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4437U - 充氣接頭 - Google Patents
充氣接頭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44437U TWM644437U TW112201650U TW112201650U TWM644437U TW M644437 U TWM644437 U TW M644437U TW 112201650 U TW112201650 U TW 112201650U TW 112201650 U TW112201650 U TW 112201650U TW M644437 U TWM644437 U TW M64443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air
- gas
- rod
-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之充氣接頭包括一基座、一壓力閥、一氣瓶連接座及一節流閥。基座具有一組裝通道、一連通組裝通道之第一氣道及一連通組裝通道之第二氣道,並以第二氣道供一氣嘴連接;壓力閥具有容置於第一氣道內的一彈性件及一活塞件,彈性件作用於活塞件使其封閉住第一氣道;氣瓶連接座設於組裝通道之一側並具供一氣瓶連接之一進氣通道及一連通進氣通道之出氣通道;節流閥設於組裝通道之另一側並具有一操作組件及一可受操作組件帶動而沿出氣通道位移之節流件。藉此,本創作之充氣接頭可以改變由氣瓶所流入的氣體之進氣量與進氣壓力。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與充氣接頭有關,特別是一種能夠改變氣瓶流入自行車輪胎中的氣體之進氣量與進氣壓力的充氣接頭。
常見的自行車輪胎充氣方式,大多是採用打氣筒施力加壓打氣的方式進行充氣,目前市面上的打氣筒已逐漸縮小尺寸以利使用者攜帶,但是尺寸縮小的打氣筒會導致施力加壓打氣的氣量減少,所以使用者需花費較多的力氣與時間才能將自行車輪胎充氣完成,因此目前轉變成採用充填有高壓氣體的氣瓶搭配充氣接頭替自行車輪胎進行充氣。
然而,目前的充氣接頭無法調節由氣瓶流入自行車輪胎內的氣體之進氣量與進氣壓力,導致自行車輪胎時常因為氣體的進氣量過多或進氣壓力過大而發生爆胎的情況,而且,若使用者有測量進氣壓力的需求,必須額外使用壓力計或是使用具有壓力計的打氣筒,對使用者來說十分不便。因此,目前的充氣接頭仍有改善的空間。
有鑑於上述缺失,本創作提供一種充氣接頭,其能夠改變由氣瓶流入自行車輪胎內的氣體之進氣量與進氣壓力。
為達前揭之目的,本創作之充氣接頭包含有一基座、一壓力閥、一氣瓶連接座及一節流閥。該基座具有一第一桿部、一相對該第一桿部的第二桿部,一位於該第一、第二桿部之間的組裝通道,一貫穿該第一桿部之一軸向並與該組裝通道連通的第一氣道,以及一貫穿該第二桿部之一軸向並與該組裝通道連通的第二氣道,該第一氣道具有一與該組裝通道連通之入口段、一與該入口段連通之容置段,以及一位於該容置段之出口,該第二氣道供一氣嘴連接;該壓力閥具有一鎖設於該第一桿部的蓋體以及容置於該容置段內的一彈性件及一活塞件,該蓋體具有一與該出口連通之開口,該活塞件係可活動地設於該容置段並具有一可封閉住該入口段之塞部及一與該塞部連接之桿部,該彈性件作用於該活塞件使該塞部封閉住該入口段;該氣瓶連接座裝設於該組裝通道之一側,該氣瓶連接座具有一進氣通道、一與該進氣通道連通之出氣通道、一與該出氣通道及該入口段連通之第一連接道,以及一與該出氣通道及該第二氣道連通之第二連接道,該進氣通道係用以供一氣瓶連接使該氣瓶中的氣體可以流通至該出氣通道;該節流閥裝設於該組裝通道之另一側,該節流閥具有一操作組件及一與該操作組件連接並容置於該出氣通道中的節流件,該操作組件可帶動該節流件沿該出氣通道之一軸向往復位移,以改變該出氣通道與該第一連接道、該第二連接道及該進氣通道之間的連通空間的大小。
藉由上述技術特徵,本創作之充氣接頭透過調整該節流閥與該壓力閥以改變氣體的進氣量與進氣壓力,以避免自行車輪胎因為氣體之進氣量過多或進氣壓力過大而發生爆胎的情況。而且,該壓力閥還能夠預先設定進氣壓力的大小,使得流入自行車輪胎的進氣壓力小於預先設定的進氣壓力,讓使用者不
須額外使用壓力計或使用具有壓力計的打氣筒來測量進氣壓力是否有過大的疑慮,對使用者來說相當方便。
較佳地,該活塞件之該塞部與該第一氣道之該容置段之一壁面未完全氣密。
較佳地,該活塞件之該塞部與該第一氣道之該容置段之一壁面完全氣密,且該活塞件之該桿部穿設於該第一氣道之該出口與該蓋體之該開口。
較佳地,該活塞件之該塞部與該第一氣道之該容置段之一壁面未完全氣密,且該活塞件之該桿部穿設於該第一氣道之該出口與該蓋體之該開口;該基座具有一貫穿該第一桿部之一徑向且與該容置段連通的第三氣道;該壓力閥具有一套設於該第一桿部的開關,該開關可相對該第一桿部往復滑移以封閉住或未封閉住該第三氣道。
