延伸,并相交于限位卡孔22的转接边23上。
具体的,所述限位卡孔22用于卡接在注塑模具的相应位置上,进一步的帮助转接端子固定在注塑模具中,防止转接端子的异常转动,导致不良品的出现。另外,所述加强块21优选的是从转接柱11一直延伸到限位卡孔22的转接边23的位置上,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加强块21的体积,增加转接端子的结构强度。
如图4和图5所示,优选的,所述接线尾部30与过渡身部20相交的部位设置有折弯斜坡32,所述折弯斜坡32从接线尾部30的一端向过渡身部20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强化斜坡。所述折弯斜坡32上设置有观察孔33,所述观察孔33与接线孔31连通,从而形成通孔,所述观察孔33的直径小于接线孔31的直径。
具体地,由于过渡身部20的厚度小于接线尾部30的直径,因此接线尾部30与过渡身部20之间会形成折弯斜坡32,所述折弯斜坡32的厚度从接线尾部30向过渡身部20逐渐减小,直到厚度与过渡身部20的厚度一致。另外,为了更好的观察外部电缆是否插入到位,优选的,还在折弯斜坡32上冲切出一个观察孔33。当外部电缆插入到接线孔31内部时,如果插入到接线孔31的底部,正好可以从观察孔33所观察到。
生产时,首先采用冷镦与冲压工艺对导电金属线进行作业,从而得到转接端子,随后把转接端子放入到相应的模具中,并使转接侧壁13与限位卡孔22正好卡入到模具的相应位置,从而确保转接端子的稳固性,随后进行注塑工艺的操作流程,得到转接端子的最终产品。
使用时,首先可以把外部电缆插入到接线孔31内,并从观察孔33确认插入到位,随后可以挤压接线尾部30,使其变形从而把外部电缆牢固的锁定在接线孔31内部。
然后可以通过铆接或螺栓等方式,穿过转接柱11的转接孔12,从而把转接端子的转接头部10固定连接在外部导电板上,实现对外部电缆与外部导电板的电力连接,进而可以传输大电流的电力。所述转接孔12是贯穿转接柱11的通孔,因此对其与外部导电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要是可以穿过转接孔12并使其锁牢在外部导电板上的连接方式均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10)

1.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转接头部(10)、过渡身部(20)和接线尾部(30),过渡身部(20)位于转接头部(10)与接线尾部(30)之间,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接头部(10)与接线尾部(30)上,从而形成一个转接端子的整体结构;转接头部(10)设置有转接孔(12),所述转接孔(12)用于连接外部导电板;接线尾部(30)设置有接线孔(31),所述接线孔(31)用于连接外部电缆;所述转接孔(12)的中轴线与接线孔(31)的中轴线大致成垂直状态;所述转接头部(10)与过渡身部(20)相交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块(21),所述加强块(21)从转接柱(11)向过渡身部(20)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强化斜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部(10)、过渡身部(20)与接线尾部(30)由同一段具有一定线径的导电金属线经过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转接头部(10)设置有转接柱(11),所述转接柱(11)与所述转接孔(12)同轴设置,所述接线尾部(30)的中轴线与过渡身部(20)的中轴线分别大致垂直于转接柱(11)的中轴线,接线尾部(30)的中轴线、过渡身部(20)的中轴线和转接柱(11)的中轴线均大致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转接柱(11)横截面的一侧呈现半圆形,转接柱(11)横截面的另一侧呈现长方形,其中,长方形的长边长度等于所述半圆形的直径,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小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大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的二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等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的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过渡身部(20)设置有限位卡孔(22),所述限位卡孔(22)的横截面设置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限位卡孔(22)设置在过渡身部(20)的中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孔(22)接近转接柱(11)的一边设置为转接边(23),所述加强块(21)的一侧向转接柱(11)延伸,其另一侧向过渡身部(20)延伸,并相交于限位卡孔(22)的转接边(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尾部(30)与过渡身部(20)相交的部位设置有折弯斜坡(32),所述折弯斜坡(32)从接线尾部(30)的一端向过渡身部(20)延伸,并形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强化斜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斜坡(32)上设置有观察孔(33),所述观察孔(33)与接线孔(31)连通,从而形成通孔,所述观察孔(33)的直径小于接线孔(31)的直径。
CN202321720396.8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 Active CN220042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0396.8U CN220042346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0396.8U CN220042346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2346U true CN220042346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3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0396.8U Active CN220042346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2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4799U (zh) 一种内导体浮动射频连接器
CN220042346U (zh) 一种优化的传输大电流的转接端子
CN103457066A (zh) 分体式射频同轴转接器
CN201323284Y (zh) 同轴连接器内导体组件
CN114421226B (zh) 一种具备电气导通功能的子母连接器
US118763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cking component
CN203536591U (zh) 分体式射频同轴转接器
CN211265751U (zh) 一种用于将导电引线的大电流引入pcb板的转接拉伸端子
CN208508039U (zh) 一种免剥线电连接器
CN21894005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压导电插针
CN220914609U (zh) 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
CN213905645U (zh) 一种紧凑型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插头
CN220914607U (zh) 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
CN211556204U (zh) 一种wtb连接器
CN211480444U (zh) 一种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9086287U (zh) 一种多端子连接插座
CN220569923U (zh) 一种大电流接线铜柱
CN218731756U (zh) 一种新型转接端子
US6475018B1 (en) Terminal for assembling wir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CN202423592U (zh) 线缆连接器端子
CN218472313U (zh) 一种大电流接触件及具有该大电流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CN217334533U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
CN108718013A (zh) 一种免剥线电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20914608U (zh) 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
CN213071451U (zh) 一种铆合式沉板型直角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