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1633U - 充气接头 - Google Patents

充气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1633U
CN220031633U CN202321173560.8U CN202321173560U CN220031633U CN 220031633 U CN220031633 U CN 220031633U CN 202321173560 U CN202321173560 U CN 202321173560U CN 220031633 U CN220031633 U CN 220031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air passage
gas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35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诗尧
洪荣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hema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ehema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121068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836914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hema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ehema Precis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1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1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3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1/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B41/02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reservoi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接头包括一基座、一压力阀、一气瓶底座及一节流阀。基座具有一组装通道、一连通组装通道的第一气道及一连通组装通道的第二气道,并以第二气道供一气嘴连接;压力阀具有容置于第一气道内的一弹性件及一活塞件,弹性件作用于活塞件使其封闭住第一气道;气瓶底座设于组装通道的一侧并具有供一气瓶连接的一进气通道及一连通进气信道的出气信道;节流阀设于组装通道的另一侧并具有一操作组件及一可受操作组件带动而沿出气通道位移的节流件。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接头可以改变由气瓶所流入的气体的进气量与进气压力。

Description

充气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充气接头有关,特别是一种能够改变气瓶流入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体的进气量与进气压力的充气接头。
背景技术
常见的自行车轮胎充气方式,大多是采用打气筒施力加压打气的方式进行充气,目前市面上的打气筒已逐渐缩小尺寸以利使用者携带,但是尺寸缩小的打气筒会导致施力加压打气的气量减少,所以使用者需花费较多的力气与时间才能将自行车轮胎充气完成,因此目前转变成采用充填有高压气体的气瓶搭配充气接头替自行车轮胎进行充气。
然而,目前的充气接头无法调节由气瓶流入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的进气量与进气压力,导致自行车轮胎时常因为气体的进气量过多或进气压力过大而发生爆胎的情况,而且,若使用者有测量进气压力的需求,必须额外使用压力计或是使用具有压力计的打气筒,对使用者来说十分不便。因此,目前的充气接头仍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接头,其能够改变由气瓶流入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的进气量与进气压力。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接头包含有一基座、一压力阀、一气瓶底座及一节流阀。该基座具有一第一杆部、一相对该第一杆部的第二杆部,一位于该第一杆部、第二杆部之间的组装通道,一贯穿该第一杆部的一轴向并与该组装通道连通的第一气道,以及一贯穿该第二杆部的一轴向并与该组装通道连通的第二气道,该第一气道具有一与该组装通道连通的入口段、一与该入口段连通的容置段,以及一位于该容置段的出口,该第二气道供一气嘴连接;该压力阀具有一锁设于该第一杆部的盖体以及容置于该容置段内的一弹性件及一活塞件,该盖体具有一与该出口连通的开口,该活塞件可活动地设于该容置段并具有一可封闭住该入口段的塞部及一与该塞部连接的杆部,该弹性件作用于该活塞件使该塞部封闭住该入口段;该气瓶底座装设于该组装通道的一侧,该气瓶底座具有一进气通道、一与该进气通道连通的出气通道、一与该出气通道及该入口段连通的第一连接道,以及一与该出气通道及该第二气道连通的第二连接道,该进气通道用以供一气瓶连接使该气瓶中的气体可以流通至该出气通道;该节流阀装设于该组装通道的另一侧,该节流阀具有一操作组件及一与该操作组件连接并容置于该出气通道中的节流件,该操作组件可带动该节流件沿该出气通道的一轴向往复位移,以改变该出气通道与该第一连接道、该第二连接道及该进气通道之间的连通空间的大小。