較佳地,該基座具有一貫穿該第一桿部之該徑向且與該容置段連通的第四氣道,且該第四氣道與該第三氣道為彼此間隔設置;當該壓力閥之該開關未封閉住該第三氣道時,該氣瓶中的氣體會從該第三氣道流通至該第四氣道,當該壓力閥之該開關封閉住該第三氣道時,該氣瓶中的氣體無法從該第三氣道流通至該第四氣道。
較佳地,該節流閥之該操作組件包含有一套設於該節流件的套筒,一容置於該套筒中的彈性件、以及一插設於該節流件的插銷,該彈性件作用於該節流件使該節流件部分封閉住該連通空間,而該節流件具有一外螺紋;該氣瓶連接座之該出氣通道之一壁面具有一內螺紋,該插銷可相對該套筒樞轉並帶動該節流件,使該節流件之該外螺紋受該出氣通道之該內螺紋之導引,致使該節流件沿該出氣通道之該軸向往復位移。
較佳地,該氣瓶連接座之該進氣通道具有一連接道及一與該連接道連通之安裝道,且該安裝道之一壁面具有一內螺紋;該氣瓶連接座具有一容置於該安裝道的插件,該安裝道之該內螺紋供該氣瓶之一瓶口鎖設,使該插件插置於該氣瓶之該瓶口。藉此,該插件插置於該氣瓶之該瓶口,以允許該氣瓶中的氣體流入該進氣通道。
有關本創作所提供之充氣接頭的詳細構造、特點、組裝或使用方式,將於後續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瞭解,該等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創作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係用於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
1:充氣接頭
2:充氣接頭
3:充氣接頭
4:氣瓶
5:瓶口
10:基座
11:第一桿部
111:外螺紋
112:第三氣道
113:第四氣道
12:第二桿部
121:外螺紋
13:組裝通道
131:內螺紋
14:第一氣道
141:入口段
142:容置段
143:出口
15:第二氣道
16:O型環
17:墊片
18:夾持件
19:端蓋
20:壓力閥
21:蓋體
22:頭部
221:開口
222:內凸緣
23:環狀身部
231:蓋體容置空間
232:內螺紋
24:活塞件
25:桿部
251:穿孔
26:塞部
27:外凸緣
28:彈性件
29:開關
30:氣瓶連接座
31:安裝部
32:進氣通道
33:連接道
34:安裝道
341:內螺紋
35:插件
36:銜接部
361:第一外螺紋
362:第二外螺紋
37:出氣通道
371:內螺紋
38:第一連接道
39:第二連接道
40:連通空間
41:節流閥
42:節流件
43:桿狀身部
431:承靠凸緣
432:外螺紋
433:樞接孔
44:阻氣部
46:操作組件
47:套筒
48:底板
49:筒狀身部
491:端壁
492:通孔
50:筒狀容置空間
501:內螺紋
51:彈性件
52:旋蓋
53:貫孔
54:插銷
以下茲以實施例配合上述圖式,對本創作所提供之充氣接頭做進一步之說明,其中: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充氣接頭的立體組合圖;圖2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充氣接頭的部分分解剖視圖;圖3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充氣接頭所提供之基座的立體圖;圖4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充氣接頭的軸向剖視圖,顯示氣瓶連接於氣瓶連接座的態樣;圖5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顯示節流件接近連接道的態樣;圖6類同圖5,顯示節流件遠離連接道的態樣;圖7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顯示活塞件向上位移的態樣;
圖8類同圖7,顯示活塞件之塞部封閉住入口段的態樣;圖9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充氣接頭的軸向剖視圖,顯示氣瓶連接於氣瓶連接座的態樣;圖10為圖9的局部放大圖,顯示活塞件向上位移的態樣;圖11類同圖10,顯示活塞件之塞部封閉住入口段的態樣;圖12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充氣接頭的軸向剖視圖,顯示氣瓶連接於氣瓶連接座的態樣;圖13為圖12的局部放大圖,顯示開關未封閉住第三氣道且活塞件向上位移的態樣;以及圖14類同圖13,顯示開關封閉住第三氣道的態樣。
首先要說明的是,本創作所提供的技術特徵不限於實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定結構、用途以及其應用。說明內容使用的用語皆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理解的例示性描述用語,本說明書所提及的「前、上、下、後、左、右、頂、底、內,以及外」等方向性行形容用語,也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為基準的例示性描述用語,並非作為限制主張範圍的用意。
請參閱圖1,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充氣接頭1包含有一基座10、一壓力閥20、一氣瓶連接座30以及一節流閥41。
請參閱圖2及圖3,基座10具有一第一桿部11和一相對第一桿部11的第二桿部12,第一、第二桿部11、12之外周面分別具有一外螺紋111、121。基座10還具有一位於第一、第二桿部11、12之間的組裝通道13、一貫穿第一桿部11
之軸向並與組裝通道13連通的第一氣道14,以及一貫穿第二桿部12之軸向並與組裝通道13連通的第二氣道15,其中,組裝通道13之壁面具有一內螺紋131,第一氣道14具有一與組裝通道13連通之入口段141、一與入口段141連通之容置段142,以及一位於容置段142之上端的出口143;第二氣道15中依序設置有一O型環16、一墊片17及一夾持件18,墊片17抵靠於O型環16以防止O型環16自第二氣道15脫落,並以一端蓋19鎖設於第二桿部12之外螺紋121,使端蓋19抵靠於夾持件18以防止夾持件18自第二氣道15脫落,如此一來,當基座10連接一氣嘴(可為但不限於美式氣嘴、法式氣嘴或英式氣嘴)時,藉由夾持件18能讓氣嘴更穩固地插置於第二氣道15內,另外藉由O型環16防止氣體自第二氣道15的壁面滲漏。
請參閱圖2及圖4,在本實施例中,壓力閥20包含有一蓋體21、一活塞件24及一彈性件28,其中:蓋體21具有一頭部22及一與頭部22連接的環狀身部23,頭部22具有一開口221,且頭部22的內周面具有一沿開口221之徑向凸出的內凸緣222,環狀身部23具有一蓋體容置空間231,蓋體容置空間231的壁面具有一內螺紋232,於實際組裝時,蓋體21一方面以內螺紋232鎖設於如圖3所示的第一桿部11之外螺紋111,使第一桿部11容置於蓋體容置空間231中,另一方面以開口221與第一氣道14之出口143相互連通。
活塞件24可活動地容置於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中,活塞件24具有一桿部25、一與桿部25連接的塞部26,以及一連接在桿部25和塞部26之間的外凸緣27。
彈性件28以一線圈彈簧來實現。彈性件28容置於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中,並以其一端頂抵於蓋體21之內凸緣222,再以另一端頂抵於活塞件24
之外凸緣27,藉此,彈性件28能提供一彈性回復力作用於活塞件24,使活塞件24之塞部26能封閉住第一氣道14之入口段141。
如圖2及圖4所示,氣瓶連接座30具有一安裝部31及一與安裝部31連接的銜接部36,安裝部31具有一進氣通道32,且進氣通道32包含有一連接道33及一與連接道33連通的安裝道34,如圖4及圖5所示,安裝道34的壁面具有一內螺紋341,且安裝道34中容置有一插件35。銜接部36的外周面具有一第一外螺紋361及一第二外螺紋362,第一外螺紋361與第二外螺紋362為彼此間隔設置,且銜接部36還具有一與進氣通道32連通之出氣通道37、一與出氣通道37連通之第一連接道38,以及一與出氣通道37連通之第二連接道39,出氣通道37、第一、第二連接道38、39及進氣通道32之間形成一連通空間40(如圖5所示)。此外,如圖4所示,出氣通道37的壁面具有一內螺紋371,於實際應用時,氣瓶連接座30以銜接部36之第二外螺紋362鎖設於基座10之組裝通道13的內螺紋131而裝設於基座10之組裝通道13的右側,使得第一連接道38和第二連接道39分別連通第一氣道14之入口段141及第二氣道15。另外,如圖5所示,氣瓶連接座30一方面以安裝道34之內螺紋341鎖設於一氣瓶4之一瓶口5,另一方面以插件35插置於氣瓶4之瓶口5,以允許氣瓶4中的氣體從進氣通道32流通至出氣通道37。