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接头通过调整该节流阀与该压力阀以改变气体的进气量与进气压力,以避免自行车轮胎因为气体的进气量过多或进气压力过大而发生爆胎的情况。而且,该压力阀还能够预先设定进气压力的大小,使得流入自行车轮胎的进气压力小于预先设定的进气压力,让使用者不须额外使用压力计或使用具有压力计的打气筒来测量进气压力是否有过大的疑虑,对使用者来说相当方便。
较佳地,该活塞件的该塞部与该第一气道的该容置段的一壁面未完全气密。
较佳地,该活塞件的该塞部与该第一气道的该容置段的一壁面完全气密,且该活塞件的该杆部穿设于该第一气道的该出口与该盖体的该开口。
较佳地,该活塞件的该塞部与该第一气道的该容置段的一壁面未完全气密,且该活塞件的该杆部穿设于该第一气道的该出口与该盖体的该开口;该基座具有一贯穿该第一杆部的一径向且与该容置段连通的第三气道;该压力阀具有一套设于该第一杆部的开关,该开关可相对该第一杆部往复滑移以封闭住或未封闭住该第三气道。
较佳地,该基座具有一贯穿该第一杆部的该径向且与该容置段连通的第四气道,且该第四气道与该第三气道为彼此间隔设置;当该压力阀的该开关未封闭住该第三气道时,该气瓶中的气体会从该第三气道流通至该第四气道,当该压力阀的该开关封闭住该第三气道时,该气瓶中的气体无法从该第三气道流通至该第四气道。
较佳地,该节流阀的该操作组件包含有一套设于该节流件的套筒,一容置于该套筒中的弹性件、以及一插设于该节流件的插销,该弹性件作用于该节流件使该节流件部分封闭住该连通空间,而该节流件具有一外螺纹;该气瓶底座的该出气通道的一壁面具有一内螺纹,该插销可相对该套筒枢转并带动该节流件,使该节流件的该外螺纹受该出气通道的该内螺纹的导引,致使该节流件沿该出气通道的该轴向往复位移。
较佳地,该气瓶底座的该进气通道具有一连接道及一与该连接道连通的安装道,且该安装道的一壁面具有一内螺纹;该气瓶底座具有一容置于该安装道的插件,该安装道的该内螺纹供该气瓶的一瓶口锁设,使该插件插置于该气瓶的该瓶口。借此,该插件插置于该气瓶的该瓶口,以允许该气瓶中的气体流入该进气通道。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气接头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这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以实施例配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气接头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接头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接头的部分分解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接头所提供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接头的轴向剖视图,显示气瓶连接于气瓶底座的状态;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显示节流件接近连接道的状态;
图6类同图5,显示节流件远离连接道的状态;
图7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显示活塞件向上位移的状态;
图8类同图7,显示活塞件的塞部封闭住入口段的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充气接头的轴向剖视图,显示气瓶连接于气瓶底座的状态;
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显示活塞件向上位移的状态;
图11类同图10,显示活塞件的塞部封闭住入口段的状态;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充气接头的轴向剖视图,显示气瓶连接于气瓶底座的状态;
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图,显示开关未封闭住第三气道且活塞件向上位移的状态;以及
图14类同图13,显示开关封闭住第三气道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接头
2:充气接头
3:充气接头
4:气瓶
5:瓶口
10:基座
11:第一杆部
111:外螺纹
112:第三气道
113:第四气道
12:第二杆部
121:外螺纹
13:组装通道
131:内螺纹
14:第一气道
141:入口段
142:容置段
143:出口
15:第二气道
16:O型环
17:垫片
18:夹持件
19:端盖
20:压力阀
21:盖体
22:头部
221:开口
222:内凸缘
23:环状身部
231:盖体容置空间
232:内螺纹
24:活塞件
25:杆部
251:穿孔
26:塞部
27:外凸缘
28:弹性件
29:开关
30:气瓶底座
31:安装部
32:进气通道
33:连接道
34:安装道
341:内螺纹
35:插件
36:衔接部
361:第一外螺纹
362:第二外螺纹