請繼續參閱圖2及圖4,在本實施例中,節流閥41包含有一節流件42與一操作組件46,節流件42具有一桿狀身部43及一與桿狀身部43連接的阻氣部44,如圖2所示,桿狀身部43之右端具有一承靠凸緣431及一與承靠凸緣431間隔設置的外螺紋432,桿狀身部43之左端具有一樞接孔433。藉此,如圖5所示,節流件42以桿狀身部43穿設於氣瓶連接座30之出氣通道37,並以桿狀身部43之外螺紋432鎖設於氣瓶連接座30之出氣通道37之內螺紋371。
請繼續參閱圖2,操作組件46包含有一套筒47、一彈性件51、一旋蓋52及一插銷54,其中:如圖5所示,套筒47套設於節流件42並鎖設於氣瓶連接座30之銜接部36。套筒47具有一底板48、一自底板48延伸的筒狀身部49,以及一由底板48與筒狀身部49形成的筒狀容置空間50,其中,筒狀身部49具有一端壁491及一貫穿端壁491並連通筒狀容置空間50的通孔492,筒狀容置空間50的壁面具有一內螺紋501。於實際應用時,如圖4及圖5所示,套筒47一方面以筒狀身部49套設於節流件42,使節流件42之桿狀身部43穿設於通孔492,另一方面以筒狀容置空間50之內螺紋501鎖設於氣瓶連接座30之銜接部36之第一外螺紋361,使底板48抵靠於組裝通道13的左側。
如圖5所示,彈性件51容設於套筒47之筒狀容置空間50中,且彈性件51以其一端頂抵於套筒47之筒狀身部49之端壁491,另一端頂抵於節流件42之承靠凸緣431,藉此,彈性件51提供一彈性回復力作用於節流件42,使節流件42之阻氣部44能部分遮蔽住進氣通道32之連接道33。
如圖4及圖5所示,旋蓋52套設於套筒47之筒狀身部49,且旋蓋52具有一貫孔53;插銷54穿設於節流件42之樞接孔433與旋蓋52之貫孔53。
於實際操作時,如圖5所示,當旋蓋52受力朝順時針旋轉時,插銷54相對套筒47樞轉以帶動節流件42之桿狀身部43沿出氣通道37之軸向往右側位移,使節流件42之阻氣部44接近進氣通道32之連接道33,以減少連通空間40的大小;相反地,如圖6所示,當旋蓋52受力朝逆時針旋轉時,插銷54相對套筒47樞轉以帶動節流件42之桿狀身部43沿出氣通道37之軸向往左側位移,使節流件42之阻氣部44遠離進氣通道32之連接道33,以增加連通空間40的大小。
以上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充氣接頭1的元件結構,以下將進一步介紹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充氣接頭1的使用方式。
使用者可調整節流閥41以改變氣體的進氣量。進一步言之,如圖5所示,首先將氣瓶4之瓶口5鎖設於氣瓶連接座30之安裝道34,使氣瓶4中的氣體由進氣通道32流入出氣通道37,若氣體的進氣量過大時,如圖5所示,使用者須順時針旋轉旋蓋52,使旋蓋52與插銷54相對套筒47順時針樞轉以帶動節流件42之桿狀身部43沿出氣通道37之軸向往右側位移,致使節流件42之阻氣部44接近進氣通道32之連接道33,以減少連通空間40的大小,使氣體的進氣量得以減少;若氣體的進氣量過小時,如圖6所示,使用者須逆時針旋轉旋蓋52,使旋蓋52與插銷54相對套筒47逆時針樞轉並帶動節流件42之桿狀身部43沿出氣通道37之軸向往左側位移,致使節流件42之阻氣部44遠離進氣通道32之連接道33,以增加連通空間40的大小,使氣體的進氣量得以增加。
再者,使用者可透過調整壓力閥20以改變氣體的進氣壓力。進一步言之,如圖4所示,首先將蓋體21相對第一桿部11向下旋轉並以內凸緣222壓縮彈性件28以設定一預定壓力,在本實施例中,蓋體21鎖設於如圖3所示的第一桿部11之外螺紋111的最底端,接下來再將氣瓶4之瓶口5鎖設於氣瓶連接座30之安裝道34,如圖7所示,氣體從進氣通道32流入,並經由第一連接道38流入第一氣道14之入口段141,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活塞件24之塞部26與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的壁面有縫隙,所以無法完全氣密。若此時氣體的進氣壓力大於預定壓力,則氣體向上推頂活塞件24之塞部26,使活塞件24向上移動,這時候的彈性件28會被活塞件24向上推頂以蓄積彈性回復力,使活塞件24之塞部26與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之間產生空隙,氣體即可從第一氣道14之出口143與蓋體21之開口221
流出,以減少氣體的進氣壓力。一旦氣體的進氣壓力小於預定壓力時,氣體無法再向上推頂活塞件24之塞部26,此時彈性件28所蓄積的彈性回復力會作用於活塞件24,使活塞件24從如圖7所示的位置下移至如圖8所示的位置,致使活塞件24之塞部26再度封閉住第一氣道14之入口段141。
此外,蓋體21也可以向上旋轉至不同的位置以設定不同的預定壓力,而且活塞件24之桿部25也可設計成穿設於第一氣道14之出口143與蓋體21之開口221,並於桿部25上標記數個刻度(圖中未示),若此時氣體的進氣壓力大於預定壓力時,則氣體向上推頂活塞件24之塞部26使活塞件24向上移動,活塞件24之桿部25則會突露出蓋體21之頭部22,使用者可透過桿部25上的刻度得知目前氣體的進氣壓力。
然而,本創作並不以本實施例所揭露者為限,請參閱圖9,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充氣接頭2在結構方面與操作方式大致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主要差異在於活塞件24之塞部26與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的壁面完全氣密,所以氣體無法沿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的壁面流出,氣體會全部經由第二連接道39流入第二氣道15中,而且活塞件24之桿部25標記數個刻度(圖中未示)並穿設於第一氣道14之出口143與蓋體21之開口221。如圖10所示,若此時氣體的進氣壓力大於預定壓力,氣體會向上推頂活塞件24之塞部26使活塞件24向上移動,這時候的彈性件28會被活塞件24向上推頂以蓄積彈性回復力,致使活塞件24之桿部25突露出蓋體21之頭部22,此時使用者可透過桿部25上的刻度得知目前氣體的進氣壓力;若此時氣體的進氣壓力小於預定壓力,如圖11所示,則氣體無法推頂活塞件24之塞部26,使活塞件24之塞部26封閉住第一氣道14之入口段141。另外,本實施例
所提供的節流閥41的調整方式與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充氣接頭1完全相同,故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12,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充氣接頭3在結構方面與操作方式大致與第二實施例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基座10更具有貫穿第一桿部11之徑向的一第三氣道112及一第四氣道113,第三氣道112與第四氣道113為彼此間隔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活塞件24之塞部26與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的壁面有縫隙,所以無法完全氣密,活塞件24之桿部25更具有一貫通的穿孔251,且桿部25穿設於第一氣道14之出口143與蓋體21之開口221。壓力閥20更包含有一套設於第一桿部11的開關29。如圖13所示,起初開關29並未封閉住第三氣道112,所以氣體會由活塞件24之桿部25之穿孔251流入第三氣道112並流通至第四氣道113,若此時氣體的進氣壓力大於預定壓力時,則氣體會從第四氣道113流通至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並沿著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的壁面向上流動,再向上推頂活塞件24之塞部26,使活塞件24之塞部26向上移動,這時候的彈性件28被活塞件24之塞部26向上推頂以蓄積彈性回復力,致使活塞件24之塞部26與第一氣道14之容置段142之間產生空隙,所以氣體能夠從第一氣道14之出口143與蓋體21之開口221流出,或是從蓋體21之蓋體容置空間231與第一桿部11之間的空隙流出,以減少氣體的進氣壓力。一旦氣體的進氣壓力小於預定壓力時,氣體則無法再向上推頂活塞件24之塞部26,此時彈性件28所蓄積的彈性回復力會作用於活塞件24之塞部26,使活塞件24之塞部26從如圖13所示的位置下移至如圖14所示的位置,使用者即可施力將開關29從如圖13所示的位置相對第一桿部11向下移至如圖14所示的位置,使開關29封閉住第三氣道112,這時候的氣體即無法經由第三氣道112流通至第四氣道113,所以氣體會全部經由第二連接道39流入第二氣道
15並流入氣嘴中,使裝設有氣嘴的自行車輪胎(圖中未示)能夠快速地充氣完成。另外,本實施例所提供的節流閥41的調整方式與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充氣接頭1完全相同,故不再贅述。