37:出气通道
371:内螺纹
38:第一连接道
39:第二连接道
40:连通空间
41:节流阀
42:节流件
43:杆状身部
431:承靠凸缘
432:外螺纹
433:枢接孔
44:阻气部
46:操作组件
47:套筒
48:底板
49:筒状身部
491:端壁
492:通孔
50:筒状容置空间
501:内螺纹
51:弹性件
52:旋盖
53:贯孔
54: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特征不限于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定结构、用途以及其应用。说明内容使用的用语均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例示性描述用语,本说明书所提及的“前、上、下、后、左、右、顶、底、内,以及外”等方向性行形容用语,也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为基准的例示性描述用语,并非作为限制主张范围的用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接头1包含有一基座10、一压力阀20、一气瓶底座30以及一节流阀41。
请参阅图2及图3,基座10具有一第一杆部11和一相对第一杆部11的第二杆部12,第一、第二杆部11、12的外周面分别具有一外螺纹111、121。基座10还具有一位于第一、第二杆部11、12之间的组装通道13、一贯穿第一杆部11的轴向并与组装通道13连通的第一气道14,以及一贯穿第二杆部12的轴向并与组装通道13连通的第二气道15,其中,组装通道13的壁面具有一内螺纹131,第一气道14具有一与组装通道13连通的入口段141、一与入口段141连通的容置段142,以及一位于容置段142的上端的出口143;第二气道15中依序设置有一O型环16、一垫片17及一夹持件18,垫片17抵靠于O型环16以防止O型环16自第二气道15脱落,并以一端盖19锁设于第二杆部12的外螺纹121,使端盖19抵靠于夹持件18以防止夹持件18自第二气道15脱落,如此以来,当基座10连接一气嘴(可为但不限于美式气嘴、法式气嘴或英式气嘴)时,通过夹持件18能让气嘴更稳固地插置于第二气道15内,另外通过O型环16防止气体自第二气道15的壁面渗漏。
请参阅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压力阀20包含有一盖体21、一活塞件24及一弹性件28,其中:
盖体21具有一头部22及一与头部22连接的环状身部23,头部22具有一开口221,且头部22的内周面具有一沿开口221的径向凸出的内凸缘222,环状身部23具有一盖体容置空间231,盖体容置空间231的壁面具有一内螺纹232,于实际组装时,盖体21一方面以内螺纹232锁设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杆部11的外螺纹111,使第一杆部11容置于盖体容置空间231中,另一方面以开口221与第一气道14的出口143相互连通。
活塞件24可活动地容置于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中,活塞件24具有一杆部25、一与杆部25连接的塞部26,以及一连接在杆部25和塞部26之间的外凸缘27。
弹性件28以一线圈弹簧来实现。弹性件28容置于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中,并以其一端顶抵于盖体21的内凸缘222,再以另一端顶抵于活塞件24的外凸缘27,借此,弹性件28能提供一弹性回复力作用于活塞件24,使活塞件24的塞部26能封闭住第一气道14的入口段141。
如图2及图4所示,气瓶底座30具有一安装部31及一与安装部31连接的衔接部36,安装部31具有一进气通道32,且进气通道32包含有一连接道33及一与连接道33连通的安装道34,如图4及图5所示,安装道34的壁面具有一内螺纹341,且安装道34中容置有一插件35。衔接部36的外周面具有一第一外螺纹361及一第二外螺纹362,第一外螺纹361与第二外螺纹362为彼此间隔设置,且衔接部36还具有一与进气通道32连通的出气通道37、一与出气通道37连通的第一连接道38,以及一与出气通道37连通的第二连接道39,出气通道37、第一、第二连接道38、39及进气通道32之间形成一连通空间40(如图5所示)。此外,如图4所示,出气通道37的壁面具有一内螺纹371,于实际应用时,气瓶底座30以衔接部36的第二外螺纹362锁设于基座10的组装通道13的内螺纹131而装设于基座10的组装通道13的右侧,使得第一连接道38和第二连接道39分别连通第一气道14的入口段141及第二气道15。另外,如图5所示,气瓶底座30一方面以安装道34的内螺纹341锁设于一气瓶4的一瓶口5,另一方面以插件35插置于气瓶4的瓶口5,以允许气瓶4中的气体从进气通道32流通至出气通道37。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节流阀41包含有一节流件42与一操作组件46,节流件42具有一杆状身部43及一与杆状身部43连接的阻气部44,如图2所示,杆状身部43的右端具有一承靠凸缘431及一与承靠凸缘431间隔设置的外螺纹432,杆状身部43的左端具有一枢接孔433。借此,如图5所示,节流件42以杆状身部43穿设于气瓶底座30的出气通道37,并以杆状身部43的外螺纹432锁设于气瓶底座30的出气通道37的内螺纹371。
请继续参阅图2,操作组件46包含有一套筒47、一弹性件51、一旋盖52及一插销54,其中:
如图5所示,套筒47套设于节流件42并锁设于气瓶底座30的衔接部36。套筒47具有一底板48、一自底板48延伸的筒状身部49,以及一由底板48与筒状身部49形成的筒状容置空间50,其中,筒状身部49具有一端壁491及一贯穿端壁491并连通筒状容置空间50的通孔492,筒状容置空间50的壁面具有一内螺纹501。于实际应用时,如图4及图5所示,套筒47一方面以筒状身部49套设于节流件42,使节流件42的杆状身部43穿设于通孔492,另一方面以筒状容置空间50的内螺纹501锁设于气瓶底座30的衔接部36的第一外螺纹361,使底板48抵靠于组装通道13的左侧。
如图5所示,弹性件51容设于套筒47的筒状容置空间50中,且弹性件51以其一端顶抵于套筒47的筒状身部49的端壁491,另一端顶抵于节流件42的承靠凸缘431,借此,弹性件51提供一弹性回复力作用于节流件42,使节流件42的阻气部44能部分遮蔽住进气通道32的连接道33。
如图4及图5所示,旋盖52套设于套筒47的筒状身部49,且旋盖52具有一贯孔53;插销54穿设于节流件42的枢接孔433与旋盖52的贯孔53。
于实际操作时,如图5所示,当旋盖52受力朝顺时针旋转时,插销54相对套筒47枢转以带动节流件42的杆状身部43沿出气通道37的轴向往右侧位移,使节流件42的阻气部44接近进气通道32的连接道33,以减少连通空间40的大小;相反地,如图6所示,当旋盖52受力朝逆时针旋转时,插销54相对套筒47枢转以带动节流件42的杆状身部43沿出气通道37的轴向往左侧位移,使节流件42的阻气部44远离进气通道32的连接道33,以增加连通空间40的大小。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接头1的组件结构,以下将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接头1的使用方式。
使用者可调整节流阀41以改变气体的进气量。进一步来说,如图5所示,首先将气瓶4的瓶口5锁设于气瓶底座30的安装道34,使气瓶4中的气体由进气信道32流入出气信道37,若气体的进气量过大时,如图5所示,使用者须顺时针旋转旋盖52,使旋盖52与插销54相对套筒47顺时针枢转以带动节流件42的杆状身部43沿出气通道37的轴向往右侧位移,致使节流件42的阻气部44接近进气通道32的连接道33,以减少连通空间40的大小,使气体的进气量得以减少;若气体的进气量过小时,如图6所示,使用者须逆时针旋转旋盖52,使旋盖52与插销54相对套筒47逆时针枢转并带动节流件42的杆状身部43沿出气通道37的轴向往左侧位移,致使节流件42的阻气部44远离进气通道32的连接道33,以增加连通空间40的大小,使气体的进气量得以增加。
再者,使用者可通过调整压力阀20以改变气体的进气压力。进一步来说,如图4所示,首先将盖体21相对第一杆部11向下旋转并以内凸缘222压缩弹性件28以设定一预定压力,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1锁设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杆部11的外螺纹111的最底端,接下来再将气瓶4的瓶口5锁设于气瓶底座30的安装道34,如图7所示,气体从进气通道32流入,并经由第一连接道38流入第一气道14的入口段14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活塞件24的塞部26与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的壁面有缝隙,所以无法完全气密。若此时气体的进气压力大于预定压力,则气体向上推顶活塞件24的塞部26,使活塞件24向上移动,这时候的弹性件28会被活塞件24向上推顶以蓄积弹性回复力,使活塞杆24的塞部26与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之间产生空隙,气体即可从第一气道14的出口143与盖体21的开口221流出,以减少气体的进气压力。一旦气体的进气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气体无法再向上推顶活塞件24的塞部26,此时弹性件28所蓄积的弹性回复力会作用于活塞件24,使活塞件24从如图7所示的位置下移至如图8所示的位置,致使活塞件24的塞部26再度封闭住第一气道14的入口段141。
此外,盖体21也可以向上旋转至不同的位置以设定不同的预定压力,而且活塞件24的杆部25也可设计成穿设于第一气道14的出口143与盖体21的开口221,并于杆部25上标记多个刻度(图中未示),若此时气体的进气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则气体向上推顶活塞件24的塞部26使活塞件24向上移动,活塞件24的杆部25则会突露出盖体21的头部22,使用者可通过杆部25上的刻度得知目前气体的进气压力。
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者为限,请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充气接头2在结构方面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主要差异在于活塞件24的塞部26与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的壁面完全气密,所以气体无法沿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的壁面流出,气体会全部经由第二连接道39流入第二气道15中,而且活塞件24的杆部25标记多个刻度(图中未示)并穿设于第一气道14的出口143与盖体21的开口221。