綜上所陳,本創作之充氣接頭1、2、3透過調整節流閥41與壓力閥20以改變氣體的進氣量與進氣壓力,以避免自行車輪胎因為氣體的進氣量過多或進氣壓力過大而發生爆胎的情況。而且,本創作之充氣接頭1、2、3的壓力閥20還能夠預先設定氣體的進氣壓力,使得流入自行車輪胎的進氣壓力小於預先設定的進氣壓力,讓使用者不須額外使用壓力計或使用具有壓力計的打氣筒來測量進氣壓力是否有過大的疑慮,對使用者來說相當方便。
1:充氣接頭
4:氣瓶
5:瓶口
11:第一桿部
12:第二桿部
13:組裝通道
131:內螺紋
14:第一氣道
141:入口段
142:容置段
143:出口
15:第二氣道
20:壓力閥
21:蓋體
22:頭部
221:開口
222:內凸緣
23:環狀身部
232:內螺紋
24:活塞件
25:桿部
26:塞部
27:外凸緣
28:彈性件
30:氣瓶連接座
34:安裝道
341:內螺紋
35:插件
361:第一外螺紋
362:第二外螺紋
38:第一連接道
39:第二連接道
41:節流閥
42:節流件
433:樞接孔
47:套筒
48:底板
49:筒狀身部
50:筒狀容置空間
501:內螺紋
52:旋蓋
53:貫孔
54:插銷
Claims (7)
- 一種充氣接頭,用以供一氣瓶及一氣嘴可拆卸地組裝,該充氣接頭包含有: 一基座,具有一第一桿部、一相對該第一桿部的第二桿部,一位於該第一、第二桿部之間的組裝通道,一貫穿該第一桿部之一軸向並與該組裝通道連通的第一氣道,以及一貫穿該第二桿部之一軸向並與該組裝通道連通的第二氣道,該第一氣道具有一與該組裝通道連通之入口段、一與該入口段連通之容置段,以及一位於該容置段的出口,該第二氣道供該氣嘴連接; 一壓力閥,具有一鎖設於該第一桿部的蓋體以及容置於該容置段內的一彈性件及一活塞件,該蓋體具有一與該出口連通之開口,該活塞件係可活動地設於該容置段並具有一可封閉住該入口段之塞部及一與該塞部連接之桿部,該彈性件作用於該活塞件使該塞部封閉住該入口段; 一氣瓶連接座,裝設於該組裝通道之一側,該氣瓶連接座具有一進氣通道、一與該進氣通道連通之出氣通道、一與該出氣通道及該入口段連通之第一連接道,以及一與該出氣通道及該第二氣道連通之第二連接道,該進氣通道係用以供該氣瓶連接使該氣瓶中的氣體可以流通至該出氣通道;以及 一節流閥,裝設於該組裝通道之另一側,該節流閥具有一操作組件及一與該操作組件連接並容置於該出氣通道中的節流件,該操作組件可帶動該節流件沿該出氣通道之一軸向往復位移,以改變該出氣通道與該第一連接道、該第二連接道及該進氣通道之間的連通空間的大小。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氣接頭,其中該活塞件之該塞部與該第一氣道之該容置段之一壁面未完全氣密。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氣接頭,其中該活塞件之該塞部與該第一氣道之該容置段之一壁面完全氣密,且該活塞件之該桿部穿設於該第一氣道之該出口與該蓋體之該開口。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氣接頭,其中該活塞件之該塞部與該第一氣道之該容置段之一壁面未完全氣密,且該活塞件之該桿部穿設於該第一氣道之該出口與該蓋體之該開口;該基座具有一貫穿該第一桿部之一徑向且與該容置段連通的第三氣道;該壓力閥具有一套設於該第一桿部的開關,該開關可相對該第一桿部往復滑移以封閉住或未封閉住該第三氣道。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充氣接頭,其中該基座具有一貫穿該第一桿部之該徑向且與該容置段連通的第四氣道,且該第四氣道與該第三氣道為彼此間隔設置;當該壓力閥之該開關未封閉住該第三氣道時,該氣瓶中的氣體會從該第三氣道流通至該第四氣道,當該壓力閥之該開關封閉住該第三氣道時,該氣瓶中的氣體無法從該第三氣道流通至該第四氣道。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氣接頭,其中該節流閥之該操作組件包含有一套設於該節流件的套筒、一容置於該套筒中的彈性件,以及一插設於該節流件的插銷,該彈性件作用於該節流件使該節流件部分封閉住該連通空間,且該節流件具有一外螺紋;該氣瓶連接座之該出氣通道之一壁面具有一內螺紋,該插銷可相對該套筒樞轉並帶動該節流件,使該節流件之該外螺紋受該出氣通道之該內螺紋之導引,致使該節流件沿該出氣通道之該軸向往復位移。