如图10所示,若此时气体的进气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气体会向上推顶活塞件24的塞部26使活塞件24向上移动,这时候的弹性件28会被活塞件24向上推顶以蓄积弹性回复力,致使活塞件24的杆部25突露出盖体21的头部22,此时使用者可通过杆部25上的刻度得知目前气体的进气压力;若此时气体的进气压力小于预定压力,如图11所示,则气体无法推顶活塞件24的塞部26,使活塞件24的塞部26封闭住第一气道14的入口段141。另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节流阀41的调整方式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接头1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充气接头3在结构方面与操作方式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基座10还具有贯穿第一杆部11的径向的一第三气道112及一第四气道113,第三气道112与第四气道113为彼此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活塞件24的塞部26与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的壁面有缝隙,所以无法完全气密,活塞件24的杆部25还具有一贯通的穿孔251,且杆部25穿设于第一气道14的出口143与盖体21的开口221。压力阀20还包含有一套设于第一杆部11的开关29。如图13所示,起初开关29并未封闭住第三气道112,所以气体会由活塞件24的杆部25的穿孔251流入第三气道112并流通至第四气道113,若此时气体的进气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则气体会从第四气道113流通至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并沿着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的壁面向上流动,再向上推顶活塞件24的塞部26,使活塞件24的塞部26向上移动,这时候的弹性件28被活塞件24的塞部26向上推顶以蓄积弹性回复力,致使活塞杆24的塞部26与第一气道14的容置段142之间产生空隙,所以气体能够从第一气道14的出口143与盖体21的开口221流出,或是从盖体21的盖体容置空间231与第一杆部11之间的空隙流出,以减少气体的进气压力。一旦气体的进气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气体则无法再向上推顶活塞件24的塞部26,此时弹性件28所蓄积的弹性回复力会作用于活塞件24的塞部26,使活塞件24的塞部26从如图13所示的位置下移至如图14所示的位置,用户即可施力将开关29从如图13所示的位置相对第一杆部11向下移至如图14所示的位置,使开关29封闭住第三气道112,这时候的气体即无法经由第三气道112流通至第四气道113,所以气体会全部经由第二连接道39流入第二气道15并流入气嘴中,使装设有气嘴的自行车轮胎(图中未示)能够快速地充气完成。另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节流阀41的调整方式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接头1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接头1、2、3通过调整节流阀41与压力阀20以改变气体的进气量与进气压力,以避免自行车轮胎因为气体的进气量过多或进气压力过大而发生爆胎的情况。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接头1、2、3的压力阀20还能够预先设定气体的进气压力,使得流入自行车轮胎的进气压力小于预先设定的进气压力,让使用者不须额外使用压力计或使用具有压力计的打气筒来测量进气压力是否有过大的疑虑,对使用者来说相当方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充气接头,用以供一气瓶及一气嘴可拆卸地组装,其特征在于,该充气接头包含有:
一基座,具有一第一杆部、一相对该第一杆部的第二杆部,一位于该第一杆部、第二杆部之间的组装通道,一贯穿该第一杆部的一轴向并与该组装通道连通的第一气道,以及一贯穿该第二杆部的一轴向并与该组装通道连通的第二气道,该第一气道具有一与该组装通道连通的入口段、一与该入口段连通的容置段,以及一位于该容置段的出口,该第二气道供该气嘴连接;
一压力阀,具有一锁设于该第一杆部的盖体以及容置于该容置段内的一弹性件及一活塞件,该盖体具有一与该出口连通的开口,该活塞件可活动地设于该容置段并具有一可封闭住该入口段的塞部及一与该塞部连接的杆部,该弹性件作用于该活塞件使该塞部封闭住该入口段;
一气瓶底座,装设于该组装通道的一侧,该气瓶底座具有一进气通道、一与该进气通道连通的出气通道、一与该出气通道及该入口段连通的第一连接道,以及一与该出气通道及该第二气道连通的第二连接道,该进气通道用以供该气瓶连接使该气瓶中的气体流通至该出气通道;以及