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充氣接頭,其中該氣瓶連接座之該進氣通道具有一連接道及一與該連接道連通之安裝道,且該安裝道之一壁面具有一內螺紋;該氣瓶連接座具有一容置於該安裝道的插件,該安裝道之該內螺紋供該氣瓶之一瓶口鎖設,使該插件插置於該氣瓶之該瓶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201650U TWM644437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充氣接頭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201650U TWM644437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充氣接頭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44437U true TWM644437U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8559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201650U TWM644437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充氣接頭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444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36914B (zh) * | 2023-02-23 | 2024-03-21 | 鐵禾瑪精密有限公司 | 充氣接頭 |
-
2023
- 2023-02-23 TW TW112201650U patent/TWM644437U/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36914B (zh) * | 2023-02-23 | 2024-03-21 | 鐵禾瑪精密有限公司 | 充氣接頭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948092A (en) | Combined check valve and fluid pressure relief valve | |
TWM644437U (zh) | 充氣接頭 | |
US7661934B2 (en) | Universal air pump | |
US20210285556A1 (en) | Pneumatic valve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
TW201315919A (zh) | 可切換氣道的打氣筒風嘴頭 | |
US10151402B2 (en) | Pressure controlled and pressure control valve for an inflatable object | |
US7387290B2 (en) | Self locking air nozzle | |
JP4108596B2 (ja) | 手動操作機構部付き複合自動弁 | |
US20090193617A1 (en) | One-way valve and door check apparatus | |
TWM551668U (zh) | 配合打氣筒使用之洩壓接頭 | |
TWI836914B (zh) | 充氣接頭 | |
US20230358328A1 (en) | Pneumatic valve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
US20230243435A1 (en) | Pneumatic valve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
US20230211637A1 (en) | Tubeless bicycle tire with pneumatic valve | |
TWI695946B (zh) | 用於氣瓶上的充氣接頭 | |
TWM573811U (zh) | Inflatable joint for gas cylinders | |
TW202434822A (zh) | 充氣接頭 | |
TW201800688A (zh) | 兩用氣嘴接頭 | |
US4460343A (en) | Inflatable container packing system | |
US1012898A (en) | Air-valve for pneumatic tires. | |
TWM648276U (zh) | 充氣接頭 | |
CN217977590U (zh) | 一种旋钮式充气气嘴 | |
US1367815A (en) | Tire-valve | |
CN221504066U (zh) | 一种集成单向阀 | |
TWI826905B (zh) | 高流量氣嘴頭 |