一节流阀,装设于该组装通道的另一侧,该节流阀具有一操作组件及一与该操作组件连接并容置于该出气通道中的节流件,该操作组件可带动该节流件沿该出气通道的一轴向往复位移,以改变该出气通道与该第一连接道、该第二连接道及该进气通道之间的连通空间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塞件的该塞部与该第一气道的该容置段的一壁面未完全气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塞件的该塞部与该第一气道的该容置段的一壁面完全气密,且该活塞件的该杆部穿设于该第一气道的该出口与该盖体的该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塞件的该塞部与该第一气道的该容置段的一壁面未完全气密,且该活塞件的该杆部穿设于该第一气道的该出口与该盖体的该开口;该基座具有一贯穿该第一杆部的一径向且与该容置段连通的第三气道;该压力阀具有一套设于该第一杆部的开关,该开关可相对该第一杆部往复滑移以封闭住或未封闭住该第三气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具有一贯穿该第一杆部的该径向且与该容置段连通的第四气道,且该第四气道与该第三气道为彼此间隔设置;当该压力阀的该开关未封闭住该第三气道时,该气瓶中的气体会从该第三气道流通至该第四气道,当该压力阀的该开关封闭住该第三气道时,该气瓶中的气体无法从该第三气道流通至该第四气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该节流阀的该操作组件包含有一套设于该节流件的套筒、一容置于该套筒中的弹性件,以及一插设于该节流件的插销,该弹性件作用于该节流件使该节流件部分封闭住该连通空间,且该节流件具有一外螺纹;该气瓶底座的该出气通道的一壁面具有一内螺纹,该插销可相对该套筒枢转并带动该节流件,使该节流件的该外螺纹受该出气通道的该内螺纹的导引,致使该节流件沿该出气通道的该轴向往复位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气瓶底座的该进气通道具有一连接道及一与该连接道连通的安装道,且该安装道的一壁面具有一内螺纹;该气瓶底座具有一容置于该安装道的插件,该安装道的该内螺纹供该气瓶的一瓶口锁设,使该插件插置于该气瓶的该瓶口。
CN202321173560.8U 2023-02-23 2023-05-16 充气接头 Active CN2200316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6816 2023-02-23
TW112106816A TWI836914B (zh) 2023-02-23 充氣接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1633U true CN220031633U (zh) 2023-11-17

Family

ID=8649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3560.8U Active CN220031633U (zh) 2023-02-23 2023-05-16 充气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1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58990C (en) Adjustable pressure controlled valve
JPH09280173A (ja) ポンプコネクタ装置
US8210501B2 (en) Inflation valve
US6017201A (en) Air pump with a hidden extension tube
US10151402B2 (en) Pressure controlled and pressure control valve for an inflatable object
US20230184345A1 (en) Pump Head for Bicycle Tire Inner Tube with Pneumatic Valve
CN220031633U (zh) 充气接头
CN109990990B (zh) 一种氮气弹簧多功能充检工具
KR101109008B1 (ko) 자동차단장치 및 이를 분리가능하게 채용한 차단기능형 엘피지 용기용 밸브 장치
TWI836914B (zh) 充氣接頭
CN113008446B (zh) 具有压力计的空气压缩机
TWM644437U (zh) 充氣接頭
CN113432811A (zh) 测漏组件及包含其的测漏机
KR200449630Y1 (ko) Lpg용기의 밸브어셈블리용 자동차단장치
CN221074539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阀的气嘴
CN217485496U (zh) 卸荷阀及具有其的供氢装置
CN113028283B (zh) 一种带余气保护结构的氧气瓶阀
CN217977590U (zh) 一种旋钮式充气气嘴
CN212804253U (zh) 一种带进气开关调节的减压阀
US20230211637A1 (en) Tubeless bicycle tire with pneumatic valve
CN209587154U (zh) 一种气控阀
US20210364091A1 (en) Rapid Opening Gas Valve
US20230243435A1 (en) Pneumatic valve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230358328A1 (en) Pneumatic valve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TWM648276U (zh) 充氣接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